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连子庚的理由说服了他,他就是快当爹的人了,出门离家的时候他是完完整整的,将来有一天回家,也一定要完好无缺的回去。

    晚上童贯安排人请他们来到了军府北边不远处的西域楼。西域楼说是楼,也不过只有两层,规模看起来也就有随园那么大小,不过风格上还真是中西合璧,大宋的楼阁,西域的风情。

    杨怀仁一行人进门就被请上了二楼的一间大单间,一进门杨怀仁便发现白天见过的那些官员都到了,看样子已经恭候多时。

    杨怀仁谦让了一番,还是被请上了首座,童贯和杨世虎分居左右。天色还大亮,所以童贯还没有吩咐上菜,而是亲自给杨怀仁沏了茶水,跟他简单介绍起了环州的情况。

    从他嘴里,杨怀仁得知,环州虽然叫州,其实不过是因为它在地理上的战略位置比较重要罢了,实际上环州就一个县,所以对外说的时候是环州,本地人叫起来都说是通远县。

    从区划面积上来看,环州的大小甚至有中原三四个州那么大,可人口却相当稀少,整个县只有八千余户,不足五万人口,而且超过六成都住在县城里。

    因为都是山,这里也没有什么很拿得出手的物产,耕地本来就少,也产不了多少粮食,所以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生活的都比较艰苦。

    县衙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应该是边贸的税收。环州向西北六十多里,出了河谷是一片大草原,那里就是西夏的地界了。

    草原的西边是西夏的韦州,西夏的静赛军便驻扎在那里,大约有三万人。

    杨怀仁听了这个还是挺惊讶的,没想到不到二百里之外,就有三万西夏军队,看来环州这地方,还是挺危险的,万一大宋和西夏发生什么战事,环州便首当其冲。

    童贯笑着给他解释道,其实侯爷完全不用担忧,静赛军司的三万西夏军,根本不足为惧。

    西夏虽然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但是西夏国里,党项人只占了三成,而西夏国数量最多的,其实还是汉人,占了差不多近四成。

    另外的三成人口,是包括羌人、回鹘、吐蕃、契丹、吐谷浑等的胡人部族,他们的军队也一样,以党项人为主,汉人为辅,多民族混杂的军队,实不为惧。

第431章:未曾谋面的老熟人(下)() 
杨怀仁倒不是惧怕静赛军司驻扎的那三万西夏军队,他担心的是牧场的安全。

    从杨世虎那里他就知道,西北边陲之地,经常会受到小规模的袭扰,这种袭扰对于正规的边军,对于墙高城坚的通远县城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还是深受其害的。

    这样小规模的侵袭也并不是西夏或者吐蕃的正规军队,而是一些游牧的野蛮部落,他们要的就是钱和粮食,由于规模小,所以他们行动迅速,来去自如,基本上打劫完了就走,根本无法预测和做出有效的防范。

    杨怀仁的牧场,跟普通的村子也没有区别,扎起来一圈篱笆,也就防几匹野狼能行,若是人家有心思要破坏他的牧场,只需要十几二十个人走山间小路,搞完了破坏就跑,他是一点办法没有。

    听了杨怀仁的想法,童贯拍着胸脯向他保证,换个别的边地州县还难说,在通远县,这件事不可能发生。

    因为通远县辖内基本全都是山,根本就无法骑马翻越,杨怀仁的牧场还在通远县城南边二三十里外,离边境就更远了。

    想从环州的边境线进入大宋,只有两条官道可以乘马或行车,那就是两条环江的直流形成的河谷,白马川河谷官道和归德川河谷官道。

    这两条官道在洪德寨汇集成一条官道,向南走三十多里才到通远县城。在环州,通远县以北有五关十一寨的说法,就是说通远县城以北,边军在三条河谷里建立了五个关口,十一个驻扎边军的营寨。

    西夏军要想从环州入侵大宋,必须先击破这些关口和营寨才仅仅能抵达通远县城而已,这五关十一寨,依仗着地势险要,西夏军就是再多,也铺不开阵势,处处易守难攻。

    大宋边军七十万,在环州这么长的边境线上,通远军司才布置了三千人,可就是这么点人,据险而守,可以以一当十,所以童贯没有把西夏静赛军司的三万西夏军放在眼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的责任就是守住通远县城即可,那些散兵游勇的小规模侵扰,他根本也不闻不问,在他心里,杨怀仁的牧场深处环州南部的群山之中,就算有小规模的侵扰,也只不过在边境线二三十里之内,不会影响到牧场那么远的地方。

    杨怀仁听了他们的解释,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自家的牧场是受不到这些危害了,可离边境线不远的小村子,住的也是大宋的百姓啊,不能因为他们穷,他们地位低,就不管他们死活。

    杨怀仁这么想,也是他幼稚了。边军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不能从西夏那边过来三五个马贼,也要派兵去打吧?这完全是不现实,就算有心这么做,可边军收到消息的时候,那些打劫的也早就打劫完了跑远了,根本抓不到,更加阻止不了。

    童贯看出来杨怀仁的表情变化,脸上挂着笑,小声的给他说明了这些,杨怀仁也就渐渐明白了。

    席间童贯引导着诸位当地的官员和将军轮流给杨怀仁敬酒,也是收放自如,无论是杨怀仁问起边防之事还是聊到京城的事情,童贯都能聊到杨怀仁心里去,让他十分舒服。

    杨怀仁渐渐的发现酒席上这些官员对待童贯和杨世虎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按说文官都比较清高,即便品秩不如杨世虎高,但是心底里那种文人的骄气作祟,都不怎么把杨世虎放在眼里,这个是杨怀仁能想到的。

    可是同样按文官的心理,是应该更加看不起像童贯这样的阉人的,但是席上表现出来的,包括环州团练使房友直和通远县令宋庭玉在内的所有文官,都对童贯表现出一种十分敬佩的表情。

    杨怀仁一开始还觉得可能是他们畏惧童贯的权力,才忍辱去巴结于他,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是随着酒席渐渐深入,众人都喝了不少酒有了酒意之后,杨怀仁竟然发现这帮文官竟然是真情流露,他们对童贯的佩服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做作,这就让杨怀仁心中惊疑了。

    从跟童贯这一天的接触来看,杨怀仁也必须得承认童贯这人实在是太和气了,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一个能执掌权柄,叱咤朝堂的权宦。

    和这样的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连心情都是好的,人家好像有个心理学博士学位似的,凭借你说什么话,脸上有什么表情,就能猜透你内心在想什么,然后跟你聊天的时候,总能聊得你心情愉快。

    说直接点,就是让你感觉面前这个中年人,虽然从未谋面,却又像是认识了一辈子的好朋友老熟人似的,可以对他敞开心扉。

    杨怀仁活了两辈子,可也只有三十年的人生阅历,要说见识上或者知识程度上,肯定比童贯强出不少,可要比起为人处世来,那比他可差远了。

    来到大宋近一年以来,他就认识了三位后来的“北宋六贼”,而且是六贼中的象征性人物,蔡京自然满腹才华的,但他最大的特点还是工于心计,得势之前就是个墙头草。

    杨怀仁和蔡京打交道的时候,只觉得这人精明,却没感觉他多么阴毒。

    另一位李邦彦,现在还是个不学无术吃软饭的小书生,胆小又可怜,眼下还不知道这小子到哪里去了。

    如今和童贯打交道,他觉得童贯虽然城府极深,但是脾气性格极好,也并没有露出一个大权奸的样子。

    杨怀仁内心矛盾了,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三人肯定是大宋的奸贼,北宋也是毁在以他们为首的六贼手里,杨怀仁曾经暗中打算过,用一些手段,把这六贼都除去。

    可是从他接触到的这三个人来看,他们现在还没有成为权奸的苗头,用他们未来的罪行去除掉他们,是不是有点不合情理?

    不过杨怀仁也慢慢懂了童贯将来为什么会那么风光了,这样的招人喜欢的人,要真到了赵佶那样耳朵根子软的皇帝身边,肯定会成为宠臣,也就为他将来成为一代“媪相”奠定了基础。

第432章:西夏恶霸(上)() 
杨怀仁忽然觉得他想的有点太多。除六贼说起来貌似是件很正义的事情,可凭他现在的能力和地位,想动童贯这种实权的宦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童贯当年追随神宗时大太监李宪立身,如今又有个内卫的身份,应该是高太后那边的大红人,这也许就是另一个他以一个太监的身份还能受到高傲的文人溜须拍马的原因了。

    要说用个什么计策对付他那就更天真了,像童贯这样的人,没有点心计,不可能从一个普通的小太监,走到现在这一步,在人家的地盘上跟人家玩心眼,那就太自不量力了。

    杨怀仁心中叹气,自己一个小厨子,偏偏要操皇帝的心,这不闲的蛋疼吗?

    西域楼的酒席可谓丰盛,一张大桌子上了满满硬菜,不过东西单调了点,除了牛羊肉就是骆驼肉,方式也大都是烤。

    羊肉也烤,牛肉也烤,骆驼肉也烤,胡油饼和馕饼也是烤的,好似胡人也不会其他的烹调方式一样,杨怀仁看着整桌菜跟走进了烧烤店没什么区别。

    牛羊肉还好说,骆驼肉有种特别的韧性,肥的部分那种腥味又特别大,杨怀仁是吃不习惯的。

    虽然城外就是一条环江,有趣的是江水的这一段属于上游的部分,并没有鱼,环州这地方青菜也少,所以整个宴席上的菜式就显得太过油腻又单调了。

    好在最后上了一大盘中原比较罕见的西域水果,不然杨怀仁可真要饿着肚子回去了。

    听说西域楼的老板不是宋人,杨怀仁也就理解了,当时的西域各族胡人,饮食上确实都不怎么精致,技法上还相对比较原始,肉食比例比较高,但他们吃不出什么花样来。

    对于肉食摄入相对比较少的宋人来说,吃这种宴席可能觉得很爽,对于杨怀仁来说,就没多大吸引力了。

    正吃着饭,西域楼楼下后院里传了些噪杂的吵闹声,童贯脸上露出了愠色,给一个侍立的军士递了个眼色,那个军士匆匆跑下了楼去。

    可不料吵闹声并没有结束,而是更大了,甚至还有什么人摔破了盘盘罐罐的动静。

    童贯脸上更不好看了,好似在杨怀仁面前丢了颜面。杨怀仁倒不是很介意,他本来就是开酒楼的,明白酒楼里若是有客人吃醉了酒相互发生了争执,实乃正常不过之事。

    时候也不早了,入夜之后起了风,尽管已经快四月的天了,却还是感觉风吹的人身上凉飕飕的。

    杨怀仁借口身体不适,起身告辞。童贯嘴里说着抱歉的话,领着众官员起身相送。

    众人走到楼梯上,便可以看到楼下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帮面目凶恶的人簇拥着一个貌似身份比较高贵的商贾,把西域楼的掌柜逼在了一个墙角,而通远军司的士兵则躲在一边,并没有干预。

    杨怀仁心中纳闷,这什么情况?难不成这通远县城里,还有边军也惹不起的人物?

    他想到这里,下意识的歪头看了童贯一眼。童贯看清了楼下闹事的人,极力表现出镇定的样子,脸上微微露出的愁容却出卖了他。

    杨怀仁捕捉到了他脸色细微的变化,心中也是一惊,他实在想不出环州这里,还有什么人能让童贯这位军政老大感到为难的人。

    众人走下楼,捣乱之人中那位领头的富贵公子朝这边斜了一眼,发现了童贯,随即笑眯眯的起身迎了过来,草草给童贯抱拳算见了礼,“吆,原来童相公也在啊,真是失礼失礼。”

    童贯心中不悦,可当着众人面前,也不好发作,竟也陪着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出来,抱拳施礼答道,“西域楼的掌柜真是不长眼,怎么又惹了梁公子不高兴了?”

    姓梁的公子也不认识杨怀仁,只当是童贯只不过是领着自己手下在西域楼胡吃海喝罢了,完全没有在意,指着蜷缩在墙角里的西域楼掌柜的骂道,“这老家伙给脸不要脸,我梁乙檀看上了他家小娘子,他不但不感激本公子,竟然还不乐意了,童相公,你说他是不是找打?”

    杨怀仁这才瞅见躲在墙角背对着众人的那个西域楼的胡人掌柜的,他那样的动作,好似身下还护着一个女子,女子应该就是梁乙檀口中说的他的女儿了。

    事情貌似很明了了,无非是一个欺男霸女的恶霸要强抢民女的故事而已,不过杨怀仁觉得这件事里有太多东西实在很奇怪。

    西域楼作为通远县城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