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恐怕高皇太后和官家很快就会下旨捉拿杨怀仁,然后把他交给西夏人,以换取和平。
赵頵应该在宫里,正极力的帮杨怀仁说话,所以他还没有传出来什么消息。
这时候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也就是说,太皇太后也官家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断。
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杨家庄子里来人了。只不过一天多的时间,杨怀仁的事情已经传到京城周边,杨家庄子里的庄户们也都知道了。
庄子里也有不少人来趁火打劫,无非是想买下几个作坊的配方,可都被庄户们给赶了出去。
庄户们念及侯爷对他们一向宽厚仁义,便想表示一下自己对侯爷的支持,可是他们毕竟见识比较浅,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倒是住在庄子里的那些杨怀仁从齐州带回来的廉希宗的弟子们,想出了一个主意。
这些人大都是读书人,来到京城,虽然高官权贵不认识几个,但是这些日子倒是和民间的一些读书人交流了不少,认识了不少京城里的普通读书人。
对于西边发生的事情,这些读书人其实是比较支持杨怀仁的,他们都有些笼统的家国情怀,对于宋夏之间的矛盾,他们觉得这都是西夏故意跳起来的,而杨怀仁杀死梁乙檀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开战的借口而已。
所以这些人联合了不少同是读书人的亲朋好友,决定去宫门前请愿。庄户们一听,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杨家庄子全庄几百人一起出动,决定跟着这些读书人一起去宫门前请愿。
第491章:歃血请愿()
何之韵心中感动,觉得官人危难之时还有这么多人不离不弃,也算是对杨怀仁往日里对人慷慨亲和的一种安慰。
她立即回到后宅,跟杨母商量着,由她这位侯爷夫人出面,带领这些士子和庄户们一起请愿。
杨母听罢表情肃穆,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从床上爬起来,吩咐春儿帮她洗漱打扮,取出了官家御赐的诰命仪服,穿戴整齐,然后对何之韵说道,“杨家原本布衣,吾儿赴京这一年来,赚了许多钱,也被封了侯爵,可谓光耀门楣。
为娘能享了这一年福,这辈子也就足够了。仁儿是杨家唯一的独苗,是死是活便在今日。
他若性命不保,老身也无颜面对杨家列祖列宗,这条老贱命,便也交代了去,即便到了黄泉路上,我母子同行,也算有个伴。
韵儿和莲儿你们两个,肚子里都有了杨家的骨血,今日为娘求你们一件事,立即去庄子上带上仁儿这一年来赚回来的家产,回齐州老家去。
官家就算治了仁儿的罪,也不会殃及家人,你们把仁儿的孩儿生下来,也算延续了杨家的血脉,老身代杨家列祖列宗谢谢你们。”
说罢杨母竟躬身下去给何之韵和王夏莲连施了三礼。
何之韵和王夏莲大惊,猛地跪拜下去,头贴地趴伏在地。何之韵大声恸哭着说道,“母亲说的哪里话?官人若是有事,妾身也绝不独活!”
“混账!”
杨母大声骂道,“你二人胡说的什么!?你俩怀着身孕,保住仁儿的血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们若是不从了为娘,为娘立即撞死在你们面前!”
何之韵和王夏莲心中大恸,心脏像是被人揪了一般难受,可看杨母似是下了必死的决心,这才不敢违拗她的意思。
“切记,保住腹中孩儿,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杨母说完深吸一口气,便走出了房间,吩咐福禄寿喜奔出去买了一副棺材,便带着棺材步行去了宫城大门外。
宫门外早站了一千多人,除了杨家庄子的庄户和那些廉希宗的弟子着急的城内士子之外,平日里和杨怀仁交好的一些食客也来到宫门前声援。
众人见杨母一身仪服而来,自然地让出了一条通道。杨母平静地走上前来,不管认识不认识的,杨母向赶来请愿的所有人点头躬身表示感谢。
她走到前排,因为宋律规定宫门外百步之地都是禁区,杨母便在约莫百步远的地方,正襟扶冠,昂然肃穆的跪了下去。
接着她命福禄寿喜几个把那副棺材放在她身后,又命贴身的丫鬟取来两条三尺白绢,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匕来,右手紧握小匕的两刃,便有鲜红的鲜血从他手心里汩汩流了出来。
杨母面色如常,扔了手里小匕,便用力攥拳,用从伤口里流出来的血液,在白绢上写下了“吾儿怀仁,杀胡无罪”八个大字。
写罢命杨福和杨禄两个一人扯一条白绢分离她身后两侧。
此时已是正午,朝堂之上还没有做出决断,请愿的人见杨母此等凛然之举,无不心中佩服,胸中热血冲顶,也纷纷在她身后跪倒在地,大声呼喊着为杨怀仁请愿。
守门的门袛侯本想着不知是哪里来的闲人敢在宫门前聚集,等要下令驱赶,见最前头的老妇人身着诰命仪服,写下了血书,心中也有些感动,便只派人把人群挡在了宫门外百步之外,又亲自进宫去禀报。
朝堂之上,主张捉拿杨怀仁,把他交给西夏人来和换取和议的呼声逐渐高涨,范纯仁和吕大防见大势已去,心中虽然也明白杨怀仁是做了替罪羊,也只能无耐的摇头叹气。
赵頵据理力争,可无奈实在寡不敌众,支持他的那些武官在口才上也辩不过那些文官们,只能一肚子理倒不出来,憋青了脸色变作了闷葫芦。
赵煦第一次感到来自众臣的压力这么大,人家说的也看似非常有理,毕竟战胜已经爆发了,大宋之前并没有准备,而人家西夏是有备而来,以无备战有备,兵家之大忌也。
现在的局面,若是让西夏人占了环州,那永兴军路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边防关口,到时若是夏军要举兵南进,庆州没有环州的地利之势,恐怕也守不住。
秦凤路同样有夏兵进逼到边界,无法抽兵援助,要整备东京城外的禁军去支援,那最早也好十天之后才能准备就绪开赴西北,到时什么都晚了。
高太后本想着能和西夏开打一场小规模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没想到文官们说出来的后果竟然这么严重,她也举棋不定了。
她现在正是当权,若是在她手里在丢了土地,那她在大宋百姓中以及文武百官中的声望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大打折扣。
杨怀仁对她来说确实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可这种情况下,她也之后选择弃车保帅了。
也不用和赵煦商量,高太后便自作主张要下旨,命永兴军路庆州军司捉拿杨怀仁,用他来作为和西夏人议和的筹码。
赵煦心中憋屈,可众官员言辞恳恳之下,他也知道他再多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了。
同赵煦一样,赵頵也感到一种无力之感,他虽然贵为亲王,可谈及政事,他的话语权也实在是太弱了,连赵煦这位皇帝都阻止不了的事情,跟何况他一个王爷呢?
一个小黄门来报,御赐诰命夫人杨刘氏跪在宫门外,血书“杀胡无罪”字样,领数百士子和庄户人高喊请愿。
高太后刚下了旨意,想起杨家留在京城的几位妇孺,心中也是有些不忍,可转念一想,自己的事情,绝不容许任何人阻碍,便下令宫门侍卫,派兵去驱赶他们。
赵煦顾及和杨怀仁的情谊,想出声阻拦,可畏于高太后权势,最后也没有发出声来,心中无比的无助和郁闷,只能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赵頵忽而感到胸中一阵憋闷,竟不顾礼仪,朝堂之上大声叫道,“母后,这又是何苦呢?”
高太后大怒,瞪了赵頵一眼,怒斥道,“本宫已做了决断,你不得多嘴!退了吧!”
第492章:捷报(上)()
身在环州的杨怀仁正在和边军将士们享受大胜的喜悦,如果他知道远在东京城的杨家发生了这么多变故,不知道他是该愤怒还是哭笑不得。
那年代通讯就是那么落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殿前司的校尉接了高太后的旨意,点了一百来个大内侍卫,出宫南门驱赶请愿的人群。
见到杨母和众人这样的架势,殿前司的侍卫们也是心中有些不忍,可惜又没法违抗高太后的旨意,只得硬着头皮前来驱赶。
杨母见来了大内侍卫,已经猜到了朝堂的议论是个什么样的结果,那些人一定是要抓了杨怀仁交给西夏人了。
士子们往日里高傲惯了,被侍卫们这么粗暴的驱赶,他们先群情激奋了起来,大声叫嚷着一些圣人之言,和侍卫们抢夺者他们中的长戟,竟拥挤着对峙了起来。
士人们人数虽多,可他们毕竟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那里是从禁军里精选出来的殿前司侍卫们的对手,在这种对峙很快便落了下风,被侍卫们拥挤着逐步的后退。
跟来的林冲见状,怕跪在地上的杨母万一被拥挤的人群推到,混乱之中在遭到踩踏,忙冲上前去,护在了杨母身边。
“杨妈妈,不如先退后躲一躲,这里太危险,容易被他们撞伤。”
杨母看着林冲焦急的样子,报以一个温暖的微笑,然后扶着他的手臂艰难的站了起来,她的腿已经酸麻难忍,即便站起身来,可也走不了路了。
林冲忙伏下身去,把杨母的手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作为支撑,然后伸出收取帮杨母按摩小腿和膝关节。
杨母示意杨福和杨禄两个过来替一下林冲扶住她,又对林冲表示了感谢,“你是个好孩子,吾儿没有白结交你们这些朋友,老身代仁儿谢过了。”
林冲自幼丧母,是被父亲拉扯大的,此时慈祥的杨母在他眼里就跟他的母亲一样,他从她身上感受到了母亲一般的慈爱。
殿前司的校尉也顾及杨母这位诰命夫人的感受,没有强行驱赶她,而是十分客气的请她散去回家,上命难为,他们也很难做。
杨母也很和蔼的向这位年轻的校尉表示了感谢,这时双腿已经渐渐有了些知觉,便松开了扶住杨福和杨禄的双手,转身准备离去。
这让林冲和那位殿前司的校尉也长出了一口气,对峙始终没有演变成冲突,这件事就算可以平静的过去了。
可不料杨母走到她命人抬来的那副棺材旁边,突然仰天长啸,“儿啊,别怕,娘先去黄泉路上等你!”
就在众人为杨家即将败落还在感叹之时,杨母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侧身,猛地拿脑袋撞向了那副棺材!
……
与此同时,东京城万胜门外,一名头戴红缨兜鍪,身背红色传令短旗的边军斥候飞驰而来,万胜门守卫见他背上红旗,心中大惊,立即呵斥进出入城门的百姓靠边站立,让开道路。
边军斥候已经奔驰了两三个时辰,胯下驿马已经一身粗汗,早有精疲力尽之状,可斥候却仍旧用力抽打着驿马,生怕这道加急的军报送迟了。
梁门外大街上的行人见一名边军模样的将士疾驰而来,心中也是惊异的说不出话来,只得闪身躲避,无意之间好几人都撞翻了沿街摆摊的摊贩们,街市上也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人们议论纷纷,难道是西边又打起来了?难道跟这几日城内议论纷纷的杨怀仁之事有关系?
马上的斥候虽然是一脸的急切,却也隐隐露出了些喜悦之情,有心之人看在眼里,便猜到了事情的大概,西边不但打起来了,而且宋军获得了胜利!
斥候很快穿过了内城的梁门,马不停蹄奔至了大内宫苑的宣德门前。
正在驱赶请愿士人的殿前司侍卫见了这名斥候无不大惊失色,忙为他挤出了一条通道,让他不必减速,便直接穿过了人群,直奔玄德门而去。
殿前司的校尉赶忙回身跟着马屁股后边往宫内跑,边跑边挥舞着手臂,示意值守宫门的侍卫赶紧打开城门。
玄德门的门袛侯见这斥候穿着打扮和背后的红旗,也不敢怠慢,直接大开宫门,让他乘马奔入了宫门。
后边的大庆门等层层宫门也同样不敢阻拦,一路打开宫门,让这名斥候策马直奔大庆殿。
大庆殿上刚刚散朝,文武百官正从殿内鱼贯而出,可他们刚走出大殿,远远的看见一个骑马的军士竟然在宫内策马奔驰,刚在心理暗道成何体统,忽然发现这名乘马的军士并非是宫内的大内侍卫或者是城外的禁军,而是一名边军传令或传递消息的斥候!
众官员大叫不好,难不成环州已经失了,庆州告急?
很快斥候便奔至大庆殿石阶之下,不等他从马背上跳下来,胯下驿马已经跑脱了力,刚一停下脚步,便瘫倒了下去。
斥候也跟着摔了下来,站岗的侍卫赶忙上前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