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老孙头喝到好茶的时候,那样子可比我们还骚包,若不是我俩看在你年长了我俩的份上,那话早就说出口了。

    很快伙计又上了几道小菜,杨怀仁轻他们三位把头先尝,自己才下筷。

    对于随园后厨的实力,杨怀仁非常满意,以前教授给羊乐天他们几个徒弟的东西,他们并没有死记硬背。

    像这几个小菜,都是在他教授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新的。

    羊乐天看上去性格木讷,但在厨艺方面,其实有过人的天赋,而曹安如今在随园做地也很踏实、很卖力,后厨里几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融合,造就了随园如今的火爆盛况。

    等李垒和郑荣穗感激涕零的对着杨怀仁感激了十好几遍,酒过半酣之后,老孙头才把通远郡公要请他们一起去建设庖厨学院的事情说了出来。

    两人听罢怔怔地看着杨怀仁,从这一天来杨怀仁的表现来看,似乎不太相信面前的这位老先生只是一个郡公府的老管事。

    起码刚才随园的掌柜的对他的态度,如果他仅仅是个管事,那是没有道理的。

    杨怀仁脸上微微笑了笑,觉得现在也没有必要在扮下去了,于是撕掉了粘在嘴唇和下巴上的假胡子,露出一张年轻人的脸来。

    随园的后花园虽然是个空旷的场所,但也是个隐秘的所在,四周的高墙把后花园隔绝成了个如仙境一般的地方。

    前边虽然是随园的二层小楼,但是此时小楼和后花园之间的一排树丛正是郁郁葱葱的季节,后花园里的光景,从楼上模糊地看着秀丽,却不容易看得清真容。

    “诸位,在下就是通远郡公杨怀仁。”

    杨怀仁拱拱手道,“今天请诸位来的目的,方才孙把头都说得清楚了,在下诚意相邀,希望两位把头也能加入进来。”

    听了老孙头所说的那个大活是什么之后,李垒和郑荣穗就已经惊得下巴快掉下来了,如今杨怀仁自报了身份,他们俩直接化作了雕像,石化了一般。

    他们以前不是没给有地位又身份的人盖过院子,修过房子,可这种事,那些高贵的人们是不会亲自露面的,打发管家和他们交际,便是给了足够的面子了。

    眼下的事情,一件件综合起来,不由得他们两个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传说里那个在环州杀人不眨眼的通远郡公,大愣子杨怀仁。

    通远郡公这种他们心目中的遥不可及的大人物,竟然亲自请他们吃酒,亲自请他们这种小人物,那他们的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让他们惶恐之间,还有些恍惚。二人愣了好久,好不容才缓过神来,战战兢兢地对视了一眼,这才匆忙放下手里的酒杯和筷子,站起身来促狭地去重新施礼。

    杨怀仁也跟着站起身来,按着他们的肩膀又给按着坐了回去。

    “二位把头不必多礼,更不必惊慌,说起来咱们也是同行,你们是泥瓦匠,我是厨子,说起来咱们都是三教九流里边下等的匠人。

    什么郡公啊,什么节度使啊,这都是个名头而已,说起来停响亮,其实当不得饭吃,也当不得酒吃。

    我要盖这座庖厨学院,不光要培养厨子,以后还要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专门教授各类技艺的综合性学院,培养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能工巧匠!

    不知二位可愿意加入到我这个远大理想里边来呢?”

第570章:颓废的王老七() 
看着桌上的精美的酒菜,李垒和郑荣穗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发自内心的笑意便浮现了出来。

    杨怀仁这个提议,他俩基本可以不用任何考虑就能答应下来。

    首先,以杨怀仁通远郡公这个身份,就是他俩这种层次的人不能,也不敢拒绝的,哪怕杨怀仁从来也没利用他高贵的身份来压他们。

    关键在于杨怀仁这个人,民间传闻里有点太传奇了。

    比如说,如今他在老百姓心里可是响当当的抗夏大英雄,能为一个大宋的英雄人物做工,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荣誉。

    其次在于要他们干的这项工程,对于他们这样的匠人来说,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专门培养匠人的一所学府,是所有像他们一样的匠人不敢想的事情,可以说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

    杨怀仁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可是他愿意自己掏腰包去做这件事,就不简单了,这可不是一个常人能有的觉悟和思想。

    最后呢,从老孙头嘴里说出来的,通远郡公给他们的工钱和待遇,那简直就是百年难遇了。

    他们每个人手下差不多都有近二百匠人跟着他们吃饭,眼下零零碎碎接了不少散活,总的收入上来讲却也并不是很多。

    如果接下这么一个大工程,将来一年之内,这些人吃穿都不愁了,不仅如此,双倍的工钱还能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积攒下不少余钱来。

    双倍工钱,这个还能偶尔遇上个一次半次,有的富贵人家逼着工匠赶工的时候,也是用着何种提高工钱的方法来实现的。

    而给杨怀仁做活的待遇,可就比任何一家富贵人家都优厚的多了,管吃管住,饭还是有像随园里的厨子这种水平的人做出来的,这就让这些吃货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拒绝了。

    李垒和郑荣穗两个恨不得当场就跟杨怀仁立个什么字据,生怕他反悔。

    听说新的通远郡公府,也就是原来的南阳郡王府需要修葺,二人拍着胸脯说这个活免费给杨怀仁做了,算是让他见证一下自己手下人的手艺。

    杨怀仁这才想起这个茬来,最近在光忙着建设庖厨学院的事情了,都把这件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原来的南阳郡王府其实很豪华,并不算旧,赵宗楚就是个十分懂得享受之人。

    可是原来的风格,似乎太奢靡、太浮华了些,杨怀仁觉得不太符合他的风格和审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新装饰修葺一番再全家入住,确实如他的心意。

    而且柔石和利水两位师兄的规划图看样子还要过几天才能绘制出来,这段日子,也只能联系石材和木材等建筑材料的商人,提前预定好所需的大量的材料。

    既然有这么几天的空档,李垒和郑荣穗提出来了,不如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杨怀仁只好道了声谢,接受了他们这份好意。

    老孙头算了一算,他们三位把头的手底下,大致能凑出五百多人的工匠队伍,按照杨怀仁的规划里这座学院第一期的工程规模,这些人已经绰绰有余了。

    至于另一位手下工匠最多的王老七,他们三个说起来就纷纷摇头,郑荣穗的话也许最优代表性,“老七已经魔怔了,天天泡在窑子里,也许魂魄也丢在那里了,唉……”

    不过照杨怀仁的意思,王老七还是要请的。虽然按照老孙头的计算,五百人的工匠的队伍,已经足够了。

    其他的做些搬搬抬抬等杂活的小工或其他工人,只需要他们有力气就行,不需要他们有技术,从工地附近的几个庄子里雇佣些有把子力气的庄户人就行。

    这样的杂役,杨怀仁是一点也不担心,不过他心里有点急,总希望工程的进度可以进展的快一些,如果有了王老七手下那近五百人的匠人,或许整个建设的工期可以缩短一半。

    老孙头说道,“郡公爷要我们赶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工钱和这样的待遇,让我们赶工我们也是心甘情愿。

    有了王老七手下的那帮匠人,工程进度自然会加快许多,只不过若是查缺补漏似的联系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那是没问题的,要是请他们一大部分人,怕是要坏了规矩。”

    杨怀仁点点头,这一点他懂的,各行有各行的山头,也有各自的规矩,不管王老七这人怎么样,规矩不能坏。

    李垒似乎想到点什么,“老七这人吧,原来其实很好说话的,手艺也是顶尖的,为人也和气,就是这两年,不知道怎么了,让人感觉好像突然就变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颓废了,唉……”

    郑荣穗补充道,“对,就这两年的事,我琢磨着,可能是窑子里的姐儿们给他下了什么迷药了,才让他跟中了邪一样,天天往哪儿钻。”

    这样的事情,让杨怀仁也觉得好奇,不过关于迷药嘛,也只不过是他们的凭空臆断而已。

    要是说被迷晕了一晚,甚至是几晚,他还能相信,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法相信一种迷药可以让人沉迷长达两年之久。

    杨怀仁打定了主意要去见一见王老七,老孙头他们三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自己所知的东西说出来给杨怀仁作为参考之用。

    酒足饭饱之后,杨怀仁约好了五日之后让他们集合手下匠人去杨家庄子,又吩咐人给他们每个人包了十斤卤牛肉,两坛随园春,才送他们回家。

    稍作休息,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杨怀仁才和兰若心改变了装扮,来到了李垒所说的王老七最常光顾的一家名叫听雨楼的青楼。

    听雨楼同样在南城,在东边蔡水河北岸不远的地方。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清雅,可地方实在是有点名过其实。

    杨怀仁来到大宋,也没怎么去过青楼这种地方,从他的第一感觉来说,见到听雨楼的时候总要跟上次去过的万花楼比较一番。

    比起万花楼来,听雨楼的规模和档次都要差上几分,而听雨楼里的小姐儿们的质素,恐怕也能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第571章:听雨楼() 
去青楼的话,杨怀仁原本的一身老学究的装扮就显得不怎么合适了。

    好在兰若心也是个善于易容的江湖人士,比起何之韵的路子来说,兰若心的易容路子并不是同出一家,没有韵儿的手艺那般的多种多样,却是走的惟妙惟肖的路数。

    逛青楼嘛,最常见的无非是四种人,有钱的商贾、好色的浪子、故作风雅的士子和纨绔子弟们。

    兰若心开玩笑说从杨怀仁的身上,她能找出全部这四种人的特点。

    杨怀仁则是开怀一笑,心道你这么评价哥,哥只能认为这是夸奖哥是个演技派。

    哥们的确是有钱,说好色也认了,但是纨绔子弟嘛,哥们不太像,倒是将来我儿子要是没教育好倒是有可能成为个纨绔子弟,而故作风雅的士子?骂谁呢?

    哥们是真正的文化人,根本不用故作风雅,哥们天生的一张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脸。

    “臭美!”

    这就是兰若心的评价。不过她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笑意,给杨怀仁装扮成了一个士子,只不过为了防止他被人认出来,故意把眉眼和口鼻化装得轻佻了些。

    而她自己,还是一个小书童的装扮,只不过比上午的扮相,更显得单纯傻愣了些。

    天刚擦黑,青楼一条街上都掌起了各色颜色暧昧的灯笼,花花绿绿的,总是照射出那种朦胧而昏沉的光线。

    在此间步行,任凭多么意志坚定的男子,原本纯净的心也要沾染了那一丝风花雪月的情绪。

    后世的影视剧里那种一排花枝招展的小姐儿们站在二楼的窗台,把冗长的衣袖故意甩下来拂过公子哥脸颊的光景,那都是骗人的。

    即便是从事了这个不光彩的行业,小姐儿们也都有一些矜持,长袖是用来善舞的,并不是把整条街变得旌旗招展。

    虽然是卖笑为生,可她们也都尽力地去遮遮掩掩,营造出一种半露还羞的娇柔来,才能提高了自己的身价,同时也更加吸引了腰包鼓鼓的客官们。

    一路笙歌,断续的莺莺低语,在初升残月的温柔月光里,容易让人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听雨楼的位置不算优越,杨怀仁和兰若心不知在笑意灿烂的龟公面前数了多少个花样繁多的牌匾,才终于寻到了听雨楼的牌子。

    既然来了,戏份自然要做足,杨怀仁昂首挺胸,也学了那些逍遥公子哥儿的样子,背着手像是驾轻就熟的样子信步迈进了大堂。

    从外面看上去并不怎么起眼的听雨楼,大堂里还是几近坐满了客人,三四个人一张台子,桌上摆了些各色的酒菜,客人们怀里搂着柔弱无骨的小姐儿们,眉飞色舞地被她们喂着喝小酒。

    一个老鸨子笑意盈盈地扭着腰身迎了上来,说了些什么公子生得好俊逸,光看面相就是个大富大贵的命格这样的话。

    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甜腻的恶心,起先杨怀仁和兰若心也没觉得怎样,这是人家的职业,干这一行的,不拿蜜漱了口,是不会出来说话的。

    话中虽是些浮夸的马屁,只不过是为了赚到你荷包里的银子罢了,当不得真,杨怀仁甚至觉得,就算是个癞蛤蟆揣着金子走进来,这位妈妈估计也会说出同样的话来。

    只是后来这位妈妈拽着杨怀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