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座火山被蒸腾起来的热气围绕了起来,像一张大幕,在骤雨里被染成了火红色,让人分不清是火焰,还是海洋。

    顷刻之后,骤雨忽然停了,火山也安静了下来,海洋也变得温柔,彩云缓缓散去,皓月也渐渐隐去,东方出现了一片祥和的昏黄,把山,海洋和天空都点亮。

    杨怀仁的头发和衣服不知怎么立即干了,浑身也变得十分舒畅,再去看时,天空和海洋都会一片宁静的淡蓝,而原本黑色的火山,也平静地矗立在海上,看不出曾经的磅礴。

    山脚开始出现了淡淡的绿,这片绿在晨光里逐渐蔓延,转眼间便爬满了整座山,微微的海风带来了淡淡甜香,杨怀仁便昏昏欲睡了。

    梦醒了,杨怀仁只听见旁边锤凿急匆匆的敲打声,头脑很清明,却感到身体有些累,竟不能动弹。

    裸露的胸前好像趴着一个人,她呼吸均匀,似是睡得特别香甜,不知怎么,杨怀仁便自然而然的抬起手轻轻抚上了她的脸颊,拇指缓缓抚弄着柔嫩的肌肤,竟又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再去回忆刚才那个奇怪的梦境,似乎还心有余悸,可黑暗的现实世界里,却让他无比的平静了。

    仔细去回想那个梦之前的事情,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铁香玉和他被关在了两道石门之间的黑暗密室之中

第884章:人生百味() 
    杨怀仁的脑子里虽然没有那部分记忆,可身体和肌肉的记忆,让他知道刚才昏迷之时生了什么。

    胸前那个累得在酣睡的,自然是铁香玉,事情生的太突然,两个人不论是清醒或是糊涂,都不存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生的。

    所以杨怀仁不会觉得有些问题没法面对,因为他能够坦然面对,自然不会辜负了任何一个在意他,他也在意的人。

    杨怀仁也不知被“叮叮当当”地凿了多久,终于凿透了,一束昏黄的光线从门外照射进来。

    杨怀仁缓了一会儿,慢慢觉得身上有了劲,便轻扶着铁香玉的脑袋坐了起来。

    铁香玉醒了,还是一脸的疲惫,不过疲惫的脸上也还有一抹桃红,借着微微的光线抬眼望了一眼杨怀仁,现他正带着温暖的笑意望着她,便急忙把目光收了回去,羞怯的低下了头。

    “石门被凿透了,咱们很快便能出去。”

    “哦。”

    铁香玉不知说什么好,故意躲避了杨怀仁的目光,撑着看似有些慵懒的身子缓缓站了起来,背着杨怀仁整理了下衣衫。

    杨怀仁也开始穿衣服,却现他被划破了裆的裤子和外衣还在一旁,棉夹袄也在,可最里边的白色棉内衬却不见了。

    他疑惑地在地面上找了一会儿,也没有现,却觉铁香玉的腰间一侧鼓起来一点点,好像塞着什么东西。

    杨怀仁刚想开口问,又忽然想到了什么,心里无奈地笑了笑,便直接穿起了外衣。

    他刚才从石门上凿出来的一个洞口爬出去,哭成了泪人的兰若心便扑进了他的怀里,见他身体也不烫了,整个人也不像中毒的样子,兰若心才稍稍安下心来。

    兰若心又转向了紧接着爬出来的铁香玉,低着头说了句“谢谢你”。铁香玉只是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并没有多回答什么。

    杨怀仁忽然想起点事,便对一旁几个自己带来的属下问道,“其他人呢?可抓到柴致祖和乌蛮王了?”

    那属下摇了摇头,“陈将军领人和相国府的侍卫们去追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回来,应该是还没有抓到。”

    “唉……”

    杨怀仁叹了口气,“又让姓柴的老小子给跑了。”

    这时从后边站出一个穿着大理禁卫服饰的军汉说道,“杨郡公不必担心,人虽然没抓到,但他们开凿了这条地下密道要做的阴谋算计也做不成了,事情总不算太坏。

    事情总会有个了断,这一点杨郡公不必担心,我们高相国一定会差人去办的。”

    “敢问尊下是?”

    那汉子忙抱拳施礼答道,“在下是大理相国府侍卫参将马三虎,见过杨郡公。”

    和杨怀仁之前猜想的不错,兰若心的确去高升泰那里求助,才能这么快找到这里,他也抱了抱拳,“幸会,幸会。”

    马三虎接着说道,“高相国因为明日还要早朝,此时已经先走一步,临走前交代末在此等候杨郡公,请杨郡公和众属下先去相国府沐浴更衣,休息一下,等高相国下了朝,便回府和杨郡公叙话。”

    杨怀仁点点头,他也好,大家也好,折腾了一宿也大都累坏了,高升泰还要早朝,这样的安排也是合适不过。

    “那就多谢高相国盛情了,请!”

    走出密道在见到的天空,是清晨的一片湛蓝,东面的洱海反射了天空的色彩,照射在了另一侧的山峦之上,让景色显示出一种空灵般的优美。

    这片大理城东门外的居民区虽然经历了昨夜的大搜捕,却也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生活。

    该早起劳作的劳作,做买卖的继续做买卖,大家忙活着各自的生计,除了一些小声的谈论,倒和平常也没有什么区别。

    天霸弟弟也回来了,气鼓鼓地说乌蛮王和柴致祖等人从另一个出口逃走了,他们和相国府的众侍卫循着踪迹一路向南追了半宿,最后还是没追上。

    听相国府的侍卫们说乌蛮王大致是要往南面无量大山里跑,无量山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再追下去恐怕意义也不大,便只能先撤了回来。

    杨怀仁安慰着天霸弟弟,乌蛮王的事情不用咱们操心,高升泰比咱们在意。

    至于柴致祖嘛,就更简单了,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咱们回到中原,这个账早晚要上门去找回来的,不怕他欠着不还。

    高升泰也早就给杨怀仁他们准备了车驾,杨怀仁也不跟老高客气,同时拉着铁香玉和兰若心坐上了一辆马车。

    马车缓缓往城内走,路过东门,守门的卫兵见是高相国府的车驾,也没人阻拦。

    车厢里坐着三个人,却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兰若心眼神有些好奇的不断观察着铁香玉,而铁香玉好似完全看不见似的,扭头把目光瞥向了窗外。

    两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之间的事情,杨怀仁就搞不太懂了,又不好胡乱猜想,便由着她们,只是抓着两个女人的手一直没有松开,她们也就随着他这么一直抓着,也没谁开口说什么。

    昨夜跟踪柴致祖的时候,杨怀仁也没注意看清楚东门内是什么地方,白天从这里路过,透过了车窗,才现这一路竟是一个热闹的集市。

    扯着嗓子吆喝着卖布头的,一声不吭蹲着卖柴的,挑着篓子卖鱼的,忙着炸奶扇烧饵块顾不上吆喝的,各行各色的小商贩挤满了道路的两侧。

    也许正赶上了早市,街道上闹哄哄的还有些拥挤,马车也走走停停,不过倒是让杨怀仁心里很欣喜,也很有感触。

    这世上自然是有许多大城小城大集小市的,但不论是在什么地方,又是什么民族,人们的生活总是奔波忙碌着的。

    他们起早贪黑的忙碌,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便是让自己通过这种奔波和忙碌,让自己、父母和妻儿最起码能有一日两餐,让生活继续下去。

    日子虽然过得有穷有富,也同样有苦有乐,正是这样看似普通的一日又一日里,展现出了人生的百味。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885章:高相国的宴席() 
    杨怀仁受到了高相国府的高规格接待,杨怀仁也毫无压力,也许是真的感觉太累了,美美的一觉睡到了过午,沐浴更衣之后,才有相府下人说家主已经下朝回来了。

    正好是饭点,高升泰便设宴招待了杨怀仁,只不过没有人作陪,相府正厅里只有高升泰和杨怀仁二人用餐。

    杨怀仁看了看桌上的几道菜,倒还都算制作精致,只不过数量和菜量并不算多,十道菜四荤四素,外加两碗汤,就是高相国府接待上宾的宴席了。

    杨怀仁并不会觉得高升泰抠门,也许这就是高升泰的待客习惯,或者是大理国的风俗使然,再说几道菜的味道,还是不错的,非常具有大理当地的特色。

    鸡鸭鱼肉也样样俱全,饵块并不像民间最常见的烤来吃,而是做成了一道汤,奶扇也并不过油,和面饼层层叠叠堆起来蒸熟,有种西餐里披萨的韵味。

    中国人讲究饭桌上谈事情,但不代表杨怀仁要在饭桌上对高升泰“篡位”的做法进行质问,高升泰似乎也懂得杨怀仁此行大理国的目的,便也不会自己首先开口提起扫了大家用餐的雅兴。

    一老一少微微行酒,闲谈了些风土人情和地方趣事,气氛倒是非常融洽。

    杨怀仁发现高升泰这个人吃的很少,十道菜几乎都是先请杨怀仁品尝,然后自己象征性的动一动筷子夹一口,之后并不会吃第二口。

    最后他用过了一小碗米饭,便算是吃好了,整桌菜基本都被杨怀仁一个人吃了一多半,他昨夜又天空又大海又火山的耗费了大量体力,是真的饿了。

    高升泰便微笑着看着杨怀仁狼吞虎咽,也并不觉得他失礼,反而觉得这位来自大宋的年轻郡公,和寻常的大宋官员不同,这个人,很实际,并不玩虚头巴脑那一套。

    见杨怀仁吃好了,高升泰让杨怀仁意外的是,他竟然把两人吃剩下的饭菜吩咐下人端去给自己的儿子们吃。

    杨怀仁没法不讶异,如果说一个年逾六十的老人饭量小他可以理解,可把自己吃剩的给儿子吃,是不是也太节俭了?或者,是他在作秀?

    作为大理的相国,虽然目前还没有自立称帝,但他已经是大理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他一不住皇宫,二又节俭的令人发指,这么做实在没有道理。

    高升泰似乎察觉到了杨怀仁脸色的变化,微微笑道,“在我们大理,食物并不像大宋呢么丰富,很多地方的百姓还在为一日两餐发愁,所以不论是在谁家里,浪费食物都是最大的罪过。

    而在我们的风俗习惯中,子女享用父母用剩下的食物,是一种尽孝道尊长辈的表现,如果不给他们吃,他们便会觉得自己没尽到孝道,也是一种罪过。

    老夫身为大理相国,自然要为大理的万民做表率。”

    高升泰说得坦坦荡荡,杨怀仁也只能心生佩服,微笑着点点头表示了心中的歉意。

    桌上的食物撤走,冒着浓浓香气的普洱茶被下人端了上来,高升泰亲自给杨怀仁斟了茶,这才问道,“不知杨郡公此来大理,可是受大宋天朝皇帝所托?”

    杨怀仁忽然心情很复杂,他和高升泰接触的很少,但从这些接触里,他发觉这个老人和他来大理之前,从听说过他的事情形成的一个初步的印象里,竟然和来到大理之后的所见所闻,竟是大相径庭了。

    高升泰现在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老头,他言谈淡泊,举止儒雅,生活节俭,为人正直,性情坦荡,和传闻里那些谋朝篡权的什么大奸臣大权相的形象,完全不搭边。

    当然,也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就断定了这个人骨子里的性格如何,也许是人家把内心隐藏的很深,在他一个外人面前掩饰的很好呢?

    杨怀仁心想既然高升泰自己提出来了,他也没有必要跟他绕弯子,便直接问道,“不瞒高相国,大宋皇帝陛下给小子安了个钦差大人的名头,非要小子来西南巡视。

    小子心想我在大宋也是个吃皇家闲饭的,实没有多大本事,陛下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我,小子唯恐辜负了陛下的美意。

    后来陛下偷偷把小子留下来,告诉小子这一趟巡视西南是假,暗中来大理打探当下权力格局的虚实是真。

    小子心道这事小子就更干不了了,一来大理国我人生地不熟,二来我对外交和政事一窍不通,如何办得了这么复杂的差事?

    可小子受大宋皇帝厚恩,不来不行啊,所以这才赶鸭子上架,追着公鸡要鸡蛋,就这么硬着头皮来了。

    我觉得吧,其实你们大理国的内政,我们大宋的官家也不过是关心一下而已,并不想多加干涉,关键是不管大理谁当家,咱们宋理之间的关系还要好好相处,是不是?

    所以小子从进了大理国境就一直糊涂呢,还请高相国给小子指点一二。”

    高升泰并不会因为杨怀仁口口声声自谦的称自己是小子,或者像他说的那么糊里糊涂没有真本事就会当了真,更不会低看了他,而是面带笑容认真的听他叙述,还不时的点头附和。

    只是老高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是个泥巴塑的,杨怀仁装傻卖呆,在他眼里就是这小子自作聪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