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本使请大家再回忆一下第三场比试的目的是什么,开始之前,皇太孙殿下宣布的规则是怎么样的。”

    杨怀仁故意顿了顿,给众人一个回忆和思考的时间,然后缓缓道,“第三场比试的目的是为了考验所有参赛者的智慧,选出那个最聪明的人。

    而皇太孙殿下宣读的规则里,确实只说最先打开机关盒,取出机关盒中事先放进去的纸片,然后把纸片上所画的动物说出来,就算是胜出。

    那么现在大家想想,比试的内容上,目的是打开机关盒拿出盒中的纸片,那么过程上来说,既可以用正常的按部就班的依照机关盒的设计,一步一步把所有机关全部解开把机关盒打开,也可以用我这样的方法把机关盒打开。

    虽然我直接一脚把机关盒跺烂的方式显得有点粗暴,但这个方法,确实是最快,最省时省力,也是最便捷的。

    既然两种方法同样能达到目的,我为什么不选一种罪省时省力最便捷的方法,非要选一个按部就班的笨办法呢?

    综上所述,大家好好的判断一下,两个方法,哪一个才真正能显示一个人是聪明的呢?”

第1085章:比武招亲(二十八)() 
    众人听罢,都陷入了深思之中。不可否认的是,能规规矩矩的按部就班的把机关盒用正确的方式打开,确实能显示一个人的智慧。

    但杨怀仁所说的,似乎又更有道理,目的既然是取出纸片,那么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最快最省力的方法,既然能这么做,又何苦去做绞尽了脑汁还没想到办法打开机关盒的事情呢?

    事实也确实是杨怀仁第一个取出了机关盒中的纸片并说出来纸片上作画的动物,已经证明了杨怀仁的做法,确实是最聪明的做法。

    耶律延禧竟无言以对,杨怀仁所说的一切,不正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停在做的事情嘛?

    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把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的工具的出现,正是因为有许多更聪明更方便的行事方法,让人类的生活更好,同时也驱动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只是耶律延禧没有机会展示正确打开机关盒子的方法,想到祖父的心思没有达成,他还是心有不甘。

    萧撒弼这边也开始认可杨怀仁的说法了,因为他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对杨怀仁所说的理论,聪明,就是懂得用最快最省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不正是契丹人最崇尚的事情吗?

    什么才是聪明的做法,其实并不难分辨,简单粗暴的打开机关盒,就是聪明的做法,这一点萧撒弼也没法欺骗自己去否定它。

    可这样一来,萧撒弼三场比试没有取得任何一场的胜利,也代表这他的如意算盘,也彻底被粉碎了。

    萧撒弼开始是有些懊恼的,他严重的低估了杨怀仁这个汉人的实力,还以为杨怀仁就像他儿子萧达布合所说的,杨怀仁是个厨艺精湛的厨子。

    但厨子的厨艺在精湛,就算杨怀仁能把豆腐雕出开花的绝妙效果来,他也只是个厨子,是个伺候人的下等人而已。

    杨怀仁之所以能拥有现在的官职和地位,猜想一下,也不过是他通过自己精湛的厨艺讨到了喜欢吃喝玩乐的宋朝小皇帝的欢心罢了。

    所以萧撒弼一直都认为,杨怀仁只不过是个每个皇帝身边都有的那种谗臣或者弄臣而已,因为他懂得拍皇帝的马屁才得了到了现今的地位。

    但真正接触下来,萧撒弼才渐渐开始发觉,杨怀仁绝对没有他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且先不管他的师父是不是真的是位仙人,光是杨怀仁一张能言善辩的俐嘴,就让他感到了此人的能力非同凡响。

    萧撒弼懊恼之余,却忽然发现心底里竟冒出来一丝欣喜,因为他从杨怀仁为了证明自己胜出的一番话之中,竟得到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他仔细回味了杨怀仁的那些道理,联系到自己身上,竟莫名其妙的顿彻顿悟了似的,又得到了其他方面的启发。好比一道划破了黑暗的亮光一般,让他的视野开阔了许多。

    他忽然觉得,他以前想的很多事情,好像都错了。好比他的野心,以及多年来他在筹谋和计划的如何去实现他能统治契丹,甚至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做法,似乎都并不是省时省力的聪明做法。

    他想当皇帝,方法有很多种,但他却选择了最笨的一种,那就是和耶律延禧这位皇太孙来竞争。

    回过头来想想,这样的做法又费时又费力,还要顶着来自耶律洪基的压力,许多朝臣们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有同族兄弟和子侄们怀疑的议论。

    更让他感到不爽的是,他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耶律延禧的地位始终没有太大的动摇,毕竟人家才是正统的皇族血脉。

    而他,要想成为皇帝,无论如何都要被观赏谋朝纂位的恶名。

    恶名声,他可以不在乎,为了大权在握,历史上哪个成就大业的皇帝名声又好了?汉人的汉高祖不是也兔死狗烹?唐太宗不是也杀父弑兄?

    至于契丹人里为了权力和地位而残忍的事情,就更不用多说了,耶律洪基能坐上契丹皇帝之位,难道是因为他的仁慈吗?

    答案是否定的。萧撒弼醍醐灌顶似的,一下子就想通了,为什么我偏要跟一个儿子辈甚至孙子辈的黄口小儿去争夺皇位呢?

    耶律洪基不知道还要活多少年,他一天不死,难道我就要等下去?我自己的年纪也不小了,尽管从杨怀仁那里得到了一瓶延寿丹,可也难说我就一定比耶律洪基活得更长。

    萧撒弼越来越意识到他以前太蠢了,自己都质问自己道,我为什么要傻傻的等待呢?为何没有主动去想主意,现在趁着耶律洪基老迈,在他还没有为他孙子做好一切铺垫和准备会签,抢先一步谋得皇位呢?

    一瞬间里,萧撒弼突然对比武招亲的结局已经不在意了,儿子萧达布合得胜,又能怎样?其他人得胜,是杨怀仁也好,是女真人、高丽人或是蒙古人也好,谁当了金刀驸马,对他又有什么影响呢?

    萧撒弼眼神空明,望向了看台外的广阔草场,和煦的阳光,迎风轻摆的树,争着抢着在长高的青草,他竟笑了。

    事情本来不必那么麻烦的,也不用在意朝臣们是站在他这一边还是在支持耶律延禧或者其他什么人,实力这东西,不能光看纸面上的数字。

    不久之后就是契丹人的传统节日捺钵节,耶律洪基按照习惯会出北郊露宿草原庆祝节日,而循惯例,会随身带领三千宿卫军守卫,这不就是大好的机会吗?

    耶律延禧还没有回过神来宣布结果,萧撒弼忽然说道,“宋朝的杨使节果然聪慧过人,这第三局比试,本王承认你赢了,恭喜杨使节成为大辽国安国公主的金刀驸马!”

    其他人见状,也觉得杨怀仁赢得实至名归,也纷纷仿效萧撒弼上前恭贺。

    连完颜阿骨打和乌拉力嘎等人,虽然心中极其不服气,也非常的遗憾没有娶到公主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这种形势之下,似乎结果已经不能更改了,此时也不好把杨怀仁得罪足了,便也强颜欢笑,站出来恭贺。

第1086章:比武招亲(二十九)() 
    

    耶律洪基心中暗喜,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脱离他最先的预期。

    杨怀仁赢下第三场比试,也就是以拿到了三局两胜的优势获得了正常比武招亲的胜出,将成为安国公主的金刀驸马。

    他给耶律延禧使了个眼色,耶律延禧点了点头,准备宣布这个结果,不料杨怀仁却抬手示意他稍待片刻,转身对在场的人说道,“方才我虽然用特殊的方式打开了机关盒,得到了胜出。

    但是现在想来,这机关盒确实有趣,能够打开机关盒之人,也应该是极其聪明的,”他顿了顿,又转向了耶律延禧,“相信皇太孙殿下应该能把机关盒打开吧?”

    耶律延禧没想到杨怀仁忽然又提起这件事来,意识到这很可能就是杨怀仁成了驸马之后立即向他示好,立即喜笑颜开道,“这个,还是算了吧。”

    耶律延禧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并不是这么想,故意这么矜持一下,好显得他谦逊罢了。

    杨怀仁自然明白耶律延禧玩的什么把戏,他也察觉到了另一边萧撒弼心情的不断变化,便又笑道,“皇太孙殿下不必谦虚了,相信在场的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好奇,这个机关盒,究竟要如何巧妙的打开而不破坏它呢?”

    耶律延禧早就期盼这一刻了,有退让了一下,最后才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站了出来,从侍女手上接过一个机关盒来,示意给众人道,“诸位请仔细看好,在下献丑了。”

    说罢便开始解机关盒,一步一步的,把设计精巧的机关盒上的所有机关全部拆解,最后机关盒整个都变了个样子,才把盒子打开,露出了盒子中间一个小空间来。

    不可否认,耶律延禧的表演很精彩,只是他演技太差,很多动作做得太连贯了,手上动作比目光的转移还快,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是事先知道机关盒的解开步骤的。

    很多人立即抬眼偷偷瞅了一眼耶律洪基,也想明白为什么他把开机关盒作为比武招亲的最后一场比试了,只是这种事,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却不能说到台面上来驳了皇帝的面子。

    等耶律延禧开完,几个会做人的官员立即一脸的兴奋和激动,大声叫起好来,夸赞皇太孙殿下天资聪慧,不亏是契丹皇族的正统血脉的传承。

    萧撒弼这边心中有些不屑,不过此时他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所以倒也没有太介意,也跟着象征性的拍了拍巴掌。

    只有乌拉力嘎惊奇道,“没想到皇太孙殿下如此聪明,那盒子我看了好久都没看出有什么机关来,厉害,厉害!”

    耶律洪基也知道他孙子开盒子开的太心急,也太快了,但凡不是乌拉力嘎那样的傻子,都能看出来怎么回事。

    另一方面,杨怀仁肯定是事先就看懂了这一点,尽管他已经胜出,但也不忘给耶律洪基这个面子,让耶律延禧把这场戏演完收官,倒是让耶律洪基觉得他眼光不错,没有选错了人。

    耶律延禧本来对杨怀仁的印象,也没有多少好感,只是因为前日观摩了他的擂台比试厨艺,觉得此人厨艺精湛而已。

    今天杨怀仁给了他机会展示他的“智慧”,倒是让他对杨怀仁非常满意,也开始渐渐对他另眼相看。

    耶律延禧高高兴兴的宣布了杨怀仁是这场比武招亲的胜出者,接着耶律洪基下旨,把安国公主赐婚给宋朝使节杨怀仁,婚期定在十日后的捺钵节上。

    这意思,就是耶律洪基要给杨怀仁和鬼姐办一场草原传统的婚礼了。

    当然,耶律洪基也许单纯为了趁着节日气氛,多增加一些喜庆而已,只是杨怀仁不太懂他们契丹人的利益,特别是这次他娶的还是一位公主。

    说娶公主,严格的来讲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不论哪朝哪代,中原汉人还是草原胡人,名义上的嫁公主招驸马,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让公主出嫁。

    而驸马,事实上其实就是上门女婿。古时候上门女婿地位是非常低的,连男人的妾室都不如,驸马也不过是入赘到皇家的上门女婿罢了。

    所以驸马的身份有点特殊,和公主成婚后,在家里的时候,地位是低于公主的,而出门在外,又因为和皇家攀了亲,地位又显得非常特殊。

    当然杨怀仁这个契丹皇族的金刀驸马,倒不用真的去做上门女婿,而鬼姐这个安国公主嫁给他,也只能是做妾的。

    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妻妾制度,也是仿照宋朝来制定的,虽然妻和妾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差距,但这种差距,在汉人眼里是极其严格的,但在他们眼中,却要开明了许多。

    所以公主嫁给别人做妾,并不是丢皇家脸的事情,更何况耶律洪基也是为了拉拢国内外各路实力,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公主都是破格提拔的一些郡主县主之类的女子,也就更不会介意了。

    耶律洪基很开心的把那把金质的小刀亲手赐给了杨怀仁,杨怀仁接刀回身高高举起手来展示给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杨怀仁脸上自然是带着笑的,只不过他高兴的不是他当了金刀驸马,而是觉得终于从耶律洪基这个抠门的老家伙手里接到回头礼了,真是不容易。

    按照契丹人的规矩,公主出嫁之前的这十日,是不能和未来驸马爷见面的,不过耶律跋窝台心想杨怀仁和安国公主之前也没见过几次,更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