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油和牛排激烈的碰撞着,看着牛排的颜色渐渐变暗,看着香气冲牛排上散发出来,真的让人在没有品尝之前,就先用眼睛感受到了牛排的美味。

    牛排慢慢煎着的同时,杨怀仁又取了两个大大的西红柿展示个大家看,西红柿是只是洗过而已,并没有经过其他方式的任何处理。

    给大家看过了之后,杨怀仁便把两个西红柿直接放在了铁板上,西红柿表面受热,外皮开始有点发干发煳。

    杨怀仁一手抓这一个特制的类似锅铲的工具,但铲子的前段并不是平滑的,而是有一排锯齿,他便是利用这一排锯齿来固定食材。

    而另一只手,则是一把倒三角型的小钢铲,看上去跟泥瓦匠用的那种泥铲有点像,但明显感觉铲子的前段非常锋利,应该可以当做厨刀来使用。

    杨怀仁先用小铲在西红柿上划出了十字形的刀痕,然后用锅铲固定着西红柿,用小铲去掀起了西红柿的外皮。

    接着利用巧妙而娴熟的手法,把西红柿的外皮一点点剥了下来,再用小铲把西红柿切割成小块,把根底不能食用的部分挑拣出来去掉。

    西红柿碎块里留出大量的汁液来,很快被铁板烧干了其中的水分,让汁液变得浓稠,杨怀仁只是往里边撒了少许盐,搅拌了一下,便变成了现做的西红柿酱了。

    一般人在家里做西红柿酱,也是差不多的做法,而起西红柿上市一年多了,也不再是稀罕蔬菜,但同样当着许多人面前这样做出来,同样让人垂涎。

    单单是杨怀仁潇洒飘逸的撒盐的动作,就让人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西红柿酱,比家常做出来的要好吃了不少,不管这是不是心理作用,但秀美食的意义,已经展现出来了。

    杨怀仁一边翻炒着西红柿酱,同时也不忘翻牛排,让两面煎的非常均匀。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酱汁牛排的时候,杨怀仁把西红柿酱铲出了主要受热区域,移动到铁板边缘热量较少的部分煨着备用,又取了一块奶酪出来。

    奶酪本身含有油脂,稍稍加热就会化开,不过杨怀仁也不是直接使用,而是先把一份隔夜饭倒在了铁板上。

    用小铲铺开了米饭让饭粒先行受热,接着取了两个鸡蛋,巧妙地把蛋黄打了出来,浇在米饭上。

    接着他飞舞着双手,把各种不同的调味料洒在米饭上,动作煞是好看,连一向对食物要求苛刻的曾深也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接下来更惊人的一幕,是杨怀仁一边快速的翻炒米饭,一边不忘翻动牛排,一边搅动着西红柿酱,不让其煨的太干。

    一刹那里,杨怀仁仿佛化身千手观音一般,看客们之间他的双手来回的舞动,却看不真切每一个动作,这时候大家心里只想到了一个词,出神入化。

    米饭炒到了粒粒金黄,饭香混合鸡蛋的香味扑鼻而来,杨怀仁才把奶酪片放到铁板上加热。

    大家都知道奶酪加热后容易很容易糊,而且化的很快,但就在奶酪的浓香散发出来的时候,杨怀仁快速的把已经煎好的牛排移动回中间,把奶酪快速的铲起来,平放在牛排之上。

    接着是炒好的蛋炒饭,最后才是浓稠的西红柿酱汁,所有的食材是同一时间在加工的,所以都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当它们叠在了一起,不同食材之间相互的味道又开始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味道。

    最前排的五位特邀嘉宾看的口水直流,恨不得现在就把这块牛排抢过来咬上一口尝尝。

    这也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就坐在桌边,近距离观察了这道牛排的全部制作过程,无论眼睛、耳朵还是鼻子,都是一场诱人的味道盛宴,享受了这一切之后,难免嘴巴会站出来抗议,忍不住想尝一尝,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为两块牛排都非常大,而且杨怀仁准备的所有食材都比较充足,所以这两块牛排,是要被他分成了十份的。

    羊乐天作为助手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餐盘摆在了桌边,盘子也是随园特制的,和普通的圆盘不同,它们是方形的,确切的说是不规则的菱形,四个角微微翘起,显得非常有设计感。

    盘子里先铺了一层事先裁剪好的生菜叶,杨怀仁把两大块牛排平均分割成了大小相同的十份,分别盛放在了盘子之中。

    杨怀仁先调小了桌下炉灶里的火焰,才把五份端给了五位特邀嘉宾,而剩下的五份,则有他的助手们端下去,给围观的客人们品尝。

    

第1242章:秀美食(十七)() 
如果单从制作方法上来说,杨怀仁的这道带着西餐风格的煎牛排是没有多少新意的。

    实际上最好的牛排,只需要加盐就好了,什么酱汁都不用添加,鲜嫩的牛排本身的味道就足以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杨怀仁所用的牛排呢,是取自前段日子从辽国的大臣那里用延寿丹忽悠回来的那些牛的,尽管是半野生的草原牧牛,但肉质还是不如后世用科学方法饲养出来的和牛那么好的。

    如果牛排不配合酱汁食用,味道上似乎显得有点单调,但如果只是配合普通的番茄酱食用,牛排的味道似乎又差一些层次感和丰富性。

    所以杨怀仁又多加了一些蛋炒饭和奶酪在上边,既增加了这道牛排的味道,又能多展示一些制作的技艺,达到一个秀的效果。

    其实对众多的大宋的食客们来说,这道牛排也足够新奇了,牛肉对这些达官贵人复古客商们来说并不算稀奇,煎牛排他们大多也试过这样的吃法。

    但煎牛排配合汉人传统的蛋炒饭,又加上不那么常吃的奶酪之后,那个味道,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一份牛排端到曾深面前,他作为专业的厨子,是五位嘉宾里边最有发言权的。

    首先他感到的,是杨怀仁这种把美食的制作过程用一场秀的方式表演出来感到十分好奇,毕竟这年头的手艺人,都不愿意把自己个儿手艺的秘密展示给别人看,就算是传承,都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有着严苛的规矩的。

    杨怀仁敢当着众人面前把自己的手艺表演出来,这就显得他非常有胸怀了,而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就是杨怀仁的技艺太高超了,会的菜式也多到别人无法想象,他根本你就不怕别人偷学了他的本事。

    单凭这一份自信,就足以让他称得上新一代“厨神”的名头。

    而刚才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出来,确实是精彩的,特别是最后那一段,杨怀仁展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手速和绝妙的技艺。

    当大家欣赏完了牛排的整个制作过程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无一例外的感到嘴巴里口水横流,肚子里也感到有些饿了。

    能巧妙的利用人类看见美食会馋的特点,这也算是一种绝妙的点子。

    曾深仔细的察看着面前的一块牛排,切割了之后,切割面非常的整齐,不同的食物叠加在一起,也露出来一种层次分明的质感。

    下面是一层生菜,上面是仍然带着油温还在滋滋响的牛排,牛排上是一层乳黄色的奶酪,再上边是金珍珠一般的饭粒,每一颗都颗粒金黄,大小几乎相同,而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蛋液,最后又是一层鲜艳的红色西红柿酱汁。

    视觉上给一个食客的冲击力,就让人欲罢不能了,虽然牛排已经摆在了食客面前,但牛排还是热的,这些热量带着牛排的鲜美味道蒸腾起来,又渗入了上层的食物当中。

    于此同时,奶酪浓厚的香味也不断的向下,融入到了牛排之上,酱汁不断向下渗透,包裹了蛋炒饭的外层,几种不同的食材散发出来的味道交融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的,也更加美味诱人的香气。

    汉人习惯用筷子吃饭,不过用筷子吃这道菜,似乎还有些不太方便,若是把牛排夹起来硬往嘴巴里塞,似乎又显得有些失了斯文。

    杨怀仁也想到了这一点,除了必要的筷子之外,也早安排了助手们,在上菜的时候,又格外在盘子旁边多加了其他的餐具。

    左手边,是一把用竹子制作的小叉子,而右手边,则是一把分肉时常用的餐刀。

    几个人第一次见吃一道菜竟然有三种餐具摆在面前,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心里也害怕,若是使用这些餐具的方法不对,显得他很土鳖了似的,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资深大厨子曾深。

    曾深也没办法,他也是第一次,同样也不想丢了分寸,让人看了笑话,于是又抬头看向了杨怀仁。

    杨怀仁也不用亲自过去他身边指点叉子和餐刀的用法,微笑着抬起双手做了几个手势,用这种方法暗示几位嘉宾刀叉的正确用法。

    曾深作为大厨,自然很快看懂了杨怀仁的手势,于是他拿起来刀叉,用叉子固定好了盘子中的牛排,然后右手持刀,把牛排先分成了小块。

    接着用叉子把小块的牛排叉起来放到了嘴巴里,其他人见状也有样学样,忽然间变身高贵的西方式贵族,让杨怀仁都产生了一刹那间的错觉。

    当曾深把牛排放到了嘴里,立即感受到杨怀仁为什么把几种本不想干的食材放在一起了。

    西方人把肉类作为主食的,很多时候吃牛排,配菜也许是一道蔬菜沙拉,而不需要再多吃一份面包作为主食。

    但中国人似乎不同,习惯上不管吃什么菜,吃喝单纯喝酒之外,都是喜欢配上米饭或者面食作为主食来食用的。

    煎牛排和蛋炒饭配合在一起,听起来似乎不搭,但真正吃在嘴里,却能感到两种食物相互融合后明显的层次感。

    特别是牛排的肉质混合着酥香的饭粒,口感上也给人以新奇的感受,再加上奶酪的浓重醇香味道,以及西红柿酱酸酸甜甜的清新口味,让主料牛排不但不腻,而且变得爽口起来。

    吃完了一块,曾深便忍不住点头称赞道,“王爷不愧厨神的称号,在下深以为,这世上没有人能超越王爷的厨艺了。”

    赵佶也很捧场的夸奖说,“杨厨神把一道简简单单的牛排做出这么丰富的口味来,真的是难得,难得!”

    郑春山郑老板忙站出来锦上添花,“牛排不光好吃,王爷还把制作的过程完全展现了出来,可谓心胸广阔啊。”

    李格非就相对没那么夸张了,不过牛排的味道确实非常棒不错,他只是非常中肯的说了四个字,“味道上佳。”

    秦少游可没那么多顾虑,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地酝酿一首诗词来赞扬杨怀仁精妙绝伦的厨艺了

    

第1243章:秀美食(十八)() 
下面坐着的食客们,就没有五位特邀嘉宾那么幸运了,可以一个人吃到一份,他们只能多个人分享一份,每个人也就尝到的一点点而已。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杨怀仁一个人,也不可能做出三百人的份量来,通过这种方式让食客们对秀美食有个初步的认识,而让他们产生饥饿感,也是他营销的一部分。

    大多数人是只能看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想象杨怀仁亲手煎制出来的牛排是什么样的味道。

    所以他们有些埋怨,看向杨怀仁的眼神里,都像是快要饿死了的狮子老虎一般。

    杨怀仁也赶紧转移大家的视线,“多谢大家的捧场,接下来的下一道菜,才是这次美食评鉴会的压轴大菜,我要用面前的这块铁板,给大家做一道铁板煎冰砖!”

    众人这才随着杨怀仁的话收起了自己的埋怨,但铁板煎冰砖,这又是一道什么样的菜式?

    似乎哪里不太对,这好像不太可能吧?铁板烧热,煎制冰砖?那冰砖遇热不就化成了一滩糖水了吗?这怎么可能?!

    坐在杨怀仁对面的赵佶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坐在桌子前,离的加热的铁板确实有点近,所以感觉上也有些热。

    刚才吃了一份热的煎牛排,就更感觉热了,听到冰砖二字的时候,赵佶还以为杨怀仁这是再给他们上一份冰砖解暑呢。

    等他反应过来,立刻变得有点不可思议,“杨兄,你刚才说要煎冰砖?可是用这块铁板煎?”

    杨怀仁笑着点点头,“是的。”

    赵佶脸上表情更疑惑了,“这不可能吧?冰砖是冷的,铁板是热的,别说煎了冰砖了,就是把冰砖放在桌子上,你不快点吃了它,它很快就会化掉了的。”

    “没什么不可能的,”杨怀仁依然不去跟他详细解释,“待会儿端王见到了,就不会这么想了。”

    其他几位也糊涂了,无论如何他们都想不通,用铁板煎制冰砖,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倒是曾深忽然想起来什么,摸着小胡子缓缓道,“在下以前曾经听说过一件趣事,和王爷刚才说的煎冰砖好像有点相像。”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