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几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还等着我去滋润,几个年幼的孩子还未长大成人,我不敢死啊!

    所以我也只能缠着大师,让管秋漓寸步不离了,我只是有些好奇,要是契丹人真要杀我,不知道咱们官家宫里来的高手,会不会保护我呢?”

    。

第1434章:试酒(下)() 
大和尚道,“那是自然的,你对皇帝来说还有用,他还不舍得你死。”

    杨怀仁惨然一笑,“这说的倒是实话,狡兔还没死,我这只看家大狼狗还没到被烹乐驰狗肉的时候。

    这话我说的实实在在,是心里话。以前不觉得,现在越来越觉得,我也好,那些只喜欢争斗的大佬们也好,其实都是皇帝家养的狗。

    狗能看家的时候,自然要喂好了,但若是狗看不了家或者学会对着主人乱吠了,那就到了该死的时候了。

    我就是那条还会看家,又不会乱吠的狗,主人看着这样的狗就觉得省心,所以只要一条狗链子拴着,狗链子的另一头还牢牢掌握在主人手里边就行。

    我这条狗呢,也不能光养着不做事,不然早晚有一天主人就会觉得我没用了。

    所以这条狗还想着从别人家叼东西回来,还会打猎,主人就会高兴,就会纵容着,主人有斗狗看着,还有狗去给她打猎,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

    大和尚问,“这就是你来了江南便开始谋划交趾的原因?”

    杨怀仁点头,“走之前我就想过了,来了江南,我必然要做事的,嘴上说要躲清闲,可却不能真清闲。

    皇家的饭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的,大宋的闲臣太多了,小的微不足道的管官家可以不在乎,可我这样的,他不能不在乎。

    所以我要来江南,官家主动把两卫禁军让我带出来,一点儿都不觉的忌讳,就是想试探我,看看我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原本的计划里,下江南肯定要带兵来保护家眷的,可最多也就想着带千八百人。

    皇帝忽然大大方方给了我两万人,我就开始心慌了,从这件不合理的事情里,慢慢想明白了它的合理之处。

    皇帝起码如今还不相信我会对他有二心,所以放心给我两万兵马,这么点人,也不怕我翻起什么大浪来沾湿了他的龙袍。

    可两万人要做事,也不是很好找的,一开始我觉得咱们大宋的山贼路匪的挺多的,就让大军分开去剿匪。

    本以为那些绿林好汉们不好剿灭,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可后来就用了个把月的时间,从淮南到江南的绿林好汉就不见了。

    杀的杀,逃的逃,江南忽然就宁静下来。这对百姓是好事,可对我来说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两万大军没事干了,皇帝本来就对这两卫禁军心有芥蒂,所以要撤卫改藩,其实就是用收紧了粮食口袋的方式,来逐渐削弱这些军队。

    我收到这样旨意的时候,都感到心寒了,就更别说那些将士们了。

    禁军是什么待遇?藩军是什么待遇?不用我多说,每一个人都懂。只是我忧心的是好不容易练出来一支还算强一点的军队,若是就这么消沉了,对大宋来说就太亏了。

    去年年头咱们大宋打了胜仗,而且是破天荒的大胜仗,实际的过程其实非常艰险,最终的结果虽然是好的,但在我看来,也是咱们大宋运气真的好,但也仅此而已。

    可百姓看不懂这里边的道道,甚至不少人以为宋军很强,可以和北边的野蛮人一战了。

    百姓怎么想其实还不重要,我担心的是皇帝和大臣们也这么想。”

    大和尚若有所思地道,“其实大宋的军人没那么弱,起码没有王爷想象的那么弱。

    小僧在军营里住了那么久,也知道一些军队里的情况,他们的弱,并不是若在身体上,而是若在思想上。

    身体虽然也不如北边的游牧民族那么强壮,但差距绝对不算很大,禁军里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汉子。

    只要能有一天练兵的好法子,不消两三年,他们的个人军事能力,还是能有巨大的提升的。

    而弱呢,也是明显的,大宋的军汉们自卑,没有信心,总觉得打不过北方的野蛮人,然后便消极了。

    消极之后就不勤奋训练,心理上的自卑让他们上了战场露怯,散漫的纪律让他们失去了原本的章法,真到了战场上各种压力一来,他们便容易不战自乱。

    这一点呢,其实也不难解决,就像刚才小僧为大官小儿喂酒,男人吃过了一次酒,就会迷恋那个味道,迷恋那种恍恍惚惚又自由自在的感觉。

    对军人来说,就是让他们见血,见了血的军人和没见过血的军人,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

    也许有的人见了血之后就吓坏了,留下心理阴影,变得越来越懦弱胆小,但更多的人则开始壮了胆子,越是不害怕了。”

    杨怀仁点点头,这一点倒是真的,不喝酒的人喝不上酒的味道,但试过了几次之后,总会开始迷恋那个味道和那种感觉。

    “我觉得大师说的对,其实就是一个经验问题,早先西北的边军,生活环境严酷,能经常和西夏人短兵相接。

    尽管规模都很小,但打过仗了之后,胆子便大了,上了战场,也不觉得有什么恐惧之处。

    而养在京畿之地的禁军,看着强壮高大,武器精良,反而因为养尊处优惯了,从来没上过战场,乍一见了死人,反而容易拉稀。

    我个人的想法呢,就觉得兵不是练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练兵练兵,通过训练的确能让士兵身体强健,作战技能增强,但只有真正上了战场经历过了拼杀,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战士。

    那种无畏无惧的意识和勇气,是绝不能通过训练练出来的。

    所以我要建水军,要征伐交趾,就是用战争来练兵,让他们都试过酒的味道,然后迷恋它。

    我们大宋虽然富裕,可国土比起汉唐来,还是太小了,我们华夏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但我们拥有的地方,和整个世界比起来还是太小了!国土制约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以我要为国家和民族开疆拓土。

    交趾根本就不算什么,在我眼中不过是弹丸之地而已,燕云十六州也不算什么,那些本来就是我们的庭院。

    我的梦想里,是真的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第1435章:不想做皇帝(上)() 
大和尚怔了怔,幽幽道,“只是不知这王土和王臣,是哪个王的?”

    杨怀仁呆住了,大和尚最近说话老是几层含义多重解释啊,让他一时间里还真不好回答。

    不过从大和尚的角度讲,他应该不是说的赵煦和耶律跋窝台的区分,而是心理琢磨着杨怀仁这么大的理想,是不是他想自己做皇上了。

    杨怀仁想到这里,随即坦然笑笑,“大师,如果我说我从来就没觊觎过皇位,你信吗?”

    大和尚笑而不语,只是痴痴的吃酒,灌的喉咙咕咚咕咚的响。

    杨怀仁慢慢说道,“我觉得你应该是信我的。大师自从来到我身边,咱们实际相处的时间也不多。

    直到去年我带着全家来了杭州,才天天缠着大师,听大师诵经礼佛,尽管我听不懂大师的经文。

    但在寺院环绕的山下住的久了,晨钟暮鼓之下,我总是感到心里能平静下来,然后用平和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放到几年前,我是如何都不会有这样的宁静的。

    每个人都有欲望,或者金钱,或是美色,或是权柄,亦或只是为了生存。

    我是个正常人,并不是什么佛祖神仙,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我多么高尚,我有我的欲望,而且我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好多东西。

    比如我喜欢钱,因为我原来身无分文,可能会饿死,所以我要赚吃饭的钱。

    等有了钱了,衣食无忧了,本来也是可以闲下来,然后做个普普通通的地主老财,浑浑噩噩就那么过一辈子也就算了。

    但我忽然又闲不下来了,年少的我总有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有了一万贯钱,就想着赚十万贯钱,有了十万贯钱,又开始琢磨如何赚一百万贯钱。

    总觉得要赚无情无尽的钱财,借此来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这是证明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

    就这样,我有了如今的家产,也有了许多追随我的人,后来又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等人变得慢慢成熟,脑袋里清醒下来再想停下来的时候,已经不可能了。

    整个家业就像一个马群,在广袤的草原上跑起来了,就不好停下来了,即便我是个头马,也做不到了。

    可财富多了,必然会被人嫉妒,我家的财富比皇帝的内府库里还丰盈,皇帝也会嫉妒,尽管他实际上比我有钱。

    所以我只能花钱,猛花钱,甚至糟蹋钱。有些钱没花在地方上,让旁人都笑话我是败家子,其实我很高兴。

    但有些钱花在了地方上,将来又能给我赚回新的钱来,我又发愁了,所以又要想着法子继续花钱,这在别人眼里是良心循环,在我心里却是恶性循环。

    这年头的法制根基太薄弱,总是有人不受律法约束的,所以钱多了,就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扬州的黄百万白银海两位巨富,现在也在想着法的花钱,贿赂也好,其他怎么样都好,总之但凡是有钱人,就害怕有人惦记。

    好在我手里有权有人,一般的蟊贼还惦记不到我这里,真正敢惦记我的人,除了皇帝之外,还没有人敢明着跟我对着干。

    所以不光我要赚钱,还要给皇家赚钱,我听说交趾那边土地肥沃,庄稼都最少一年三熟,这么好的地方,我打下来送给皇上,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撑一把保护伞。

    皇帝觉得我不光自己赚钱,还能为他赚钱,他就得留着我,还允许我是不是的放肆一下。

    我在外掌兵,很难说就不是皇帝刻意这样做,用来给朝堂上的人带来压力,让他们老实听话。

    但如果我这时候认为我能拥兵自重,或者作出什么所谓大逆不道的事情来,那就没有可能了。

    百姓的皇权思想已经经历了几千年,大宋又王道教化了一百多年,并不是内部出个什么用兵自重的家伙就能随意改变现在的秩序的。

    历史上记载里好多谋朝纂位的人和事,成功的本来就不多,大多数都惨淡收场。

    可别忘了,这只是被记录下来的,没有被记录下来的人和事,更是多如牛毛,我很有自知之明,不想去做那不起眼的一根牛毛。

    我手下的军队虽然算是精锐,但跟皇家的军队比起来,人数还是太少了,真正的打仗,自然要讲究军队的战斗力,但实际上影响最大的还是数量。

    西夏的军卒我见过,不是一般的强悍,甚至超过契丹军卒,要是单拎出来一军一营,大宋的边军禁军还都不是对手。

    但他们之所以失败,除了他们自己内讧分裂之外,宋军六七十万人硬顶着西夏二十多万人打,这数量上的优势也是大宋能获胜的重要因素。

    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是不用怀疑的。就算是大师这样武功高绝,一对一很难遇到对手的高人,若是上了战场,恐怕也左右不了什么。

    武功高,或许能在局部战场发挥到一个关键的作用,但大师若是去到成千上万的军阵里,还真是很难影响战局。

    或许你能杀十个人,一百个人,甚至一千个人,但总有源源不断的士兵围着你打,你也总有精疲力竭的那一刻。

    就更不用说将士们手中的强弓硬弩或者其他厉害的军器,可以随时随地偷袭到大师的性命了。

    就因为我认清了这一点,所以我也没有足够的本钱去幻想拥有皇权。

    说一千道一万,我仍旧是个没有多少根基的人,就连我这个王爷的名头,也是两个皇帝为了争面子算计对方,才糊里糊涂扣在我脑袋上的。

    实际上这一点朝堂上的大佬们心中都有数,所以咱们官家这么胡来,才没有人说什么。

    从礼法上来说,我这么个小子封王,是完全不合情理的。

    尽管眼下大宋的爵位不值钱,但一个郡公的爵位,对我这种小子来说,已经是皇恩浩荡,让别人嫉妒了。

    如今再封了王爵,就是一个笑话。但我也没办法,我不想要,可也得腆着脸兜着,再尴尬,也不能在别人面前显露出来。

    总之要让皇帝满意,然后觉得我傻,不能让他看出来我心中有任何的不悦。

    从我娶了安国公主那一刻,我就知道要面对很多困难了,我之所以还要这么做,也是没法子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