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都不要动,等我去放火。”

    说罢杨怀仁自己冲了上去,身后的将士们心中感动,面对疫病,大帅亲自去放火就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表现了。

    在古代,军人的认知和后世的现代战争是完全不同的。

    后世的现代军队讲究指挥和作战的分离,在现代火器的影响下,指挥员的战略战术作用被放大了。

    所以在一场战斗或者战役中,指挥员的调度和指挥能力,在决定战事胜败的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线指战员的个人军事能力反而被弱化了。

    指挥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斗的胜负,所以如果让指挥员上阵去作战,是极其危险的行为,甚至会成为战败的决定性失误。

    但在古时候行军打仗,将军要想带好兵,就必须在军队中建立威信,而建立威信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是不克扣将士们的粮饷,二便是身先士卒了。

    当兵吃粮当兵吃粮,很多人当兵就是为了吃上口饱饭,要是上边的军官或者将军克扣了他们的粮饷,让他们饭都吃不饱,他们当兵的意义又可在呢?

    对一个克扣自己粮饷的将军,谁又会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崇敬他,上了战场会之后又会听他的指挥,追随他左右呢?

    另一点,平时或许还好,若是当了战场上,将军如果不上阵作战,不冲锋在前起到带头作用,将士们是很难有士气的。

    所以古时候更强调一线作战的将军和将士们的个人武艺以及作战水平。

    计谋之类的东西,虽然也有很大的用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战争,都是基本的军事实力强弱决定了胜负的,利用计谋取胜的战例虽然出名,却只是少数。

    所以将军参与实际战斗,一支军队的战力就强,反之,将军都不冲锋,将士们就更心里没底了。

    杨怀仁作为大帅,和下边的将军校尉还是有所区别的,将士们也知道大帅并不是个武人,和那些武艺精湛的将军们不是一类人。

    一直以来,除了在清平关上,杨怀仁还真没怎么亲自上过战场作战,更多的则是用他的小聪明小智慧小点子,来帮助大军在战斗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所以杨怀仁平时只是站在后方观战,将士们心中也没什么好说的,何况因为他现在的地位超然,将士们也不想他出什么意外。

    但今天杨怀仁的表现有些不同,将士们都知道疫病的厉害,有时候即便是离感染疫病的人还有一段距离,都会被传染上的。

    当他们看到杨怀仁奋不顾身地独自冲上去之时,难免心中感动了,虽然他们不一定懂得舍己为人这个成语,但这一刻心里的感觉,却就是这样的。

    杨怀仁这么做也不是他鲁莽,他自然知道有些事不得不做的道理,但就算要拼命,他也要顾忌家中的母亲妻儿,还有那么多指望着他吃饭的人们。

    所以他的行为,其实都是在他的判断力觉得问题不大,他才会下决心去做。

    就在爆炸声停止,乌蛮死士纷纷落入大坑之中之时,杨怀仁趴在地上抬头仔细瞅了一眼那些乌蛮死士,想通过他后世的见识,来判断一下他们感染的疫病,到底是什么类型的。

    他看见的是,那些乌蛮死士似乎身体并无大碍,骑马冲锋的时候也是非常勇猛顽强的。

    毕竟他们接触了疫病只有一夜的工夫,还不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体内的疫病病症爆发出来。

    不过他还是得到了不少重要的信息,几个乌蛮人明显有流鼻水和嗓子不舒服的症状,脸色也有些发白。

    杨怀仁看着他们一个个甩着鼻子水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同时也觉得很庆幸。

    因为他没听说过得了霍乱啊鼠疫啊天花啊之类的严重的瘟疫的感染者,在一天之内会有喉咙发炎和流鼻子水的症状的。

    而有这种症状的,还在一夜之间就能让人发病的,似乎只有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了。

    当然,这种传染性很强的感冒,在这个年代也是几乎很难治愈的,死于时疫的人也非常多,所以古人把时疫和瘟疫是同等看待的。

    但杨怀仁就心中有数了,在后世,起码这两种严重的感冒,是有特效药来治疗的,而且他后世也曾接种过类似的疫苗。

    感冒病毒自古有之,也会时不时的爆发,然后不断的变异和进化,变得让人类越来越难以治疗。

    杨怀仁觉得他早先接种过的疫苗,连后世进化之后的感冒病毒都能抵抗,这年代还没有进化的那么厉害的感冒病毒,应该对他的身体没什么威胁。

    所以他身先士卒冲上去,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反而防止了其他将士们感染时疫的情况发生。

    。

第1523章:隔离(上)() 
除了长跑厉害一点之外,杨怀仁也没有将士们的军事素质,可以把手榴弹投掷的很远,所以他只能尽量靠近大坑。

    大约在距离大坑近三十步远的时候,杨怀仁觉得他有信心把燃烧弹扔进去,这才掏出燃烧弹来,瞄准好了投掷了出去。

    燃烧弹其实不用非得准确的投掷进大坑里,只要在大坑上方或者附近爆炸,那些应为爆炸而飞溅起来的燃烧的白磷,自然会落入大坑里,引燃了猛火油。

    不过杨怀仁还是扔的很准,两枚燃烧弹都扔进了大坑之中。

    大坑里的乌蛮死士都在四处乱撞,要么撞在坑壁上,要么相互撞在一起,每个人都大声嚎叫着。

    燃烧弹扔进来,爆炸后立即引燃了猛火油,“嘭”地一声,熊熊烈火冲向天空,卷着浓黑色的烟雾把长坑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熔炉。

    杨怀仁离的长坑只有二十多步的距离,可还是感受到了火焰的炽热和阵阵热浪刮过了脸庞。

    他起身赶紧往后退,身后传来更加凄惨的嘶吼声,似是来自地狱深处的嚎叫一般刺耳。

    杨怀仁知道他刚才做的事情太残忍,一百多条性命,就这么焚毁了,变成了焦土,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一幕,听到那些惨叫之声,也忍不住心生怜悯。

    可杨怀仁努力告诉自己,他必须这么做,若是让那些死士把恶魔放到宋军大营里里来,将来会有更多的自己人死去。

    有时候杨怀仁也忍不住想着,或许人生本来就没有过多的选择,人类原始的人性里,早就注定了面对死亡的时候,人类总是选择牺牲别人,成全自己。

    但他的心情还是非常不好,也许战争本身还让他觉得这是人类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当战争变化到用瘟疫来攻击敌人,甚至不惜出卖自己人的时候,味道就变了。

    因为出卖自己人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或许在李乾德和因顽阿尼心里,他们同样是没有选择的。

    为了保住在交趾的统治地位,李乾德不得不用这种反人类的方法;为了保住难得的自由,为了族人的后代获得更好的生活,因顽阿尼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兄弟和朋友。

    杨怀仁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坦然面对这一切的,但他做了这些事,他的心也越来越决然。

    从他出生在中国,成为一个中国人,不论他有没有重生或者转世,为了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的一切,或许就是他的宿命。

    回来的时候,杨怀仁呼喝着让大家离他远一点,保持最少二十步的距离。

    然后吩咐人在宋军大营外单独设置一个小型的营寨或者简单用篱笆围一个小院子,他要自行隔离。

    以他对流行性感冒的了解,病毒绝对没有蛰伏超过三天时间再发作的道理,所以他决定把自己隔离三天,确定他没事。

    尽管他判断李乾德全用的疫病是后世的流行性感冒的可能性很大,但他同时也觉得还是小心为妙。

    他没事,不代表接触他的人就没事。

    后世人经历了那么多疾病之后,不管是遗传基因里所带着的也好,还是出生后通过接种各种疫苗让身体所产生的也好,身体内的对抗各种疾病的抗原还是非常丰富的。

    但古人则不然,也许看上去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或许一场严重的伤寒,就会要了他的性命。

    所以杨怀仁可不敢拿他的兄弟们和手下将士们的性命来冒险。

    将士们自然知道杨怀仁要隔离自己是为了什么,他们心中更加感动,也更加敬重他们的大帅了。

    杨怀仁对这一点是很开心的,他并不是因为虚荣心而希望将士们对他充满敬仰之情,而是内心里因为这样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舍己为人,总是有一种精神上的快感,是平时很难体会到的。

    当然,他还是有很大的信心他会没事的,对他来说大不了不过是一场感冒而已,算不了什么。

    大营里的将士们已经出来了大半,倒不是观赏火坑里的熊熊大火,明明就是来欣赏杨怀仁的英雄气概的,起码,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杨怀仁挥着手向大家示意后退回营,要不然他们站在原地,杨怀仁也没法往回走,万一李乾德还有什么后手的攻击手段,他便要做炮灰了。

    画面忽然变得有点壮观,也不知怎么回事,杨怀仁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将士们都知道了杨怀仁的英勇行为。

    他们心里没法不想,大帅地位这么高,很多要拼命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去做,只要他开口,有的是人愿意为他卖命。

    但他舍不得将士们的性命,宁愿自己冒着感染疫病的危险,也不愿意让他们牺牲。

    也不知是哪个,竟绷不住哇呀一声激动的哭了出来,他这么一哭不要紧,全军上下也都跟着抹眼泪。

    杨怀仁就这么催促着众人赶紧后退,而众将士则热泪盈眶地边后退边看看他们的大帅。

    二里地的距离,杨怀仁赶羊似的赶了半个时辰才把大家赶了回去,然后吩咐亲兵给他先准备一套桌椅茶水,然后让他们离的远远的,他就在营外悠闲的喝起茶来。

    天霸弟弟最是动情,不顾杨怀仁反对,就要冲过来,杨怀仁赶紧示意他停下,天霸弟弟带着哭腔道,“哥哥,小弟我不要你一个人冒险!

    咱们是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你让我过去,你要是染上了疫病,我陪着你一起死!”

    天霸这么一说,黑牛哥哥他们几个也感动地不要不要的,纷纷冲了过来,“是啊,要死咱们一起死,就算到了阴曹地府,见了阎王老子咱们兄弟也不怕!”

    杨怀仁被黑牛哥哥给逗乐了,他豪放大笑道,“好!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展演罗!”

    霸气完了,杨怀仁才笑道,“我说哥几个,阎罗王咱们几个是不怕,可谁说我要死了?

    我要自我隔离,只是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罢了,谁说我就一定感染了疫病了?

    你们赶紧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三天后老子隔离完了,还要你们帮着我捉住李乾德这孙子呢!”

    。

第1523章:隔离(下)() 
李乾德并没有什么后续的进攻手段,他认为这种大招都使出来,根本不需要他再准备什么,宋军必定会吓得抱头鼠窜。

    可惜事与愿违,李乾德和交趾的文臣武将们看到远处燃起的熊熊大火,然后宋军安然无恙地缓缓退了回去,便知道进攻失败了。

    瘟疫怕什么?怕火。

    这是古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宋军用地火把那百余名乌蛮死士就这么烧死了,化解了危机的同时,也狠狠地给了李乾德一个响亮的耳光。

    李乾德虽然极其不愿意相信,但他这次确实是失败了,他还在琢磨,这次完美的疫病进攻计划为什么没有成功。

    想来想去也没搞懂,百余名死士啊,难道就没有一人冲过宋军设置的陷阱,冲入宋军阵中去?

    哪怕只有一人,也就足够了,只要能在宋军中种下疫病的种子,疫病就会像潮水一样迅速在宋军中蔓延。

    可现实却是宋军撤走的时候明明是井然有序的,并没有任何慌乱,这就说明那些乌蛮死士,都没有冲破那道火墙。

    后来李乾德也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宋军用法术在乌蛮死士中炸开刺眼的光芒,在死士们睁不开眼的恍惚之间,被全部骗入了陷阱中,然后被宋军一把火烧光了。

    交趾众臣大概也是这么判断的,他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宋军的计策和陷阱都设置的和巧妙,在作战中执行力也非常强,这些都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宋军的真实战斗力,并心生刮目相看的想法。

    还有,如果刚才哨兵看到的老和尚是圆法大师,他背着的年轻宋人就是宋军的主帅杨怀仁,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事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反转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