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挥了挥手,下令打扫战场,同时派人安抚战场周边没有逃离家园并躲藏起来的百姓。

    交趾百姓本来还非常害怕威风凛凛的宋军,但当他们发现宋军出现在他们面前之后并不是要杀他们,而是来安抚他们的,甚至还把四大家族的军粮发给他们让他们读过难关的时候,便喜极而泣了。

    经历了这一切,人的心理都是脆弱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面对仁慈的宋军,他们心中的感激无以复加,想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引发了战争的四大家族,他们又恨之入骨。

    战场周围的封溪城和西于城的百姓得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之后,便派出地方上的乡绅出面,来请杨怀仁去他们的城中休息。

    杨怀仁命大军兵分两路,他亲自带领四千将士进驻封溪城过夜,而另外一半人马由黑牛哥哥率领进驻西于城,他们得到了当地百姓一致的拥护。

    尽管入城的时候已经入夜,但城内的百姓却纷纷涌上街头,对他们夹道欢迎,像欢迎自己的亲人一般的热烈。

    宋军进城后,也保持了严格的纪律性,除了占据了原来四大家族的财产和领地之外,对普通百姓则秋毫无犯,更是得到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第二天早上,消息便被传了出去,交趾两河地方最富庶,也是城镇最密集的地方上,纷纷派人来投诚。

    比起于静昶来,这些人并没有提出任何条件,甚至有人带来了四大家族中人的人头,来表示对杨怀仁的忠诚。

    杨怀仁也亲自接见了他们,表示了对他们主动投诚的赞赏,除了会派人接手原来四大家族的产业和土地之外,许诺保证地方官员的职位不变,地方乡绅和百姓的利益,绝对不会受到侵害。

    交趾四大家族彻底完了,根本不用杨怀仁或者宋军出马,自然有顺应时势的交趾人出面去做。

    四大家族的首领全部伏诛,他们在各地的势力没有了武装力量的保护,家族中的子弟也只能携家带口的四处逃窜。

    可惜整个交趾都没有了他们的栖身之所,甚至有人以捉拿他们,并把他们献给宋军为业。

    短短数天的工夫,四大家族在交趾的势力便崩塌了,四大家族也从此覆灭。

    杨怀仁落了个轻松,不过面对这些事情,他也有很深的感慨。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虽然有些残忍,但这就是人世间的现实。

    肃清四大家族的残余势力,并没有消耗几天时间,十二月初杨怀仁重回升龙城,整个交趾已经尽数在宋军的控制之下。

    一个曾经在中南半岛最强大的国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便彻底灭亡了。

    普通的百姓其实并没有多少国家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宋人并不是敌人,因为这世上没有敌人比自己人对他们还好的道理。

    甚至整个交趾渐渐产生了一种思想和风气,大家都觉得他们能当天朝的子民,更加脸上有光。

    杨怀仁和宋军是得民心的,升龙城外的难民也纷纷回到了家园,这么大批的难民竟然没有一个人饿死,这便证明了一切。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有不少无辜的交趾人白白送了命的,不过那些人大都是四大家族的族人。

    而动手的,也不不是宋军,而是其他被四大家族压迫了许久的其他交趾人,还有从林莽中走出来的部族。

    杨怀仁还觉得这样的结果或许违背了当初他答应陈翔不伤害交趾百姓的诺言。

    但陈翔似乎并没有重新归隐的打算,而是主动出面,带领着原先的交趾官员尽力帮助杨怀仁稳定局面,也正应了杨怀仁当初对他的判断。

    杨怀仁也的确给了陈翔很大的自由度和权力,让他尽力施展他所有的本事,相比陈翔也是心中感激的,至于曾经的约法三章,或许当初就是他故作姿态而已。

    原本陈翔对李乾德的感恩知遇的心情,也早就被他抛之脑后,现在在陈翔心里,杨怀仁才是那个真正发掘了千里马的伯乐。

    。

第1584章:赏赐(上)() 
    于静昶死的很惨。≒菠﹤萝﹤小≒说

    史云和黑山联络了许多咸安城周边的林莽部族,在某天夜里偷袭了咸安城。

    凭借一帮部族兵,自然不可能打得过咸安军,不过史云采取了擒贼擒王的策略。

    几个宋军和野人组成的突击队刺杀了于静昶,之后咸安军便投降了,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抵抗。

    或许那些交趾兵也早就明白,如今的交趾局面,所有人都在向杨怀仁和宋军投诚,抵抗就是死路一条。

    于静昶的自大害死了他,其他人却没有多少忠诚愿意陪着他一起去死,而被他们掳劫回来的大宋百姓,也毫发无损的被解救了。

    事情解决的很圆满,史云也得到了杨怀仁的称赞。

    杨怀仁感觉上交趾的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于是他很想回到大宋,能在新年的时候和家人团聚。

    但可惜的是,交趾虽然已经恢复了稳定,但实际上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依旧暗流涌动。

    这些看不见的势力没有蠢蠢欲动,也只是暂时慑于宋军的强悍罢了,如果宋军离开,怕是交趾立即又会进入混乱。

    杨怀仁也明白这一点,但大宋的朝廷派人来治理交趾,把交趾真正变为交州,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

    就好比锅中的沸水,停了火之后,可能看上去已经不再翻滚了,但依然还没法喝,必须让它自然而然的冷却下来,才能真正舒舒服服的入口。

    杨怀仁打下升龙城,征服了交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皇帝和朝堂上倒是一片欢腾。

    特别是赵煦,在他重掌皇权以来先后征服了西夏和交趾,让大宋持续的开疆拓土,这可是他的祖宗们都没有做到的。

    赵煦就算再冷静,也难免要膨胀了,起码在他的心里,他已经在成为万古明君的道路上走了一半的距离。

    外事上一片大好,只要内事上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认为他会超过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成为古今第一帝王。

    可惜他的改革,在杨怀仁眼中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短期内也许会有些好的起色,但长期来看,却因为改革本身的问题而无疾而终。

    当然,现在的赵煦可看不到将来的事情,他对于杨怀仁打算把交趾重新划入大宋治下,改为交州的建议非常认可,也立即吩咐朝堂上的重臣着手此事。

    文官们做事都有他们的一套路数,细致而缜密,不过就是有点拖沓。

    在他们看来,要往交趾派驻军队和文官,确实能解决一些大宋本土的官员冗余的问题,也能让很多科举之后一直没有任命的进士进入仕途。

    只是要协调做好这些,怎么也要年后了,而真正意义上让交趾成为交州,重新成为大宋朝廷的治下,最少需要半年时间。

    对于程序上的问题,杨怀仁也不是不懂,但是他面对的问题就是他和武德军现在却不能离开交趾里,必须等到年后朝廷派来的官员和厢军接手,他才能安然离开。

    这让杨怀仁十分恼火。

    尽管他理解占领一个地方和统治一个地方绝不是一码事,但他还是因为他和兄弟们,已经武德军的将士们不能回家过年而感到懊恼。

    将士们其实还好,大家打了胜仗,轻松占领了交趾,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功劳,这在他们的人生里可都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他们能不能回家过年还不是要紧的,他们的功劳能不能立即得到皇帝和朝廷的赏赐,那才是他们看中的。

    尤其是那些原来来自贼配军,还有被招安的将士们,就更在乎这种事。

    赵煦也不是不明白这一点,黄泉把杨怀仁打劫了交趾皇宫的宝贝之事奏上去之后,赵煦大喜,金银加上那些珍珠宝石加起来价值近一千万贯,朝廷上的大佬们也喜出望外。

    这些钱的分配上,赵煦也没有小气,自己收了二百多万贯的珍珠宝石进自己的内库,六百多万贯的金银划去了国库,对杨怀仁和武德军,给予了整整一百万贯的赏赐。

    此外,军功的赏赐赵煦也好不吝啬,按照吴蔚上报的新的军功计算方式,也参照之前征西战争中对军中将士的封赏范例,也给了武德军上下类似的赏赐。

    杨怀仁受封爵位第四级国公,号齐国公;检校官阶升第五阶太子太师,也就是少师;武阶升第四阶宣正大夫,且配享太庙。

    这些勋、爵、官可谓都已经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随便拿出一个来,就足够在整个大宋让他声名显赫了。

    在杨怀仁还这么年轻的情况下,有这么多的封号已经是很突出了,不过赵煦这次给了杨怀仁封赏,却并没有引起朝堂上那些大佬们的反对。

    毕竟和以前比起来,杨怀仁这次可以是有拿得出手的实打实的军功,为大宋开疆拓土,可不是那些文官可以随意议论和反对的。

    杨怀仁之前的南方王或者北方王的封号,实际上是赵煦和耶律跋窝台怄气的产物罢了,名义上那么叫,可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到任何王爷的待遇。

    就连朝堂上的官员们,也并没有把这个虚之又虚的王爷当回事,连太庙都进不去的王爷,那算不得真正的王爷。

    不过这次的齐国公,可是真金白银的国公了,虽然不如王爷好听,但该有的待遇是全都有的,而且能进太庙,这可就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殊荣了。

    这么多名头,杨怀仁其实还真没太在意,他心里是有数的,帽子太多了,戴在头上只能让他感觉太重太累,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好处。

    现在因为真正的郡公让他得到的这些,确实实实在在能得到国人的认可和崇敬的。

    至于金钱方面的赏赐,赵煦和杨怀仁之间似乎还真有一种默契,赵煦不提,杨怀仁也不怪,他也从来没想要过金银上的赏赐。

    其余武德军中将领、校尉和有功的将士们,也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比如黑牛哥哥被擢升为第二十阶武经大夫,史云被论功升三十五阶武功郎等等。

    这样的勋位赏赐,足够他们他们光宗耀祖了。

第1585章:赏赐(中)() 
其实赵煦之所以没有特意赏赐杨怀仁真金白银,还有另一个考虑,武德军新的军功计算方式是注重集体的功劳的。

    所以赵煦或许觉得,既然以集体的功劳为主,他赏赐了武德军这个集体,那么杨怀仁自然会从中分到一杯羹。

    实际上是赵煦忽然很大方赏赐下来的一百万贯,杨怀仁不会从中拿一文钱。

    在杨怀仁心里,他本身也不缺钱,甚至不时的贴补武德军,这点赏钱在被人眼里很多,可在他眼里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再说赵煦能这么大方赏赐一百万贯,也是以之前征伐西夏胜利后的标准来的。

    但不要忘了,西夏灭亡的时候,西夏的财富是被西夏的贵族们抢夺并带走了的,并没有给宋军留下多少东西。

    而杨怀仁征服交趾,却把交趾皇宫中的财富悉数交给了朝廷和皇帝,并没有任何贪渎。

    当然,在吴监军和黄公公这俩财迷兼笨蛋的监督下,皇帝和朝廷是看不见杨怀仁为武德军留下了什么样的财富的。

    所以比起去年年初赵煦愁得没钱赏赐获胜的将士们而发愁的状况,这次的赵煦则轻松的多,也不用再用杨怀仁那种用新领土上的土地收入来赏赐将士们的办法。

    一百万贯的赏赐,其中有五十万,赵煦暗示杨怀仁,用这笔钱来补贴当初武德军水军造船的费用。

    这其实是赵煦爱惜自己脸面了,杨怀仁当初为了集资造船,可是麻烦了不少江南的商贾,其中最典型的,比如黄百万和白银海。

    江南的商人能把生意做大做强,在京中都是有自己的靠山的,所以这种事根本就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赵煦也自然会知道这些。

    只是当时因为刚刚打完了征西战争,不论是朝廷的国库还是赵煦的内库都相对空虚,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给武德军造船。

    所以赵煦理解杨怀仁以商养军的做法,却也会感到自己面子上是有些过不去的。

    不得不说宋朝的皇帝对文人也好,对百姓也好,起码面子上是非常好的,不与民争利,是每个皇帝个朝廷上大臣的基本守则。

    所以赵煦对杨怀仁的这种暗示,就是表达想让杨怀仁把当初从江南的商贾那里借贷的钱财补上的意思了。

    杨怀仁可没有赵煦那么要面子,实际上从结果来看,他的主意不错,军队用商业化的手段来养活,比单纯的依靠朝廷那点钱来养活,是一定要滋润的多的。

    将士们吃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