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便可以直接出发去大食了。”

    杨怀仁有些吃惊,“你是这么打算的?时间还很多,你也不用着急出发,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再出发也不迟。

    再说了,这次征伐交趾,你功劳不小,朝廷给了你不少封赏,你不打算先回家一趟光宗耀祖吗?”

    史云笑道,“大帅,末将一开始主动投入武德军,还真是为了争得军功好光耀门楣。

    但现在已经有了军功,陛下和朝廷也给了足够的封赏了,末将兴奋了一阵之后,忽然发觉这些封赏也好,勋位也罢,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几天之后,也就不那么兴奋了,反而觉得大帅淡泊名利,才是真正值得末将敬佩的人。”

    杨怀仁嗤鼻一笑,“你少拍马屁,也不怕我尥蹶子踹你!”

    。

第1606章:新城新港() 
    史云道,“不过有一件事,还需要大帅做主。”

    杨怀仁轻松道,“需要什么,你尽管提。”

    史云道,“不是需要什么,而是末将想请示一下大帅,咱们的火药武器,是不是只能让咱们军中的将士使用?”

    杨怀仁毫不犹豫地说道,“那是肯定的!这件事无关信任与否,火药武器是咱们武德军中的秘密武器,绝不能流传出去!

    你带兵去大食,必须要带足够的火药武器以防万一,但你一定也要记住,火药武器的存储和使用,仅限于咱们自己的将士,这是原则问题。”

    史云拜道,“知道了。”

    杨怀仁想了想,“这次去大食,一定要带足粮食,或许去的时候用不了,但回来的时候,如果救的人太多,怕是要不够吃了。”

    史云道,“大帅放心好了,这一点末将也想到了,我按带回来一万人算,如果这都不够的话,大不了回来的时候也沿路打劫便是了。

    去的时候要悄悄的,回来的时候便不需要那么隐秘了,就算将来被塞尔柱人知道了,他们再来咱们大宋讨说法,也是几年之后了。

    到时候谁还会在乎他们怎么想?再说大食政局混乱,恐怕塞尔柱人也没有工夫因为这种事来耗费精力。”

    杨怀仁想想也是,将来塞尔柱人知道了自己吃了宋军的亏,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大宋讨要说法。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半个月时间内,这些黑人因为得到了良好的照顾,身体也渐渐变好了起来。

    在史云的操练之下,他们也逐渐掌握了一些军事上的基本技能,到时候和宋军水军将士配合作战是不成问题的。

    武德军中也给史云征西的舰队派发了足够的军事物资和粮食等等,半个月后的一天清晨,舰队从河口大营出发,前往大食。

    杨怀仁原本预计他们起码要六七个月才能回来,但由于是从交趾出发,省了一些路程,加上一路上一帆风顺,武德军的战舰又非常迅速,史云只用了五个月便完成了任务凯旋归来。

    这一趟他不仅解救了黑人的一些家眷,同时也救了很多其他的黑人奴隶,竟带回来近万人。

    这些人太多了,没法在大宋给他们找到栖息之地,杨怀仁把交趾的整个吉婆岛安排给了他们。

    近万的黑人奴隶还是非常能吃苦的,在吉婆岛开垦除了大片田地,盖起了房子,建立了聚居地。

    原先的吉婆人早就来到了陆地上的新家,所以整个吉婆岛几乎都留给了新来的黑人。

    吉婆岛离的钦州并不算远,黑人中的青壮年也成了杨怀仁的家仆。

    杨怀仁利用截获回来的大食商船,又收购了一些大宋的商船组成了商船船队,让黑人们专门从事从钦州到辽国贩售糖霜的生意。

    这可谓一举三得,黑人脱离了奴隶的身份过上了自由而美好的新生活,杨怀仁有了一支海上商队,而他向辽国贩售糖霜的计划也有了交通上的便利。

    当然,这都是后话,简单几句带过。

    史云出发之后又过了半月,便是新年了,杨怀仁和武德军的将士们在交趾一起过的年。

    新的一年,交趾正式改为大宋的交州,朝廷对前段时间陈翔对交州的治理非常满意,委任他为第一任交州知州。

    为了进一步拉拢陈翔,赵煦还亲自给陈翔在大宋的宗祠题字,让他可以重回家庙,这让陈翔感激不已,也对大宋朝廷完全忠诚。

    除了陈翔以外,原来交趾的官员也都保留了原来的官职,另外也有数量差不多的大宋官员被派遣过来任职。

    新年以后交州也开始按照新的税率来征税,这得到了广大交州百姓的拥护,他们感到做宋人比作交趾人幸福多了,便渐渐忘记了交趾,把自己当做宋人一样看待。

    那些林莽部族从丛林里走出来,杨怀仁也按照当初的约定,给了他们宋人的身份,同样和原来的交趾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目前来看他们之间是相处和睦的,不过将来他们会爆发什么样的矛盾,自然会有交州官府来解决,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大宋的官府的重要作用。

    商人们为了在交州的生意,自发集资扩大了升龙城外的河港,也计划在格金河河口原来的宋军大营的基础上建了一座城,为了表示对杨怀仁的恭敬,这座城被命名为怀仁城。

    城外宽阔的海边也要建设起一座大型港口,同时可以用作商用也军用,将来这里也有一支大宋的水军长期驻扎,维护交州的治安和安全。

    更重要的,怀仁城和河口港的建立,让大宋的海商在南海多了一个可以转口和补给的大型港口。

    怀仁城可以因此而快速发展成一个大城市,也同时给大宋海商贸易提供了新的支点。

    杨怀仁和最初随军的那些江南商人组成了商业上的联盟,占据了怀仁城和河口港的大部分资源,这些商人们也开辟了一条利益可观的海上商路。

    扬州的黄白两家,以后或许不会再为谁是扬州首富而斗富了,他们要争夺的,可能是江南首富。

    二月份,杨怀仁和武德军被朝廷从广南西路派来的厢军接替,他们也可以回家了。

    武德军离开交州的时候,竟吸引了从交州各地来的数万百姓送行,连杨怀仁都没想到他在交州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不过后来杨怀仁想来好笑,这么多百姓来到这里,其实有陈翔宣传的作用在里边,与此同时,他们来的目的也不单单是给杨怀仁和武德军送行。

    怀仁城要建,可口港要建,很多没有土地的交州人都是来此谋生的,他们携家带口,希望能在怀仁城的建设中出一份力,同时也能享受这座新城给他们带来的新生活。

    杨害人倒也不会在意这一些,人家来送行,就是有心的,人家愿意拖家带口来建设怀仁城并把这里作为将来的家,愿意在这里奋斗,是一个好现象。

    只要交州人对大宋、对杨怀仁越来越认可,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这世上才只剩下交州,谁也不会去怀念交趾了。

第1607章:蔡卞迎接() 
    或许是将士们归心似箭,舰队在海上航行了只十二天,就回到了大宋江阴港。

    杨怀仁本来以为这趟回来的太快,都没来得及打招呼,应该不会有人来接他,可没料想吴监军拱簇着一位朝廷大员已经在码头上等候了。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杨怀仁这也算是班师回朝,虽然不用进京,但赵煦还是派了以为朝中大员来迎接他回来,也算是对他皇恩浩荡了。

    规矩杨怀仁是懂的,这位朝廷大员代表的是皇帝,仪式上还是不能有失,杨怀仁本来轻衣轻裤的很舒服,不得已之下也只能重新穿上主帅的衣甲,陪着他们举办一场将军卸甲的仪式。

    至于其他将领和将士,只需要几个主要将领,百名将士做代表就可以了,这一点倒是可以通融。

    杨怀仁也没想折腾手下的将士们,点了黑牛哥哥、天霸弟弟、柯小川和徐泾作为将军代表,又点了百名亲兵随从他参加这场仪式。

    仪式还是很隆重的,岑孝年比谁都会来事,不管杨怀仁嫌不嫌麻烦,这都是往他脸上贴金的事,当然不能太过寒酸。

    武德军的旗舰入港,杨怀仁一身银光明铠走下船来,这才看清楚来的朝廷大员是谁,正是现任尚书右丞的蔡卞。

    蔡卞大家可能不熟,但提起他哥哥蔡京可是没人不知道。

    不过蔡卞和蔡京虽然是兄弟,但他们的官途却是大相径庭,就说当下,蔡京在新党上台后也曾经被贬。

    但蔡京可是人精,出了名的墙头草随风倒,自然有办法钻营,也终于回到了京师,不过比起他弟弟蔡卞来,起码眼下的官位和朝中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蔡卞是坚定的改革派,是王安石的女婿,早在王安石熙宁变法时期就坚定的站在王安石一边。

    经历几度沉浮,如今新党当政,他作为新法的实践派,也得到皇帝的重用,如今官拜尚书右丞,可谓仅仅差一步,就要进入朝廷中枢的枢密院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杨怀仁和蔡卞没什么交集,不过也认得他,本着跟这些朝中大佬们保持不近不远的原则,杨怀仁还是装出一副遇到老熟人的样子,离的老远便跟蔡卞打招呼。

    蔡卞年近五十,须发浓密,脸色红润,看来最近日子过得不错,见杨怀仁对他如此热情,自然也陪着笑脸上来行礼。

    两人客套一番之后,蔡卞道,“下官先为王爷主持了卸甲仪式,之后再请王爷移步饮宴。”

    蔡卞自称下官,也是遵循品秩的说法,他现任尚书右丞,宝文阁学士,这官职实际上就是宰相的下手,左丞为上,佐尚书令;右丞为下,掌管朝中钱粮调度。

    照这么说的话,杨怀仁给皇帝和朝廷都带回来不少财帛,赵煦专门派了蔡卞来迎接杨怀仁,也就很合适了。

    安品秩来说,蔡卞最高的职位是从二品,而杨怀仁的爵位是超品的,虚职太子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实职右卫上将军是正二品。

    任哪一个拿出来还比蔡卞高一头,所以在杨怀仁面前,蔡卞也只能自称下官。

    杨怀仁其实有点不好意思,虽然他名头又多又高,但实际上他现在是外官,如何也不好在以为朝中炙手可热的大员面前装大。

    只是因为像蔡卞这样的文人最是讲究礼仪的那一套,杨怀仁也只是做出些谦虚的样子来,却也不能去纠正他。

    众人站定,蔡卞唱了一套迎接出征将军归来的古词,这才宣布“将军卸甲”。

    杨怀仁大手一挥,口中大喝,“众将听令,卸甲!”

    一众将士纷纷脱掉铠甲,自然有侍从官拖着托盘上来收了众将士甲胄,仪式这才算完事。

    武德军的将士们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仪式一结束,不等蔡卞说什么,杨怀仁便下令众将回营,实际上是让大家赶紧回去了。

    每个人也都给了一定假期,让他们回家看望家中父母和妻儿,顺便把得到的赏赐带回家去。

    杨怀仁派人去家里报信,之后才和蔡卞在江阴当地官员的陪同下去饮宴。

    饮宴之上,杨怀仁自然是主角,蔡卞也客气地让他讲述这次征伐交趾的过程,杨怀仁故意多吃了几杯酒,也大大咧咧地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期间蔡卞多次打听试探,那意思是想知道杨怀仁有没有回京的打算。

    杨怀仁没搞懂他的意图,蔡卞是单纯好奇,还是普通的询问,亦或是从皇帝或者章惇等宰相那里带着任务来问的,还真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不过杨怀仁知道一点,大多数人是不希望他回京的,他现在的地位又增高了不少,如果他回京,必然有人担心他会入朝,自然也就会争权夺利。

    所以杨怀仁装作为难似的说道,“蔡大人,不瞒你说,我老婆的病还没治好呢,我这时候回京,我怎么能放心?”

    这话一听就是假话了,不过这种假话听在蔡卞耳朵里,倒是很受用,似乎他有了这个答案,回去也好交差了。

    即便别人都清楚,安国公主连孩子都怀了,眼看就要生了,还说她有病,似乎也太假了。

    但杨怀仁越是这么说,反而越让人高兴,起码眼下不会被别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杨怀仁心里算计的确实另一层意思,他若是回京,武德军是带不上的,如今武德军已经撤卫改藩,是没有资格驻扎京师的。

    若是杨怀仁回京,不管武德军主帅的位置会不会拱手让人,但武德军的实权却一定会旁落到别人手里,这跟他在大宋打造一支样板军队的计划就要中断了。

    所以他如何都不会回京,留在江南这么好的地方多么自在啊,没必要回京城那么压抑的地方去受排挤。

    回过头来说,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