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说了一句,“官人,咱们的孩子终于要降生了,官人觉得他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国之君啊?”

    杨怀仁只顾着紧张了,哪里还顾得上她这么无厘头的问题,只当她是疼糊涂了,随口回道,“你觉得会那就会。”

    慧姐竟嘻嘻笑了出来,眼神里有一种绝对的自信。

    杨怀仁其实从来没在意过这些,很早以前鬼姐日思夜想着要给杨怀仁生孩子的时候,便整天说她的孩子,将来要培养他成为大辽的国主。

    杨怀仁听着自然是很爽,但他却没有真把鬼姐的话当真,因为那时候鬼姐的样子真的有点花痴,说话也糊里糊涂的跟入了迷似的。

    其实杨怀仁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耶律跋窝台没有儿子,他这个年纪当了辽国的皇帝,貌似也不太可能再生儿子了。

    那么问题来了,耶律跋窝台死后,谁将继承辽国皇帝之位?

    极大的可能,恐怕辽国又是一场混乱,有点势力的契丹贵族自然不会放弃成为契丹皇帝的机会。

    杨怀仁起是愿意看到这样的发展趋势,如果辽国乱了,大宋正好可以有时间来改变和壮大。

    但鬼姐的话要说纯粹白日做梦,也不尽然。

    辽国很早之前也有女人当权的例子,当年的萧太后便曾经执掌辽国很多年,从根本上讲,契丹人更在意实力,若果一个女人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其他人自然也会拜服。

    鬼姐有没有这样的实力,杨怀仁也说不好,但他相信的是,比起那些粗鲁的契丹人来,鬼姐起码在智慧上是有巨大的优势的。

    如果鬼姐能继承耶律跋窝台的势力,她自然有机会成为辽国的掌权者,那么她的亲生儿子成为辽国皇帝,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事情有可能,不代表就一定会那么发展。权力争斗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极其复杂的,正牌的太子在真正继位登基成为皇帝前的那一天,都是心惊胆战的。

    加上耶律跋窝台本来就是个篡位者,所以杨怀仁觉得短短十几二十年的统治,耶律跋窝台似乎没有足够的本事让所有契丹贵族都对他服服帖帖。

    连耶律洪基那么强势的皇帝在年迈之后都落得那样的下场,就更不用说能力还没法跟他相比的耶律跋窝台了。

    鬼姐或许有些心思,但她毕竟是个女人,而且也太年轻,她想成就一番大事,似乎比男人来的更难。

    所以到最后,杨怀仁内心里还是把鬼姐的那番话当做她一厢情愿的理想,而理想就是想自然谁都可以,但却不是谁都能实现理想的。

    杨怀仁也就不太在意这样的话了,他觉得他的儿子能平平安安健康长大就挺好,不掺和那些权力的争斗则更好。

    眼下鬼姐又说起来,杨怀仁心里只想着她要生了,要赶紧找稳婆,哪里会去细琢磨鬼姐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的事情?

    所以他的回答显得有点敷衍,好在鬼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顾不上什么,既然官人说好,她就很开心。

    杨怀仁跑的一头汗,又怕跑的太慢了耽误事情,又怕跑的太快了颠簸到鬼姐,跑的双腿都发软了才终于把人送进了房间。

    家里人也很快陆续赶来,早就在家中准备好的几个稳婆也先后冲进了房间。

    杨怀仁头上的汗水还没擦干净呢,便听见屋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哇哇”的哭的很响亮,一听便是个男娃娃。

    道贺的稳婆印证了这一点,“恭喜王爷再添新丁”的贺喜话儿说罢,杨家便又是一片欢声笑语之声。

    “果然是个儿子啊!”

    杨怀仁笑得很舒畅,不过笑完了再想起鬼姐之前的话来,忽然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杨怀仁内心又忍不住问自己,鬼姐说的那些话,不会是她真的那么打算的吧?

    一种担忧莫名其妙的浮上了杨怀仁的心头,他走进去看鬼姐的时候,鬼姐竟一脸轻松,眨巴着两个蓝色的大眼珠子笑道,“没想到生孩子竟这么容易,感谢上天的恩赐。”

    杨怀仁噗嗤一笑,“怎么,生孩子容易点还不好吗?难不成你想受罪不成?”

    鬼姐嘴上那么说,可经历了什么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也许这次生产用的时间很短,但这个过程却一定是吃了不少苦的。

    杨怀仁再想和她说话,鬼姐却已经带着笑意睡了过去,可能很的是太累了,她还打着可爱的小呼噜。

    杨怀仁叹了口气,还是很心疼自己的老婆,亲自去帮她擦拭脸上的汗珠。

    孩子抱出去给杨母看,杨母因为几个孙子孙女出生的时候都是母子平安,一个劲儿的感谢上天对杨家的眷顾。

    搞笑的是,杨母先察看了孩子的小雀雀,这才忽然想起来什么大事似的,小心的扒开昏昏欲睡的孩子的眼皮,看看孩子眼珠子的颜色。

    看完了杨母叹息一声,“唉,孩子随他、娘,将来倒是一定会生得很好看,可惜也继承了他、娘的蓝眼珠子。

    幸好他生在咱们杨家,要不然将来长大了,外人要把他当做番邦蛮子一样的看待了。”

    杨怀仁之前也没想过这些事,听目前这么一说,才意识到他跟鬼姐的孩子是个混血儿。

    杨母为了孩子好养活,照例起了个乳名,叫做大羊,杨怀仁觉得还好,起码比狗蛋狗剩的要好。

    他想了一下,也给孩子起了个大名,叫杨孝礼。

    。

第1617章:妹子的亲事(上)() 
鬼姐有了孩子,杨怀仁没用几年工夫总共有了四子三女,连他自己想起这件事,都觉得没想到。

    回想起他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小书生小厨子,现在却身份显贵妻妾成群,他有一种一切都是在做梦的感觉。

    也不用狠狠掐自己一把来验证着是不是他在做梦,活生生的生会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过孩子多了,眼下还好,一帮小孩子在他膝下围着他叽叽喳喳十分可爱,但用不了几年,小孩子就会长成大孩子,再过几年,大孩子就该长成少年人了。

    于是杨怀仁又有些担心,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他是一个现代人,内心里是很想用后世的思想道德来教育孩子们的,可后来想想这样也不好。

    毕竟孩子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必须接受这个时代的风貌,太脱离这个时代了,生活的也不一定能顺利。

    但让孩子们完全成为大宋的古人,杨怀仁的心里又是极不情愿的。

    若是哪个孩子练武练成了武痴,或者读书读成了书呆子,或者变成了像朝堂上那些文官一样道貌岸然的家伙,那可就糟了。

    男孩子还好说,终究还在杨家门里边,杨怀仁还能时时看着护着,可女孩子呢?总不能真的活在他这个老爸的羽翼之下一辈子不嫁吧?

    妹子二丫头已经十四五了,杨母都已经开始琢磨着给二丫头找婆家了。

    杨怀仁对这个妹子很是呵护,总觉得她这个大喇喇的性子要是嫁出去,怕是要被婆家嫌弃,而且这个年纪就开始找婆家,是不是也太早了。

    杨母听了杨怀仁的话“咕咕咕”笑个不停,“儿啊,为娘在二丫头这个年纪上,就已经和你爹成亲了。

    现在先帮她张罗着,找一户好人家先定上个亲,过一两年再把她送过门,一点儿也不早。”

    杨怀仁想想也是,他娶老婆的时候,韵儿十八,莲儿十七,若心和鬼姐同样是十七八岁,只有玉儿是年过二十的。

    找这么算的话,母亲现在便开始给二丫头张罗,在这个年代也根本不算早。

    杨怀仁有点心疼妹子,明明脾气性格还是个没长大的大孩子,却眼瞅着就要嫁人了。

    再一想到自己的三个女儿,杨怀仁更发愁,不养女儿的或许体会不到,真正有女儿的当爹的才能明白。

    女儿是爹爹的小棉袄,嫁给别的男人,那就不是脱了棉袄感觉到冷那么简单了,那就跟扒了一层皮似的心疼。

    都说养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也难怪婆媳关系是自古以来都非常复杂的一个命题。

    而换做老爹和女儿,这个模式依旧存在,没听说有几个当爹的嫁女儿不心疼的,看见新女婿差不多跟见了仇人似的。

    从身边把宝贝疙瘩娶走了,可不是仇人嘛。

    杨怀仁越想越觉得可怕,一颗心跟被揪着似的难受。

    可难受归难受,难道让女儿一辈子不嫁人不成?那照样是耽误了女儿的一生。

    杨怀仁有点郁闷,想了好久才打定了一个主意,将来给女儿选夫婿,一定选老实巴交的,要不然给他揪下来!

    当然三个女儿的亲事现在说还太早,二丫头的亲事杨怀仁这个当哥的就要多上上心了。

    母亲的意思呢,不需要对方非要当官或者多么有地位,更不需要对方家里多么有钱,但一定要斯文,懂得疼爱老婆的才行。

    甚至话里透露出一个意思,要是能入赘的话,可以天天看着他们两口子是如何生活的,那就最好不过了。

    杨怀仁心说母亲这是要招赘婿啊,这可就难了,这年头赘婿地位连有钱人家中的小妾都不如。

    但凡是有点本事的男子,是绝对不会当赘婿的,他们把入赘这种事看的比有辱家门还要严重。

    而愿意当赘婿的呢,则都是一些没本事的宁愿吃软饭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招回来,杨怀仁还不够心烦的。

    他倒是有个想法,黄大银的兄长黄大金倒是有个儿子,如今到了十六岁的年纪,便被老爹送到了武德军里来当兵,如今跟在黄大银身边当护卫。

    杨怀仁见过这个少年,和黄大银一样,人实诚,要说大本事嘛,那还谈不上,但好在杨怀仁对他知根知底。

    孩子是个好孩子,人也忠诚,将来在武德军中培养一下,倒是也能成为个人才。

    不过这话跟母亲一说,杨母便立即表示不同意,理由很简单,儿子如今是大将军,整天天南海北的不着家已经让她非常担心了。

    如果将来找个女婿还是个军伍里吃饭的,恐怕她以后的日子都要在担惊受怕里过了。

    杨怀仁也不好说什么,民间的民风上,确实不太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汉,除非已经功成名就的。

    当年杨怀仁在齐州老家给手下将士们征婚相亲,之所以来了十里八乡的老丈人们,那是因为庄户家的女儿没那么多讲究。

    何况杨怀仁开的条件好,庄户人家觉得自家女儿嫁给杨怀仁的手下吃不了亏,这才有了后边的幸福生活。

    可杨母所处的位置就不同了,杨家如今可是高门大户,杨怀仁还有个王爷的名头,也是有实权的大将军,他的妹子嫁给一个啥官职都没有的小兵,这似乎说不过去。

    杨怀仁正发愁呢,二丫头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面前,似乎她在门外就听见了屋里母亲和兄长再讨论她的亲事,一进门便大哭起来。

    二丫头嘴里哭喊着“我不嫁人我不嫁人”,杨怀仁看了都觉得有点心疼,可母亲却一脸不在乎,甚至板起脸来喝骂着,“这种事是你一个丫头片子说了算的?”

    二丫头干打雷不下雨,骗得过哥哥却骗不过母亲,见母亲根本不吃她这一套,立即便不哭了。

    俩大眼珠子滴溜一转,又换了另一个点子,竟带着些骄傲的口吻道,“不用母亲和哥哥操心,我早就有心上人了!”

    杨怀仁是一脸懵逼,同时也感到很惭愧,这段日子还真是忽略了这个妹子了,连妹子有了心上人他都一无所知。

    他笑着问道,“是哪家的哥儿?”

    二丫头机灵鬼似的灿然一笑,“不告诉你!”

    。

第1618章:妹子的亲事(中)() 
二丫头说完,也不理会母亲和哥哥一脸惊愕,做了个鬼脸便跑了出去。

    杨母叹了一口气,“女儿大了不由娘了,你看看,她哪里还有一点大户人家里小娘子的模样?”

    杨怀仁心里也怄火,不过他和母亲怄火的理由不太一样,他听见妹子忽然说有了心上人了,是又好奇又生气。

    好奇是因为二丫头这年纪在他心里还是有点小,性情上更是没有一点大人样子,这么大点女孩子就敢说自己有了心上人了,杨怀仁确实有点生气。

    不过回头想想,他一年时间里最少有半年不在家,在家的时候也只顾着老婆孩子了,妹子这边多少有些顾不上,这才让二丫头有些叛逆,说起来他觉得他这个当哥哥的也有些愧疚。

    二丫头的性子很奇特,和这个年代的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完全不同。

    倒不是杨怀仁对他这个妹子要求太高,杨怀仁还是了解他妹子是个什么样子的,不可能拿李清照那样的标准来要求二丫头。

    但不讲究知书达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