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9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经过了这么多年,早已经明白母亲每次向他问起这个问题的真实意图,就是要告诉他他的身份。

    杨孝礼站直了身子,认真地答道,“我是一个汉人。”

    鬼姐却并没有放松,而是继续问道,“为什么你说你是个汉人,可别忘了你现在是辽国的储君,你自己把自己当做汉人,不怕失去储君的地位吗?”

    杨孝礼接着答道,“不怕!母亲教导过,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得来的东西,都不算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即便没有现在的地位,孩儿将来长大了以后,也一定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自己手中来。

    孩儿说自己是个汉人,是因为孩儿的父亲是个汉人,孩儿身上流着的血液,一半是父亲给的,另一半是母亲给的。

    母亲的血液里也只有一半的契丹人血统,所以孩儿身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契丹血统,不论从什么样的角度讲,孩儿都是个汉人。”

    鬼姐很满意,儿子有志气,从来就没想过依靠外祖父的荫庇,而是从一开始就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争取到任何东西,包括至高无上的地位。

    鬼姐又问,“那你不怕别人质疑你现在的地位吗?”

    杨孝礼接着斩钉截铁的答道,“不怕,孩儿心里,是真的一丁点儿都不怕,因为一开始,孩儿就不稀罕这个名头。

    孩儿受母亲教导,只有自身强大了,将来想要什么,就凭自己的能力去获取,孩儿想要的,也一定是孩儿的!”

    。

    

第1869章:母亲的教导() 
换了别的孩子说这种话,大人听了也只当是孩子不懂事,口出狂言罢了。

    可从杨孝礼的嘴里说出来,没有人会觉得他是说空话,或者说假话哄母亲开心。

    即便现在才六岁的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可鬼姐需要的也只是他能坚信这一点就好了。

    作为孩子的母亲,她自然会为孩子的将来打造一股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帮助他实现现在说的这些大话。

    而且别忘了还有孩子的父亲,那个有着远大理想并努力在实现理想的始作俑者,也一定会不遗余力帮助儿子的。

    鬼姐的考较完了,过会儿孩子还要入宫,去学习耶律跋窝台给他安排的一套帝王学术。

    以前鬼姐也担心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在耶律跋窝台的不断教导之下,杨孝礼会成长成另外一个人,会真的成为耶律孝礼。

    好在这样的事始终没有发生,孩子进宫的时候自然也做出一副谦卑的态度去学习耶律跋窝台教给他的那一套东西,不过杨孝礼能分得清孰是孰非。

    每次杨孝礼从宫中回来,鬼姐也会让杨孝礼把在宫中学到的东西给他复述一遍,然后纠正其中错误的地方。

    杨孝礼还小,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教给他的东西和外祖父教给他的东西不一样,而且很多还相互矛盾。

    他也不是没有产生或疑问,然后开口向母亲提问过,鬼姐无法给他解释全部,只能用一种他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母亲说的才是对的。

    不管他在外边学了什么东西回来,都要以母亲教给他的东西为基准来进行校对,同样的可以记住,然后消化吸收,不同的就必须改正。

    后来杨孝礼便渐渐的不再发问了,因为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人,母亲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他好,那么母亲所说的一切,也都一定是正确的。

    他记住的第一件事,便是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也是最伟大的人,别人说父亲是大坏人的事情,是因为他们都被父亲战胜过,所以他们心中不服气,心中又忌惮父亲的厉害,所以把父亲形容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罢了。

    每次杨孝礼看着父亲的画像,也觉得父亲的样子绝对不像是一个坏人。

    他对别人污蔑父亲的事情,倒是有自己的理解,父亲的名字叫杨怀仁,读起来确实像杨坏人,所以别人误会了父亲,把父亲当做了坏人罢了。

    只是在外边听得父亲的坏话多了,他心中自然还是很伤心的,但母亲这时候便告诉他,一个人越是强大,才越是被别人嫉妒,如果他弱小,别人也就不会在意他,更不会把他时常挂在嘴边了。

    杨孝礼对这个道理是十分认可的,弱小的人的确不容易被人记住,只有强大的人才会令人印象深刻。

    至于母亲和外公之间的关系,他就觉得很奇怪了。

    明明母亲是外公的亲生女儿,外公貌似也对母亲非常好,但是母亲并不怎么领情,表面上的事情也许还说的过去。

    但私底下,母亲对外公却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还说了外公不少坏话。

    后来他渐渐长大,母亲才告诉他一些事,通过他的思考,他也渐渐认可了母亲的说法,起码外公刻意拆散了父亲和母亲这件事,就做的非常不对。

    母亲还告诉他,他现在的储君地位,实际上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外公也不会真的把辽国的皇帝之位传给他。

    这也是母亲为什么一直提醒他想要的东西绝不能依靠别人给予,而是要依靠自己的本事去赚回来的道理。

    外公现在让他来作为辽国的储君,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罢了,外公这么大年纪了,忽然一改之前的作风,这几年又娶了几十位皇妃,就是想让这些女人给他添一个儿子。

    单是从这件事上来说,杨孝礼便觉得母亲说的话是对的,如果外公真的疼爱他,愿意把皇位传给他,那外公又为什么急于求子呢?

    如果外公有了儿子,那么皇太子的地位就是他那个小舅舅的,和他就没什么关系了。

    所以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外公现在让他当储君,只不过是在没有儿子之前,用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堵住别人的嘴的一种暂时的应对之策罢了。

    而母亲说的一些话也让他产生了危机意识,他是现在的储君,如果将来外公又有了儿子,那不但当不成储君了,连他的性命都面临极大的威胁。

    就算外公将来还容得下他,可那位当了新的储君的小舅舅也不会容得下他。

    他也看了很多书,关于契丹人的历史,也有关于汉人的历史,这些历史里记录的一些事件,也证明了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是经过事实检验的。

    他也曾经害怕过,担心外公真的有了儿子之后,他的生命会受到威胁。

    不过母亲告诉他,教他不用那么害怕,因为不管外公再娶多少个宫妃,他也不会再有孩子了。

    杨孝礼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说的那么笃定,但母亲只告诉他,这是他父亲的功劳,父亲有一种药,可以让外公永远也不能生孩子。

    至于这种药是什么药,父亲又是怎么把这种药让外公吃下去的,母亲不肯说,他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

    但他知道,父亲为了他的安全,确实做了很多,而母亲说的事情,也绝不会有假。

    所以这么多年了,外公的妃子是越来越多,可惜这么多妃子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怀孕,就更别说生下任何儿子了。

    于是他的地位一直很稳定,外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只能尽量保护他,这不又有人对外公的统治以及他的储君之位有所怀疑,外公便不得不带兵去征讨了。

    外公也确实喜欢打架,对谁不满意了,或者谁对他不满意了,他都要带兵去找人打架。

    听说也死了很多人,每次这种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母亲就露出轻蔑的笑。

    杨孝礼一开始搞不懂母亲在笑什么,后来他渐渐明白了,母亲笑真正强大的人懂得用智慧解决问题,只有笨人和蠢货才会动不动就动用武力。

第1870章:父亲的来信() 
夜深了,刮起了好大的北风。

    已经是腊月,寒风卷着雪沫子往人衣领子里钻,也确实带着刺骨的寒意。

    杨孝礼读完了今天母亲布置的要读的书,本来要睡觉了,一个母亲院里的内侍却忽然跑过来喊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他过去。

    杨孝礼蹭地从床上窜起来,快速的穿好了衣裳便要出门,内侍也很体贴的把一件厚厚的毛皮大氅披在了他身上。

    走到母亲的寝殿,他才抖落了身上的大氅,恭恭敬敬地走了进去,其他的内侍和女使都被赶出了门外,只留下他们母子二人。

    母亲的脸上挂着最开心的笑意,杨孝礼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父亲来信了,也只有每次父亲来信的时候,母亲才会露出这么阳光的笑容。

    母子俩靠在一起,母亲特地把父亲的来信交到他手里,让他小声的念出来,偶尔有几个他还没学过的字,母亲便教他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

    父亲的字写的不怎么好看,却很有特色,有些和他学的汉字还不太一样,不过这并不影响他阅读。

    虽然父亲总是先说一些大事,然后才问候他们母子,但字里行间,杨孝礼读的出父亲对他们母子的思念和关心。

    别的父母给孩子写信会说些多吃些好的,冷了记得添衣之类关心的话,可父亲却总是教训他不要挑食,人间既然有五味,就是要他尝尽各种滋味。

    冷了自然要添衣,却也不要忘记了锻炼,要多吃苦,生活条件太好,养大的孩子都没有多少抵抗力。

    别人的父母都盼着孩子将来长大了大大富大贵,可父亲却说人不一定非要大富大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好。

    杨孝礼觉得父亲疼爱自己的方式有点特别,不过母亲解释说,父亲这样说,才是真的对他好。

    好东西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光知道享受不知道受苦,人的精神意志就容易涣散。

    人的一生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是权力、地位和金钱这些东西,跟随自己的本心,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同样是充实的人生。

    只要他自己不要感觉活得太累就好。

    这一句让杨孝礼懂了,理解的也很深刻,也让他渐渐理解了父亲对他的期盼和疼爱。

    信里最重要的信息,其实是他的大壮哥哥如今已经是大宋的储君了,母亲看了之后非常开心,觉得父亲离实现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杨孝礼印象里已经不记得这位大壮哥哥长什么样子了,还有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只是偶尔在父亲的信件里知道他们的状况。

    他也时常幻想着和他的兄弟姐们在一起玩耍,可惜这些只能在梦里才会实现,所以有时候他也会觉得孤独。

    他并不缺少玩伴,可惜那些玩伴都是契丹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他截然不同,即便还是小孩子,却也像外公那样喜欢打打杀杀的。

    每次看到父亲的信里说他的兄弟姐妹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着,他就忍不住心生羡慕。

    大壮哥哥当了大宋的太子,他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或者说着对他意味着什么。

    不过母亲却告诉他,大壮哥哥的太子之位是实打实的太子之位,而他的辽国储君之位确实极其不稳定的,所以他绝不能放松,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不过他还是有点糊涂了,原来父亲这么厉害,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当了辽国的储君,一个当了大宋的太子,将来如果这两个儿子都当了皇帝,那父亲不就是太上皇了吗?

    这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可父亲却做到了,大辽和大宋,名为兄弟之邦,可百姓之间却并不那么友好。

    他们兄弟俩如果当了这两个国家的皇帝,那么又该如何相处?

    当他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的时候,母亲却笑了,只告诉他现在还小,有些事还不能理解,等将来他长大一些的时候,就会明白父亲的苦心的。

    母亲的确很高兴,似乎比以往收到了父亲的信件的时候还要高兴不少。

    他又问,母亲这次给了他一个让他和感到非常兴奋的答案他们就快和父亲一家团聚了。

    杨孝礼还不明白母亲是如何得出来的这个结论,不过看着母亲兴奋的样子,他也被感染了。

    等看完了父亲的信,母亲会把信件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藏在一个连他都不知道的地方。

    即便时间已经很晚了,可母亲还是坚持立即给父亲回信。

    像往常一样,母亲亲自研磨,然后在桌子的两头,他们母子俩一人一边,同时给父亲写信。

    母亲下笔如神,好像有很多话跟父亲说似的,一口气就写了好几张信纸。

    可他却只写下了最近他读书的情况,便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母亲写完了,抬起头来看着他面前的纸上只写了寥寥数笔,便问道,“你怎么写了这么一点儿,是没有话要对父亲说吗?”

    杨孝礼摇了摇头,“心里有好多话,可是不知道如何说给父亲听,这段日子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