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几日李小妹却是不舒服了。借着小李氏来看她的机会,李小妹吩咐道:“让兄长多探探王家的底细。”

    “皇上这几日长说起那个小丫头,说的我这心里慌慌的。”

    “那小丫头比鼎儿小了三四岁,等她能成婚的时候,鼎儿都二十了!”

    说话中李小妹额眉头的皱纹能夹死一只蚊子。

    骤然听闻了一个惊天大消息的小李氏,正目瞪口呆的说不出话来,“皇后娘娘快别说了。这不是咒咱家太子爷的么。多晦气啊……”那一刻她真的是被吓得有点六神无主了,一个四品官的儿女。皇帝在搞嘛么?

    回到家里小李氏也有些心慌意乱。她对自己婆婆说:“您说这皇帝怎么想起来一处是一处呢?南京城那么多名门贵女,他非给选一个四品小官的闺女……”

    婆媳俩是对着唉声叹息。谁也想不明白皇帝是怎么想的。难道要学朱明?皇后、太子妃只从民间小门小户人家选?

    可看皇帝对皇子公主们的培养,早早的把一大堆人混在一块,多少联系挂不上啊。也不像是打那个想法啊?

    婆媳俩完全糊涂了。但她们又不能不细细的想,细细的思索。因为他家的孩子也到了成婚的时候了。这皇帝心里头的打算,一定程度上也关乎着李皓的婚事。李皓比之陈鼎可还要大三两岁呢。现在眼看着就能成亲了。

    当然了,记挂此事的还不止李家一家,陈岗家的小黄氏也在为自己孩子的婚事操着心。

    可是偏偏陈岗去了安南,而且把儿子也带过去了。

    这婚事就托给了小黄氏一个人在南京处理,但小黄氏害怕了,就算陈岗说的有点道理,她也没全信,在陈岗去安南之后,她就闭门谢客,轻易不出门。

    现在这就更难了。

    堂屋里的西洋大座钟,刚刚中午11点,钟的鸣时早让仆人给掐了,这东西看时间是好使,就是个头太大,报时的时候声音太大。

    书房里除了站在书桌前抄经的小黄氏外,一侧还守着两个大丫鬟和一个嬷嬷。

    小黄氏年纪也不小了,都快四十了,眉宇间很是平和,不像一般愁苦的女人眉头总带着有一抹刻薄。穿着一身深红色的常服,身形毫无起伏曲线,头上没带金的银的,但鬓边也抿得油光水滑,不见有一丝的乱发。

    她面容很严肃,对着丫鬟仆人冷冷的看过去一眼,能把人冻死。

    此刻她就端着腰背在那里抄写着经书,写完这章放下笔转身坐在榻上,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这才吐出了一口气来。

    抄经文是给长辈祈福的,是要带着孝意的。不能有半点的随意和不恭敬的姿态。小黄氏就是想要转腰扭腰,都要先离开了座椅,走出桌案。

    小黄氏没有大的本事,可她笨人有笨法,她知道该怎么显示自己的孝心。抄经是很老套,可只要管用就行。

    放下茶盏继续回去抄经,等抄完这一卷才长出一口气。

    皇宫里的老太太,还有回京已经几个月的太上皇和皇太后,这都是她要死死巴结的。不求皇宫里能下旨给她自己的孩子赐一门好婚事,陈汉已经不兴这个了,小黄氏只求能得到一个明白话。

    小黄氏上午的计划完成了,时间都已经到11点半了。这时屋里的丫鬟这才动起来,一个大丫鬟出去喊小丫头打热水进来给小黄氏洗手净面,屋里的嬷嬷扶着小黄氏小心翼翼的在榻上坐下,剩下的大丫鬟则跪在榻上给小黄氏轻轻的揉着肩膀。

    小黄氏闭目休息了会儿,嬷嬷一直关心的看着她,等她睁开眼才上前问道:“夫人是这会儿就起来,还是再歇歇?”

    “起来吧,让厨房传膳,吃完了我还要再抄一卷。”小黄氏用热手巾洗了把脸,打起精神后让大丫鬟去传膳。

    嬷嬷心疼道:“夫人用完膳后还是先小睡一下吧。”小黄氏端着身子抄经文,腰背和肩膀最受累了,一天两卷经抄下来,到晚上胳膊恨不得都肿了。

    小黄氏不同意的摇摇头,“这是我的孝心,怎么能嚷累呢?何况,我这样就累了,那还有更虔诚的怎么说呢?”抄经文也有不同的方法和姿态,血书就不用说了,比如那跪着抄经。其建难度瞬间秒杀眼下的小黄氏。

    在不管是眼下时代,还是在未来的中国,在国人的大脑里,都会顺理成章的将抄经书的难度与抄经人对长辈的诚意划上等号。

    很扯的一个定义,但它就牢牢的存在在中国人的脑子里。

    小黄氏也不是不能跪着抄,可她怕人说她以孝显名。皇宫里也有人在抄经文呢,不管是妃子还是公主皇子,很多人都在抄。大伙儿都是坐着抄写,只有她跪着抄写,那是要得罪很多人的。

    抄经文这法子在满清时期的皇宫大内中非常流行,而这个法子也延传到了陈汉朝,只是抄写的本子不在局限于佛经,《道德经》、《四书五经》、各种文集文选,都在其中。

    当然,皇宫里的老太太、太皇太后都信奉佛祖,抄佛经还带着为人祈福的意义,让其比之别的更为流行了一些。

    这也是一些后妃们打发时间的法子,也是一些皇子公主们准备礼物的法子。

    一会儿厨房就长龙一样送来了午餐,杯盘碟碗摆了一张桌子。小黄氏自己用膳也不让支大桌子,她坐在榻上,面前的小炕桌上摆的是她爱吃的,榻下的桌子上也摆的满满的,只是她几乎连一筷子都不会动。孩子没有过来,别人生的自然是跟着亲娘一起吃,她生的都已经大了,自己用饭。这是她男人陈岗定下的规矩。而小黄氏本人呢?也有一个规矩。就是吃饭的时候做很多的菜,自己只吃喜欢吃的,剩下的在饭后赐给下人。

    这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来的规矩,她觉得这样做可以加深主人和仆人之间的感情。

    在小黄氏眼中,她‘吃剩下’的饭菜似乎比给仆人加菜,更能得到仆人的忠诚。

    ……

    陈鸣这个时候正在阅览着雲南送交上来的一份奏折,关于雲南山民的安置情况。

    或许是容易安置的熟番都已经进行完了,轮到少于外界接触的生番了。今年上半年的进度很不理想。而已经被安置到平原地带的熟番呢,适龄儿童的上学率很低,或者说整个雲南适龄儿童的上学率都很低。

    那里是全国仅有的一个,教育资源出现多余情况的省份。

    也就是一个班级四十人,连标准人数都招不满的。

    雲南是仅有的一例,安东和乐浪不算。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不算什么,但是这一情况必定是影响汉化的,因为这样一来,汉语汉子的推广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去年雲南就爆出了这一现象,雲南当地政府现在就‘因地制宜’推出了新措施。他们拿无息贷款作为‘胡萝卜’,吸引着少民们把孩子送入学校。因为除了国家规定的低息贷款外,雲南的地方政府还准备了一笔款子,完全无利息的借给愿意将孩子送入学校,又愿意再借款的人。

    把适龄儿童送入学校,那就取得了申请无息贷款的资格。

    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没有看到实打实的好处前,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许下多少承诺,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雲南省府现在就打了申请报告,希望中央财政能够针对此政策给予一定的支持,他们还有很多别的想法,但是学校这玩儿是新东西,对于民众的吸引力,也就那么回事。

    想要所有的人,不分生番、熟番,不分少民汉人,全都对学校趋之若鹜,恐怕要等时间来改变了。

    这甚至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必须等到老百姓开到学校的益处,切身的体会到它的好处,还要有着强烈的对比,他们才会热衷。

    就好比在内陆、沿海地区做工经商的外地人一样,很多人都愿意掏更高的钱让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所在的城市上上学。

    这不就是因为有无数耳熟能详的例子在影响着他们吗?在那之前,大多数的百姓对于学校都是不认同的,他们更认可传统的书院、私塾,更认可四书五经。但是看到了现实中的一个个例子后,他们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众多的百姓来说,‘读四书五经’和‘读国文、数学、自然’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为了将来能取得更高的成就。那就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阶梯。

    陈鸣听完刘之协做的汇报后,是叹了口气。

    “你去告诉内阁,朕准了。”刘之协本是军工系统的一号人物,现在进了秘书处,工作上还是得到了陈鸣的认可的。将来军工系统或是总后勤部,他会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云南的事儿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百姓不愿意。陈鸣也不能强按着牛头来喝水。只能看雲南地方这一政策的效果了,往好的方面考虑,明年应该就能有所进展了。

    左右不过等一年,这点时间,陈鸣等得起!

    现在这一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朝鲜……

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军() 
崇明岛到了,北美派遣军的训练地,三艘帆船刚刚停靠在码头。

    陈鸣为了区分朝廷的军队和勋贵私人的军队,为后者安排了一个新名号——派遣军。

    邓字营的人员背起小山般的背包正在慢腾腾排队下船。这些人中有不少二三十岁的赳赳大汉,这些人身姿听吧,体魄健壮,但这不能掩盖他们已经走过了人生巅峰期,走过从军黄金时代的事实,他们就是被招募入私人部队的原退伍官兵。

    年纪普遍在二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

    邓字营总数并不多,五百人,一个营的编制,乘坐三艘中式帆船,此刻停船靠岸,士兵下船,有了这些退伍官兵的约束,所有的人都整齐的以班为单位在甲板上耐心的等侯着,队列井然有序。

    邓字营就是邓王陈哙的军队,而不是姓邓之人,这是派遣军的一个规矩,以爵位定名,在称呼上也被叫做邓字营。

    虽然邓王的年纪还不大,自然还不可能亲自出面来主持一切,但他还有一个爹的不是?还有亲娘舅的不是?

    对于蔡王、徐王、邓王、薛王、莒王、申王这六个陈鸣的小兄弟来说,他们更期盼着早日封土建国。因为在中国,他们的未来比之陈鸣的那些儿子更没保障。所以他们自身更期望着早日开赴北美。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陈鸣会如此大方,不仅让他们在北美现有的地盘上立了足,更允许他们组建自家的小部队。虽然编制有限制,伯一级的家族只能组建一个队,或是加强队【贵爵】】,可最高不能超过二百人,说不定连他们下属公司企业的安保人员多都没有。但这是两码事啊!性质完全不同的。

    级别最高的王公级,就是一个满编营了;次之的侯爵拥有三百人的侏儒版营的建制。

    别看这个数量不多,想当初,当年的陈家军也是从一二百人的标准发展起来的。而且不组织正规军不知道,这东西跟保安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你要有枪支弹药,有充足的后勤补给,有军饷,有训练消耗,还要有军官士官向士兵输出各种军事技巧。

    当然训练场地、宿舍、靶场等等,朝廷都给予提供了。否则一支正规军的投入还要更大。

    而且他们还要有炮不是?有骑兵,有侦察兵,有运输队,有医疗兵……

    各兵种汇集,一支正规军的组成不是那么简单的。

    现在崇明岛上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军队,他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显得那么正规。

    秋日里的太阳依旧热烈,阳光照耀下,晨雾样的轻烟笼罩在崇明岛的海面上,远远穿梭行驶着的巡逻帆船显得很模糊,只有一点一点的灰白色的影子在移动。只有巡逻帆船上不时亮起的彩灯,随着微寒的海风映入所有人的眼睛。

    又是一天的早晨。

    昨日下午到达崇明岛码头的邓字营从码头附近设立的临时营房中开出,他们昨日被暂时安置在这里,现在大老早的起来,等待出发的命令。

    邓家军在码头完成集结点名之后,全营开拔往真正的宿营地而去。

    崇明岛上现在很少有居民还存在,只有少数军事化管理的农垦据点有少量的农民和渔民从事着农业、渔业生产,所有的产出也几乎全被崇明岛自我消耗了。这里本来是海军的一个陆战队训练基地,现在变成了派遣军大本营了。

    而除此之外,就是军人和为军队服务的劳改营了。

    后者不但负责装卸货物,就比如昨日随着邓家军到来的那三艘帆船上装载的货物,要在岛上组成了各个工厂,比如为军队生产食品、被服、鞋子、车辆和小号船只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