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中央红军短短几天之内就已经攻占川西南二十多个县区和三座城市,解放人口超过三百万人,缴获的的物资粮食堆积如山。

    打下这么大片的根据地之后,我军再次祭出打土豪,分田地这项法宝,迅速赢得了了广大老百姓的真心拥戴,扩红时当地百姓踊跃参军,红军的战斗部队已经逐渐接近十万人了。

    我军打下这么大的根据地,许多漂泊已久的同志们都纷纷恳求中央在川西南建立苏维埃政府,就此落地生根。

    针对这种新情况,统帅和党中央决定在4月24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与中革军委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我军落脚的问题。

    会议在乐山一所中学的大礼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及各军团首长与政委,共三十余人。

    张城和萧骅首次作为军团级别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这是两人第一次跻身如此重大的会议,一时间都百感交集,仿佛有种见证历史之感。

    不过两人都打定一个主意,那就是只带着耳朵听,三缄其口。

    反观主席台上的统帅、周副统帅、朱老总、张洛甫几位领导同志,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副胸有成竹、处之泰然、沉稳如山的模样,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些人仿佛天生就是当领导的,举手投足间就有一股领袖风范。(。)

第一二四章 北上决议(50均订加更,百订也快了)() 
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本次会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议题,那就是中央红军该往何地落脚,创建新的苏区根据地。

    对于此项议题,大家众说纷纭,争论得极为激烈。

    大部分同志说就在此地建立川西南苏区根据地,也有小部分同志说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在川西建立苏区根据地的。

    会议上的主流无非就是这两种意见,而主席台上的统帅和朱老总等人到现在却还未发表任何意见,让人讳莫如深。

    “少纵的张城司令到了么?说说你的看法吧!”

    张城正在神游太虚之际,忽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循声望去,却是统帅点名要他发表意见。

    望着统帅鼓励的目光,张城知道统帅是要自己抛砖引玉,率先提出北上陕北的建议。

    好在张城早有准备,把特战队员从陕北带过来的登有陕北红军消息的剪报给带过来了。

    张城迅速理清了一下纷乱的思绪,从容地说道:“我认为无论是在川西南或川西北建立根据地都是不恰当的。理由有四。

    第一,国内抗战形势不允许。

    根据民党内部我党卧底传来的消息,民党常凯申有意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以西南地区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所以常凯申对此地早就志在必得,如果我军以此地建立根据地,很有可能再次重演赣省苏区故事。

    第二,地理上不适合。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争霸天下,川蜀之地只适合割据一方,却不适合统一全国。皆因为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只要民党封锁蜀道,我军很容易成为笼中之鸟,被民党军困死在川境之内。

    第三,战术上不允许。

    川西一带虽然地形险要,道路陡峭狭窄,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但有得必有失,地形狭窄导致我军战略回旋余地小,无法发挥我军运动战、游击战的优势,极容易被常凯申的壁垒战法困死在川西地区。

    第四,资源不足用。

    川西是川省的欠发达地区,这里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困难。而且当地人口很大一部为少数民族,显然在财力、人力的资源上无法解决我军后勤上的问题。

    大家想想看,若是我军和四方面军会师,那么我军的兵力将达到空前的二十余万人,而当地的人口却只有二三百万,军民比例达到惊人的一比十,我们该如何养兵?这是个难解的问题。”

    张城这一二三四一条条说下来,顿时令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好像第一次认识张城般,个个对他刮目相看。

    即使是已经非常了解张城的统帅也不例外,大家看向张城的眼神简直跟发现了外星人一样。

    在张城发言之后,出现了一段长达一分钟的静谧。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统帅也向张城投来赞许的目光。

    “张城同志分析得蛮有条理,很有老毛的风范嘛!那依你之见,我军该去哪儿落脚呢?”张洛甫同志接着问道。

    张城不慌不忙将夹在笔记本里的剪报拿了出来,然后从容说道:“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报纸,报纸上的内容已经给我们指引了方向。”说完,张城将报纸交给主席台各位中央领导。

    只见张城拿出的大公报上登载有3月23日的内容。(历史上红军是在9月份的响堂铺发现报纸于7月23日登载陕北红军消息的,此处的3月23为虚构,小说家言,请历史党们切勿深究。)

    报纸上写道:“陕北赤色活动愈严重化,全陕北宜君以北23县几尽赤化,并有赤卫队10万余,赤军者1万余。张学良、杨虎城等已在西安会商剿灭之事”

    还有一版也是写陕北红军的,内容如下:“陕北大部赤化,刘志单领导的红26军人员不少,地盘不小并有逐渐扩大之势。徐海冬的红25军已北出终南山口,逼进西安,由商县、洛南、柞水、镇安突围正向西游击。”

    报纸上的这些内容毫无疑问均证实了陕北存在红军的真实性,各位中央领导争相传阅,大家发现陕北竟然还有红军,个个都十分惊喜。

    与会的邓晓平同志突然开口说道;“咦,刘志单不就是当年在黄埔军校毕业,后来担任第四军的政治处长了吗!后来大革命失败后,我还和他以及刘伯坚一起被马鸿逵给‘礼送出境’了呢。”

    “刘志单啊,我对他有印象,他曾经领导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

    “真的是他啊,想不到他在陕北为我们红军建立了那么大的基业。乖乖,正规红军一万多人,赤卫队十万多人,地盘居然有23个县,和我们川西的地盘不相上下了。”

    “张城同志你是怎么发现这张报纸上的内容的?”张洛甫同志追问道,这报上的内容关系重大,他不得不慎重以待。

    张城答道:“在湘江战斗中,我军曾俘虏了一个老家在陕北的民党基层军官。经过审讯,此人曾经透露出陕北存在红军的消息。

    得此消息后,我特意派人北上,确认消息的真假。北上人员到达陕北之后很快就传回陕北有红军的消息。

    但事关重大,为了掌握切实的证据,我特意嘱咐他们将报纸上有关陕北红军的内容搜集起来,这些报纸就是他们搜集到的证据。”

    “好好好,张城同志不但军事指挥了得,战略眼光也非常远大啊!居然从俘虏透露的一条消息就发现如此重大的信息,当真了不起!老毛,我军到底要不要北上陕北,这个主意还是你来拿。”张洛甫笑着说道。

    “好吧!之前张城同志分析得非常好。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军在川省发展极为不利,向西、向南都不行,向东那是常凯申的老巢,那就更加不可能咯!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北!

    而且在陕北还有一块不少的苏区根据地,刘志单、谢子长等同志在那里创建了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徐海冬的红二十五军也在那里发展,这就为我们北上创立新的苏区根据地打下极为良好的基础了。

    我认为,陕北这块地方,正是我军的天赐宝地嘛!我们应该坚决北上,建立陕北苏区根据地。”

    在统帅发言之后,经过反复地讨论、说服,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统帅的意见,北上陕北与刘志单领导的红军会师,建立新的中央苏区。

    同时,会议要求与会人员对这个决定进行严格保密。

    散会之后,红军终于确立了清晰的战略目标,所有与会人员的心里都彻底放松下来,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人人笑逐颜开。(。)

第一二五章 未雨绸缪(一百均订加更)() 
中央会议结束之后,张城与萧骅立即赶回纵队司令部,首先向司令部的党委成员后传达了会议的精神,然后根据中央的有关决定对纵队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布署。

    张城决心利用这一段时间再次开展大整训活动,提高部队的军事素养,进一步掌握六点战术基本原则,抓好部队的战斗训练,加强新老战士的磨合,全面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由政委负责在全军推广文化学习活动,争取全军实现扫盲。

    由于乐山是个人口众多的城市,我军占领此地后,许多出身贫穷的学生也加入了我军,再加上从贵阳招来的学生兵,我军有文化的官兵逐渐增多,政委将这些官兵分配到基础部队,临时担任部队的文化教员。

    张城作为穿越者,当然深知有文化的部队战斗力更强,历史上征战缅甸的第二批中国远征军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这批由十万学生组成的远征军和国内屡战屡败的民党军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他们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取得了第二次征缅战役的全面胜利,对打通中印公路发挥了重大作用。

    所以张城十分支持政委开展的这项文化扫盲活动。他特地命令冯少杰的后勤处拿出一笔经费来为战士们购买文具,要求每个战士都能分配到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

    张城还要求战士们在学习文化中,每天必须认十个字,月底进行文化评比。认字达不到三百字的官兵将给予关禁闭一天的处罚,并且在今后的提拔中设置天花板。

    有罚就有奖,各单位认字最多的前三名将颁发奖状,给予钢笔、笔记本、毛巾等物资奖励,并在将来的升职提拔中给予优先考虑。

    最后张城还特别强调这项活动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将来凡是在战斗的空歇期都要开展文化学习活动,争取在一两年后,每个战士都能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基本上能看懂军令和文件。

    随后纵队司令部党委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大家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张城主要抓部队的战术训练情况,并组织新一期的军官教导队,培养基层军官的军事战术指挥能力。

    政委除了负责开展部队的文化学习活动外,还要负责部队的生活,并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抓好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

    张凤鸣则负责协助张城抓好部队的训练,担当军官教导队的教员,主要负责教导军官们的图上作业。

    政治部冯文宾主任主要负责和当地政府的联系工作以及部队的宣传工作,并要求他在这段休整时间内必须完成征收三百名学生兵的任务。

    保卫部部长胡诋则负责监听民党的电台,并对部队内的大批俘虏兵进行甄别,剔除一些别有居心不良的坏分子,纯洁革命队伍。

    至于后勤部部长冯少杰的工作量则是最大的。

    张城和政委知道我军即将北上陕北,途中不但要面对几十万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爬雪山、过草地,经历无数艰难险阻。

    部队的后勤是否充足,这关系到成千上万将士的生死存亡。

    散会之后,张城特意将冯少杰留了下来,向他询问了目前为止部队的各种物资的储备情况,当知道部队目前的物资储备还算充足之后,张城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张城对冯少杰透漏了一些我军即将再次远征的模棱两可的消息,要求冯少杰的后勤部早做准备。

    然后,将一份部队大笔采购的物资清单递给了他,郑重要求他务必想尽一切办法将清单上的所有物资补足。

    物资清单上特别强调必须有足够的保暖棉衣、军靴、帐篷、药材、干粮、咸菜、鱼干、盐巴等生活必需品,显然是张城未雨绸缪,特地为爬雪山过草地将要面对的巨大困难准备的。

    最后,张城还特地叮嘱冯少杰不要怕花钱,清单上的物资要尽可能的多采购,多多益善,即使把部队的经费花光也不可惜。

    冯少杰和张城相处日久,对张城也极为了解,见他反复地嘱咐就知道此次远征极不简单。故此他慎重地答应了下来,并保证完成张城交代的采购任务。

    随后,张城和政委来到纵队野战医院,特地看望在历次战斗中负伤的伤员。

    医院院长田芳芳向张城汇报了医院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张城立即派出人力给予解决。

    不过北上在即,一些重伤的伤员安置问题令张城感到极为头痛。通过了解,张城知道医院内有近六百名重伤员不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