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隆帝怒火中烧,脸色一片铁青,龙袍无风自动,竟到了怒不可遏的境地,冰冷说道:“让他们进来,萧侍卫,你亲自去。”
“微臣领旨。”萧百死躬身一礼,退出了长明宫。
万隆帝面沉似水,一双眼睛上下扫视着殿中百官,眼中的杀意宛若实质,压的众人透不上气来,一国之君的威势的确不容小觑。
殿中百官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事,竟然让万隆帝动了这么大的怒火,莫非这才是李落的杀手锏。
不过再看李落,李落也是一脸沉思,似乎在猜测发生了什么。
大殿上落针可闻,万隆帝脸色越来越阴寒,都能凝出寒霜来。
过了一会,殿外几人施展轻功疾驰而至,这一群人聚在一起看着有些不伦不类,只是每个人脸上的神色都不太好,透着一股肃杀之意。
当先一人是英王李玄慈,左右两人分别是大理司卿聂奉鸿和翟廖语,身后还有一人是都卫总领陆随风,手中捧着一个官制长盒,上面贴着大理司和都卫的封印,印红似血,似乎昭示今天的卓城将是一个流血的日子。
几人入殿,刚要拜倒行礼,万隆帝大喝道:“呈上来!”
萧百死从陆随风手中接过长盒,疾步走到殿上龙椅前,双手呈上。
万隆帝眼中杀意一显,喝道:“左右退开。”
米苍穹一滞,眼孔微不可查的收紧了些许,不敢怠慢,打发龙椅左右的内侍散开,自己也退到一边,垂首不语。
第八百九十九章 圣上震怒()
“打开。”万隆帝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的说道。
萧百死将长盒封印破开,殿下百官看不清长盒中有什么,待万隆帝从中拿出一物,百官这才看见原来是书信账册一类,不知道关乎何等大事。
万隆帝随意挑拣了几封书信看了看,随着翻看的书信越来越多,万隆帝脸色越发的阴冷,双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待看过一封密信之后,万隆帝长身而起,将龙椅一旁案桌上的茶杯盘碗一袖扫到地上。
这一声杯碗碎裂的声音仿佛是从百官心头响起,宛若惊雷,满朝文武齐齐跪倒在地,冷汗直冒。
万隆帝走下龙庭,手中的书信几乎被捏成一堆废纸,脸色铁青,眼中寒光四射,冷冷的打量着满堂文武重臣。
“英王,这些书信从何而来?”
李玄慈早知此事轻重,连忙将来龙去脉详述一遍,随即收声不敢多说。
“这么说这些书信你都看过了?”万隆帝冷冷问道。
李玄慈心头一寒,急忙说道:“启禀父皇,儿臣只看了几封,已知此事兹事体大,不敢再耽搁,就和聂大人一起将这些书信封存起来,后面的没有看。”
说到最后,李玄慈的声音已经细弱蚊吟,生恐万隆帝迁怒到自己头上。
“好啊,好的很,竟然都算计到朕的头上了,当真好的很。”
万隆帝虽然连声称好,只是话中的杀意不减反增,显然动了真火,“朕的这个兄弟,当真死的很好。”
此语一出,文武百官心中的寒意更胜,看来小福王身死的背后还隐藏着了不得的惊天巨变。
万隆帝来回踱步,突然望向默然无语的李落,恨声说道:“朕许你一个巡检司,让你为朕巡检天下,你倒是说说看,这些年你巡检出了什么名堂!”说罢将手中书信扔到李落肩头,一脸怒意的看着李落。
李落将书信展开,略略看了几眼,自然知道这封书信的虚实,连声轻咳,脸色惨白。
“李落,你说,是不是连你都在算计朕!”万隆帝咆哮喝道。
“臣不敢。”
“不敢!?你若不敢,那你就是个庸才!”
“父皇,这件事和九弟其实没什么相干。”李玄慈硬着头皮说道。
万隆帝瞪了李玄慈一眼,李玄慈一惊,俯低身子不敢再说。
万隆帝胸口一阵急速起伏,厉喝道:“牧王。”
“臣在。”
“你和英王、大理司彻查此事,七日为期,如果查不出什么,提头来见。”
“臣等遵旨。”李承文看了一眼一脸苦涩的李玄慈和聂奉鸿,无可奈何下只有应了圣旨。
“退朝。”万隆帝大袖一摆,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长明宫,留下殿中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长盒中封存的是什么惊世骇俗的秘密。
李承文一言不发,从萧百死手中接过长盒,没有和殿中任何一人说话,向李玄慈和聂奉鸿使了个眼色,匆匆出了长明宫。
李玄慈和聂奉鸿相视一眼,俱能看见彼此眼中的惊意,收敛心神,向殿中诸人团团一礼,也匆忙离去。
难怪晚朝时没有见到李玄慈和聂奉鸿,原来另有紧要的大事。
三人离殿,陆随风和翟廖语也被李玄慈唤了过去,不虞与百官交谈,长明宫中此刻只有李落知晓个中缘由。
李玄郢上前一步,低声问道:“九弟,出什么事了?”
李落张了张口,疲惫苦笑一声道:“四哥,请恕九弟无礼,这件事我不能说,七日之后就见分晓。”
李玄郢哦了一声,没有强逼李落,也明白问了李落多半是不能说的,或许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猜疑、忧虑、惊惧充斥在朝堂上下,没想到杨万里一案还牵扯出惊天大变,闹得卓城内外无人不知的宗伯一案竟然就这样丢在一旁,无人理睬,就是有人想重提旧事,这个时候和自寻死路差不了多少。
固然有些索然无味,但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恍惚间有几分朝不保夕的感觉。
呼察冬蝉也被打发出宫,羯城重新被软禁收押。
呼察冬蝉不着痕迹的冷冷一笑,随李落回去了城东弃名楼。
弃名楼临院,密室中。
殷莫淮哈欠连连,有些困倦不振的问道:“这么说没事了?”
“算是吧。”
“哈哈,皇上看似责备你,但满朝文武大臣却只让你一人瞧了一眼密信,有意让你早作准备,果然待你亲厚有加。”
“这个局,有些残忍。”李落长叹一声道。
殷莫淮不置可否,淡然说道:“事是真,既然有人敢做,哪有什么残忍之说,就让他们查吧,可惜了,为了将牧天狼抽身事外,还要搭上羯城这条鱼饵,白白养了这些年。”
“固然有些可惜,但也算不得什么,只要能解开卓城此刻的危局,也只能舍弃他了。”
“这的确算不上什么,不过现今之时你锋芒毕露,虽然种种迹象都与你无关,不过卓城中这些人大概也会猜测是你手段高明而已。
再加上万隆帝朝堂上说的话可圈可点,只怕皇上已经怀疑是你做的手脚,如若不然,这查案的人选怎也有你一份。
这么一来,此事幕后之人定然更加忌惮你的手段,日后对付起来就更难了。”
李落淡淡一笑:“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更难就更难吧,如果太容易,岂不是让殷兄有些无聊了。”
殷莫淮轻轻一笑,神色清冷,不过怎也掩不去眉宇之间的一抹傲色。
天下纵横、沧海风云,落在殷莫淮眼中,不过都只是一枚枚棋子罢了。
这七天,卓城里的局势用草木皆兵或者风声鹤唳都难以形容万分之一来,商正衙门当日惹出的乱子与此刻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各司衙门人人自危,就因为朝堂上万隆帝一句算计到了天子头上,如此这般任是谁也难逃一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三日过后,渐渐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圈子里传出了只言片语,这次李玄慈和聂奉鸿几人碰巧查到的事关乎到万隆帝的生死。
第九百章 一滩浑水()
这个时候才有人恍然大悟,难怪万隆帝会有这么大的怒火。
与弑君比起来,杨万里犯的事小的不能再小了。
和外面的乱象不同,弃名楼依旧风轻云淡,楼中人就算知道了,一墙之隔,也不关自己的事,管他潮起潮落呢。
牧王几人不遗余力,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不过查什么,能查出多少却都在李落和殷莫淮算计之中,恰恰应了殷莫淮的话,该是时候让朝廷替牧天狼出出头了。
牧王原以为羯城只是恰逢其会,谁知道一查之下才知道原来羯城也和这件事有关,小福王别院密室中有羯城行贿的账册,所谋就是能有朝一日离开卓城,返回西戎。
但是让牧王几人心惊肉跳的是这些书信背后似乎若隐若现的埋伏着另一道身影,这个人身份看似还在暴露出来的小福王和梁王之上。
小福王别院中的密信追查下去共计三事,其一是羯城行贿谋事,图的是重返西戎,背后另有朝中权臣指点,只是不知道是谁。
虽无明言,但一定有口谕相传,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推断一二。
一旦羯城返回西戎,大略是要连拜火回蒙,剔除牧天狼这支扼守西域诸强东进的拦路石。
李承文心中也有疑虑,当日长明宫中这环环相扣的局是有人设计的,这个人或许有可能就是李落。
不过追查下来并没有牧天狼的踪影,就算有,也一定藏的极深。
李承文纵然怀疑,没有明证,也摆不到台面上来。
再者这件事谋的是大甘的国基,就算牧天狼从中做了手脚,也是有益于大甘的江山社稷,旁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话说。
而且羯城和卓城权贵算计的西府牧天狼大军,自然不可能是李落在背后操纵,哪有这等自残的事,只待将羯城这一桩事查清,牧天狼便已经置身事外,隔山观虎斗。
羯城此人心性坚忍,认清如今自己已是一枚弃子,索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这些年所谋所为和盘托出,施出全身解数将卓城的水搅的越浑越好。
还将当日出城所遇之事也原原本本说了出来,用心就是要将李落也拉下水。
只可惜羯城打错了算盘,李承文和李玄慈岂是易于之辈,万隆帝在朝堂上一举一动的含义都能猜得出来,百官重臣,只让李落一人提前知晓此事,偏又不让李落插手其中,用意昭然若揭,敲打之余就是不愿李落有什么闪失。
看守羯城的将士也找到了,据说死相极残,简直不忍直视。
其中有几人是都卫营出身,这下可惹恼了李玄慈,如果不是羯城还有用,恐怕早就大刑伺候。
羯城也是有口难言,明知人不是自己杀的,但说出来没有人会信,反而更惹人生厌。
说起来还是姑苏小娘的手段太过阴狠,杀几个素未蒙面的将士竟和与这些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就是冷冰见过也不禁有些侧目。
值此残杀大甘兵将一桩事,羯城恐怕就难以再生离卓城,能否活命,还要看看这次的水够不够浑了。
至于那个传书的中书省书史,的确有个名叫郭谦的官吏,不过羯城接旨当日,此人就在中书省中没有离开过,有同僚十几人为证。
羯城听罢,万念俱灰,原来当日见到的只是旁人假扮的,这道圣旨倒成了羯城的一面之词。
不过这道圣旨的确是真的,到底是什么人从中弄鬼,这背后的玄机耐人寻味。
其二就是朝党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一事,羯城没有遮掩,大理司和都卫数日工夫就拿下了数百贪官污吏,涉及各司衙门,就连巡检司都有这等蛀虫,再加上密信中搜刮出来的点点滴滴,合到一处,却不是个小数目。
李承文三人这个时候可不敢再起什么异心,倘若让万隆帝知晓,绝非区区责骂就能了事的,再者耳目众多,想要掩盖也很难,索性事无巨细,悉数报给万隆帝。
万隆帝正在气头上,大笔一挥,一个鲜红的杀字传了下来。
一时间卓城各司衙门鬼哭狼嚎,牵连之众,数倍于商正衙门一案。
这一案倒抵了巡检司数年之功,论斩的不在少数,削去官职的,发配边疆的,以及下入大牢的算下来有好几百之多。
这一场乱世重典,让卓城各司一扫往日颓势,无心插柳之下却让诸司衙门焕发了几分生机,这倒是李落始料未及之事。
别院密室中的银钱不多,追缴的赃物只有区区几万两银子,还及不上商正衙门亏空的零头。
不过这些账册中记载的数目远远超过这些,至于流入谁家,一年半载怕是理不清的。
小福王涉案深浅难以判断,李承文不便多说,只报给了万隆帝定夺,很是隐晦的提了一句或许小福王是被人利用了。
万隆帝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想必不会太为难小福王府,怎么说万隆帝和小福王也是一母同胞,多少还要顾及太后的心思。
最后一件就是此番惊天巨变的根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