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一前一后到了一座静室前,周放轻扣房门,沉声唤道:“楼主。”

    屋中传出释纤巧的声音:“周放啊,什么事?你和谁一起?”

    “楼主,门外是定天王大驾光临。”

    释纤巧惊讶的咦了一声,房门应声而开,释纤巧颇显意外的看着门外二人,朗声笑道:“不知王爷莅临寒舍,老朽有失远迎,还望王爷宽恕则个。”

    “释楼主言重了,是我不请自来,打扰释楼主了。”

    “哪里,王爷,请里面坐下说话。”

    李落含笑点了点头,让了周放一步,也不太过客套,举步进了这间幽静的小屋。屋子不大,布置的倒是很雅致,以书卷之物居多,少见珠玉一类的俗物。屋中靠东一侧的一张长桌上放满了绢帛书籍,还有账册夹杂其中。半分楼威名显赫,但这楼主的位子的确不是什么人都坐得住的。

    释纤巧见李落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屋中四处,极快的扫了周放一眼,眼中有询问之意,不知道这位突然到访的当朝殿下有什么来意。周放轻轻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李落此行所为何事。

    “王爷,坐。周放,上次你托人带回来的初雪梅花茶还有一些,在那边那个罐子里,取些出来。”释纤巧笑道,“楼中弟子喜好喝酒的多,茶倒是喝的少。周放和王爷一道去的万梅园带回来的梅花酿早就没了,这帮小子天天在门口转悠,变着法子想偷酒喝,终还是没留到你们回来。”

    李落和周放相视一笑,梅花酿是酒中佳品,而且还是万梅园峰顶的上上品,也难怪半分楼这些豪侠如此觊觎。

    李落笑道:“那就幸亏我先央着周兄开了一坛,尝了尝酒香,哈哈。我府中倒是还有些上了年头的青州从事,过些时候我遣人送几坛过来。”

    释纤巧一怔,李落说话虽是随意自然,却不掩亲近之意,一时间让释纤巧心中有些忐忑怪异,不过脸上倒没有异色,依旧谈笑风生。

    周放沏好了茶端了过来,茶香四溢,闻之欲醉,便是老持稳重的半分楼楼主也情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茶香,赞道:“好茶,真是好茶啊,万里云雪山上的梅花茶端可称得上天下一绝,可惜了。”

    释纤巧这一句可惜正是惋惜万梅园将绝迹江湖,就算数十年后有人上得了朝木山,进得了万梅园,那个时候的万梅园再也不是当年的万梅园,那个名唤仓央嘉禾的梅花仙子想必也不在了。

    “的确可惜,万梅园不单出产梅花茶和梅花酿这样的佳品,而且更隐藏了一段江湖秘闻。释楼主,你江湖阅历远胜于我,不知道是否听说过什么?”

    “王爷过誉了。”释纤巧微微一顿,沉声说道,“万梅园老朽的确早有耳闻,半分楼也曾与望梅何家有过点交情,何家和万梅园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老朽倒是知道些,并不是像江湖上传言的何家万梅园。此次周放回来告诉老朽万梅园一事的来龙去脉,果然与我的猜测如出一辙,何家只是万梅园的看门人,而真正的万梅园之主另有其人,且是一个流传千载的隐秘宗族,至于起源何处,老朽却不敢妄断。”

    李落神色悠远,记起万梅园中发生的事。万梅园的令符,九关之后那些梅花树布成的阵势,万梅园正中的那座酷似鬼船所见,却又小了许多的宫殿,还有云顶天宫外碧水潭前的大石,如今李落的名字也在其上,一同刻在上面的还有连山和鬼谷这两个名字,让李落惊讶却又觉得好像理所当然一样。

    “不瞒王爷,当年老朽曾暗中派人追查过万梅园的来历,只是没什么有用的消息。不过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似乎在大甘别处也有这样隐姓埋名的远古宗族,并非只是万梅园一地。”

    李落一怔,心头微微一沉,朝木山万梅园,远在天南尽处的夜霜镇,还有仙人峰下的异族古墓,惊鸿一瞥的东海鬼船,还有西域已经断了传承的木括国,似乎都暗藏着一丝若即若离,陌生中又带着几分相似熟悉的神秘,让人无处着力,偏又无法等闲视之。

    “原来如此,不知道当年前辈查到的远古宗族可有记载在大甘书籍之中?”李落不动声色的问道。

    “没有。”释纤巧惋惜的摇了摇头,道,“这些宗族行事极为低调隐秘,老朽只是察觉到了些端倪,但除了已知的万梅园,老朽实则并没有确切找到这些宗族的下落,名字就更加不知道了,不过,”释纤巧顿了一顿,看了一眼仔细聆听的李落,沉声接道,“老朽有一个怀疑。”

    “哦,还请前辈赐教。”

    “老朽怀疑蜀州唐家有可能是源自上古的一族,不过没有证据,只是老朽猜测而已。”

    李落一愣,好半天也没回过神来,唐家若是远古族民,虽说眼下还不知道这些族人隐居在大甘各处是凶是吉,但没来由的李落背心一寒,只觉得心底透出了几分凉意。

    “前辈可曾听闻过江湖上一个名叫连山的人?”

    “连山?”释纤巧沉思半晌,摇了摇头道,“没有听说过,王爷从何处听来的这个名字?”

    “当日我在东海鬼船上时,曾在船舱一块船板上看见刻着连山二字的痕迹,也许是一处地名,也许是一个人的名号,我也说不准,只是想着前辈见多识广,也许听说过也未可知。”李落并没有说起在万梅园与仓央嘉禾的一席话和石上所刻的名字,冥冥之中李落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释纤巧叹息一声,和声回道:“老朽不曾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听起来像是一座山的名字。”

    “我翻查过大甘山川地理的书籍,大甘四境之中有记载的山峰没有一处叫这个名字的。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有事相询() 
如果有,要么便是没有记载在册,要么便是此山在大甘之外。”

    释纤巧恍然大悟道:“难怪王爷会问老朽这是一个人名。”

    “前辈没有听过就算了,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

    释纤巧略作沉吟,道:“有一个人王爷不妨问一问,此人博学多识,远在老朽之上,也许他知道王爷口中所说的连山其人。”

    “哦,是谁?”

    “雍大先生。”

    李落一怔,愕然回道:“是他?”

    释纤巧点了点头,笑道:“雍大先生算起来和王爷也是旧识了。”

    李落甚是无奈,苦笑道:“虽是旧识,不过多半是相见不如不见。”

    “哈哈,在老朽看来未必,雍大先生怎也要给王爷一份薄面。”

    “雍大先生是前辈高人,行踪不定,想见他一面怕是不易。”

    “那也不一定,过些时候王爷不用吹灰之力就能见到雍大先生。”

    李落双眉一扬,淡淡问道:“他也要来?”

    “有这个传言。”释纤巧抿了一口梅花茶,和声应道。

    两人突然安静下来,谁也没有说话。释纤巧品着茶,李落闻着茶香,似乎两个人都沉醉在梅花茶中,不问身外事,让周放好一阵摸不着头脑。

    忽然,李落朗笑一声道:“怎么没见冯兄?”

    “冯大哥有事出城了,今个不在楼里。”周放应道。

    李落嗯了一声,展颜笑道:“今日登门,特来答谢前辈与周兄冯兄的相助之情,此去漠北,如果不是周兄冯兄鼎力相助,只怕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王爷客气了,往大了说,国难当头,半分楼理该为北府百姓出一份力;往小了说,王爷对半分楼素有恩义,受人之恩,报之以义,这本就是江湖中人的道义本分,王爷这一声谢半分楼领受不起。”

    李落含笑不语,释纤巧言辞不卑不亢,倒是谨慎的很,既没有拒之于外,也不曾有过分的亲近之意,看来还在琢磨李落突然造访的本意。

    “是啊,王爷不必言谢,也没有替王爷分担什么。王爷身处险境,我们也帮不上什么,惭愧!对了,还有从北府还带回来的一车财物,如今还在半分楼,前些日子就想送还给王爷,一直没有机会。”

    “不必了。”

    “不必了?”周放错愕不解道。

    李落和颜笑道:“这次在北府出了这么多事,连累长安镖局遭逢这样的横祸,是我思虑不周。半分楼为朝廷出使秀同一事出力良多,剩下这些财物就留在半分楼,算是我聊表歉意。长安镖局那边就请周兄和释前辈代为宽言几句,日后若有时机,我自会亲自登门道歉。”

    周放和释纤巧相视一眼,释纤巧诚颜应道:“王爷太客气了,这些事和王爷有什么干系,长安镖局吃走镖这碗饭,就是在刀头上舔血,遇到涧北城这样的事还算好的,王爷不必放在心上。”

    “话虽如此,总归是我连累了他们,前辈就不用推辞了。朝廷许我自行用度带去漠北的财物,哈哈,实则我能用的也就这一车而已,我亦不想再收回来。”

    释纤巧眼中闪过一道睿智的神芒,含笑应道:“如此老朽就不矫情了,多谢王爷。”

    李落含笑摇了摇头,示意无碍,转言问道:“前辈,今日前来贵楼,还有一事相询。”

    释纤巧微微一笑道:“可是数日后的道门之争?”

    李落朗笑一声道:“正是,半分楼执掌卓城白道武林牛耳,江湖上的风吹草动自然逃不过半分楼的耳目,今日特来请教。”

    释纤巧沉吟半晌,神色转凝,沉声回道:“道家和半分楼有些不同,半分楼只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想做出一番事来,就像老朽和周放。而道家源远流长,有他们自家的传承,一脉相传,在江湖中会更以正派自居,半分楼的确认得些道家中人,但彼此道不同,若说知晓底细倒也不尽然,只是知道些江湖上的消息。”

    “前辈可有指点?”

    “谈不上什么指点。”释纤巧顿了一顿,道,“道家两宗之争想必王爷已经知道了。”

    李落点了点头,应道:“嗯,道家天宗和地人宗,如今地人宗宗主就在皇宫之内。”

    “天宗入世,地人宗出世已经有好些年了。天宗门人遍布天下,在大甘武林中不难见到,不过地人宗却不常见的很,老朽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碰见的地人宗道人屈指可数,但这位地人宗宗主老朽倒是听到过些传闻,心智武功皆是惊世之才,此次入世,必将引起大甘武林的一番动荡。”

    “听闻道门之争起源自道家中人对道理解不同,有了分歧,这才有今日局面,前辈可否赐教?”

    “道家天宗追寻天道,大道无情,认为生老病死冬去春来只是大道轮回中无足紧要的表象而已,他们悟道旨在明白天地万物之间的因果,求的是所谓的大道;地人宗不同,地人宗本是以入世历练为法,尝世间百味,观天地百态。地宗主物,认为花鸟鱼虫皆藏有天地道法;而人宗则倡导人乃万物之灵,若寻大道,理该从人的身上追寻蛛丝马迹,拔丝抽茧,找到道法的印记。道家原本是三宗之争,后来地宗和人宗合而为一,变成了如今的两宗之争。”

    “这两宗,如何?”

    释纤巧缓缓吐了一口气,李落这一问可不是轻易便能答的出,也许这位大甘权贵便要对日后两宗之争生出审时度势的念头。释纤巧想了想道:“天宗信奉大道无为,讲究顺应天命,少与人争,少与物争,求的是天道精义。当年道家两宗还不是像现在这般争强斗胜的时候,天宗门人历来不显于江湖,而逢乱世,必是地宗和人宗门下在江湖上走动的多。只不过道家宗门之争愈演愈烈,天宗技高一筹,近百年中地宗和人宗都被压制,天宗弟子渐渐在江湖上多了些。

    人多了,事也就多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倚重半分楼() 
亦不是每个天宗弟子都能做到清静无为,再加上人心难测,难免会有良莠不齐,也能听见道家天宗门人专横霸道的事。不过这也算是世事弄人,如果换成地宗和人宗的门人弟子,只怕未必见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天宗出世,地宗人宗入世,哈,刚巧是换了过来。”

    “不错,道家天宗如今的宗主是逍遥子前辈,此老道法高深,只不过驭下就未必能有他在道法上的成就了。”

    “似乎也不该怪他,天宗不是历来讲究大道无情么,恐怕这些事他也不愿理。”

    释纤巧看了李落一眼,和声说道:“或许吧。”

    “前辈对此次道家之争怎么看?”

    “这个,道家门户之争,老朽不便意断。”

    “哈哈,我只是想听听前辈觉得道家哪一宗会胜出。”

    释纤巧微微一笑道:“半分楼和道家地人宗没什么交情,只认得天宗门下的几位道友,眼下还不好评断。”

    释纤巧没有正面回答,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