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斛律封寒急急扬声唤道:“拨汗,那你们有没有”

    相柳儿娇躯一颤,没有回头,逃也似得躲进了院子,空留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你猜呢”

    斛律封寒挠了挠头,嘟囔道:“这怎么猜得着。”随即也进了院子,关上柴门的那刻,斛律封寒望了望李落身形消失的地方,蓦地,似乎那个清秀的男子也没有那么让人讨厌了。

    信马由缰,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态度,说好听了是自在洒脱,说不好听了那就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游手好闲模样。

    现在的李落,正是这种混吃等死,了无生气的样子。

    花了几钱银子的船资,过了昆江,踏上秦州之后李落就松开马缰,任由胯下骏马驮着自己漫无目的的东游西逛,一路走走停停,李落懒得分辨东西南北,走到哪里便算哪里,斜斜倚在马鞍上,懒散的打着哈欠,多半时候都是一副睡意惺忪的模样。

    天气越来越好,春意渐浓,抛开北府仍旧阴云惨淡的战局不说,倒是个难得踏青的好时节。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壶觞小城() 
    时有游侠浪子行走,李落混迹其中很是不出奇,恐怕也没有人能猜得到身旁擦肩而过的这个无所事事的闲人本该是大甘最忙碌的那个人。

    走了几日,骏马止步,大约是饿了或是渴了,呼哧几声,叫醒了马背上昏昏欲睡的李落。李落挑了挑草帽帽檐,抬头看了一眼,咧开嘴无言以对,果然是闷头乱撞,竟然到了壶觞州地界。

    壶觞州地处幽州以南,与大甘中府隔江相望,自古都是昆江以北的重镇和商阜要地,远非幽州的华海能及,有北府万里藏珍,壶觞三尺纳秀的说法,大意是说北府地广物博,但万里之内的繁华还及不上壶觞的三尺之地。当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不过足以见得壶觞的鼎盛和繁荣。

    有一首古词,绝唱于前朝末世,写的便是壶觞州:

    江上繁华,北岸人物,尚遗秦汉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叹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八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江南。鉴英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昌酒楼。

    这首词成于残商之前,为一名忠烈英雌所书。当年商朝兴兵天下,废旧制,立新规,建大商王朝,享百年荣华,不过这些指点江山事从来都是相似的,就如同一个个轮回,此消彼长,此起彼伏。

    当初这位前朝英雌也是一位风流人物,夫家便是壶觞显赫门阀,可惜在商朝的金戈铁马面前也不过是过眼的云烟而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连这位英雌也被人所掳,壶觞后主贪恋其美貌,用强相逼,怎料此女其性如烈火,宁死不从,写下这首江上繁华之后就悬梁自尽,百年之后这首词悄悄流传了下来,供后人敬仰,更多的还是唏嘘感慨。

    清平八百载,有数不清的典章人物,在战火面前却都逃不过扫地俱休的结局。纵然犹客江南,倘若愿意委身,自然能保住性命,只是鉴英郎何在,如此留得性命又是怎样的苟且,还不如梦魂千里,夜夜想着壶觞夫家的昌酒楼。

    这首词李落年少时在宫中读书的时候学过,当初太祖起兵攻打残商的时候,这大约是其中的一个借口,虽然在那张诉状檄文中这个借口微不足道,但总归是有人愿意听的。群英揭竿而起,替那位枉死的英雌人物讨一个公道,虽说前后隔了数百年,但大势所趋,大甘太祖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该信的人自然会信,不该信的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不会信的。

    得幸于此,李落记住了这首词,记得当初那些翰林院的老先生一个个品头论足,说的是这位英雌国破家亡之恨和自身被掳之辱的无限悲慨,一朝之繁盛及横遭蹂躏的悲凉,与丈夫城破后生离死别的凄惨命运,魂断千里,融小家小情于家国亡族的大恨之中,立意何等久远。少年时的李落在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却没有想当年的事迹是怎样的可歌可泣,而想的多的是如果有朝一日大甘也沦为那般,还会有多少人写下这样绝望的诗词来。

    昌酒楼据说就在壶觞州首城酒泉,不过在百年战火中早就付之一炬,踪影全无。

    而在那之后,壶觞又是一场繁华,如昔如故。

    桃李繁华,芰荷清净,景物相继。霜后橙黄,雪中梅绽,迤逦春还至。寻思天气,寒暄凉燠,各有一时乐地。如何被浮名牵役,此欢遂成抛弃。

    如今醒也,扁舟短棹,更有篮舆胡倚。到处为家,山肴社酒,野老为宾侣。三杯之后,吴歌楚舞,忘却曳金穿履。虽逢个清朝贵客,也须共来一醉。

    这才是壶觞三尺纳秀的模样。

    李落眼前的这座城名为仪狄,是一座小城,不过靠近昆江,交通甚是便捷,也很有些繁华景象,即便毗邻的幽州已是兵戈扰攘,不过这里却还能见行人进进出出,脚步快了几分,但脸上的神情还不到惶惶不可终日的地步。

    城门盘查的很严,如今大甘朝廷下了很大的力气,严防草海细作混入大甘各州府,其中也有李落的帅令,只是和相柳儿一席长谈之后,才知道当初种种手段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进了城,李落闲步而行,随着街上行人无意东西南北,找一家客栈,今夜就在这座仪狄城歇脚了。

    客栈很小,客房只有六七间,土墙泥瓦,收拾的倒还算干净。李落付了钱,安顿好坐骑,添上草料,这才混入客栈外的行人当中,领略一番壶觞小城的景色。

    沿街的房屋亭阁与中府卓州几乎没什么分别,多以土石为墙,木瓦盖顶,只有大户人家或是财大气粗的商贾才会用上雕梁画栋的木竹之类,修筑数层高的楼宇,有简有复,有朴素也有奢华,不过却都各自昭显着各自的身份地位。

    这样的琼楼玉阁李落见得多了,反而不如那些土墙木瓦的屋子瞧着亲切。

    街上飘着酒香,到了壶觞州,不尝一尝壶觞的美酒就不算真正到过壶觞州。这里还不是壶觞酒樽的酒泉城,只是一座寻常县城,不过就已经能看见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会堆着几个大酒坛子,多的甚至会积成小山,足足有院墙那么高,瞧着别有韵味。

    壶觞美酒甲天下,大甘五府皆知,众口皆碑,其中青州从事名扬天下,为酒中尊王,非大富大贵的人家不可得。只是青州从事酿制的技艺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是壶觞白家的不传之秘,量产极少,所以固然名气极大,但实际上市面上难得一见。

    除了青州从事,壶觞州还有十三种难得的酒中精品,名气不及青州从事,但流传却要比青州从事广的多,也被世人所熟知:

    其一欢伯,取名自酒为欢伯,除忧来乐,据说是一种可以忘却忧愁烦恼的酒;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白家屠苏酒() 
    其二名金波,是酒中异品,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味甘洌,百金难求;

    其三白堕,源自一位出身白家的酿酒宗师的名字,此酒也是白家为了纪念前人所酿,不多见,向来以清贵著称;

    其四冻醪,即为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说法,大概是这个时节最相宜的酒了;

    其五醍醐,是个雅酒,据说很早以前有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逢赶考之时,一杯醍醐,灵机灌顶,笔墨挥毫,成就了一番功名,所以此酒在文人雅士当中多有流传。当然不是人人都为了考取功名,有喜好书画的,饮一杯酒,兴许能接着酒兴写出一副好字,作一副好画。

    醍醐美酒的名气不小,而且还有传神之妙,李落自是不信的,也许真有人凭借醍醐美酒灵犀一点,但科考殿试几乎不可能,倘若敢在殿试之上喝酒,被禁军赶出去都是轻的,万一落个藐视天威的罪名,掉了脑袋也不算什么。

    其六黄封,为大甘官酿,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黄封,论酒味酒色都要比金波稍逊一筹,不过既然是官酿,当然也不能太过奢侈,要不然这一年当中朝廷上下各府司衙耗费在官酿上的银钱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七清酌,是祭祀用的酒,味清香,是祭奠祖辈先人的酒,喝起来着实一般,只不过胜在味道好闻,一向只在祭祀中才会用到。不过这种酒也就只有大户人家祭祖的时候才会用到,寻常人家没人会特意买清酌祭奠先祖,究其因由,还是太贵;

    其八曲生,得自曲生频来,则骚客金兰友。是高朋满座,故友重会的相逢之酒;

    其九屠苏,屠苏在壶觞州诸酒当中地位颇是特别,有年年最后饮屠苏的说法,每年到了年关前后,大甘十之八九的人家必会喝上一杯屠苏酒。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孩童过了年关增加了一岁,所以要祝贺他;而老人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些时间后喝,有祝长寿的意思。

    有酒词: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屠苏美酒性香醇,入口绵长,是很难得的酒中精品,更为难得的是壶觞白家的屠苏美酒并不算贵,比起别的好酒要便宜不少,只要不是家徒四壁,大多都能买得起一坛屠苏酒;

    其十香蚁,酒味芳香,浮糟如蚁,故称香蚁,也是等闲人家难得一见;

    十一天禄,得名于上古瑞兽,偶尔有世家窖藏,但新酒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在大甘出现了,据说酿制的古法已经失传,渐渐成了绝响。这种美酒李落没有喝过,也不知道酒味如何,只知道一坛天禄的价值几乎赶得上五十年的青州从事了;

    十二酒兵,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故名酒兵。此酒以烈成名,回味悠长,军中庆功时多用此酒,江湖上的豪侠和绿林中的豪杰也多喜好饮酒兵,是极具北府特色的美酒;

    十三为清圣浊贤,此酒源自前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残商末年因饥荒严禁百姓酿酒,饮者讳言酒,故将酒之清者称为圣,浊者称为贤,如今听起来有些小雅,不过在当年要是稍有不慎,那可就是掉脑袋的大罪。

    壶觞州排得上字号的好酒有十四种,那些没有名气或者小有名气的酒更加多不胜数,虽说到不了家家户户都酿酒的地步,但也相去不远了。当然这大甘五府也不是说除了壶觞州就没有别的地方出产美酒,其他州境自然也有佳酿,只是不如壶觞州这样以酒闻名于世。譬如镜州就有一种美酒叫做明水,醇香冠绝天下,也是百中无一的酒中佳品。

    壶觞州酿酒的人多,传承自然也就不少,大甘百年,有壶觞一盏家万里,坛喉跃马白弓池一说,这其中白弓池就是壶觞以酒成名的三大世家。白家居首,弓池次之,除了天禄和清圣浊贤,余下的一十二种名酒皆是出自这三门名家之手,其中白家独占其五,青州从事自不必说,欢伯、白堕、黄封和屠苏亦是白家的不传之秘,天下闻名。

    走在仪狄城的巷子里,不时就能闻到酒香,转过一道街角,便能闻到不一样的味道,有纯,有烈,有绵长,有圆润,亦有辛辣,直叫人不曾喝上一杯,就已经醉在了这方天地之中。

    李落不喜饮酒,不过酒量还算好,不说千杯不倒,但若想不醉,倒也能喝上几坛。

    闲庭信步,分辨着酒香,若有新奇的酒香味道,李落便驻足品上一番,不过没有进去尝一尝的打算,可惜翟廖语未曾同行,要不然必定乐不可支,流连忘返。

    走着走着,忽然前面的街上传来一阵嘈杂声,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好似有人在争论什么。李落本欲转头,随即一想,反正此刻的自己只是一介闲人,闲人当然爱看热闹,就顺着争论声走了过去。

    到了近处一看,一群人围在一座酒楼前指指点点,楼门口一名女子双手叉着腰,横眉冷对,门前站着三名男子,衣冠锦然,正对着女子呵斥着什么,就见女子连连冷笑,却没有分毫退让的意思。

    李落凑过去听了几句,再加上身旁有人议论,大约明白了几分,原是这酒楼里卖的是白家的屠苏酒,引得城中酒行不满,隔三差五的上门找麻烦,碰巧今个又让李落撞见了一回。

    “你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好恪守本分,整日里搔首弄姿,成何体统?”一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大声呵斥道。

    女子冷笑一声,道:“我卖我的酒,关你屁事!偌大一个仪狄城,你卖得酒,难道老娘就卖不得么?”

    

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