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这话说的那叫一个霸气,唐明的脸立刻就红了,他这个当爹的还没从激动中回过神来呢?这义父发什么神经来跟自己抢儿女,这事打死他都不能退让。
郑和是他的义父没错,可凭什么是第一个要改姓郑,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而且这还是自己与佳澜的第一个孩子,身为正妻的她会答应才怪。
想至此处,唐明的脖子一梗便想一口拒绝,不料郑和却截口言道:“我宝船的图纸给你,许你自个造十艘!”
唐明话到嘴边硬生生的咽了回去,说实话他此刻被郑和的话给动摇了刚才的决定。
一见唐明犹豫的神情,郑和嘴角一翘:“12艘,不能再多了,再多我也无法向皇上交代。”
唐明考虑的根本就不是多少艘的问题,他心动的是宝船的图纸,只要他有了宝船的图纸,想要造多少艘还不是全凭他的意愿。在大明有朱棣把守不能造,那他就到自己的济州岛上造,谁能拿自己怎么样。
再说了,朱棣一走就是朱高炽这个太子掌权,自己没办法忽悠朱棣难道还忽悠不了太子。
而令唐明犹豫的是这个孩子的事,毕竟是他的正妻的第一个孩子,改姓郑的话还不知道方孝孺这个老顽固答不答应。这事的阻力不小他一时间也做不了主。
“你小子胃口可别那么大,有了图纸以后想造多少艘还不是你说了算,可别因小失大啊!”
郑和的话音刚落,老管家立刻在一边附和道:“是啊少爷,说到底都是一家人,老爷只不过想让孩子改个姓而已。你看,老爷在这世上就孤零零的一个人,万一老爷这次出海有个三长两短的连个名正言顺来继承这偌大家产的人都没有。”
老管家话到此处停了下来,眼里的老泪又开始吧嗒吧嗒的往下掉,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好一副可怜摸样。
老管家的表演几乎无懈可击,可惜他还是没能逃过唐明的火眼金睛。坏就坏在老管家心里一点悲伤之意都没有,他此刻由内心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喜悦,透过其眼神完完全全的出卖了他这翻表演。
事情确实如老管家所言,都是一家人,这孩子虽改了个姓却依然还是在自个的身边长大,再说郑和是自己的义父,他没让自己改姓就算客气的了。要是他让自己也改姓,那自己的孩子还谈什么改不改的问题。
得了,这事自己始终是拒绝不了的,还不如趁现在有好处捞,先答应下来,不然以后要是后悔了连个好处都捞不着,可能还得得一身埋怨。
“一切全凭义父安排!”认命的唐明落寞的拱手言道。
“哈哈哈,好好好,你小子别一脸不甘心的表情,你的孩子不就是我的孙子嘛,大家始终还是一家人,改个姓而已你又不会少块肉。还有,这是我郑府以后真正的小主人,为了她们母子着想我这次远航会命人把她们都接过来南京,你小子可得给我看好了,若是出现什么差错我唯你是问。”
唐明直接两眼一翻,痛苦的闭上双眼,这孩子还没出生呢,郑府里自己立刻就被降级了,还未来的小主人,说到底还不是老子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会轮到它骑在自己的头上。
不过郑和那句要把佳澜接来南京,这点唐明是高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以前他是怕自己老婆那敏感的身份会惹朱棣不高兴,现在朱棣都要去北征鞑靼了,他也就无需再顾忌到这些。
唐天豪和邱氏两人对唐明的第一个孩子便要改姓,这事它们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可这会唐明自个都答应了,它们也是没辙。说到底它们在这郑府里只是沾了唐明的光,始终还只算是客人,话语权并没有多少。
有人高兴有人愁,总的来说还算皆大欢喜,郑和老来得了个孙子算是后继有人,而唐明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将得到更多,谁都没有损失都有好处。(。)
第209章 都走了()
大年初三刚一过,整个郑府便忙碌起来,老管家早早的便准备好了马车等候在府门口。今天是郑和出海远航的日子,几年来的等待终于到了考验的时刻。
郑府里的所有人今天都必须到场为老爷送行,没有可以落下来。老管家对此看得很实在也准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会全部人都已到位,除了拖拖拉拉的唐明还没出来之外,人都已到齐。
老管家知道唐明是在为老爷准备一个神秘的礼物,可这礼物从年前就一直在准备着,怎么到了这会还没准备好?时间已经不早了,再不出发老爷的船队可就要走了。
心急的老管家连着叫人去催了几次,可得到的一句话却总是还没好。左盼右盼的终于等来了唐明,却只见他空着两手而来,根本就见不到他带着那什么神秘礼物?
唐明边上马车,边对看着他发愣的老管家笑言道:“好了,快启程吧,再不走就真的赶不上了!”
老管家这才回过神来,一声呦喝近三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杀向城外。
祭海是重要的环节,每次出海的人都必须祭海祈求平安,仪式一过郑和也登上了船,却迟迟未见唐明到来。这家伙前两天就神秘兮兮的说要送自己一件神秘的礼物,这会他都要了却不见其人影。
“唉,这小子。”郑和发出一声感慨,正要嫌弃唐明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还出了差错,突然,他眼角的余光中出现了一只队伍正火急火燎的往码头赶来。
两面郑字大旗在迎风飘扬,持旗者正是李霸与朱勇,两人骑着高头大马在前方开路,威风凛凛的摸样煞像要出征的两员大将。见此阵仗围观者纷纷自动让路而行,李霸与朱勇也速度不减,驱马直接上了宝船,后面紧跟着的是唐明所乘坐的马车。
到了宝船上,朱勇与李霸把手中的郑字大旗直接插到了船头和船尾处。这两面郑字大旗就是小叮亲自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本来只需一面就好,但小叮念陈佳澜的好,也代她绣了一面。
这是小叮的一番心意,郑和对此很开心,膝下无子女,虽老家还有些亲戚可都没在他身边,天伦之乐和家庭的温暖郑和从来就不曾拥有过。
大年初一到初三,这三天算是郑和这辈子过得最幸福的日子,唐明带着小叮尽到了身为义子的本份,让郑和彻彻底底的当了一回爹,享受到家的温暖和天伦之乐。
这是心灵上的慰藉,比物质上的享受要来得实在,而且此刻的郑和对物质上的追求已经不再热衷,这多少可能也是受到姚广孝的影响。
“义父,这就是我要给你的神秘礼物!”唐明带着小叮下了马车,从怀中拿出两个精工制作出来的望远镜。
郑和不明这是何东西,从外形上看他只知道这是两小节铜棍,其表面还雕刻了一些花纹,看起来像一件艺术品。神神秘秘的准备了几天,就是要送自己一个艺术品,郑和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唐明一见他的神色便知其意,苦笑着言道:“义父别误会,这东西我管它叫望远镜,里面有两节用时需拉开,放到眼前望去的时候,便可以看到比人眼多几倍的距离。”
郑和脸上一喜,伸手便抢过望眼镜,照着唐明刚才所言的方法凑到眼前立刻就张望起来。由于拿反了郑和并没有看到效果,唐明连忙上去为他校正,这才看得清楚。
这两个望远镜的是唐明用上好的水晶打磨而成,其效果要比先前他打造的要好上许多。
郑和对这望远镜爱不释手,他很清楚这东西对自己在海上有多大的助力,心中欢喜的的郑和此刻也不得不佩服起唐明来,话说这小子年纪轻轻的总是能干出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来。
一开始的改良农作物,到后来的锻体之术,还有那锻铁之法也是一绝,就连宝船的钢铁龙骨都是他提议的,越跟他接触久了越发现他的不平凡之处。
他郑和做的最好的一个决定便是收下唐明做义子,虽然一开始他也是想要利用唐明的私心,可发展到如今他早已把唐明视为己出,就连自己的恩师姚广孝也是对他关爱有加。
时间已经不多,也是时候该了,两父子该说的话也说完,郑和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舍也到了离开的时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总是分了又聚,聚了又分。
互道珍重后,唐明几人回到马车上下了宝船,立于岸上目视着郑和的船队渐渐离去。随船的人员也都有家属来相送,到了真正离别的时刻,所有人都露出了依依不舍的表情,却没有任何一个家属会流泪。
哭对送行来说代表了不吉利,因此大家心里就算有再多的难过也得咬牙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
送走了郑和,唐明回了郑府,一路上小叮缠着唐明追问着陈佳澜是不是要来南京的事。这丫头似乎对此很开心,令唐明很是费解,心里不由感慨着,这古代的女子就是与众不同,正室都要来自己身边,她这个偏室的不但不吃醋反而窃喜。
唐明反正是不用去操心了,只要她们两个女人不打起来,不给他添堵怎么高兴就随她们怎么办!
朱棣走得静悄悄,没有大张旗鼓更没有让朝中大臣知道,兵马和粮草全部都在北平等候着。朱棣从南京出发的时候只带了几百御林军和张玉这个大将。
姚广孝也跟随而去,就算到现在唐明还不知道朱棣是走的海路还陆地,姚广孝只在前天的时候跟他提了一下要离开,让他好好辅佐太子,其它的绝口不提就把唐明给轰出来。
弄得行踪如此神秘,说是为了皇上的安全,这点唐明倒是很赞同,也不敢追问此事。灰溜溜的与姚广孝道别,唐明对这事绝口不提,如果他走漏了风声,皇上一旦遭遇到什么事,他必定会受牵连,就连姚广孝都不能幸免。(。)
第210章 皇家的买卖()
朱棣这一走,太子便暂时掌权皇后为辅,唐明的富国强民计划也开始实施。
整天一班人早早的便在朝堂上扯淡,这是唐明绝不会干的事,与其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还不如大家都到实地里考察论证。
至于有没有效果唐明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却敢保证,如果这样坚持下去至少朝中的大臣会多一些实干型的人才,少一些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废物。
唐明这个提议一出来,便遭到群臣的炮轰,没有一个会支持他这个提议。可唐明需要去鸟他们吗?自然是不需要的,他只要搞定了皇后和太子,这些在朝堂上跳得欢的大臣最后还不是得乖乖的听话。
皇后是彻底钻进钱眼子里,一听唐明说办个皇家弄场有钱赚,她二话不说就批准了。朱棣这次出兵又把刚刚宽松点的国库给掏空,皇后为此还埋怨了朱棣几句,却被其告知要钱就找唐明。
坐着马车带着小叮,唐明显得很悠闲,打着皇家的旗子想要捞点钱这有什么难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你够聪明又有那么一点实力,赚钱是分分钟的事。
当然了,唐明这会能够这么悠闲还得靠朱棣不在南京,若是朱棣这个精明又抠门的皇帝在,他办起事来自然就不能像现在这么轻松。消息一早就传播开来,皇后娘娘要在城外的郊区,把那一大片荒废的土地用来做农庄。
这是皇家的事情本来不会有人去太过关注,可满城张贴的皇榜上最后都写着,招有意合作的商人来投资。这话对那些小商小贩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却对那些狗鼻子一样灵敏的大商人来说,他们都嗅到这里面巨大的商机。
更有甚者是看到他们可以借此攀上皇家的关系,这关系对他们这些巨商来说事关重要,自己以后在商路上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就看此次机会自己能不能紧紧的抓住。
大明向来不缺有眼光的商人,他们缺的只是政策与官家的支持,可在这样的封建制度下,商人都成了最低贱的贱民,他们被冠上不劳而获这顶高帽子,不仅是贱民更没有地位。
这些商人都是腰缠万贯之人,他们多的是钱,可没地位便没保障,钱再多也只是官家一句话就能让他一辈子的努力化为飞灰。就像大名鼎鼎的沈万三便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西城外一大片足有一百多亩地荒田,被唐明借用太子殿下的大笔一挥,立刻就变成了皇家的田地。而此刻皇家的田地就是他唐明说了算。
满朝文武大臣都在这里,太子与唐明也在这里,望着这一大片长满荒草的旱地,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这就是唐明口中那所谓满地金子的农业基地,还说将在这附近建造一所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学校。
此刻众大臣都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当猴子给耍了,愤怒的情绪再一次被点燃,炮口又对准了唐明开始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