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墨楼自然也是能够想通这点,朝着二人点了点头,算是见礼了。而周斌杰觉着二人之前虽没有出言嘲讽,却也没有仗义执言,所以扭向一边,对二人爱理不理的。
郑直和马志萧也是对之前没有出言表示了歉意,不过现在他们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这树下,已经是表明了立场。两人都称得上君子,也算是徐明远在书院除了白墨楼和周斌杰之外结交的算是关系好些的朋友了。
几人偶偶交谈几声,说的多是这次院试的一些事宜。等诸生都进了书院,这次住持院试的提督学政应该还要诫勉一番,之后便是去试堂准备考试了。
提督学政是各道主管科举的主官,正三品官职,比起蜀州刺史仍要高上一级。一般是由翰林学士,或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算是清要官职。
诸生都进了书院之后,随着一身钟声响起,一行人便是从书院后走了出来,诸生也是渐渐安静下来。
领头的是曾院长和一个身着紫色绫罗官袍,腰悬玉带钩,高大,方正脸的四十岁左右的官员,应该便是那提督学政了。其后还有一行五六个穿着各式官袍的官员,和几名书院的教习,王陆启也在其中。
徐明远的目光在那个高大,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提督学政身上停留了一会,再落在夫子的身上。虽然夫子只是穿着青色长衫,不过和那提督学政并行,丝毫不显弱势,甚至那提督学政还隐隐落后半个步子。
“孙学政当年科举时,曾院长便是座师。”像是知道徐明远在想什么,白墨楼轻声说道。
徐明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若是如此,倒也说得通了。座师是科举之时,参加科举考试中试的举子和进士对于主考官尊称。这次院试也一样,若是他们能够上榜,那这孙学政便是他们的座师。
曾夫子和孙学政一行人走到诸生面前停下,一位教习示意诸生安静之后,那孙学政便是开始讲话。
孙学政所言大体便是对诸生的勉励之言,倒是没有说什么长篇大论,之后又是讲了这次院试的详细。这次院试考两场,今日一场,明日一场,便算是结束了。
讲完这些之后,孙学政便是示意诸生可以去考场了,而一行官员教习又是向着考堂的方向而去,今日的考试便是由他们住持。
待到诸位官员走远后,诸生便是在各位小吏的指引下,拿着自己的东西,寻各自的考堂座位去了。
徐明远和白墨楼他们的考堂皆是不同,所以和他们说了一声后,问清了自己的考堂位置,便是拎着竹箱寻去了。
考堂就设在书院的教斋,每个教斋摆了四排各五个位置,皆是摆着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可容纳二十名学生。
徐明远寻着了考堂,座是丁丑,便是在座位上坐定,先将笔墨纸砚备好,将竹箱放在桌旁,着开考的钟声响起。
诸生也是逐渐入考堂,坐下之后便是不再言语,整个考堂陷入有些压抑的安静,就连原本心性淡然的徐明远都心跳加快了不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多少读书人的野望,而今日这院试,无疑是要踏出的第一步。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绿色龟甲绫官袍,腰悬银垮的年轻官员走进了考堂,而他身后跟着两名抱着一叠考卷。
这官员三十岁左右,相貌普通,一字剑眉微微上翘,看身上官袍,应该是七品官员,这个年纪,倒也算年轻有为。他目光犀利的在堂中诸生身上扫了一圈,朝着那小吏点了点头。
那两名小吏便是开始分发试卷,每个学生的桌上都放上十几张画着红色横竖直线的白纸,横竖各十二行。还有几张印满字迹的纸。
第四十二章 下笔如有神()
徐明远坐在最前面一排,面前站着的便是那名年轻官员,桌上的试卷除了十几张白纸之外,还有四张写满题目的,上面的便是试题。
这院试分两场,今日一场,明日一场,而今日所要考的便是墨义、帖经和经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问答题进行解答,帖经则是从经书之中摘取一句,然后根据这一句写出联系的上下文,至于经义则是根据题目给出的经书,进行议论。、
可以说今日这一场院试难度并不算大,多是对经义的背诵理解,只要基础足够扎实,一般都不成什么问题。
不过难虽然不算难,但胜在题量大,就如墨义便是有着足足五十道题目,帖经和经义也是各有数十道,若是对于经书不够熟悉的话,想要全部做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徐明远目光在考场之中扫了一眼,这一堂二十人,除了坐在角落里的那个钱庆福,其他学生都怎么熟悉,最多是点头之交罢了。
那两个小吏将试卷分发完了之后,便是默不作声地站在了考堂的最后面,各站一个角落,应该就是协助那名官员监考的了。
而那名官员则是坐到了最前边面对着诸生的一条太师椅上,正襟危坐,面色冷峻的看着诸生。应该是注意到徐明远的目光,剑眉微挑,眼睛微眯着看了徐明远一眼,眼中警告意味颇浓。
徐明远也是注意到那官员的目光,冲着他有些歉意的微微点了点头,将目光收回,认真翻看起桌上的试卷来。关于院试,这段日子他也向白墨楼和曾夫子询问了诸多问题,对于过程,还有要考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院试比起八月的秋闱,又是有些不同,因为是书院内部的选拔,所以比起秋闱又要简洁一些,只分两天便是考完了,而秋闱则是要连续考三天。
将题目大体翻看了一遍,徐明远心中也是差不多有底了。这些靠记性便能做的题目,哪里又能难得倒他呢,无需多想,只是一眼,答案已在心中。
发下来的白纸是用来答题的,在最前边还留着一段空白用来填写姓名和信息,以便进行糊名。科举糊名制度是从二十几年前开始的,而且不光是糊名,还有专人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科举糊名誊录可以说让科举变得公正了许多,也算是天下贫寒书生的福音。虽然刚出来时遭到了极大的阻挠,但是当今圣上态度强硬的推行,还是让这个制度保存下来。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悠长的钟声响起,这第一场院试便是开考了。
将题目放在桌子的左边,将白纸摆正放在面前,徐明远正襟危坐,提起毛笔在砚台中一蘸,低执,枕腕,开始书写名字和答题。
楷书、隶书徐明远自小练习,后练行书,最喜的还是豪放自在的狂草。
答题得用小楷,若是二十年前,有一手精妙的小楷,能让卷子添色不少。现在的话,因为誊录制度的施行,所以字写得如何,反而不怎么了。
不过俗话有言,字如其人,能够写得一手好字,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件坏事。便是以后入朝为官,写奏折一样免不了写字。
考堂中的诸生也是纷纷开始答题,只是有些太过于紧张了,连墨都忘了研磨,等提笔之时才想起,显得手忙脚乱的。
那年轻官员目光在诸生身上扫过,又是落在了面前的徐明远身上。刚刚徐明远目光四下观望,也是落在了他的眼里,此时自然会多看上几眼。
这年轻官员名为李川先,是同进士出身,虽然比起进士只是多了一个同字,但待遇和进士又是大有差距了。不过这李川先很有能力,颇得孙学政赏识,所以才能够这么快便提升至七品。
李川先这些年也是监考过好几次科考了,有院试,也有秋闱,所以对于那些想要在考堂之中浑水摸鱼的学生,还是比较有眼力和敏感的。徐明远之前那个微小的动作,落在他的眼中,那便是值得的了。
不过这考试才开始,而徐明远也没有的动作,所以李川先也只是不动声色的向前稍稍倾了倾身子,看向了徐明远的考卷。
只是一眼,李川先目光一凝,双眼不禁瞪大起来,甚至身体都不由向前探了几分。
原来,这才开考一会,徐明远已是开始奋笔疾书,一张白纸,已是写了大半张了。而且因为糊名誊录制度施行之后,诸生一般不会太追求的是否优美。
但是徐明远这洋洋洒洒大半页小楷,端庄成熟,遒劲健美,有着一种飞动之美。可以说若是没有誊录的话,就凭这样的书法,首先便是能够给评卷之人极好的印象,只要不差,评分绝对高。
李川先也是马上发现自己的失态,连忙坐直来,看了徐明远一眼,对于徐明远的观感倒是改变了不少。原本他还觉得徐明远是那种想要浑水摸鱼之人,不过看了他那遒劲而又秀美的小楷,还有墨义下笔如飞之后,也是重新看待徐明远了。
李川先也是寒门出身,见徐明远穿着半旧青衫,不禁想起当年自己求学时的情景,一时间竟是对徐明远有些期待起来,想要看看这个学生到底能够考出怎样的成绩来。
徐明远认真做题,倒是没有注意到那李川先对自己的,不过就算是注意到了,他现在也只能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了,总不能起身见礼吧。
墨义的题量不少,不过徐明远对于经书极为熟悉,又是跟着师父拜访过许多博古通今的大儒,所以看到题目答案便是信手捏来,速度快到让那监考过数次的李川先都吃惊不已。
徐明远写完一张白纸,轻轻吹干墨汁,便又是拿出第二章开始往下写去。
而徐明远这般动作,也是引起了周遭诸生的注意。寻常学生苦思冥想才写出了三四个,那研墨的学生墨甚至还没有把墨磨好,徐明远已经写完一页了,这也实在是太夸张了一些。
坐在角落里的钱庆福看着面前如同天书一般的试卷,连墨都懒得研墨了,从书箱里拿出几样吃食,一边吃,一边看着坐在最前边的徐明远,准备看他出丑。
在他看来,徐明远能够在辩论中拿第一,肯定是因为院长偏心了,徐明远根本没有什么才学,又怎么做得来这院试的试卷呢。
不过只是一会,钱庆福便是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本以为会和他一样的徐明远竟是提笔便写,而且只是一会便写完一张,比起周遭的诸生都快了不少。
“这小子肯定是乱写的,看来是怕在考堂上丢了面子,打肿脸装胖子呢。等过几天院榜出来,看你还如何装。”钱庆福把一只鸡腿塞进嘴里,安慰着自己想道。
而周遭诸生也不知有多少这般想着,不过还是不由的加快了几分手上的动作,也想要快些写,只是怎奈有些经书注释太过生僻,仔细去想,又是耽搁了不少时间。
徐明远倒是没有注意到周遭诸生的表情,便是真看到了,估计也影响不到他丝毫。
正如在书院门口时他心中所想,谁人不曾十年寒窗苦读,便是随着师父远游,归来之时,驴车里永远是一车的书。
这些年他看过的书岂止万卷,踏过的山水岂止万里,今日下笔如有神,皆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连着写了一个时辰,徐明远已经是差不多将墨义和帖经写完了,整齐叠在一旁写满的白纸已是八张有余。
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脖子和手腕等关节,徐明远也是感觉肚子有些饿了,便是将竹箱里的油纸包着的柳三娘做的烧饼拿了出来。这烧饼之前被那王大勇给掰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此时刚好直接入口,连咬的步骤都省了。
烧饼冷了之后口感便差了不少,不过柳三娘给他的肉馅很足,所以虽然嚼着有些韧劲,依旧味道不错。
做了一个时辰,诸生也皆是有些累了,纷纷停下休息休息,吃点自己带的吃食,补充一下体力。
诸生许多连墨意都还没有写完,此时一看徐明远手边一叠七八页写满的白纸,皆是有些吃惊。
而那李川先此时看徐明远的目光也是没了之前的警告,反而是多了几分欣赏和期待。徐明远连续不断的写下来,他也是看在眼里,他可不是如诸生那般猜测徐明远乱做的,他仔细看了徐明远写的几条墨意,丝毫不差,已是在心中认定徐明远才学过人了。
吃完了两个烧饼,又是拿出水囊喝了一口水,徐明远才是收拾好东西,开始答题。
墨义和帖经之后是经义,三道经义题,以圣贤之论为题,加之自己的想法展开议论。经义题较为繁琐,要写的颇多,而且要与圣贤之论相符,所以需要的时间也较长。
徐明远将三道经义题认真看了一遍,在脑海之中将和这三道经义有关的经书回想了一遍,才是提笔开写。
第四十三章 青龙出水刺苍松()
两个时辰后,徐明远写完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