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书痞-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柳姑娘——你,你怎么来了?”

    一听何远这话,柳月儿面色一惨,小嘴一撇,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何公子,你真是不要我了吗……”

    坑爹的!

    何远想撞墙!

    他已经感觉出来了,身后的杀气大涨啊。

    “姑娘,你有什么话,只管跟我说,我为你做主!”

    说起来,虽然曾经同在一个县城,但何母真是不认识这位柳姑娘。此时一见这么朴实俊俏的一位姑娘,梨花带雨委委屈屈地站在那里,就不由怜惜之心大起,狠狠地瞪了自家儿子一眼。男人风流一旦算不得大毛病,尤其是在自家老娘眼里,但负心薄幸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事绝对不能允许!

    眼睁睁地看着柳月儿一脸委屈地冲自己面前走过去,何远急得只拍脑门,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女人竟然来真的,说投奔自己就真的来了!就在两人即将擦身而过的瞬间,何远看到了柳月儿眼神之中一抹戏谑的目光。

    次奥!

    这女人是在玩自己!

    但自己还真是没有办法,在这种事情上男人天然的就弱势啊,更何况自己还跟人家真有点那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远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母真是有几分气恼,这孩子家里明明有了这么漂亮的媳妇,还在外面胡来!何远差点就跪了,怎么回事?

    勾搭的温教渝的外室……

    他估摸着要是这么说,老娘能抽他大嘴巴子。

    “何公子,小女子只想为奴为婢报答您的大恩大德,还请公子不要赶小女子走……”

    柳月儿冲着何远,怯生生地行了一礼。何远这个时候哪里还敢再说一个不字,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娘们就是霸王硬上弓,硬欺自己不敢反对啊。

    “举手之劳,举手之劳,姑娘何必如此认真!”

    不就是摸了几下,至于吗……

    听见两个人如此对话,何母和身后的两个女人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风流债就好。

    “小女子如今已经无家可归,还请公子收留。”

    “好吧,既然如此,你就留下好了。”

    何远认命地点了点头。柳月儿顿时破涕而笑,瞧得何远一阵无语,这变脸的功夫,也是没谁了。

    于是,他眼睁睁地看着柳月儿变出了个家破人亡的惨剧,赢得了几个女人的眼泪,然后又眼睁睁地看着柳月儿争取到了伺候自己的机会。

    他很为几位女人的智商,尤其是陈娴和扈三娘的智商着急啊,你们根本就是在引狼入室啊。但他很识趣地没敢反对,他怕柳月儿直接掀老底,这事憋屈的。剩下的日子,何远才真是痛并快乐着啊。

    这柳月儿有事没事就往自己房间里凑,更要命的是,动不动地就在自己面前撅起那浑圆丰腴的大屁股,要不就是可着劲地往自己怀里挤,真是要了老命了。如今这家里可不比以前,院子虽然大了,但人也多了啊,尤其是女人也多了,就不提胡三娘这种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的女孩子了,但就神出鬼没的小玲儿就防不胜防啊,想顺水推舟的偷个腥都不敢啊。

    他感觉很有分开住的必要了,反正咱家里院子多,但他没敢提……

    于是,他只能化悲愤为力量,日夜研读那本包着书皮的《大衍真解》,还别说,这几天还真研究出来点新的东西,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天眼多出了一种新的功能。但这个时候,汴京的圣旨到了……

第231章 不想赴京的何远() 
“什么,上京?”

    何远想到了这次可能会有官方的赏赐下来,毕竟别管过程怎么样,救出来的那些孩子在那里摆着呢,就算有人心里腻歪也挡不住,但他没想到人家牙根没提赏赐的事,直接来了个让自己赴京!

    我去年买了个表!

    何远想骂人,自己在家里虽然水深火热了点,但水深火热咱也乐意啊。再说了,这大冬天的,颠颠地从南方跑到北方去,这脑袋得抽到啥样?

    这次前来通知的,也算是个老熟人,太子的心腹小五子。说是提前过来报喜的,但何远很怀疑这小子夹带私货,因为这小太监在何远这里打了个吱声就跑隔壁那里去了。一准是赵桓那小子顺道给自家老婆捎带了什么好东西,或者是说,是顺道通知自己一下。

    这个不仗义的东西,亏了自己给他送这么大一份功劳,竟然连个表示也没有,何远鄙夷他了一下,然后就有些泄气。皇帝老子的意志自己是抗不住的,但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处理呢。

    真是纠结啊!

    “太好了,官家竟然要亲自召见你了!”

    何母兴奋的满脸红光!

    官家亲自召见,显然是要御封了,这得是多大的荣耀!更何况自家儿子走到这一步,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跟外面那些依靠家世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啊!

    骄傲,体面!

    这就是咱儿子!

    何母感觉自己的腰杆都硬了许多。

    本来何远还想吐槽,一看自家老娘这个态度,直接就偃旗息鼓了。真是搞不明白,见个皇帝而已,至于吗?

    “这可耽误不得,为娘这就帮你收拾行李,你明早就赶紧动身。我估摸着朝廷可能会有赏赐下来,你也不用急着回来了,正好在京城先找个地方住下来,认真温习功课多参加一些京城组织的诗文活动,准备明年的春闱考试。”

    这时候的考试,虽然实行了涂名制度,但前朝行卷推荐的余风未尽,考试之前扩大自己的声明和影响,对考试的排名还是很关键。所以,这个时候虽然距离考试还远,但有不少人已经动身赴京了。何母本来就有了让儿子早点动身的打算,这会儿干脆就直接安排了。

    “可芸娘的病怎么办?”

    何远脸色一苦,赶紧给自己扒拉理由。这大冬天的,自己是真不想去汴京啊,没有暖气的北方,没江南暖和的多!再说,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到汴京,哪里有待在这里舒服。家里不仅有一位没有洞房过的老婆,还有一个自己至今还没彻底搞定的扈三娘。就算是抛开这两个不算,还有一个欲拒还迎的素心,一个疯狂撩拨的柳月儿,还有一个蠢萌蠢萌的小玲儿。吃不着,玩点小暧昧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芸娘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不是王大人——你舅舅已经给芸娘开始治疗了嘛,有他出手,芸娘的问题你不用挂心。”

    何母至今还没下定决心要不要认亲,这会提起王祯来,还是有些不自然。不过见何远临走之前,如此牵挂自己妹妹,不由心情大好,有些欣慰地给儿子整理了下衣服。

    何远哭的心都有了,前几天自家那便宜老舅一个劲地要用祖传针法给自己交流,结果自己就顺势请人家给芸娘出手诊治了。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针神现世的唯一传人,果然是身手不凡。

    “可素心王妃的病随时都有发作的可能,如果我离开了,她怎么办?”

    必须想办法,在金陵在拖延几天啊,起码也得等过了新年再去,他一边搜肠刮肚地给自己张罗不去的理由,一边想着,是不是让宁王直接给皇帝老子上一道折子,留下来给素心王妃看病?

    一听这话,何母果然皱起了眉头。这素心可不是一般的病人,这事宁王侧妃,但就算是个侧妃那也是个王妃啊,直接扔下确实是不妥啊。

    “远儿,你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跟你舅舅交流医术,你留下方子,难道他照看不了吗?”

    我给他留下急救的方子,估计他也不敢!

    “这种病症,必须配合师傅的传下来的特殊手法,不然没有效果。”

    何远这话倒是没有骗她,虽然他此前对素心所谓的治疗,都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吃豆腐,但这几他天天熬夜读书,天眼的功能进化了,再次开发出了新功能。他如今已经可以借助天眼,把天地灵气导入病人的身体,从而达到调理温养,祛除病灶的目的。先素心这种先天性疾病,还真的就有了治愈的可能,就连芸娘,如果让现在的他来医治,恐怕效果都要比王祯好很多。

    “那也没有办法,官家召见,这是大事,就算是宁王,恐怕也不敢拖延,大不了你回头带着素心王妃一起去。”

    真是个娘!

    这招都敢想……

    不过这个提议好诱人!

    一想到,自己要一路上跟素心挤在一个马车,他就有些小激动。但宁王会答应吗?这一路上,孤男寡女,他就不怕自己头上绿了……

    不对,这头上的颜色应该已经不太对了,草色遥看近却无……

    但现在他总算是看出来了,自家老娘是铁了心的让自己去汴京了,啥也挡不住啊。干脆也认命了,不过在走之前,还有些事必须安排好。

    这几天清远救出来的那群孩子已经陆续的送出去了,他招的那三十六个孩子大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有的还是孤儿,他直接让人给他们的家里送去了银子,还额外才自己出钱,一个人加了五十两,算是安家费。这笔银子差点把何远的老底子给掏空了,如果不是这厮又偷偷把从梁家弄来的宝贝卖出去几件,家里的日常开销都要维持不下去了。

    这年头,孩子不仅找到了吃饭的地方,能学手艺,甚至还能读书,还敢想啥?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更何况,收他们当徒弟的,还是救下他们来的恩人,这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这些孩子的人家就差给何远供长生牌位了。

    花了这么大的价钱,收来的孩子,不能就这么扔下不管啊,但也不能都带去京城吧?何远直接让人给他们腾出了一个单独的院子,然后就开始琢磨着,该给他们留下点啥功课。这是未来的班底,可得想好了教啥!

第232章 戚子兵法()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关于教什么,这个问题何远其实已经想了很久。从决定收徒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虽然横冲直撞的过来了,但其中的凶险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能安然无事,依仗的不过是一些运气和小聪明。如果自己不尽快的培养一批用得上的帮手,谁能保证下一次运气依然站在自己这一边?

    梁家对他的几次出手,尤其是最后这一次出手,让他有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让他深深地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小聪明根本不足为恃。要想保护自己和家人,那就是必须强大起来,强大到让所有的敌人颤栗。

    但怎么强大起来?

    外力不足为恃的情况下,那就只能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收徒也只是他为自己埋下的一条后路,这个年代,徒弟还是比较可靠的,只要培养得法,就会成长为一批非常可靠的助力。所以他非常用心,甚至他为此还花钱请人对这些孩子的家庭做了调查。

    当然,梁家只是原因之一。他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代价和心思,还在于一个深埋在心中的秘密,一个没办法对任何人言说的秘密。尤其是随着梁山好汉们的起义,这个秘密让他越来越不安。这虽然没有了前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巨著,但很多事情却又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宋徽宗,六贼,秦桧,张叔夜,韩世忠,梁红玉,种师道,还有梁山好汉以及文采斐然的清照姐姐,还有辽国,西夏和女真,这一切都跟前世并无二致,那么会不会也有让后世之人噬指痛心的靖康之耻?

    如今已经是宣和元年九月中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距离即将到来的靖康之变已经不足七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靖康之难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据史书记载,金兵入侵中原时,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承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原大地上,无数百姓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死于非命。就连皇帝的女人都保不住,更何况寻常百姓?不少民间的美貌女子也被掳北上,专供金人玩乐,成为离乡背井的亡国奴。

    靖康时任阳武令的蒋兴祖坚持抵抗,与妻及长子死节,女儿则被掳北上。途中,蒋兴祖之女在雄州驿站曾经题了一首词: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满目苍夷,田园败落,百姓流离失所,这首由当事人写下的诗歌,可见当时那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自己还能安心地当一名腐败的小地主吗?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想,如果这一切都无法避免,自己能做些什么?所以,他对自己所收的徒弟,寄望很深。

    所以,这边小五一走,他就叫过了韩世忠,从自己那堆箱子里扒拉了两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