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蚩莞怂L锎浠ń庸撕凶樱缓蟀炎耙拥陌けг诨持校灾旌裾湛耐罚炖镉行┘ざ馈懊衽跆锸闲还拥钕隆!敝旌裾招α诵Γ榉龅馈靶辛耍炱鹄窗伞!比缓筇锎浠ㄒ脖灰搅艘槐摺Lㄏ碌恼粕煌#辜性诱庖恍┡缘慕泻蒙�

    朱厚照一共颁发了10个一等功,每人都是100两现银,月钱加5两。10人都拿到了赏赐,然后在一期女生的指引下站成一排,面向观众。大部分人看着台下的1万多人,显的很拘谨。朱厚照和朱厚炜站在队伍两边也在鼓掌。

    站了一会儿,10人才被印下高台,站回到原来的位置,一路上人群纷纷让出道路,一边注目,一边鼓掌,这10人也都是笑着微微弯腰点头回应。

    这10人颁完了,兄弟二人就下了高台,向管庄府走去,人群稍稍有些失望,不过也能理解。下面颁发了20个二等功,和50个3等功。二等功赏钱50两,月钱加3两,三等功赏钱20两,月钱加2两,都是刘瑾颁发的。

    朱厚照兄弟虽然到了管庄府休息,不过外面的掌声和叫好声还是传到了他们耳朵了。今天整个皇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第四十七章 朝阳院() 
朱府的学生到现在一共是三期,即使是第三期也已经读了1年多的书了。整个朱府三期学生加起来一共有1300人,一期生基本都已经开始活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了,二期生只是少数开始工作,至于三期生都还在继续读书。

    有了这些人,朱厚炜兄弟的产业才能得心应手,不过朱厚炜并不满足。这几年中,他在京城外,离着李镇往西北面的20里处,修建了一个更大的学校。基本是按照后世的大学建造的,不过建筑最高的就是三层楼。这座学校大概长2000米,宽1500米,外头还用水泥切成高约2米的围墙,可以说这这个时代最大,最坚固的学校了。学校有着教学楼和宿舍都是呈h型,都是三层楼。一座教学楼每层有5间教室,每间教室可容纳50至80人同时上课。教学楼一共有10座,也就是最起码可以让1。5万人上课。教学楼位于学校南侧,整个学校有4个门,四面各一,以走进南门就能直接看到教学楼。宿舍是分为两块的,5座在学校的北面,5座在西面,离教学楼不远的地方。每座宿舍每层40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以睡6人。靠近教学楼的是女生宿舍,而最北面的就是男生宿舍了。在东西两面各有3个大食堂,都是两层楼,每个食堂能同时容纳1000人吃饭。

    学校的中间就是操场了,有3个绿草茵茵的足球场,旁边都是水泥铺成的跑道,在间隔处都有铁质的单杠和双杠。在学校的四个角就是杂物间。

    原来朱府的学生全被安排到了新的学校,这所学校耗时两年完成,1000多个朱府学生第一次来到大门前,看着大门旁边的一块巨石,上面刻了几个金色的大字,“朝阳院”旁边是两排小字“弘治十九年正月初六,朱正题”。可以说大门十分气派,书法也是上乘,不过这里的学子都不知道这个朱正是谁。

    在学子进入后,才发现里面的建筑全部是水泥制造的,坚固异常,以这个时代的审美来说,这些楼没有雕栏画栋,没有亭台楼阁,没有多种多样,所有的建筑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方方正正地,颜色偏灰,一点也不漂亮。不过这些人并不在意,这些人基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能有个地方吃饱穿暖就已经很幸福了,何况还有书读。这些人被分为男女两队,有几个以前来过的一期生领着,走向将要入住的宿舍。

    就在这些朱府学生进入不久,就有一架大气古朴的四轮马车驶入朝阳院,车旁还有一队侍卫跟着马车小步慢跑。不一会儿,马车停在了教学楼边,先是朱厚照和朱厚炜从马车踏板的两边跳下马车,然后朱厚照扶着一个弘治下车,朱厚炜扶着张皇后下车,最后小丫头是被朱厚炜抱下来的。

    今天是弘治和张皇后第一次来,不免向四处观望一会儿。弘治叹了一声,问道“这就是你们几次求着我题字的朝阳院?”朱厚照笑中带着自豪“正是,爹爹这书院造了将近2年,用了30万两啊。”弘治微笑着说“这房子也不用巨木,也不用雕刻,居然用了这么多银钱?”朱厚炜回到“书院里的东西不求景致,高雅,只求坚固,耐用,所以各方的用料都多了不少。”张皇后拉着朱厚炜关切地说道“那你们兄弟手里还有银子吗,马上还要管理整个皇庄,手里没银子可不行,宫里现在还有,要是不够就跟为娘说。”弘治在旁边立马左手握拳,放到嘴边咳嗽了几声。张皇后却是没好气的说道“你们爹爹最近身体微恙,经常咳嗽,别管他,宫中的银子是为娘在管的。”朱厚照兄弟两是想笑不敢笑,忍得很辛苦,小丫头就没那么多顾忌了,笑着跑到弘治旁边,还对着弘治做鬼脸。弘治摇了摇头,俯身一手拉着小丫头,一手捏她的小脸,引的小丫头撒娇。朱厚炜努力让自己变得严肃,不过眼中带着笑意,对着张皇后说道“不用,钱朱府还有一些,而且再过不久,朱府和宫里都会有大量的进账,娘亲不用担心了。”张皇后来了兴趣,低声问道“水晶斋又有好东西了?”朱厚炜笑着回答“娘亲真是明察秋毫,不过是什么就先不说了,我们三个要给爹爹和娘亲一个惊喜。”张皇后笑着伸出食指,稍微用力地点点朱厚炜的额头,装作生气道“你这孩子。”

    这时弘治说了句“走,带我和你娘亲瞅瞅去。”然后朱厚照兄弟两个负责当引路的小厮在前,弘治和张皇后牵着小丫头的手跟在后头,缓步而行。

    首先,是进入教学楼参观,一层楼大约长70米,每层5间教室,还有一间办公室和厕所。几人随意走入一间教室,里面光线充足,在阳光的照射下,还能看见在浮动的微小颗粒。几人这时注意到,教室的南北两侧的窗户不是这时代的窗纸,而是大块的平板玻璃,挂在卡槽间,还能来回移动,弘治和张皇后都试着把窗户来回移动,似乎还上了瘾。教学楼南面的教室的门是在北面,北面教室的门是在南面,每间教室都有前门和后门,有门的一侧有6块窗户,另一面墙则是10块窗户。

    弘治玩了一会儿,问道“这么一块窗户造价几何。”朱厚炜立马回道“除去人工,两块玻璃要1两银子。”弘治脸色一板,先是“哼”了一声,然后右手揉着眉头,平静地说道“平时批阅奏折,时间长了,这眼睛却是受不了。”朱厚照立马说道“换,孩儿今天就叫人把御书房的窗户换成玻璃的,这样屋子里会亮上许多,爹爹的眼睛就不容易难受了。”弘治听了没有做声,脸上的表情依然平静里透着严肃。朱厚炜此时谄媚地说道“爹爹,孩儿准备把整个皇宫的窗户全部换成玻璃,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都从朱府里面出,这是我们三个的一片孝心,还请爹爹答应。”弘治淡淡地“嗯”了一声,这才面色放缓,不过旋而又呲了一下牙,朱厚照兄弟没看到,只有小丫头在旁捂嘴偷笑,她看到了刚刚张皇后拧了一下弘治的手臂。

    教室里放着30多套桌椅,桌子是小长桌,桌下有两个专门放书籍的空间,桌子后面是一条长凳,这一套桌椅是要坐两个人的。教室的前方是用水泥垫出来的高出地面30公分的实心水泥台,台子中间是一个讲台。讲台的前面是高约1米5,长几乎和教室宽度相等的黑板。黑板下方还有10公分的槽,上面放着一块黑板擦。

    几人站到了水泥台上,弘治走到讲台边,双手放在台子一撑,放眼望去,整个教室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弘治不由得点了点头,回头一看黑板,用手敲了敲,问道“这块板子有什么讲究?”朱厚照上前打开讲台的抽屉,拿出了一盒白色圆柱体,抽出一根,微笑着弘治道“这是粉笔,专门和这个黑板配套使用的。”说着就在黑板上写了“朝阳院”三个字,然后就拿起了黑板擦,还没来得及擦,就听到弘治有些生气道“读了这么些年的书,这书法怎么就不长进,俗语‘字如其人,’字就是你的另一张脸,字写不好,就会让人轻视。”朱厚照只好悻悻道“孩儿受教了,日后一定努力习字。”弘治哼了声,也不说什么了。朱厚照这才用黑板擦把刚刚写的字给擦了,很用力。

    弘治和张皇后眼神一亮,然后一人从粉笔盒中抽出一根,在黑板上写了起来。朱厚照兄弟两对于弘治的书法是知道的,绝对属于上乘,不过张皇后就让他们很吃惊了。以前张皇后没露过手,没想到张皇后对于书法一道也很精通,而且最重要的是张皇后的书法不同于一般女性的娟秀温婉,在她的书法中却是大气磅礴,笔画之间都透着筋骨,看着像是文天祥,方孝孺那样有血性的读书人才写的出来的字。

    两人各写了一两句诗词,这才用黑板擦擦拭,果然,也和朱厚照一样,一擦就没了,让他们两人新奇不已。这时朱厚炜悄悄地把小丫头拉到一边,弯腰低声在她耳边说道“看到没有,娘亲书法诗词,女工刺绣都是样样精通,这样的女性才能称霸宅内,夫君才能爱敬有加,你可要学着点啊!”小丫头一听,立马点了点头,很是坚定看着朱厚炜。朱厚炜也是欣慰地看着妹妹,只听身后传来两声低沉中带着愤怒的中年男子浑厚的咳嗽声,然后耳朵一疼,朱厚炜转头看到张皇后双颊微红,羞愤地用力扭住自己的耳朵,低声道“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教坏了兕儿怎么办?”朱厚炜只好讨饶道“不敢了,不敢了,娘亲快放了我吧,耳朵要下来了。”张皇后这才说道“这次饶了你,不许有下次。”弘治装的很平静“走吧,去别的地方看看。”说着就先走出了教室,张皇后拉着小丫头紧随其后。朱厚照此时站在朱厚炜旁边坏笑道“你不能换个地方说嘛,这教室这么空旷,我离你最远都听的清清楚楚。哈哈,难得你也会出糗,今天果然是个好日子,哈哈哈”朱厚炜恼羞成怒,左手快速出拳,稍微用力地在朱厚照肚子上打了一拳,然后向弘治他们跑去。朱厚照倒是觉得不疼,不过刚才大笑着,一下子呛到了。咳嗽了几声,立马追去报仇,不过到了弘治身边,这仇就没法报了,在弘治面前,两人是不敢打闹的。

    接着一行人又去参观了空着的宿舍,食堂,以及朝阳院最大的建筑——图书馆。图书馆在朝阳院的东北角,长200米,宽100米,有三层,里面放着许多书架,基本皇宫里有的书画,这里都有临摹本,哪怕是著名的长卷,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里也有工部画匠的临摹本,各种各样的书大约有10几万本,都被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放在了书架上。即使是弘治和张皇后进入了图书馆,也不免赞叹一番。一排排崭新的书籍散发着墨香,阳光透过玻璃窗把整个图书馆都照的亮堂堂的。墙壁上还挂着几幅大大的“静”字,即使现在只有弘治一行人,说话的声音也不由自主地降低了。

    这里的书籍不仅有儒家经典,名人注解,歌词歌赋,还有农书,医术,乐谱,天文地理应有尽有,这是与明朝书院不同的地方。每一层的门口都有一个大柜台,朝阳院的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登记借书,然后按期归还,不得让书籍损坏。

    朝阳院在大明来说,创新了许多东西,让弘治和张皇后感叹不已。到了下午快4点多,一行人才满足地向皇宫进发。

第四十八章 小毛上学记() 
皇庄的10个庄子的村长和村支书纷纷通知村民,所有庄子里的年满8岁未满16岁(周岁7岁到15岁),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到皇庄所创办的“朝阳院”读书,并且是免费的,引起皇庄所有村民3万多人的热烈讨论。

    李镇和山东来的百姓现在完全成了朱厚照兄弟的脑残粉,所有的号令全部听从,其他8个庄子就不一样了,还是有一部分不怎么支持。首先是女子入学,重男轻女的观念古已有之,即使到了后世也依然存在,不然也不会出现男子比女子多出6000万了。女儿终将是人家的,所以读不读书都作用不大,还有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深深影响百姓的观念。

    不过朱厚炜知道女子读书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后世都知道全民教育才是提升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都知道,在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一个懂道理的母亲会对孩子造成多大影响,毕竟男主外女主内,母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比父亲会多一些。

    对于男子上学,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异议,艺多不压身,学些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有用。经过村长和村支书半个多月的劝解,最终9个庄子的村民决定让孩子读书,因为大家都是在庄子里做工,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