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派来的四个新军镇屡次和他们交手,前期还能胜利,后来就变成了一面倒的局势,不得不依靠数量庞大的绿营部队去拖住大金国,大金国的骑兵实在太多了,比起大清来还要多,骑兵把大清打的一次次大败而回,这也许是大清国没有人会使用火器部队的缘故吧,这时候他们尝到了当初崇祯大明面对原先的大清国的滋味了。

    洪承畴也在为这件事头疼,火器部队出去找敌人吧,敌人骑兵来如风,去如电,根本无法抓住敌人,等大军开过去,敌人的兵力和大清一样,双方往人海战,大清的优势又不存在,不得已,他从长江防线抽调了几个新军镇,都是一些新组建的新军镇部队来加强前线的力量,这样大清在河北州就有了十个新军镇了,面对敌人有着差不多的优势了,这才堪堪的稳住了阵脚。

    抽调的人手都是河南府的新军镇,以及后面的山东府飞新军镇,正面对峙的长江防线,洪承畴不敢动用,因为对面的华夏军很是强大,如果给他们一个缺口,他们就能顺着打上来,到时候就谁都无法挽救大清的颓势了。

    洪承畴不会寄希望于正面击溃大金国,因为豪格虽然粗鲁,鲁莽,可他手下也是有谋臣的,看大金国能和大清国相抗差不多一年之久,就知道,豪格没有表面上那么鲁莽的,毕竟豪格也年纪不小了,这么多年的战斗经验还是有的,怎么打仗,他可能比大清在朝堂上这些文官更有水平。

    令洪承畴高兴的是,从各方面搜集来的情报表明,郑成功又和华夏军不对了,投靠了南明国,而华夏军一力扶持起来的南明国现在恰好成为了华夏军最头痛的事情,南明国现在国力也不小,北方和大金国打的热闹,西南和李定国打的热闹,差点灭了永历大明李定国部,而东南则和华夏军闹别扭,双方陈兵十几万陷入对峙状态。

    最近一个月的消息表明,南明国和华夏军全面停止贸易,商业往来,这是开战的先兆啊,双方打的越热烈,大清就越好过,大清现在除了一个大金国这样的敌人,就是在华夏军的河南府的兵力的敌人了,这不是什么事情,华夏军不知道为什么,不敢攻打河南府其他的地方,就敢和清军在哪里消耗。

    这正符合洪承畴的心意,现在他没有心情去和华夏军打,他知道那是一个必败的局面,一旦开打,大清顶不住越来越强大的华夏军的攻击,亡国只是差不多几个月的事情。

    洪承畴现在最希望的是大清赶紧摆平豪格的叛乱,消灭大金国,为此他动用了各种关系和能量,全面挑起大金国内部的纷争,吴三桂的割据,犹豫,使得他看出了打赢大金国的希望,连忙派出使者去和吴三桂谈判,让他做云贵王,世袭罔替,子孙传承,条件是帮助攻打大金国,最起码两面不帮,而吴三桂的回复比较暧,昧,可洪承畴还是看出了他的野心,顺势推舟,再次派出使者去和吴三桂谈,吴三桂终于接受了他的条件,现在已经对大金国表面上恭顺,实际上已经不会帮助大金国了。

    下面就是挑起山西州的大明反清复明人士对大金国的仇恨,让他们反正,让他们在内部同大金国闹,把兵力都调走,然后让鳌拜去攻打大金国,这次,差不多几个月就成,他有信心。

    (本章完)

第533章 依然是那么混乱() 
大清有洪承畴谋划,大金国也有人谋划,那就是曾经的大顺军军事宋向策,这个人本来已经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冒出来了,对于这种每天谋划的人,假死这种事情,是肯定有可能发生的,但无论他是否真死,都不能否定这种人保命的能力肯定是一流的,而且趋炎附势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通过几次对话,几次谋划,拍马屁,宋向策成了豪格身边的宠臣,红人,为大金国谋划多次,豪格对他依赖性比较强。

    他对于如何打开大金国同大清国的困局,思考良久,向豪格提出了南面向华夏军示好,撤出兵力,将河南府大金国占据的地盘交给华夏军,并且和华夏军结盟。

    当然,宋向策肯定知道华夏军不会同意的,可撤出兵力少了一方的战斗消耗,大金国固守山西州的山道关隘,他早就看明白,华夏军现在无暇对付大金国,大金国撤军只能对大金国好,避免了多线作战,集中兵力扫荡那些反正军,平定内部,然后把更多的兵力调往保定府,同清军开战,先夺取皇位和京城才是正道,他就知道豪格对这个比较在意。

    这件事情办成以后,宋向策又建议豪格不要去惹南明国,将四山的地盘让出来,撤回陕甘防备吴三桂背后捅刀子,同时把云贵忠于大金国的兵力和将领也撤回陕甘,部署在陕甘,这样就集中了兵力保卫既有地盘,以后再图发展。

    同时脱离了同南明国的战斗,让南明国同吴三桂去打,双方是不会有任何和解的可能的,他向豪格解释了吴三桂对于南明的仇恨,大家都认为吴三桂是使大明亡国的罪魁祸首,是汉人丢掉江山的罪魁祸首,南明肯定不会招降他,还会集中兵力和火力去攻打他,只要他们撤军,那么那个方向吴三桂就是靶子。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本章完)

第534章 郑成功的无力() 
情况明了了,大清和大金国依然不需要华夏军去搭理,人家自己打的热乎。

    虽然死的最多的还是汉人,因为汉人是大清和大金国的主体,大清虽然入关十几年了,而且没有入关二三十年就开始骚扰大明,从大明掳掠去几十万人口,那些都是汉人,多少年以后他们已经从汉人变成了,大部分变成了汉军旗,很多人变成了满人,融入满人大家庭。

    使得满人的人口急速增加,满人差不多有千万之多了,可怎么说他们也是汉人的血统,所以有些遗憾,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满人这个注定要融入汉人大家庭的民族,在这个时候被称为异族,变成满人的,拥有满人血统的人高贵,骄傲,所以他们得为自己的骄傲付出代价,那些主动或者被迫成为大清人的,注定要被大明人消灭。

    现在是大清和大明,没有满人和汉人一说,现在是类似五代十国,春秋战国的分裂的中华大地列国纷争,目的只有一个统一。

    统一的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是血腥的,不想也得按照历史的车轮走下去。

    减少了敌人以后,河南府的轩辕龙飞和朱哥两个人带着华夏军和一帮大顺忠贞营的将领,士兵,迅速拿下了汝宁府全部地盘,稳定了南阳府全部地盘,并且把战斗推进到河南府,朱哥带领的第七野战旅,还有高一功,刘国轩,以及民兵大队迅速抢占地盘,把河南府大金国撤出的地盘全部抢占了过来,在陕甘,山西,河北边界留下守备兵力以后,迅速攻占河南府清军的地盘,清军节节败退,华夏军拿下了洛阳,拿下了河南府府城郑州府。

    这一边,轩辕龙飞带着党首素,王光泰,推进到了安徽州,亳州,商丘,埠阳,周口,一线,消灭了清军冷兵器部队绿营一万多人,新军镇两个镇三万人,汉军旗五千多人,乡勇和民兵青壮一万多人,俘虏了两万多人,急的清军急调六口县的清兵和汉军旗,绿营,乡勇,新军镇增援埠阳县城,同王光泰在这里激战不休。

    后方受到威胁的冯铨更是急调三个新军镇,两个蒙古骑兵万人部队,直扑亳州,准备在这里消灭华夏军,阻止华夏军攻击他的淮北军工重镇,如果这里被华夏军拿下了,他们生产武器的基地将会减少五分之一,本来就在武器发展和生产不如华夏军的清军如何能承受如此损失?

    洪承畴不在,他在这里一个人着急不已,几次修书去请教洪承畴,但洪承畴忙着对付大金国,也是焦头烂额的,没有时间教他,多隆在对付大金国的十五万阻断双方联系的大军,忙的也是脚不沾地的。

    冯铨考虑来考虑去,只能自己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向朝廷请求调一个能够全面主持军事的主将过来帮助他。

    可现在身为汉人官员的他,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