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粮食票一个大小,一文的图案为水墨画的老牛,农民耕田,一副锄禾日当午的画面。

    正面空白处用大写写着壹文,下面是隆武三年,还有阿拉伯数字的编号。

    北面为粮食满仓的景象,下面写着金华义军总督府制造几个大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1文。

    取消了二文,三文的票子,直接上五文,五文是正面是农民交公粮,拥挤在衙门口熙熙攘攘,喜笑颜开的样子,背面是商人收购粮食,价钱公道,农民排队领取粮食票的和谐画面,同时用繁体字横写着,“互相帮助,大家发财,金华义军,我的好朋友。”

    十文一毛,一毛正面是读书人彻夜苦读,头悬梁,锥刺骨的画面,背面是金榜题名的样子。

    作为隆武南明朝廷的总督,张强也不敢得罪隆武朝廷,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当下的政治正确,大家都观念还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当家作主的观念,你不能跨越发展,弄个什么共和出来,同时张强也不喜欢共和那种氛围,太苦了,思想太乱了。

    一元,正面是文臣武将,分别坐在一个大圆桌两旁,张强在主位上听大家发言的画面,北面是农民,商人,官员,工人,将士,眼望着金华义军红底金星的飘扬的旗帜的热切画面,同时竖写着,“我们都是一家人,大明朝廷是我的家庭。”

    十元上面,正面是张强的头像,下面是长江和黄河,背面是总督府全景。

    百元正面是张强的头像,下面是金华府有特色的几个景点,背面是一副疆域囊括了从哈萨克斯坦,到海参威,从乌拉尔山山脉到澳大利亚一个辽阔的大明江山的地图。

    从画面上来说是十分的好看,从做工来说,相当的精美,一般的人不可能画出如此好看的图画,使用的是上等的陶瓷白的宣纸,十分的考究,从被仿造的角度来看,十元以下你如果这样仿造出来,成本要高很多,得不偿失,因为一文的纸张和做工,画工,价值要远远高于一文,甚至一元的人工和材料都无法仿造出来这样精美的东西。

    所以这样的粮食票差不多能流通了。

    但张强还是不放心,直接上了双层叠加制造的工艺,将两张宣纸叠加在一起,宣纸制造的时候里面还加了海里面的一种鱼的油脂,油墨里面还加了鱼胶,加了香料,甚至还加上钢印,造成凸凹感,加上暗记,镂空等方法,在当下的技艺来说,很难有人仿造出来了。

    用亚麻和木屑加上纯碱漂白出来的宣纸,市面上是买不到的。

    整个研制的过程使用了大约五百多的工匠,分开研制,最后大约五十名工匠手工制作了出了样板,张强看了以后,很满意,命令开始大量制造,以四百万的量开始制造。

    因为他的粮食和可调用的银两就只有四百万,因此就只制造四百万粮食票。

    这样下来,本来应该在一个月出头开始发行,兑换,结果,风都吹了一个月了,大家都知道了要换纸币,结果一个月了,总督府还没有动静。

    而张强认为这个月也没有戏,原料需要储备,机器需要制造,工人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并且集中管理,在总督府内原先的跑马场起一座工厂,并且调集忠心的部队守卫,严格规章制度,然后开始正式的宣传,在各地设立粮食局分部,一部分管粮食的储存和收缴,买卖,一部分负责相当于钱庄的金融机构,总督府内设立相对应的机构,一个月根本不能完成。

    直到一个半月以后,才完成相应的准备和宣传。

    而这一个月来,金华义军领地的难民加入的潮流开始逐渐变缓,最后竟然没有人来金华义军的领地上来了。

    因为大家都害怕自己手里的钱变成一堆废纸,只要是个读书人,差不多知道宋朝的交子的事情,大家觉得这是总督在变相的抢劫他们手里的钱。

    乡绅和富户也陆续的逃离张强的金华义军领地。

    本来加上温州府,衢州府,建宁府,张强领地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二百三十万人,这两个半月的宣传下来,人口锐减到一百八十万人。

    而此时的欧洲,人家还在使用金币,银币这些东西,连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不看好张强的这一举动。

    各种情况汇聚过来,张强的总督府的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张强却没有管那些事情,强硬的宣布,以后金华府领地内,不准流通金银,只准使用粮食票,否则以叛逆论处。

    一时间,商人走了三成,又逃亡了十万人口,很多地,刚开垦出来就撂荒了。

    一些留下来观望的富户和乡绅也纷纷逃亡,即便是民兵,新兵,也纷纷逃亡,到三个月结束,张强的四百万粮食票准备好了,领地内人口下降到了一百六十万人口。

    民兵跑了一万多人,新兵跑了三千多人,张强的军队内部一些正规战兵也提出离开的申请,走了几百人。

    尤海波已经几次拜见张强,苦口婆心的相劝,可张强就是坚持己见,甚至贺锦来劝说都不改变主意。

    连隆武都派了太监来问张强,但也只是询问,隆武朝廷和张强的关系若即若离,只是保护与被保护的职责。

    张强的一万民兵有大约六千人跑到了隆武朝廷的军队里面去,隆武将这些人编成一个营,大明的一个营和张强的军队里面的一个营可不一样,他们的一个营,也许只有几百人,也许是上万人,也许几万人,代表一个军事集团,或者一个势力,由新投靠的一个原先的大明武将带领。

    张强向隆武陈述了一番自己的苦衷,隆武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随后拨款二十万两银子给张强。

    把张强弄得不好意思了,这点上隆武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三个月准备好了以后,张强开始强行推行粮食票这种货币。

    (本章完)

第156章 说法() 
马英是处州府一个山区的农民,由于地处山区,因此好多战乱没有波及他这里,但一旦附近的某一个政权稳定下来,总是有人会找到山里面的,他和他的家人,不得不继续给这些人缴税,这就是身为一个老百姓的悲哀。

    粗糙的双手,干瘪的皮肤,饱经风霜的脸孔,五短身材,背着二百斤米粟,翻山越岭,走进了丽水县城,也是处州府府城。

    处州府大街上人来人往,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城里的百姓行走起来匆匆忙忙的,好像都有着什么事情要办,迟了就来不及了的样子。

    他前次进城,人们脸上还洋溢着笑容,有说有笑的,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脸上都是一副愁苦面容。

    马英还有事情,他没有功夫闲下来,去找个路人问个明白,他得把米粟换成一些银两,就得去找个粮商卖了手里的二百斤米粟,然后给自己婆娘买点药,自从婆娘生产过后,身体就不怎样,经常受风着凉,就卧床不起,请了村头的赵神医给开了几副药方,吃了几次都不见好,但又不能不吃,要不然婆娘就挺不过去,想到婆娘躺在床上难受的样子,马英就赶紧加快脚步。

    早点卖了粮食,换点银两给婆娘抓好药,然后再乘着天色还早,折返回去,要不然夜里山路可不好走,闹不好一个走心,翻进悬崖里面,或者掉进滚滚流淌的大河里面,再不然被野狼围上了,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来到粮店门口,却见门板紧闭,大门上贴着封条,往日熙熙攘攘的卖粮,买粮的人不见了,门口十分冷清,行人都绕道走。

    马英左顾右盼,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办,一个人走过来,看到他的样子,对他说道:“大兄弟,去别家吧,这家粮店因为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被查封了,东家被官府抓了,家人一哄而散,逃去别的地方谋生了。”

    “啊!”马英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可想到以往这家粮店大斗进,小斗出,自己每次都估算好的斤两到了他这里,总是不够,总是少,而且每次买他的粮食,总是比别家贵很多,如果你要和他争辩,他总是说:“你嫌贵,嫌少,去别家啊。”

    马英曾经负气去别家买卖,但都大同小异,而且别家买的粮食里面总是掺了不少沙子,石子,而且斤两短缺厉害,卖粮食的时候,其他家总是比这家的斗还大,一斗能换自己两斗粮食,这家虽然也坑人,但因为自己总是在他们这里买卖粮食,相互也熟悉了,有时候还能少坑点,虽然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相比别家,他还是觉得熟人这里不错。

    可现在,这家被抓了,他只能去别家。

    想到要多受盘剥,自己背上的二百斤粮食,不知道能换多少银子,银子够不够给婆娘换药,马英的心理就不好过。

    当他走到另外一家的时候,发现也如此,大门紧闭,门板都挂上了,马英心里就一阵着急,难道没有地方可以卖粮食了吗?

    他不甘心,继续走,一连三家都是这样的,他有些迷茫了。

    带着一些侥幸,一些不甘,他去了第六家,看到第六家门前人很多,马英的就放心了,背着粮食站在了卖粮的队伍里面。

    排了一会儿队,他觉得奇怪,以往那些人卖完粮食,怀里揣着银子,兜里一串一串的铜钱,一走过身边,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的场景没有了。

    前面的人,总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家多少钱的样子,满心不高兴的一声不吭的走了。

    有的人手里还拿着一沓子花花绿绿的纸片,唉声叹气的,摇头晃脑,不知道为什么。

    时间一长,他就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原来,从今以后,金华义军的地盘上,只准使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了,不准使用银子,铜钱了。

    一个议论的汉子道:“别管那些,应对官府,咱们用官府发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私底下,咱们还是用铜钱,银子,这几百年了,大家都用银子,也只有银子才是钱,那些纸片值钱吗?官府让我们用那些东西,这不是要从咱们身上搜刮银子吗?”

    另外一个人道:“就是,这些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先前我还以为官府改了性子,不再盘剥咱们了,收税都只收三成,困难的人家都免收税,那些地主老爷们也不敢不听,而且他们交的是大头,咱们交的是小头,觉得这个世道终于公平了,没想到,没有几天,他们的本性就流露出来了,居然想用一个纸片,把咱们手里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换成他们手里一文不值的纸片,这是太坏了。”

    一个秀才模样的人道:“官府不错,估计是有人暗中捣鬼,进了谗言,蛊惑了总督大人,总督大人才这么做的,等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总督大人那里请愿,将那个谗臣送进大牢。”

    “呵呵呵。”所有人都笑了。

    一位老人道:“小伙子,你还太年轻,即便总督大人受了蒙蔽,你也不可能见到总督大人,如果你敢去请愿,没等见到总督大人,你就被那些人给暗中打个半死,烧了你家的房子了。那样你还敢去告他吗?”

    秀才被吓的脸色苍白,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唉的一声。

    “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的,你们看这种粮食票多美啊。”一个和众人截然相反的声音突然传来。

    众人皱着眉头,转头愤怒的寻找那个敢于和他们唱反调的家伙,秀才道:“什么人,官府如此压迫我们,我们自个在这里说说都不行吗?”

    一时间换粮食的人群情激愤,纷纷举起手,“对,说说都不行吗?”

    老汉有点慌了,他没有和大伙儿一起呐喊,而是连忙拽住身边的几个人,急着道:“闭嘴,闭嘴,祸从口出你们不知道吗?想想那些大兵几次把几万的清军鞑子打得头破血流,残慌逃遁,那被拉来的俘虏,一串一串的,一溜一溜的,那皮鞭抽打在俘虏身上,抽打在那些侵略我们家园的鞑子身上,那就心狠啊,你们难道想要和他们一起吗?”

    老汉的话起了点作用,但也仅限于自己身边这几个人,其他排队的人不依不挠,有的甚至抽出了挑粮食的扁担,锊起袖子,想要寻找那个发话人,他们从心底里面讨厌使用纸片当钱花这嘛事情。

    众人群情激愤,终于寻找到那个说话撩起大家心底里面的怒火的人,一个穿着青袍马褂,戴着雁翎黑色明朝乌纱帽的一个小吏模样的家伙。

    这个家伙身边站着两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一人手里握着一根水火棍。

    看到这种官差模样打扮的人,所有人顿时偃旗息鼓不再说话了,他们虽然敢在背地里面说官府的坏话,但在官府面前,他们还是一群孺子牛,甘心吃草,吐出牛奶让官府老爷们吃的白白净净的。

    这是国情,具有大明特色的国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