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方各部依次通过层台要塞时,谭良栋召集千总们,摊开毕节卫的地图。层台要塞地处赤水卫和毕节卫的交界,吕梁镇沿着层台要塞之后的驿道走,下面就是毕节卫。
毕节卫同赤水卫一样,是以前明军的卫所,可以被土司军直接拿来使用。毕节卫因为靠近水西,内部多堡垒,大堡垒如要塞,小堡垒同据点,吕梁镇若是一个个硬攻下来,损失必然不小。
除了毕节卫以外,还有老鸦关、七星关所,老鸦关是从毕节卫进入水西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
“层台要塞刚破,毕节卫的土司军不一定知道,那里的守备定然很松懈,各部加紧赶路,最差也要在毕节卫外围修筑阵地。”
张应宸三人回道:“是!”
吕梁镇加快行军速度,在吕梁镇前面拼命逃的张彤也跟着加快了速度。
“他娘的,这伙明军是专跟我过不去还是咋地,追的这么紧!”张彤暗骂道,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张彤可不希望自己被吕梁镇给抓住。
毕节卫,早被张彤派来的旺察头人告知了毕节卫上下张彤先头部队失败的消息,层台要塞也是岌岌可危,毕节卫的土司军不敢怠慢,大堡垒、小堡垒都派兵守卫。
安邦彦一共拨给张彤三千人,在赤水卫一战张彤丢了八百人,层台要塞又损失了五百人,土司军就剩一千七百人,毕节卫就占了一千。
谭良栋没有料到张彤提前派了人赶到毕节卫,错估了毕节卫的守备情况。
张彤和从层台要塞逃出来的头人部曲们拼了命的跑,终于赶到毕节卫。此时的毕节卫上下守备森严,要不是张彤反应快,及时报出了自己的身份,差点被守卫的弓兵射杀。
进了毕节卫,张彤放松了下来,召集了各头人,恨道:“若是明军再靠近,全部射杀,弓箭打不退,就派步兵打。总之就是一点,千万不能让明军靠近,都听到了吧?”
“听到了!”
跟着张彤逃回来的头人们深以为然,层台要塞已经成了他们一生的噩梦。
(本章完)
第135章 135。强攻,战损()
在张彤前脚进入毕节卫,吕梁镇后脚就追了上来。
张应宸部最先抵达毕节卫前,毕节卫的土司兵守卫森严,张应宸派出两个小队进行了一拨试探性进攻,被土司兵的弓兵挡了回来。
等吕梁镇的后续部队抵达后,张应宸去见谭良栋,道:“将军,毕节卫内的敌人已有准备!”
“这么快!”谭良栋细细思索一番后,让各部扎营立寨,先休整一番。
毕节卫,张彤从探子那里得知吕梁镇只是试探了一下便不再强攻,转为扎营立寨后,悄悄松了一口气,短时间之内连续败给吕梁镇两次,自己还差点被炸死,张彤有点怕了。
吕梁镇主帐,刘文景和康军伟向谭良栋请战。
刘文景认为敌人连续两次失败,士气低迷,若是尽快强攻,能再一次打败敌人,打得毕节卫内的守军没有了战心,战斗就会顺利得多。
谭良栋同意了刘文景的看法,等各部稍微休整后,张应宸和康军伟配合刘文景发起一次强攻。
半个时辰后,刘文景集结了十三个营,共计一千四百人,分成三个攻击阵列。
“呜……”攻击的号角声吹起,士兵们踩着鼓点声,心里默念一二一,缓缓的朝毕节卫而去。
大小堡垒上的土司军看到明军发起了进攻,连忙燃起了篝火,冲天的烟火弥漫,大半个毕节卫都被黑烟笼罩。
“张将军,不好了,明军发起攻击了!”有头人大呼小叫道。
张彤心里咯噔了一下,但马上面色就严肃起来,喝道:“慌什么!我不是说过,大小堡垒守军切忌不要让明军靠近,靠近就打!”
“是,将军!”
随着吕梁镇慢慢靠近毕节卫最外围的堡垒,大小堡垒上的土司军弓兵全都张开了弓,随时准备着发射。
“铮铮铮”,吕梁镇进入弓箭射程后,土司军的弓兵们纷纷放箭,木箭射到前排士兵的木盾上,发出铮铮的声音。
吕梁镇的前排士兵迎着箭雨,加速推进。木盾只能阻挡两轮箭雨,在两轮箭雨后,士兵们必须要推进到堡垒下面。
第二轮箭雨射了过来,此时已有部队靠近了小堡垒。
等箭雨过后,后续的部队立马冲上来,最前面的士兵拿出手榴弹,咬掉拉环,直接扔到小堡垒上面,“轰”的一声,堡垒上的守军直接被炸得摔下堡垒。
吕梁镇中除了掷弹队,各部也给配了一定数量的手榴弹。小堡垒不过两丈高,用手榴弹攻击最方便不过。
大堡垒上的守军听到爆炸声,被吓了一跳,特别是从层台要塞逃回来的头人,最听不得爆炸声。
攻克两个小堡垒后,大堡垒上的弓兵慌忙着准备第三轮,吕梁镇的大部队已经靠近大堡垒,前头部队撤掉木盾,拿出隐藏在下面的木梯,快速往上爬。
“杀啊……”吕梁镇的士兵大声嘶喊着,迎着堡垒上面的弓箭、滚石。
“轰”,有士兵爬到半路,拿出手榴弹,迅速拉掉手环,往堡垒上方扔去。
城头上的土司兵在头人的带领下也杀向攀上城头的吕梁镇,刀刀见血,枪枪入肉。
攻城战最是惨烈,吕梁镇的伤亡开始增加,各班的医疗兵瞅着空子,把从堡垒上摔下来受伤的士兵抬回己方营地,进行包扎。
毕节卫一共有十二个大堡垒,三十个小堡垒,吕梁镇第一波攻击,炸掉五个小堡垒,攻下两个大堡垒。
刘文景见状,把自己手头剩余的兵力全部派出去,他自己和张应宸、康军伟也上了战场。
谭良栋让土工营的人协助医疗兵治疗伤兵,自己带着亲卫队也上了。秦邦屏也不甘示弱,跟着谭良栋上了战场。
当初在大同边镇,谭良栋就体会到攻城战的惨烈,不过那时吕梁营是作为防守的一方,此次吕梁镇进攻,伤亡不会小。
“噗嗤”,谭良栋砍杀了一个落单的土司兵,搜寻己方受伤的士兵。亲卫队跟着谭良栋,保护医疗兵把伤兵们送下战场。
秦邦屏跟在谭良栋身后,一杆白杆枪舞起来虎虎生风。
攻城战最耗时间,在吕梁镇打下第三个大堡垒后,天色渐黑。
“呜……呜……呜”,三声短促的号角声想起,这是吕梁镇的收兵信号。
第三个大堡垒上,刘文景坐在堡垒上面呼呼喘气。他亲自参与了攻打第三个大堡垒,战场凶险,刘文景差点中了敌人的弓箭。
在攻下的三个大堡垒上各安排了一个营,刘文景回到后方营帐。经过伤兵营时,刘文景听到伤兵们的哀嚎声,脸色暗淡。
主帐,等刘文景进去后,其他人都在。张应宸还好,康军伟胳膊被砍了一刀,吊着绷带,眉头一直皱着。
谭良栋等众人都坐下后,道:“报各部损失!”
张应宸先道:“战死三十二人,受伤一百四十人!”
康军伟受伤,是一个把总代替他回答:“战死二十八人,受伤一百四十三人!”
最后是刘文景:“战死三十五人,受伤九十四人!”
“诸位觉得这次强攻怎么样?”
这次强攻是刘文景牵的头,回道:“将军,强攻不合算,损失太大!此次强攻要不是医疗兵,战死的兄弟会更多。”
秦邦屏在旁边听得眼角直跳,这损失在他看来很小了,攻城战向来有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说法,在秦邦屏看来,吕梁镇的表现相当不错了。
谭良栋点点头,吕梁镇可不是卫所军或是大明边镇的军队,有家丁兵和杂兵之分,每损失一个谭良栋都很心疼。
“毕节卫共有十二个大堡垒,三十个小堡垒,咱们打下了三个大堡垒,毁了九个小堡垒,可以说四分之一个毕节卫已经在我们手里。”
谭良栋站起身来,继续道:“强攻不合算,跟土司部队以命换命是赔本买卖。你们回去后,巩固好现有的阵地。”
“是!”
“康军伟留下。”
等其他人走后,谭良栋问道:“军伟,胳膊上的伤怎么样了?”
康军伟舒展了一下眉头,强撑着道:“没事!”
“不要强撑,毕节卫和赤水卫这边条件不好,我安排你去成都府养伤。”
康军伟一听这话,立刻道:“将军,仗还没打完,我怎么能去养伤?!”
“军伟,你的身体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也是吕梁镇的。吕梁镇培养一个千总不容易,再说你到了成都府又不是什么都不用干了,卢提督需要人协助,等伤好点后你可以去帮忙啊。”
康军伟无奈,只得点头道:“好吧,将军!”
(本章完)
第136章 136。对峙,物资()
吕梁镇收兵后,毕节卫最后的大堡垒内,张彤等众头人都到齐后,开口问道:“伤亡怎么样?”
提到伤亡,众头人面色发苦。毕节卫一共有土司军一千人,其中五百是张彤和头人们的部曲,五百是奴隶兵。吕梁镇攻占三个大堡垒,摧毁九个小堡垒,头人们的部曲损失一半,奴隶兵损失倒是不大,但奴隶兵是用来当炮灰的,部曲才是头人们的心头肉。
“唉!”张彤叹了一口气,他对吕梁镇是怕了,就凭现在毕节卫还剩的六百人,里面还有四百是奴隶兵,张彤觉得挡不住吕梁镇。
“旺察头人,本将军给你个任务,你回贵阳城,把这的情况报给国主。”
“将军,这……如实相告吗?”安邦彦性格残暴,旺察头人怕安邦彦得知了这边发生的事,把自己给撕了。
“废话,当然是如实相告。赤水卫的那支明军不好打,还请国主定夺。”
旺察头人犹豫了半天,直到张彤盯他盯得发毛,才不情不愿道:“是,张将军。”
第二天,张彤见吕梁镇没有发起攻击,松了一口气,让各堡垒的守军不得懈怠,小心防守。
吕梁镇这边,在各部巩固好了阵地之后,谭良栋、康军伟和亲卫队便离开,返回赤水卫。
毕节卫的吕梁镇携带的口粮只够吃三天,谭良栋回赤水卫也是为了物资转运一事。
秦邦屏也跟着谭良栋离开,他跟着吕梁镇一起行动,见识到了吕梁镇的战斗力,需要尽快回去把吕梁镇的情况告知秦良玉。
成都府,卢象升和余生正忙着调拨物资。在余生没到成都府之前,卢象升只能按着吕梁镇的四千人数目筹集军粮,在余生来了之后,吕梁镇需要的各项物资数目都已明确,筹集物资的速度提高不少。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余生和朱燮元派到赤水卫的观察使到了成都府后,请总督衙门这边调拨火药,引起了火药局大师傅的兴趣。
朱燮元在成都解围后,以五省总督的身份上书朝廷,要在成都城办火药局。朝廷没办法给朱燮元派援兵,但抽调火药工匠还是没问题的,工部从京城火药局抽调了两名大匠师,派往成都城。
然而,成都火药局建立后,所产的火药主要供于成都的守卫部队。石砫白杆兵,惯使白蜡杆枪,不喜火药,各地卫所军,没有一支合格的火器部队。
一般的火药生产根本不需要大师傅坐镇,成都火药局的大师傅闲来无聊之下,听闻新到赤水卫的明军需要火药,便想去瞧瞧。
余生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是十分高兴,在得到朱燮元的应允后,便邀请火药局大师傅去赤水卫。
朱燮元给吕梁镇调拨的物资,一部在成都府,一部在重庆府,余生在协助卢象升筹备了成都府的物资后,便和火药局的大师傅动身去往重庆府。
重庆府位于平叛前线,又是石砫白杆兵的所在地,战争气氛要比成都府浓厚。朱燮元把物资都集中在武隆,按计划是沿水路下播州,然后走一段陆路到赤水卫,共征召民夫两千人转运。
等余生抵达武隆后,同朱燮元安排的官员交换了文书,便让已准备妥当的民夫出发。
重庆府境内的水路不太平,在以往,过路的船只必须去拜会各地的码头老大,送上厚礼,方能保证一路平安。
在朱燮元收复重庆府时,沿途水道的码头老大把心思动在了运粮船上,甚至有一次差点延误了军机。朱燮元大怒,派军队把整个重庆府的水路清理了一遍,各地码头老大死的死、跑的跑,自此以后,各地地头蛇看到挂着军旗的运粮船,再也不敢动心思。
吕梁镇的运粮船上挂着两面旗,一面是朱燮元的总督旗,一面是吕梁镇的红旗,沿途的地头蛇们虽不知道红旗代表着什么,但有朱燮元的总督旗就够了。
运粮船行至播州,在遵义府停靠。遵义府原属于播州宣慰司,是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