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轿车路过一家书报摊,姜新禹把车停下,摇下车窗对卖报纸的人说道:“每种报纸都来一份。”
服部美奈奇怪的说道:“干嘛要买这么多报纸?”
姜新禹付过了钱,接过厚厚一叠报纸,笑道:“现在才八点半,我担心聊着聊着冷场,好用报纸化解一下尴尬。”
服部美奈嫣然笑道:“我们有过冷场的时候吗?”
“好像还真没有。”
轿车很快来到紫丁香咖啡馆,咖啡馆门口正在整修地面,姜新禹把车停在马路对面,拿着一叠报纸和服部美奈推门走
了进去。
姜新禹选了一处靠窗户的桌位,要了两杯咖啡,几份围盘甜点,拿起报纸和服部美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他浏览着报纸的广告版面,老邱如果要和自己联络,只能是通过这种方式。
服部美奈嘟囔着说道:“还没冷场,你就开始看报纸。”
姜新禹嘴里应付着说道:“我就是随便翻一翻,不耽误和你说话。”
“说话哪有不看人的呢?”
“哪有不看你……”姜新禹抬起头,目光越过了服部美奈。
对面马路上,昨天险些撞到的灰布短袄的汉子站在那辆轿车不远处。
第124章 老邱()
咖啡馆对面是一家五金杂货行,灰布短袄以为车主在杂货行里,他走到轿车驾驶室一侧,蹲下身眼睛看着杂货行门口,手上一把改锥撬着车门。
服部美奈顺着姜新禹的目光看过去,开始还很纳闷,自言自语的说道:“他在帮着擦车吗?……嗳呀,新禹,他好像是在偷车!”
姜新禹已经走出咖啡馆,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嗳!”
做贼都心虚,灰布短袄手一哆嗦,赶忙收起改锥,站起身回头蹬着姜新禹,目光里带着恫吓威胁之意,他显然没认出来喊他的是车主。
姜新禹四处看了看,四周还有两三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徘徊,他慢慢走了过去,上下打量了一番灰布短袄,说道:“青帮?洪门?斧头帮?”
“关你屁事,识相的别多管闲事!”灰布短袄亮了一下揣着兜里的改锥。
姜新禹指了一下车,笑道:“这是我的车。”
灰布短袄脸色骤变,一言不发的转身就走。
姜新禹没阻拦他,因为对方不认识自己,明显不是冲人来的,而是冲车来的,这个年头敢偷日本人的车,即使是贼,也算是盗亦有道。
不过很快姜新禹就发现自己错了,这伙人不太像是普通的帮派人物,灰布短袄先走,附近几个人并没有一哄而散,而是交替掩护,陆续离开了现场。
服部美奈从咖啡里出来,望着灰布短袄的背影,说道:“现在的贼都这么凶吗?像是要明抢一样。”
“外面太冷,进去吧。”
“你是警察干嘛不抓他?”
“这种人十个里面有九个是青帮的人,我今天抓了他,明天袁文魁一张帖子,警察局还得放人。”
“说的也是……”服部美奈想起自己那次遭遇,心有余悸的说道:“真不知为什么要纵容这些坏人!”
姜新禹没有回答她,纵容坏人还能是为什么?自然是为了利用他们镇压老百姓,侵略者才会允许黑恶势力越做越大。
服部美奈的心情很惬意,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喝着香醇的热咖啡,有心爱的人陪伴身侧,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
因为日伪当局对新闻审查十分严格,为了生存下来,堰津时报、堰津商报、现世报、东亚月刊等等都做了妥协,时事评论基本倒向了日伪一面。
新闻失去了自主性,也就失去了真实性,沦落成了洗脑专用的传声筒,销量也一落千丈,以前每天能卖出几千份的堰津时报,现在只能靠着个人广告版面勉强维持。
四版的报纸居然有整整一个版面都是广告发布,姜新禹目光在上面浏览着,一则“寻友启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寻闺中密友若冰,望看到启事后,务必于周日午时,在集芳园茶楼相见。落款是:靑霞。
这类寻人启事,报纸上最少有十几个,内容上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让姜新禹产生联想的是落款名字!
老邱,青霞,老对靑,秋对夏!
即使只是巧合,姜新禹还是决定到时候去试试,他又记下了另外几个疑似老邱留下的接头方式,准备一一去试试。
…………
周日,集芳园茶楼。
姜新禹最近两天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是无功而返,今天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叫青霞的女子,整个堰津最少也有十个二十个,人家发启事寻找朋友也在情理之中。
走进茶楼,要了一壶茶,一碟点心,拿出那份堰津时报翻到个人广告版面,摊在桌子上漫无目的的浏览。
十几分钟后,楼梯传来脚步声,有人慢慢走上茶楼,姜新禹没有回头,依旧保持原来的坐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那个人从姜新禹身后走过,停顿了一下,说道:“姜警官,你好。”
“徐法医,这么巧在这遇见了。”姜新禹抬头一看,站在面前的是徐法医。
伙计过来打着招呼,说道:“徐先生,您还是老一套呗?”
徐法医笑道:“对对,老一套……嗳,大春子,茶点送这桌来,我遇见一个熟人。”
“好嘞,您稍等,马上就来。”伙计大春子答应着去准备徐法医的“老一套”。
姜新禹说道:“看来你是常客。”
徐法医拉开椅子坐下,说道:“是啊,我经常来这喝茶,集芳园的茉莉花茶好喝还不贵,最适合我这种人了。”
姜新禹点了点头,说道:“我是路过,坐一会就走。”
徐法医看了一眼桌子上报纸,微笑着说道:“姜警官,报纸是几天前的了。”
“报纸买了忘了看,一直扔在我车里,今天想起来了,就拿上来消磨时间。”
徐法医看了看四周,说道:“我最近总是失眠,听说用柏子仁七钱,远志三钱,合欢皮六钱,研磨成粉,每天早晚各煎服一次,能够治疗失眠,姜警官,你听说过这样的偏方吗?”
姜新禹心里又惊又喜,他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从哪得来的这个药方?”
“家父以前用过这个方子,但是他嘱咐我,用药因人而异,还是要多请教大夫才行。”
两个人一问一答,其实是姜新禹和孙世铭的接头暗号!
徐法医低声说道:“你好,刀鞘同志,我就是老邱!”
姜新禹平复着内心的激动,说道:“真想不到,老邱竟然是你……”
难怪孙世铭和老邱的接头地点是在桥西路,因为临近的五福里是警察局宿舍区,老邱自然也是住在那。
“徐先生,您的茶点来了!”伙计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壶浓茶,一碟瓜子和一碟干枣。
徐法医把干枣倒进茶壶,对姜新禹说道:“喝完了一壶茶,再吃泡软了的干枣,补血养胃又健脾!”
等伙计走远,姜新禹说道:“所以,当初陈达生遇害,你早就知道,对不对?”
徐法医黯然叹了口气,说道:“对,他忽然没了消息,我就猜到他出事了,只是没想到是死在家里,唉……”
姜新禹说道:“基本可以断定,因为老陈要调查常红绫,所以军统才会杀人灭口,我只是有一点不明白,军统的人是怎么知道老陈要调查常红绫?”
第125章 营救计划()
徐法医摇摇头,说道:“我也在查这件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姜新禹看了一眼手表,说道:“前几天,我看见侯德发好像是去和常红绫接头,这件事你知道吗?”
“知道,是我的主意,不能让常红绫察觉到异常。”
“那我就放心了……一直叫你徐军医,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姜新禹笑着说道。
“徐海川。”
“这是真名还是化名?”
“当然是真名,想要潜伏的隐秘,所有的一切都要经得起调查!”
对这一点,姜新禹深有体会自己如果用了假身份,当警察的时候还好说,后来接触服部彦雄,他一定在暗地里把自己查了一个彻底。
要是用了化名,本身就是一个谎言,然后就需要去圆更多的谎言,来保护自己的身份。
其实那种方式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破绽,就会陷入更多的调查,暴露的几率大大增加。
徐海川说道:“以后你和我直接联系,不必再通过其他人,但是我们不能见面太过频繁,你是侦缉队长,我只是一个法医,身份上会让人产生怀疑。”
“我们怎么联系?”
“每晚要注意收听短波呼叫,情报用密写信的方式寄到海河路179号信箱,我收到之后,同样会通过短波呼叫方式通知你。”
“海河路179号是交通站?”
“不,那是一个无人使用的死信箱。”
“好,密码本用哪一种?”
“买一本中华书局简装版的曾文正公全集,第三册书札(一)就是密码手册。”
“知道了。”
“我要说的都说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姜新禹想了想,说道:“清乡运动的情报,我交给孙世铭的时候,时间上完全来得及,为什么大王乡游击队还遭到了伏击?”
“他们把粮食藏在地道里,后来听说日军有军犬,能够把粮食找出来,于是又连夜派人想把粮食运走……队长曹云飞在这件事上负有领导责任!”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尤其是在日军严酷的封锁下,几袋子粮食可是游击队一个多月的口粮,这也曹云飞怀着侥幸心理,派人去运粮食的原因。
“哦,原来是这样……除了游击队的人,被捕的都是什么人?”
“有苏维埃青年团的十几名骨干,地下印刷点的几名同志……另外就是我们的两名交通员,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叫乔建成的叛变了,印刷点就是他出卖给敌人。”
姜新禹沉思着,说道:“乔建成……我好像听过这个名字,要不要找机会除掉他?”
徐海川说道:“乔建成知道的情况有限,地下印刷点的事,纯属意外,不需要你执行锄奸行动,他没有那么重要。”
姜新禹沉吟片刻,说道:“你手里有行动人员吗?”
“有,你要做什么?”
“我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把他们营救出来。”
徐海川愕然说道:“营救出来?你是说关押在宪兵队那些同志?”
“对。”
“怎么营救?”
“宪兵队有一条地道,直通槐树沟。”
“宪兵队的地道?他们自己不知道吗?”
“地道是汪敬旻挖的,日本人毫不知情,我也是机缘巧合才知道这个秘密。”
徐海川想了想,说道:“说说你的具体方案。”
姜新禹说道:“地道入口在一间书房的地下室里,书房平时不上锁,也没有宪兵看守,书房距离牢房只隔着一层院子,只要能把他们从牢房带出来,就有很大机会进入书房。”
徐海川沉思半晌,摇了摇头说道:“你不能参与到这种营救行动,暴露身份的几率太大。”
“我明白,这次营救行动不用我露面,你派行动人员混进宪兵队就行。”
“混进宪兵队谈何容易……”
“每天傍晚,都有卫生署的车辆进入宪兵队清运垃圾,在垃圾车里藏两三个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提前让他们换上日军军服,找机会进入书房,藏进地下室,到了晚上再出来行动。”
“营救行动在夜里?”
“必须在夜里,白天人太多,不利于行动。”
宪兵队的警戒力量都布置在外围,除了监狱有看守之外,其他地方都很少有岗哨,所以姜新禹这个计划,看似很简单,其实成功概率非常大。
徐海川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照这个计划行动!”
姜新禹嘱咐道:“告诉行动人员,千万不要开枪,用刀解决看守!”
“这一点你放心,他们经验丰富,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知道被捕的人都关在几号牢房吗?”
宪兵队监狱关押着上百人,如果都救出来,根本无法杜绝喧哗声,若是在进入地道之前惊动了宪兵,不仅营救前功尽弃,还要白白搭进去营救人员。
姜新禹说道:“10号,11号,其中有一个叫大齐的警备队士兵,也要一并救出来。”
“他是什么人?”
“他是军统的行动人员,知道我的军统身份,”
“好,我明白了。哦,对了,有件事我要告诉你。”
“什么事?”
“原田夫妻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