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俭微微点头,虽然他还保持处变不惊的样子,但他眼中的兴奋就连侍者都能看得见:“嗯,伯仁所言极是,但我等不可得意而忘形,密探的消息是大宋皇帝中箭,但具体的位置我等不知,而且是不是毒箭也不知”

    萧惠哈哈大笑,坐到张俭的身旁亲自拿起茶壶给他的茶盏续水道:“定然是毒箭,他耶律簇绒即便再傻也该知道用毒箭,而且定然是见血封喉的毒箭!”

    张俭喝了一口茶水长叹一声:“如此怕是我大辽要背上一个偌大的罪名了”

    萧惠啐了一口道:“罪名?什么罪名?刺客是我契丹人不假,可大宋能拿得出证据吗?更何况是他赵祯背盟弃约,假借军演之名挥师北进的,要说罪名也该是大宋承担才是,既然大宋先来一手兵不厌诈,那我大辽便可来一出荆轲刺秦!”

    “荆轲刺秦?好!好一个荆轲刺秦!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萧惠看着一旁开始摇头晃脑背诵兵法的张俭就知道他的心情很好,但稍稍皱眉的小声道:“这事该如何回禀陛下?!”

    张俭脸色一僵,背诵的语调也逐渐消失,长叹一声道:“陛下一直希望和大宋来一场堂堂正正之战,要体现出他其实远胜大宋皇帝赵祯,如果知道我大辽刺客伏弩暗杀大宋皇帝,定然大怒。诶!陛下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较真了些。”

    萧惠哼道:“成王败寇,何论手段!陛下的心结重要还是度过灭国之祸重要?如今我大辽可没有多少可战之兵,更是没有兵饷粮草,此战非比寻常只能胜不能败!”

    张俭点头,端起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道:“也罢,老夫这就去上奏陛下!”待他走到门口的时候,萧惠起身行礼同时高声喝道:“仲宝兄!时不我待啊!”

    张俭微微点顿首便头也不回的大步迈出,萧惠说的没错,时不我待,如今看似疆域广阔国力强大的大辽其实已经外强中干,今年冬季奇寒,已经使得大辽的西北部草场变成雪国,牛羊马匹成群成群的死去。

    且国内的许多商品都一直把持在宋人的手中,开始的时候大辽的商贾还能和宋人的竞争一番,但随着宋人商品的物美价廉逐渐把大辽的经济垄断在手中,之后又是大幅提价,把之前损失掉的钱款都赚了回去,顺带着还把大辽的手工业打击的体无完肤。

    这些都是张俭之后才发现的道理,之前他也觉得商贾不过小道可现在看来,商贾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军队要小,大宋的商贾几乎在一夜之间席卷了上京城的财富溜之大吉。

    现在大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从宋人手中把南京道再收回来,其实并不难,只要能攻克析津府,把大宋的中军击败,大宋的北伐定然不攻自破,当年宋太宗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如今大宋皇帝中箭生死不知,岂不是上天庇佑大辽?

    只要大辽能收回南京道,把宋人赶回去,到时间无论大宋拿了什么都要吐出来!

    现在大辽最缺的便是时间,西夏一战耗尽了大辽的财力,如果不是该死的宋人商贾,大辽的勇士岂会如此缓慢的集结?大宋根本就没有给大辽喘息之机恢复财力,战争说到底打的就是钱啊!

    大辽如果击退了大宋的北伐之后,取回那些丢失的钱财,只需休养生息几年便可挥兵南下,大宋皇帝身死的情况下,主少臣疑,还不知会出现什么状况,定然是大辽南下的绝佳时机!

    但所有的前提都在大辽能击退宋人的进攻之下,这是一次豪赌,陛下已经在中京大定府集结大军,只要时机成熟便可南下南京道,现在大宋皇帝中箭,生死不知,这不就是大辽的最佳时机吗?

    张俭决定自己无论如何也要说服皇帝出兵,通过情报来看,大宋皇帝怕是已经驾崩了,只应大军在外,夏竦等人秘不发丧而已,谁都知道此时稳定军心最为重要。

    张俭的嘴角刮出冷笑,皇帝的消息只能封锁一时,当大辽的军队杀到析津府的时候,看夏竦等人还怎么隐瞒大宋皇帝的事情!御驾亲征的皇帝突然不见,一定会使得宋军惊慌失措。

    如果他夏竦狄青等人真的聪明,就应该在此时撤军才是,这总比把十万大军葬送在析津府要来的好。

第五百七十七章阴差阳错() 
    张俭一直觉得大宋皇帝的格局很大,无论是政事处理还是调兵遣将,大宋的公路也就是所谓的水泥路就是他顶住大宋朝野压力严令建造的,现在看来还真是走一步看三步啊!

    用兵之道上张俭觉得最能体现大宋皇帝才智的便是那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宋皇帝用兵的重点,也让张俭看到了其中的寓意,人是活的,土地是死的,丢失的土地还能通过人去争夺回来,一旦人死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种大才怎么能让张俭不忌惮?说实话,张俭自己也承认,大宋的皇帝要比自己的陛下有能力许多,虽然陛下比他小六岁,可这六岁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些。

    陛下要想追上大宋的皇帝怕是不太可能了,张俭不傻,他让间人在析津府刺探情报的时候也派人在大宋收集情报,这些人收集的情报都是大辽对大宋国力的了解来源。

    关于大宋的情报其实张俭并未真实的在朝臣和耶律宗真面前展示出来,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不敢。

    在辽朝之中,对大宋最为了解的人除了张俭怕是就没有旁人了,大宋的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等诸多领域张俭都有所涉猎。

    就是因为这份了解所以才会恐惧!

    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大宋还停留在当年檀渊之盟后的样子,可自从耶律宗政和耶律贾派人送来消息后,张俭发现一切都变了,大宋在赵祯的带领下,才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变得完全不同。

    别的不说,单单是三冗三费的问题就被彻底清除,不光如此,还让大宋的粮食多出了许多,三冗问题在张俭看来,除了花更多的钱别无出路,但在大宋皇帝一连串的手段下居然被根治!可以说如果大宋不改变现有的状况,三冗三费永不会再次出现!

    这有多可怕?别的事情张俭就不想去想了,兵制的改变,武人地位的提高,格物的发展,商业的重视,农业的拓展,随便一件事在张俭眼中都是极为英明的,赵祯完成一件就不错了,就能被大宋的史书歌功颂德许久的了,谁想到他居然在三十五岁之前便做到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果说大宋皇帝赵祯是真龙天子,张俭一定会第一个点头肯定,没办法,赵祯的功绩放在那呢!按照汉人史书的标准这就是天下明主!就是该一统海内的帝王!就是要青史留名万代仰视的存在!

    说实话张俭本是不愿同意萧惠的计划,但要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大宋,谁还会去用刺杀这种旁门左道之术?毕竟刺杀他国皇帝在礼法上说不过去,荆轲刺秦流传千古不是因为荆轲有多正义,而是他的勇敢以及樊於期那颗为国甘死的心。

    张俭一路思索,没在意便到了皇宫的所在,抬头望了望宫阙重峦起伏的飞檐,张俭慢慢的步入其中,两边的守卫在看到张俭后行礼道:“左丞相!”

    张俭点了点头:“陛下所在何处?老臣有要事禀报!”

    斡鲁朵脸色僵硬的苦笑道:“陛下在上林苑中狩猎,至今未归”

    要是别人就欺瞒一下便是,但是来人是张俭他们便没有这胆量,经过西夏一战,张俭越发的受到陛下器重了,因为只有他在别人怂恿陛下进攻的时候给陛下以提醒,后来的事实证明张俭的提醒是对的。

    此后谁在宫中见到张俭都要礼让三分,即便是耶律家的长辈也是如此,常常用平辈之礼相待,更别说这些侍奉皇帝的斡鲁朵了。

    张俭本打算直接骑马去上林苑寻找皇帝,但很快他便瞧见耶律宗真身穿披风在数十骑的簇拥下疾驰而来,马上的皇帝是那么的英武,并显得骁勇善战,要不是因为李元昊有上天相助,必然兵败与贺兰山下!

    “左丞相休走,朕来矣!”

    翻身下马的耶律宗真向张俭走了过来,这段时间他爱上了狩猎,只有在奔驰的骏马上他才会忘记繁琐的政事,只有在弯弓射猎的时候他才会忘记南京道的耻辱,他和大宋皇帝同样的御驾亲征,最后的结果却是自己惨败而大宋皇帝攻占了大辽的南京道!

    这是多大的耻辱啊!但身为左丞相的张俭却只建议大军在中京大定府集结,而不同意向析津府进发,耶律宗真不明白为何张俭总是说时机未到时机未到之类的话,今天他来了定要问个清楚。

    对于张俭的才能他是肯定,否则也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亲自拉起张俭的手道:“既然左丞相来了,那定然是时机成熟了,要是往常你躲着朕还来不及呢!”

    看来年轻的皇帝心中已经按耐不住,张俭苦笑道:“陛下明鉴,老臣前来的确事关南京道之兵事!”

    张俭的话让耶律宗真送了口气,还好他没有再次推脱,自己内心已经按捺不住对赵祯和大宋的愤怒,开始的时候他确实不服大宋拿下西夏两州之地,可后来他御驾亲征之后才知道兵事不是那么简单。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宋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汉人王朝居然不宣而战,并在大辽西征的时候快速夺取析津府。说实话连耶律宗真自己都开始怀疑大辽的战斗力。

    现在张俭来了,并说时机已到,那耶律宗真的心总算定了下来,拉着张俭的手一路进了皇宫来到正殿之中,相比大宋的繁文缛节,辽朝的君臣之礼就随意了许多,耶律宗真在御座上坐下便开口问道:“难道如今便是最好的时机?”

    张俭点头道:“没错,析津府密探来报,我大辽契丹勇士不服宋人恶行,皇族耶律簇绒带着死士刺杀大宋皇帝,大宋皇帝毒箭入体恐命不久矣”

    “什么?!”

    刚刚坐下的耶律宗真惊讶的站起,他根本就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一时间语无伦次的说道:“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张俭高声道:“陛下,毒箭入体,见血封喉,大宋皇帝怕是已经驾崩,此时是我大辽的天赐良机!”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耶律宗真愣了很久,最后喃喃自语道:“难道这真是上天赐予我大辽的机会?”

    君臣两人谁都不会想到,其实耶律簇绒射出的弩箭并未带毒,为了最好的效果,耶律簇绒本是打算在射箭之前在弩箭上淬毒的,可赵祯出现的太突然,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机会下毒

第五百七十八章经筵日讲() 
    “世间万物之理便如阴阳,物极必反,阳极必衰!天地之威如是而已”夏竦沉稳的声音再次在大殿之中回荡,即便战事再紧,赵祯没停过每日的经筵日讲。

    这是自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主要是让帝王对儒家之学与理和道之间的理解。

    到了大宋便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并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谓之日讲。

    赵祯觉得学习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毕竟获取知识没有坏处,他在经筵日讲的时候便会放松自己,偶然失去了天子应有的庄重仪态,并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

    夏竦立刻停止讲授而上奏道:“为人君者,可不敬哉?”这样的责难不断重复,决无宽贷,一直到赵祯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

    “经筵日讲本就繁复,朕连换个舒服点的姿势也不行?夏参政你也坐下歇一歇,经筵日讲在乎的是内容而非形势,朕敬的是学问而非缛节。且你的这些大道理朕可说的比你好”

    夏竦是个好老师,对自己这位“天子学生”的脉莫得很准,在赵祯给他设置的座位上坐下后笑道:“陛下觉得老臣说的是大道理?但老臣可不这么觉得!”

    赵祯稍显惊讶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这些都和朕现在的事情有关?大可用于安邦治国,小可用于稳定民生?”

    夏竦脸色严肃的说道:“然也!陛下可知阴阳出自周易,而孔圣人却为周易又做十翼以便后人解读!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圣人对周易的遵从并希望从中探求世间大道。”

    赵祯微微撇嘴,夏竦说的都是套话,而并没有直接回答自己的问题,赵祯是个实用主义者,开口反问道:“那如何运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