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西夏的甘肃军司已经落入大宋的手中,两汉时代建立的山丹军马场也将落入大宋的手中,被人不知道,但赵祯知晓,这座军马场在后世乃是世界上最大的军马出产地!
可以说赵祯出征西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这山丹军马场,现在已经拥有众多战马的大宋成为了骑兵大国,但大宋的骑兵与辽朝西夏的都不相同,这一点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
对科技的追求致使大宋对任何事物都会认真研究一二,将作监的大匠对大宋骑兵做出了惊人的改变,虽然改变的比较小,但赵祯却能一眼看出各兵种骑兵之间的区别。
惊叹华夏智慧的同时,赵祯同样惊叹这些匠人的聪明才智,以及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研究精神,他们对骑兵战术的钻研甚至高过了狄青,对骑兵的认知甚至超过了骑兵本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研制出不同的骑兵兵种,给骑兵们之间的配合达到完美。
步兵的优势在于什么地方?当然是各兵种之间的配合!
橹盾,陌刀,破甲枪,横刀,棘轮弩等等这些都在军阵中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各兵种之间的配合才能把步兵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战斗力越大,杀伤力越强。
同样道理,骑兵可否和步卒一样,分为多个兵种,相互协作共同击敌呢?这是大宋匠人研究的方向。
骑兵的优势是明显的,它有着步兵所无可比拟的强大机动力,也有着骑兵不可比拟的装甲防护,骑兵的盔甲要比步兵的盔甲重得,他们是这个时代战场上的狰狞猛兽,是奔袭中的钢铁洪流。
现在赵祯所看到的大宋骑兵已经和原先完全不同,背嵬军,踏白军乃是全数由骑兵组成的劲旅,踏白军虽然数量少,但却是骑兵中的精锐,他们马术娴熟,控马扫枪一气呵成,自然便成为大宋骑兵中的游骑,一旦两军互撞在一起,踏白军可随意活动,灵活的纵马厮杀,没人限制他们的灵活,但同样的,没人能支援他们,踏白军只能互相支援,而得不到其他兵种的支援。
原因很简单,相比踏白,背嵬军中的骑兵更加趋向于步兵战术,他们的骑术不如踏白军,但贵在整齐划一,相互之间不断的配合驰援,而且他们的兵种要比踏白军多得多。
如果说踏白军是军中游龙,那背嵬军便是军中的泰山,稳稳当当,难以撼动!
背嵬军被称为马背上的步卒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们的兵种实在多种多样,单单是按照盔甲的覆盖密度便可分为重骑兵,中型骑兵,轻骑兵。
三种骑兵以不同的位置与武器对辽人发动进攻,手段参差不齐,花样百出,但效果惊人,让辽人防不胜防,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识过大宋骑兵的厉害。
第九百一十章铁骑绕龙城()
背嵬军中骑术最好的是先锋重骑兵,人马具甲,武装到牙齿的他们乃是名副其实的移动堡垒,作为骑兵中锋利的剃刀杀敌破阵全靠他们,所以他们大多装备骑枪和马槊。
在他们身后则是中型骑兵,有了重甲骑兵的冲锋成熟了大量伤害,中型骑兵的战马对马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明显,是和敌人白刃相交的时候,马背上的骑士依然穿着板甲,只不过他们板甲的重量与防护水平要稍稍弱于重甲骑兵。
不过他们在牺牲一定防护的时候,所获得的却是更加需要的灵活性,虽然是削弱了他们的板甲,有些部分以锁子甲相连,但防护性依然卓越,灵活的他们多使用马槊作战,挥舞起来带起血光一片。
就在这个时,大宋的胸甲骑兵冲入已经被重骑冲散的辽人军阵之中,他们的身上只有一块胸甲作为保护,在胳膊肘以及膝盖等部位镶嵌了护甲,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灵活性,锋利的马刀是经过军械司特意改造的,刀背变宽,刀身重量和长度都得到了加强,并且相比横刀多了一个稍稍弯曲的弧度。
大宋的马刀宽背薄刃,刀身比较沉重,这样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刀柄相比横刀要短得多,只能单手持握,并且有一个弧形的护手,这是为了有利于在马上劈砍,在马上很难使用腰力,骑兵多是单手挥刀用上臂力和马的冲击力,单手马刀灵活多变,左右挥舞都能带来极大的杀伤力。
三种不同护甲,兵器的骑兵在辽军中左突右杀,若飞云击电,若惊鸟还林,但这样的行动却令辽人猝不及防甚至惊叹,和辽朝骑兵相比,大宋的骑兵更加重视整齐划一,即便是两军交战,杀的难舍难分的时候,大宋骑兵依然以最基础的班为单位,八到十人一起行动。
更加可怕的是大宋骑兵的号令程度,随着不同哨音的响起,大宋骑兵不断的改变冲杀的方向,使得辽人没有一处是安全的,交错冲杀之下辽人的斗志很快被瓦解,而在此时,大宋的最后一支骑兵兵种也已经到达,他们便是弩箭骑兵。
这是从没有出现在骑兵中的兵种,弓骑兵倒是有的,因为弓箭轻便,易于携带,即便是近战亦可短兵相接,但弩箭笨重,为了发挥弩箭的力量,往往都需要用脚踩踏才能上弦,如何在马背上作战?
大宋弩箭骑兵却不相同,他们或是把弩箭用绳子挂在脖子上,或是用马鞍前面的凸起架设弩箭,上弦的方式也是采用的棘轮,在多个精密组合的齿轮作用下,棘轮弩的上弦速度快了许多,并且费力较少。
这使得大宋的弩箭骑兵成为机动的远程力量,并且他们出现的较晚,只有在大宋骑兵得势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出现,为的是进行远距离的抛射击杀溃退的辽兵。
大宋骑兵的主阵已经死死的把辽人压制住,不断在四周游走的踏白军就如同毒蛇一般,行动迅速的他们瞅准时机猛然窜向辽军的软肋,杀敌百余人之后便拍马而走,这时宋军的主力已经冲杀过来,辽人根本无力分兵追击踏白军,可况这时候分兵追击,正中了踏白军的圈套。
辽人后军中有千余人的骑兵冲向不断骚扰如噎在喉的踏白军。
大宋能参加踏白军的是一些精明强悍、智勇双全的人,他们最善于战术配合,作战时如鹰飞风卷,可以在万人之中擒获敌人,出入自由,如入无人之境,因自恃勇猛,敢于夸口,对辽军很有威慑力,大宋打谷草用的便是踏白军,为的是不断训练他们的骑术以及战法。
踏白军身着银色板甲,全副武装并且配有白色斗篷,这种斗篷和披风类似但却并非是披风,这么做位的是在战场更加醒目,震慑敌军的多用大于实战,远远的看去就如一片白云。
当交战时,这些白色的斗篷会被收紧,稳妥的贴在他们的身上,不会有任何影响,踏白军人如其名,就连长枪上的枪缨都是白色的,为的是吸取粘在枪头上的鲜血不至于流到枪杆上造成打滑。
吸饱了鲜血的枪缨从白色变为血红,一身白甲的踏白军手握银枪,那一点的血红格外显眼!辽人的千余骑兵就这样被他们吞噬的一干二净,只有鲜血从枪缨上滴落。
辽朝骑兵在和大宋骑兵交战的一瞬间就感觉出了不对劲,这不是大宋以往的骑兵,辽军与大宋交战就如同撞击在了坚硬的岩石上!
而接下来宋军不光顶住了压力,甚至辽军惊恐的发现他们无法阻挡宋人骑兵在军阵中的前进脚步,这是非常可怖的事,一旦宋军杀透军阵,辽人将会被左右分隔开,被分割包围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变成任人宰割的鱼肉!
奋力反抗的辽人凶狠异常,生死存亡之时,若是不拼尽全力如何能挽救危局?辽军的校尉不断的高声呼喊,而宋军的首要目标就是这些不断发布命令的校尉,他们其实才是辽军的掌舵人。
大宋的军队和辽人的不同,他们在作战之前便已经分工完毕,这和步卒颇为相似,一旦抵达战场上,便是按照计划进行冲杀,若是有阻力,则会有铜哨声传达联系,自会有对应的骑兵赶来支援,这便是背嵬军,而辽人则不同,他们兵种单一,作战的战术改变只能靠这些军中校尉的命令。
背嵬军中的横刀手从马鞍上抄起一柄小巧的手弩,对着那不断呼喊的辽人校尉便是一发弩箭,如此近的距离使用钢臂手弩几乎是百发百中,那校尉应声倒下,很快便被慌乱的马蹄踩成肉泥……
两军交战时,辽人的基层军官很快便战死大半,这也给辽人带来了恐慌,他们已经习惯了军中校尉的指挥,可以说这些校尉就是他们的大脑和眼睛,一旦消失,辽军便开始如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最终难逃被大宋骑兵围杀剿灭命运。
第九百一十一章宋辽皇帝的心术()
大宋的骑兵在战术上依然沿用分割包围的办法,即便是辽人奋力反抗,但这种无组织的挣扎也是徒劳,战斗在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战场上便只剩下本能的厮杀,叫喊声,呻吟声,嚎叫声,哭泣交杂在一起沸反盈天响成一片。
即便是在这样吵闹的环境中,大宋的铜哨声依然不断,指挥着骑兵左突右杀,这是大宋的盛宴,是辽人的地狱,军心溃散之下,即便是有些人妄图抵抗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辽朝年轻的皇帝耶律洪基看着眼前一幕双拳紧握,眉头紧皱,一部分是因为愤怒,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他也不愿承认的恐惧,耶律洪基站在隆起的丘陵上,这里是辽朝骑兵冲锋的开始,他比谁都清楚,骑兵从高处冲击而下,力量要远超平原上的冲击。
辽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以上击下,一鼓而下,蓄势而锐利,迟缓而钝拙。这是大辽战士用生命终结出来的经验,绝不会有错,大辽就是靠着这些从实战中得到的经验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可为什么在宋人身上不好使了?
“左丞相,为何我大辽的军队驰骋天下,却在宋人面前不堪一击?!”
张俭摇头道:“陛下不该这么问,陛下该问的是为何宋人的骑兵已经恐怖若斯了!您心中的担忧微臣能理解,但却不该有一丝的怯懦,这不是大辽皇族该有的感情,您的父亲没有,您的爷爷没有,您的祖上更没有!”
要是旁人对自己说这话,怕是早就被自己杀死一万回了,但面对张俭的教训,耶律洪基却微微点头:“太师说的是。”
张俭笑眯眯的指着宋军铁骑之后,如同堡垒一般的营地道:“很简单,因为那里的一个人改变了整个宋国!”
“大宋皇帝赵祯?”
“您应该说是大宋皇帝,或是皇叔……”
“不过是有名无实而已,父皇当年也不过是客气客气……”
“所以陛下不能反驳,您就是他的侄儿,一个叔叔欺负侄儿算是怎么回事?”
耶律洪基皱了皱眉头,他不是反对张俭的话,而是不希望通过示弱,或是晚辈这种称呼来换取大宋皇帝的心慈手软,随即开口道:“咱们大辽这几年休养生息,朕更是听从了母后的规劝慈民爱物,任用贤能,怎么就比不上大宋皇帝了?!为何要让他相让?!”
张俭笑了笑,对耶律洪基所说的话显得毫不在意,这让他大为气恼,就在他忿忿不平的时候,张俭这才开口道:“陛下见识过大宋吗?去过宋人的大同府或是北平府吗?”
面对张俭突如其来的发问,耶律洪基楞了一下,随即摇头道:“朕自然是没去过的,不过朕听往来的商贾说过,大宋的繁荣景象,相比我大辽上京等地也不过如此!”
张俭难得的变了脸色:“这些人就该杀掉!”
就在耶律洪基目瞪口呆的时候,张俭再次开口道:“他们对您隐瞒了实情,这不是在保护您,而是在害您,害您对大宋的实力估算不足,害的您见识受到限制,大宋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陛下当眼见为实!否则一如盲人摸象不得全貌!”
张俭的话就如一颗种子在耶律洪基的心中不断的生根发芽,没错他说了解的宋国都是从别人口中得到的,唯一看到的只有宋国精美货物以及兵马而已,单单是宋人身上的甲胄便让自己惊叹如斯,若真是和大辽一样,那大辽为何造不出这样的甲胄来?!
“陛下,该鸣金收兵了……”
张俭的话打断了耶律洪基的思索,抬头望向战场,耶律洪基无奈的苦笑:“是啊!朕的大辽骑兵不是宋人对手,传旨,鸣金收兵!”
随着清脆的鸣金之声,辽军骑兵如释重负,如潮水般退去,虽然他们处于劣势,并且一直被宋军压着打,但却没有出现溃兵逃兵的状况,这便是辽人战力的体现,要远比西夏难以对付的多。
待辽人撤走之后,大宋一方的军营中再次上演了收拾战场的一幕,而这一幕在辽人眼中便不可思议起来,不能随军撤回的人要么已经重伤,要么奄奄一息,而这样一个受伤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