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行为暴露出了他是个利己主义者,这种人非常可怕,他们把盟约视作粪土,随时都可以毫不在意的踏上一脚,所以早在当初有人提出是否能和女真人联手的时候就被否决了。
“女真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即便是在大宋也被人熟知,更多的人是担心女真人的崛起对大宋并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是大宋的官员也认为辽朝分而化之的政策是正确的,不该打破这种平衡。
谁知道女真人会不会变成另一个西夏?
得益于大宋的政治文化开放,邸报已经变成一种大众“娱乐八卦”的新行事。
自从开封府的韩琦把邸报贴在八字墙上开始,百姓对邸报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商人精明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他们把八字墙上的邸报抄下来,并用活字印刷成面向大众的朝报,使得平民百姓也能看到帝王日常动态和官员升降任免,其中还包括一些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等。
而随着朝报的越来越详细频繁,商人们开始在其中夹杂一些朝廷的政策,甚至是坊间传闻,这便使得百姓们更加趋之若鹜,每日前往街头买上一份价值不菲的报纸,往腋下随意的一夹便能在左邻右舍羡慕的眼光中得到满足。
即便是多保真这个女真人也能轻松买到一份今天刚刚印刷出来的朝报,当然其中的内容已经是昨天的了,即便如此也让她很是惊讶。
充满油墨味的桑皮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粗糙,相反非常的柔软,上面的字迹稍显模糊了一些,但却能看得出是什么,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朝报了,有些朝报甚至要仔细的辨别上面的字迹。
这上面不光有大宋朝堂所发生的事情,甚至有一些文人儒生的分析以及商贾的宣传
这些东西多保真从未见过,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听说这样的报纸还会传递到其他地方,最少四京之地皆而有之。
在多保真的眼中大宋的变化很大,她不知道为何在自己离开后大宋会变得如此面目全非。
放下手中的报纸,轻轻推开带有素色窗纱的窗户,一副熙熙攘攘又生动异常的景象跃然于眼前。
繁华的商铺,热闹的瓦里,宋人无论是店铺的掌柜还是小斯,无论是街上的行人还是小贩,他们的脸上全都洋溢着满足的表情。
没错,就是满足,完全看不到辽人脸上的那种迷茫,也看不出女真人脸上的那种麻木,仿佛生活每天都充满希望,希望这东西其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
眼前的热闹的景象却让多保真遍体生寒,身体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这样的王朝会停下脚步吗?
显然不会,他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怪物,就如同汉家王朝传说中的巨龙一样碾压一切,所有阻挡这只猛兽前进的都将被毁灭,即便是它的文化都有着强大的侵略性。
“朕觉得你还是不要看的好,眼下正是我大宋最为繁荣的时候,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也不为过。”
赵祯说完瞥了一眼桌上的朝报,笑眯眯的说道:“你放心,报纸朝报上不会有敏感时政,朕今天来是要告诉你,你也看到了,眼下的大宋之强大无可匹敌,灭国辽朝指日可待。
你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情朕理解,你不希望女真与大宋对抗,不希望女真变成另一个西夏,但却无法阻止这一切,因为你的男人完颜乌古乃是一个枭雄但朕要提醒你,越是强大的女真便越危险,朕不会留下这个祸患。”
多保真惊讶的望着赵祯,随即醒悟道:“陛下已经把我女真作为未来的目标?!”
赵祯微微摇头:“不,应该说是潜在的威胁。”
“难道陛下就不担心我把这一消息传递回去?不担心大宋从女真借道一事?”
面对气急的多保真,赵祯笑了笑:“朕可不会担心,其中涉及到女真的利益,即便我大宋不从女真借道,也可从本土进军,而这样一来你们所需要的东西将会化为乌有,朕相信乌古乃是不会拒绝的,即便是知道了朕的威胁他也不会拒绝。”
赵祯的话语宛若尖刀,每一句都在她的心中留下一道巨大的伤痕,没错,赵祯一语点破了乌古乃的心思,这让多保真很无力。
事实有的时候是一件极有杀伤力的武器,多保真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只能被打击的遍体鳞伤。
“陛下可否放我女真一条生路?”
这话赵祯曾经听过,也是一位女人对自己说的,并且这个女人就在自己的后宫:“很简单,向大宋臣服,作为藩属之国,接受大宋的条件,驻军,设都护府,汉化。”
多保真紧紧的点着眼前的这个男人,这个温文尔雅气质高贵的男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极为刺耳,仿佛狞笑着把自己一步步的推向深渊。
赵祯悠然转身:“朕没有让你现在便给我答复,但希望你好好想想,这是大势所趋,任何人在这股强大的力量下都不能独善其身。
好了,朕的话也就到此为止,听与不听都在你,朕要带着小家伙们去逛街了哦,对了,若是你在别人面前说起这话,朕可不会认账。”
赵祯轻快的下楼,一切不好说的话都说了,他如释重负
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变()
看似是赵祯带着孩子们逛街,其实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包括到哪歇息,到哪驻足,即便是去茶楼酒肆用膳也是经过亲卫司秘密筹划过得。
毕竟是带着孩子,赵祯可不希望有一点闪失,但若是自己出宫便不会有这种情况,最少自己是信马由缰走到哪算哪的。
自从迁都之后,宗教这一影响或是会干扰皇权统治的东西就被赵祯给遗弃了,他以大相国寺规模太大,僧弥数量太多,所费用甚巨为由禁止大相国寺这座皇室家庙搬迁。
结果得到了百官和百姓的赞誉,这说明了官家的节俭,这是圣德的体现。
只不过和尚们却知道这是官家对佛门的打击,大相国寺搬迁之费能有多少?和宏伟的北京城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之一毛,大相国寺的主持悟德甚至上疏赵祯,提出了僧人自费而往都遭到了赵祯的反对。
这下若是大相国寺的僧人出现在北京城便是抗旨不尊了。
同样的京中僧侣寺庙的数量较之东京汴梁也是少之又少,彻底没落了下去,当然道门也不例外。
整个北京城最著名的寺庙便是一座光华寺,还是大宋天家迁都之后的家庙,相比东京的大相国寺规模小的可怜,而这样的寺庙在整个北京城也只有三座,其他的便更加狭小,宛若土地庙似得登不得台面。
道观虽有一座颇为华贵的出云观,但这座道观却不一般,里面甚至有大宋的官员坐镇其中,每日点卯当差,宛若公衙。
这边是赵祯专门用来管理佛道等宗教的衙门,僧人,道士的度牒都是有这里发放到各个寺庙道观,再从寺庙道观发放给僧人,而且会有地方官吏进行查验,并与每年的堪磨挂钩。
可以说迁都的最大好处便是把宗教这一顽固势力打击的体无完肤,也把东京城中原本的利益集团给打击了。
只不过到了北京城后新的利益集团也逐渐形成,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相比东京那个浑浊的泥潭,北京就像一个全新的池塘,各种鱼虾蟹鳖迅速繁殖
赵祯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繁盛之况只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热闹的大都市之中,没错,现在的北京城就是一座世界上的超级都会。
各色人种,不同的语言会聚于此形成了几乎面目全非的文化形势。
赵祯亲眼见到一个汉人说着阿拉伯语与阿巴斯而来的商人讨价还价,这在往常是绝不可能的,而一赐乐业人同样也说着
流利的汉化在大宋百姓面前极尽所能的赞美自己的商品。
汉人的礼节与传统在这里与外族融合,在衣着上便能体现出来,原本喜欢广袖的宋人如今已然是收紧了袖口,这样以来不光是节省了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做事方便了,现在北京城的百姓可有不少在工厂中做工,虽然工钱没有一开始那么高,但最少也要每月三贯钱,养活一家三口不成问题。
再说工厂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有些也不比在衙门中当差要来的差。
这种改变是好事,赵祯非常了解大宋的变化,从他穿越开始,大宋便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眼前的一切早已全然不同。
东城是北京最为繁华的地方,当然这要得益于蔡伯希的筹划,可以说即便是他放弃了蔡记的经营之权后,依旧拥有不菲的身家。
当然东城的蔡记酒楼也是最多的,赵祯便挑选了一座庆丰楼的蔡记酒楼,日上三竿也该吃饭了,天子也是人啊!
今日是赵旭赵昀放风的日子,也是赵祯最清闲的一天,没有大朝会,没有堆积如山的奏疏,两府相公包揽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后,赵祯的案头为之一空。
“父皇为何皇姐不与我们同来?”赵旭在刚刚进入包厢之后便奇怪的开口道。
“皇兄这可问不得嘞!皇姐可不是出入禁中畅通无阻吗?何须像我们似得要到师傅们把每月课业教授完了,也考校完了才能出宫?再说我可是瞧见皇姐换了顶小车出了西南面的偏门,如此不是去私会苏轼便是去苏轼的阁馆寻他去了!”
赵祯哭笑不得地望着两个儿子,伸手指了指他们的背后道:“若是要嚼别人的舌根最少也要知晓自己四周是否安全,否则”
两兄弟僵硬的把头转了过去,待看到灵儿喷火的双目后尴尬的苦笑道:“皇姐饶命”
赵祯是乐意看着儿女们嬉戏打闹的,这才是孩子该有的活泼,只不过王语嫣的眼神中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神采,赵祯只能妥协:“莫要胡闹了。”
见父皇发话,三个孩子这才消停下来,围着王语嫣说着好话,显然他们知道生气的不是父皇而是母后
赵祯这次出宫不光是私访多保真,也不仅仅是带着孩子们玩,而是要亲自看看这座都城,之前政务繁忙,他已经数月没有出宫,别说数月,就是一个月不出宫京城的变化都让赵祯认不出来。
报纸的事还是夏竦上疏提到的,赵祯为了鼓励报纸,故意把夏竦的奏疏留中不发,他的奏疏会彻底让报纸这个新兴行当完蛋。
赵祯要利用报纸的影响对大宋做出一些改变,不,准确的说应该是报纸本身就会促使大宋改变,即便赵祯什么都不做。
商人已经开始利用它做宣传了,而官服更容易把政令法度之类的东西传播下去,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报纸这种面向大众的传媒更加必不可少。
衣着整洁,利索的庆丰楼小斯伶俐的进入包厢,手中端了数十道菜品,这数十道菜品从他的双手到肩膀一字排开,而这么做仅仅是让客人选菜方便。
只要有了外人,天家的子嗣便规规矩矩,绝不会再有一点出格,小斯不知道眼前是什么人,只知道自己进了这天字号包厢之后便浑身难受。
即便是孩童看向自己的眼神都让自己如芒在背恨不得转身跑路,前些日子中书的官员来会食也没让自己害怕啊。
但他们行为便跟奇怪了,哪有到了庆丰楼的客人还问价格的,这些人倒好每样菜的价格都要打听清楚,生怕带的钱不够多似得。
瞧他们身上的穿戴又不似这样的人啊!单单是那孩子腰间的环玉便是极好,少说也要数百乃至上千贯嘞!
庆丰楼的小斯是什么人?各个都是好眼力,只不过他实在看不出眼前这户人家是什么来头。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
赵祯对孩子们询问价格的举动很满意,物价这东西能真实反映出北京城中的许多状况,这是了解民情的一种手段,能从简单的物价之中分析出许多东西。
虽然是一家五口人出来吃饭,但却并没有点上太多的吃食,几个符合时令的冷菜,再加上一些炒菜和烧菜,最后加上一些甜品便是天家五口人的膳食。
庆丰楼的小斯并没有因为眼前的饭食而瞧不起这些人,虽然饭食并没有多么豪华,也没有多么昂贵,但小斯却在暗中竖了竖大拇指,这家人…………太会点菜了!
菜色丰富又全面,而且荤素皆有,蔬菜当中多是当季时蔬,荤菜也非大荤而是配有一些蔬菜,这桌菜只能说是相得益彰!即便是两府的官员也没这家人会点菜哟!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包厢中的客人居然不让自己在一旁伺候着,这还是从来没遇到过的情况,小斯不解,这些权贵自家的上等人怎么不让自己在一旁倒酒夹菜?
赵祯习惯了自己家人在一起吃饭,自己夹菜倒酒怎么了?身体力行才叫吃饭,饭来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