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上奏疏赵祯瞥了一眼木雕似得三才,午膳过后这货话突然少了起来,作为贴身内侍,赵祯对三才的了解比蔡伯的还要多。
“呜呼!你今天怎生如此怪异?”赵祯伸了个懒腰望向三才道。
这话把三才吓了一个激灵,随即露出谄笑:“奴婢怎敢打扰陛下批阅奏疏,嘿嘿……”
眯上眼睛,赵祯望向三才道:“这么说来是有坏消息了?”
三才哭丧着脸,他就知道无论如何也瞒不住官家,挪到赵祯身边小声道:“官家,西安门来了一队人,是东京路镇守将军张舟的所部,说是张舟派遣他们而来。”
赵祯微微皱眉,这么做大为不妥,不合规矩不说,更有私自调兵之罪,这可是军中大忌,他张舟不会不知道。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归故里()
“来了多少人?”
赵祯打算看他张舟到底有多大的胆子,派出多少士兵回来,也好根据士兵的数量治罪,若是人数不及五百最好,也能掩盖这件事情,但三才的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大吃一惊。
颤颤巍巍的伸出三根手指道:“三……三个虞侯!”
“三个?!”
“还有六辆马车!”
赵祯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了?三个虞侯六辆马车,这是送东西来的吗?
赵祯微微皱眉道:“问清楚怎么回事了?”
三才的脸色更加难看,显然他早已派人问过,酝酿在上才开口道:“陛下,他们运来了辽阳城一战阵亡将士的骨灰,说是先一步还归故里。”
这还真是少见,别的将领都是往都城送缴获的财物,俘获的降俘,他张舟居然送骨灰…………
但赵祯却点了点头,他知道张舟此举的意思,早在得知此战的艰苦之后,赵祯便打算追封这三万多名战死辽阳城外的将士,他们都是大宋的英雄,而张舟的举动促使他做出决定。
“更衣,以戎装摆驾**外,归国之英烈,岂能从西安门入神都?”
三才呆了一下,看着起身的赵祯连忙上前道:“官家,这恐怕不妥,区区三人,加上赶车的士兵不过九人,如何能兴师动众帝王亲临,这不合规矩啊!官家!”
“规矩?”
赵祯冷冷的望着三才:“朕只知道这三万多出征将士为我大宋夺取了东京路,朕只知道这三万多人血洒疆场再也回不来了!”
赵祯说完便走,他知道三万多大宋将士的骨灰在很多人眼中不算什么,但在自己心中很重,重的像是一座大山。
三才知道赵祯的倔强,这时候他可不敢再说什么以免触怒龙颜,他虽然不敢说什么,但却有人敢啊!
三才立刻命人传话宰执相公范仲淹。
但当赵祯一身戎装换好的时候,内侍才小跑着过来在他耳边说道:“宰执相公说了,此事便由官家去便是,无需我等阻碍,此乃张舟之激将而已,不过所用之善不失为一场盛世之举!”
三才心领神会,范仲淹此话没错,这不正是体现陛下爱兵如子的好机会吗?
赵祯并不知道三才和范仲淹心中所想,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以大宋的国君迎接战死的将士回朝,金色的铠甲,宽大的天子剑,这些标准的配置让赵祯觉得有些沉重。
回想起来自己也是有一年多没上战场了,自萧挞里那里回来才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便已经觉得甲胄沉重,刀剑难举,实在是有些荒废锻炼。
原本的自己最少可以在战马上冲杀俩个来回,虽然远不及大宋精锐的骑兵将士,可现在半个来回怕是也冲杀不起来。
跨上御马轻轻挥动缰绳,这老实听话的马儿便拉着赵祯离开了御马监。
乾宇殿不远处的一块广场上,法驾卤薄已经整装待发,近千名精锐骑兵默默的等候帝王的到来。
沉重的宫门再次打开,宣德门的城楼上传来山呼万岁的声音,让不远处的百姓微微诧异。
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并没有北平府的衙役前来开路,只不过当庞大的队伍出现在御道上的时候,道路上的车马行人自觉的让开。
一身金甲的皇帝陛下实在太过招眼,所到之处路人不自觉的退避,并且躬身施礼。
没有跪倒,没有虚假的“万岁”之声,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即便是躬身施礼,也能看出他们的虔诚,这样就够了。
不明真相的群众自然希望成为吃瓜群众,于是法驾卤薄之后便有许多人跟随,谁都知道眼下绝不会是官家御驾亲征,那如此浓重的盛装出行定然是迎接回朝的大军。
君父,君父,身君如父!
浩浩荡荡的队伍抵达了**,跟随卤薄的队伍也愈发庞大,其中不乏朝中的官员,但他们却不敢上前,只是不断派人打听消息,毕竟在大宋,这卤薄如同正轨的军队,没有召见,没有旨意谁也不能随便靠近。
翻身下马,赵祯亲自步行至城外,向着六辆马车和三名虞侯挥拳至胸,这是大宋的军礼,九名士兵无论高低立刻拜下,声音哽咽道:“启奏陛下,我等率三万两千两百将士回朝!”
四周的百姓哗然,感情这六辆马车之中存放的是三万多大宋将士的骨灰!陛下如此兴师动众的前来是迎接牺牲将士回朝的。
瞧着哭的稀里哗啦的九个士兵,四周的百姓多少红了眼圈,人是感性的动物,在如此悲壮的气氛渲染下,即便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会感动。
连边上的三才都想暗自抽自己大嘴巴,之前的自己怎么能那么冷血?
赵祯沉默了许久,上前摩挲着车中的帆布袋小声道:“朕接你们回家!”
白色的布袋上写上了名字,这是每一个战死将士的姓名,九百九十人的卤薄队伍亲自搬运这些布袋,把他们放置在了三辆巨大的华丽马车上。
长途赶来,那六辆马车已经残破不堪…………
赵祯封赏了一路护送的九位士兵,并且当众宣布给所有参加辽阳之战的士兵颁发纪念勋章,这是赵祯第一次以大宋朝廷的名义对一支军队的勋章奖赏。
华夏历史上也是有勋章奖励的,只不过是对大功臣的奖励,比如最为出名的“丹书铁券”。
但事实上这东西还有许多名字,最初时用丹砂填字便叫“丹书铁券”,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到了大宋,世人皆是称其为“金书铁券”。
“铁券”颁赐制度其实到了大宋已经很完善了,而且也并不是单一作为免死之用。
只不过是把当事人的功勋记录下来,同时表彰他的事迹而给予一定福利而已。
因为这福利能世代相传,所以便显得很高贵。
当然上面还有皇帝亲自许诺的话,因为皇帝的话就是旨意,就是法律,所以言出法随的同时也象征这东西的权威。
如果皇帝说了免死之类的话,这东西就真的能免死…………
赵祯打算把铁券这种已经非常接近功勋章的东西改变成功勋章,并且加以制度化,荣誉化,让赏赐稍稍成为陪衬,让荣誉显得更加高大。
当然若是没有赏赐,这东西也就没有价值,赵祯深知人心深处的贪婪有多么强大。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虏勋章()
当天赵祯就亲自设计好了勋章的样式,俩柄横刀交叉在一起,中间是一把硕大的天子剑,而在下方点缀的却是大宋皇宫的宫门宣德门,四周围绕的是赵祯亲自赐名的“太平瑞圣花”。
勋章的图案一出,别说是朝臣们,就是见惯了大世面的三才都被镇住。
最为夺目的不是这勋章由白银打造,而是在白银上镶嵌了金灿灿的黄金,虽然只是镀金,但这种银镶金的结构漂亮的令人晃眼。
当然,赵祯也控制了成本,这块勋章的内部其实就是黄铜,外面包裹白银并镶嵌黄金而以。
赵祯亲手设计的勋章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只要是瞧见的人没有不赞叹的,甚至连三才都想向赵祯讨一块,但被“无情”拒绝。
赵祯深知这勋章的意义就在于他的独特性,唯一性。
除了参与辽阳之战的将士,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获得,这才是它价值的所在,当然在以后,贡献更大的人或是军队都可以获得,毕竟勋章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激励。
赵祯还给了这块勋章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破虏徽。
最先制作三万余块颁发给战死将士的家属,在这些勋章的背面皆有赵祯的亲笔嘉奖令,将作监最好的匠人雕刻在上面,给了这些军属相当高的荣耀。
当然其中也有赏赐,这些阵亡将士的的家属获得了相当不出不错的待遇,地方官府必须照顾他们的生活,尽可能的解决他们家中的困难。
这是相当于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且要由当地的官员亲自送到他们的手上,赵祯没想到的是,他的最后一点要求比什么都重要。
三万块勋章按照阵亡将士脖子上的铜牌可以轻易的找到他们的家属,勋章颁发下去,各州府县的官员亲自把这些勋章送到牺牲将士家属手中的时候。
四周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都来围观,闪亮的勋章如同一颗珍宝,仿佛寄托了生命在其中。
大老爷亲自送来的东西,还是官家专门赐下的,背后的字据说都是官家给刻上去的,那还了得?!这东西可不就是金书铁券吗?!
旁人全部用最羡慕的眼光看着得到勋章的军属,听大老爷说,这些铜牌叫勋章,是官家特意为这次血战辽阳的将士们做的,而且是区分制作的,为的就是眷顾这些战死的将士。
大老爷甚至亲自开口,若是这些军属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去衙门寻他,在他能力之类,一定给安排妥妥的,不会让英烈的家人吃苦受罪。
听听这话!多么和蔼可亲,多美平易近人,事实上却是兵部和吏部同时行文,照顾这些军属也纳入勘磨之中。
一来官员们大多也佩服辽阳血战的将士,二来有了勘磨在头上压着,自然也就当成自己的事情操办起来,效果惊人的好,当然也要称赞官家的圣德!
一时间勋章风波如同一阵狂风席卷了大宋,人们都知道这勋章的宝贵,连治理一方的知州知府老爷都会照顾,还想怎样?
最为关键的是发放数量之大前所未有,足足三万多军属获得了勋章,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几乎没有一家向朝廷提出什么,军中子弟的家属自然视荣誉为生命和骄傲。
即便是再万难也轻易不会麻烦朝廷,更不想因为自己家的事情惊动官家,若是让别人知道,岂不是丢了战死之人用命争回来的脸面?
敦厚老实的精神几乎是所有军属的特征,这也是赵祯当初为何从农家征召子弟兵的原因。这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吧!现在这好处展现了出来。
就在天下传送赵祯的圣明与仁德时,赵祯却在车马奔驰,神都城外的琼林苑中,赵祯骑在马上快速的疾驰着,边上的三才提心吊胆的跟着后面,生怕赵祯掉下马似得。
这枚多年的征战早已让赵祯在桌上马背的一刻开始就很快熟悉了曾经的一切,掉下马这种事几乎不可能。
不远处的一棵树下,突然有了动静,显然是被马儿的奔跑给惊动了,出于动物的本能,野兔开始飞快的逃窜,同时也在不断的左右腾挪改变跳跃路线。
赵祯伸手提起插在马鞍上的长枪,灵巧的在手上翻动一下,猎枪在空中优雅的转了个圆,枪口对准了野兔奔跑线路的前端
啪当枪声响起的时候,野兔依旧从容矫健的离开,走的时候胖墩墩的小屁股上短短的尾巴一翘一翘的仿佛在向赵祯挑衅。
三才在边上一句话也不敢说,这时候不是恭维和献媚的时候,话越多反而适得其反,堂堂大宋帝国的皇帝居然被一只兔子挑衅了,这上哪说理去?!
“哈哈!好!好!好!”
完全出乎三才的意料,赵祯勒马而立,捧着手中的猎枪双眼放光,而吓得一旁的三才抓耳挠腮,这是怎么了,不就是没打到兔子吗?官家至于如此癔症?!
但赵祯却是真的高兴至极,甚至有些惊讶,因为他手中的这支火枪是火器营中的匠人刚刚送来的,也是最为先进的火枪。
赵祯之所以射空乃是因为他用之前乾宇二年造的标准提前预判,但这支火枪的子弹初速非常快,动能也大,也就是说他预瞄的多了。
一只小小的野兔算什么,被兔子挑衅了又算什么?在赵祯看来他手中的这支火枪才是最为重要。
摩擦着枪身,赵祯对三才叫道:“今天用膳朕要吃全兔宴!”
听到赵祯爽快的叫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