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兄弟两人忙活一个月了,他可不敢随便答应。
“郑老哥客气了,今天我们高兴,就放荡一次如何?说句不中听的话,往后你真成了皇亲,我们两兄弟想要请您吃饭还请不到呢!”妥洪也开始劝说起来。
这么多年的交往,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情谊的。
盛情难却,郑旺之得答应了下来。
三人兴奋的来到了醉仙楼,除了要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之外他们还有了两坛子好酒。
“郑大哥,如今你总算苦尽甘来了,我们兄弟敬你一杯酒!”。
“好,大家干了,以后有福同享!”。
三人意气风发,倒满了酒杯,开怀畅饮起来。
郑旺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他彻底放开了约束,再没了估计。独自一人就喝了大半坛酒。
一顿饭三人吃的是昏天黑地,妥刚掏出一锭十两重的银子放在桌子上,没等酒楼的伙计找钱就离开了!
三人刚刚出了酒楼,就见一个顶轿子停在了门口。
他们刚想绕过去就见从轿子当中下来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
这女人身上穿着江南的丝绸做成的衣裳,头上带着贵重的金银首饰,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
“小娘子长的不错啊,可否陪哥哥聊聊?”。
妥家兄弟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再加上今天酒喝多了,眼里只剩下了这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再没有别人。
妥洪这小子仗着几分醉意就要去调戏这个女的。
“混帐,也不看老娘到底是何人就过来调戏,你们真是吃了豹子胆了,左右,给我将他拿下送交官府治罪!”。妥洪这小子死皮赖连脸的靠了上去,那女子非但不害怕反而闪身躲过了他的在贼手,向身边的轿夫吩咐道。
轿夫们一个个长的五大三粗,这些人就想过来和妥家兄弟动手。
“混蛋,你们敢和我们动手,不要命了吗?知道我这位兄弟是谁吗?”。妥刚大声吆喝了一句,向这些轿们说道“这位是太子的外公,当今的国丈,你们竟然敢得罪我们,识相的赶紧闪到一边,否则有把你们关到监狱当中,让你们没有好日子过!”。
妥刚说完之后还真的将郑旺给推的了前面。
郑旺也是一副神气的样子,他又看了一眼对面的美貌妇人说道“小娘子,我看你还是跟了我这位兄弟的好,到时候本国丈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保准比你现在过的好!”。
“哈哈,你是国丈?”。轿夫们彼此看了一眼大笑起来,“巧了,哥儿几个专打冒充国丈的!”。
其中一个轿夫向大家使了一个眼色,几人拿着太轿子的木杠就走了过来。
这真是李逵遇上了李鬼,原来这些人都是寿宁侯的家丁。
寿宁侯在法场遇到了一个美貌的女子,而这个女子居然是商人们从东瀛运过来的女子。
商人将她卖到了一瘸子家里,这家主人对她图谋不诡,多次想非礼她,女子无奈这才跑了出来。
寿宁侯怜悯之心大起,于是将收留了她,将她养在了外宅。
这女子也就半推半就的成了寿宁侯的女人。
有人敢打寿宁侯女人的主意,这还了得?尤其是他们居然还冒充已经过世的国丈,这更加不可饶恕!
轿夫拿着木棍就往郑旺三人身上招呼,他们断定这几人就只是一帮泼皮,就凭他们冒充国丈,打死也是活该。
“救命啊,救命啊,马上就要出人命了!”。
郑旺一见自己的身份不管用,他立即就蒙了。
三人怎么是这群整天做体力活的粗人的对手,更何况人家还拿着家伙呢。
他们被打的遍体鳞伤,尤其是郑旺,他本来就已经老迈,怎么能经的起这顿暴打。
轿夫们离开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轿夫们随同女子进了酒楼,路人见三人伤的挺重,就将他们背到了附近的医馆当中。
女子和轿夫们若无其事的在酒楼当中用餐,之后便离开了。
寿宁侯的家奴将郑旺给打了,这则消息快速的传递了出去。
现在郑旺的案子正受人关注,寿宁侯居然让家奴差点将他打死,其用心不言而喻,他是想将郑旺致于死地啊!
京城的百姓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而且人心慢慢的倒向了郑旺一方面。
进士们也行动了起来,如果郑旺真的是太子的外公,状元非但有过反而有功,他们要求立即释放康海。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欢迎大家前来支持。鞠躬拜谢!
第二百四十四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殿试实际是是对会试的确认和履行天子取士的形式。其结果是将中式举人分为进士三等并确定一甲三名的名次。期间的人为因素颇大。
明朝的一甲进士,特别是状元,绝大部分学行可称,多以名臣、诤臣见诸史册。
殿试之日,贡士们经过士兵检查以后进入奉天殿,考场就在两庑之内。
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站,也是考生最有把握的一次考核,最不济也会落个三甲赐同进士。
正因为如此,考生们一般不会作弊的,而负责检测的士兵也很随意。
殿试不像以前的考试,它的试题一般只有策论一道而已,考试时间不过两个时辰。
考生不必带干粮、饮水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他们甚至不需要带任何的考试用品。
考生孑然而来,自然不可能带有作弊用具!
皇帝临轩策士,举行隆重的开考仪式。文武百官如常朝侍立内外,皇帝升殿,鞭炮齐鸣,执事官举策题放置案上,贡士朝案行五拜三口礼,而后,百官依次退出,贡士就位考试。
由于是皇帝亲自主考,所以不设主、副考官,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
能在考场是进行巡视的只有皇帝和监视官。
由专职的士兵引领着,李凌终于到了属于自己的考桌前面,核对过信息无误以后,士兵退了出去。
考桌上不只有试卷和答卷,而且笔墨纸砚以及草稿等全部齐备。
众人坐下之后就开始翻阅试卷,各人脸上的表情不一,有的窃喜,有的沮丧。人生百态,在此刻尽显。
李凌也打开了试卷,发现是一道和录取官员相关的制策
朕稽古名事者而畏神,人趋事以历知,日运不息,岁运无已,虽在寝食,未尝忘其所以。
由是大辅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为此也。朕自登基以来,官遵古制,律仿旧章,孜孜求贤,数用不当。有能者委以腹心,或面从而志异;有德者授以禄位,或无所建明;中材下士寡廉鲜耻,不能克己。
若此无已,奈何为治。尔诸文士当进学之秋,既承朕命,悉乃心力,立身扬名,在斯始举。其条陈之。
朝廷最关心的是要录取德才兼备的官员。
制策中就突出地提出了这一问题,明确强调了此前选官中存在的弊端:即能力强的人中有和朝廷不一心的;品德好的人,在工作上却无建树;能力与品德都一般的人,则多“寡廉鲜耻,不能克己”者。
让贡士们围绕这一主题,从理论上回答应对,并就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这种策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其实历界会试甚至是乡试偶尔都会出现这样的命题。几乎所有的考生以前都做过类似的命题,大家在文字修饰上都下过一翻功夫,至于能不能入得皇帝法眼,就看各自的观点是否合乎阅卷人的心意了。
大凡皇帝一般都喜欢任用贤良,考生所有做的就是罗列出具体鉴别人才的方法,帮助朝廷选举出真正有贤德的人。
李凌做为穿越者,毕竟比其他考生多了几百年的“远见”,正所谓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他对各种选举方式以及其利弊还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李凌却没有立即动笔做答,而是先打了草稿,将自己的观点逐一列出,在心中反复思考了数次这次动手。
为的就是做到一气呵成,保持卷面整洁。
大家对殿试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出了一个常见的题目,有些考生摇头叹息,有人却是欢喜之色跃然脸上。
许多考生一见是自己拿手的题目,他们异常速度的开始答题。
只是做事情急噪了未免就会出现差池,一个考生心花怒放的进行答卷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糟糕,多了一个墨点!”。一个考生突然喊了起来,声音比平时不只高了几个分贝。
他书写的时候速度过快了,不小心在后面多了一个墨点。
明朝是没有标点符号,整个卷子上多出这么显眼的墨点,读卷官也许根本就不会看,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将名单扔进三甲之列。
这张卷子皇帝或许根本就看不到。考试刚刚开始,他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位仁兄的经历给了大家很大的启示,殿试是皇帝亲策,而且不存在黜落的问题,所以对策比乡试、会试相对要宽松一点,气氛较温和,诸事亦有可通融。
但是若有出格的举动,还是会影响到考试名次的,而这场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考生一生的前程。
考生们不得不重视。
众人从其中吸取了教训,答题的时候开始小心。
考生们一心一意的答题,考场上立即安静了下来。
十几名监视官不断来往于考场上,将大殿内的所有人举动都看的清楚,三百来人全部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殿试的时候要想作弊是十分困难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监视官的注意力都在考生的卷子上,遇到合乎自己胃口的考生,监视官总要驻足观摩一番,暗中对这人的答卷做一番评论。
虽然这些人没有参加阅卷的资格,但是他们的眼里还是有的,考生一般都可以从监视官的脸色上看出自己的答卷究竟质量如何。
先后有七位监视管验看过李凌的卷子,之所以有这么多人驻足,大概是因为他是会元的缘故。
连中三元是所有读书人最高的荣耀,朝廷也极其重视,往往将大元看成是一种瑞兆。
李凌已经连中两元,皇帝很可能顺水推舟顺势让李凌做状元。
监视官也想看看他的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配的上状元这个称谓。
几个监视官看完以后都是含笑的驻足在他的身边,很久之后才离去。
李凌知道自己的答卷一定不差,即便是当不成状元也在一甲之列。
众考生心中叹息了一声,看来今科的状元非会元公莫属了。
时辰一到,考生们相继出了考场,他们要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只需要等着皇帝裁决就行了。
李凌刚一出皇宫就有一个白衣老者拦住了他“这位书生,我看你天庭饱满是个有福气的人,你想不想中状元,我老人家是皇亲,要不要我给你疏通一下?”。
“哈哈,老家伙你可真有眼力,一眼就选中了李会元,你不给他疏通李会元也能做状元,要不您给我疏通一下,让我做状元吧!”。
李凌还没有说话,就有无数考生过来嘲笑这老者!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欢迎大家前来支持。鞠躬拜谢!
第二百四十五章养蚕()
寿宁侯府的人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管不顾的离开了,甚至将一个被打的奄奄一息的老人丢在路边不闻不问,而且这人极有可能是皇亲,万一他医治不好一命呜呼,这件事情可就大了。
不过这些只是外人的看法,那女子回去以后根本就没有向寿宁侯提起过,几个骗子而已,就算是真死了又能如何?
“随他去吧,一切都由皇后做主。死几个人根本就不是事儿!”。女子自以为是的想到。
京城中的百姓们知道了事情的在真相以后大家都不乐意了,国有国法,你寿宁侯势力再大也不能藐视国法,无视《大明律》的存在!
大家纷纷走上街头声讨起寿宁侯来。
有人直接堵在了侯府的门前高喊着“杀人偿命!”,这些人将侯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即使是里面的下人想到外面买点菜也做不到。
有些人到了皇宫门口,他们声势浩大的高喊着要还郑旺和状元一个公道。
郑旺遭遇令人同情,而且他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国丈,忠臣遇难,一些自诩忠义的百姓纷纷跳出来为郑旺呐喊助位。
学子们也行动起来,进士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渠道向皇帝上了折子,要求皇帝彻底查清楚郑旺的案情。
更有甚者要求废黜皇后。
进士们都行动起来,他们试图利用群体的力量去营救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