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庠急忙安抚,“老将军莫急,听我说完。”

    “可以去但是,有二点必须做到。”

    “哪两点?”

    “第一,不能在大辽谈。可以是雄州,在白沟河边境,哪怕是海上,也不能进辽地半步。这样一来,大郎的人身安全可保万全。”

    “第二,宁可撤兵,也不能增岁币一毫”

    “老将军想想,只要大郎去了,辽人增币的愿望没能达成,到时就算撤兵,咱们找个台阶下来,与大郎撇清关系,那大郎许他百万岁币的事情也就不攻自破了。毕竟大郎许给他,又亲自去扑灭了辽人的美梦,百姓、朝臣谁还会信他国上的狂言?”

    众人一想,对啊,宋公序说的没错

    :

第507章 太假了() 
第507章 太假了

    宋庠的提议让大伙儿都沉默了,过了好久,赵祯才将信将疑地看向唐奕。

    “能行吗?”

    唐奕咧嘴笑了,知道要是不给这帮人吃定心丸,很难放他出去。

    “我看行。”

    “唉”赵祯又是哀声叹气。“只是。。。。。。。又要委屈大郎一段时间了。”

    至少在唐奕回来之前,“通辽”这个骂名是摘不下来的。

    “陛下安心,草民脸皮厚得很,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

    范仲淹也知道,这趟唐奕是非去不可的。略一沉吟,出声道:“陛下,还是派个臣子随行吧万一有变,也好帮大郎分担一些责任。不然,回来连个替他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

    “范公所言极是”文彦博附和道。

    站在正中间的吴育一激灵,顿时预感不妙,他刚才可是自请要去的。

    正要往回缩,但是,已经晚了。。。。。。

    赵祯一琢磨也对,抬头就看到了吴育。正好他自请要去,而且上次和唐奕出去配合得也不错,那就他吧

    “既然如此,吴卿家可愿再陪大郎走上一遭?”

    “不行”

    “不行”

    赵祯本以为他就是顺水推舟,吴育肯定不会推辞。却没想到,不光吴育脱口回绝,连唐奕也瞪着眼珠子直摇头。

    什么情况??

    吴育急了,“陛下,陛下还是换个人吧。”

    和唐奕出去一趟,就差点没把心蹦出来,至少得少活十年。再和他出去?估计就回不来了。

    唐奕也是急道:“吴相公年老体衰,禁不起折腾,陛下还是换个人吧”

    这老头儿看上去挺老实,其实一点都不听话,还絮叨。有一次唐奕就够了,才不想再和他搭伴儿呢。

    可是,吴育一听这话不干了,老夫才五十,正当年。

    “启禀陛下,微臣身体康健得很,只要不是和这混小子一起出去,要微臣干什么都行”

    唐奕眼睛一立,怎么着?你还嫌弃上我了?

    “陛下不知,吴相公身体是没问题,但心胆皆虚,动不动就吓得晕死过去。”

    “你个臭小子,莫在陛下面前编排与我”

    吴育怒了,也不管什么场合了。

    “你干的那些事儿,换了谁都得吓个半死。自己无法无天,还要怪老夫不成?”

    唐奕一撇嘴,“陛下都知道,陛下怎么没像您似的?”

    “陛下那是没亲临实境”

    吴育瞪着老眼,又觉得这话有点不合适,又补了一句,“陛下是别人能比的吗?”

    好吧,刚刚还是挺沉重的一个话题、挺正经的一件大事,这会却。。。。。。

    赵祯就弄不明白了,怎么就提了一嘴让他俩搭伙,咋就都炸了?

    王德用、范仲淹则是乐了,那一路的事情,他们是都知道的。听唐奕说时还不觉得,现在看吴育的反应就知道,这位让唐奕折腾得当真不轻。

    “好了,好了。”赵祯无语地劝阻二人。

    “皆是为了国事,何需动了火气?”

    “陛下不知道啊”吴育一脸委屈,都快哭了。“这浑小子在京里还好些,一放出去,那真是无法无天,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所以嘛。。。。。。”赵祯开始和稀泥。“唐大郎身边就得放一个人盯着他。此人呢,还真就非爱卿莫属了”

    “我。。。。。。”吴育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憋死。怎么我就这么倒霉?还非我莫属?

    “好了。”赵祯拍板。“就这么定下了。”

    赵祯没忽悠他,还真的就他吴育最是合适。

    朝里几个重要的官员,文、富分身乏术,现在大宋既要支撑边境的几十万大军,又要保证朝廷正常运作,这两个人少一个都不行。

    庞籍和丁度性格偏向硬朗,不适合出使;宋庠也不行,他一出去,就真的什么都听唐奕的了。

    也就一个吴育,大事儿上做不了唐奕的主,太出格儿的事儿,唐奕又做不了他的主。

    绝配

    ——————

    事情定了下来,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等到众人散去,范仲淹却没走。

    赵祯知道他为什么没走,别看范仲淹不论是过年时候的那件事,还是今天这件事,都很少说话,但是,其实最心疼弟子的还是他。

    “范卿是为了大郎的事才留下的吧?”

    范仲淹长揖到地,“正是”

    “陛下还要多多费心,别让大郎承受太多非议啊”

    赵祯笑道:“范卿放心,朕又怎么会不想着呢?”

    说完,对李大官吩咐道:“你去宣唐介、包拯、王拱辰进来。”

    范仲淹闻声不由心中一松,当朝谏臣言官以这三人为首,只要他们不发声,朝中对唐奕的压力会小上太多了。

    不多时,包拯和王拱辰听宣而来,独少了唐介。原来,唐介正好不在回山,回京职守去了。

    少了一个,赵祯却也没当回事儿。唐介在不在其实也没太大关系。他应该是倾向唐大郎这边的。

    待包、王二人见了礼,赵祯缓声道:“朕也就不绕弯子了,今日招两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二人闻言,急忙拜倒,“陛下言重了君臣之间何来‘求’字,请陛下吩咐就是。”

    赵祯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旁边的范仲淹,暗叹一声,“不瞒两位爱卿,近日朝中会有一事发生,有关国体、常伦。到时。。。。。。到时两位爱卿可否缄默不言?”

    “。。。。。。”

    “。。。。。。”

    王拱辰怔了一下,想到范仲淹在这里,那多半又是唐子浩惹了什么事。因为范公这么多年,只为了这个弟子的事情上过两次朝,所以,他才想到是唐奕。

    沉吟了一下,王拱辰一咬牙,“臣斗胆问一句,是何事让微臣闭嘴?”

    他觉得,既然你让我不掺合,那总得告诉我是什么事吧,这要求不过份。

    可是,没想到。。。。。。

    “不用问了,臣。。。。。。答应”

    出声的是包拯

    别说王拱辰有点懵,连范仲淹和赵祯也都懵了。

    因为在料想之中,唐介会无条件答应赵祯的要求,因为他知道的事情最多;王拱辰只要费些口舌,也不难拿下;唯一最难的就是这个六亲不认,只认死理的包拯。

    可是,谁能想到,包拯居然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比王拱辰还痛快。。。。。。

    范仲淹暗道,有点太假了吧?

    。。。。。。

    苍山月说

    大伙儿非常给力,感谢你们

    有你们,苍山算是抄上了。

    求继续给力订阅、打赏砸过来吧

    另外,今天是31号,兄弟们看看包包里还有残存的月票吗?扔出来吧,要过期了。

    明天就是1号了,保底的月票又长出来一茬了,扔出来吧,留着也不能生小月票。

    :

第508章 包拯的自醒() 
第508章 包拯的自醒

    此包拯虽然不是演义小说里的那个包黑子、包青天,但,不论是演义,还是史实,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包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性格。

    说好听点,这是个和范仲淹一样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人。说不好听点,就是一根筋。

    他只认公理,只认法度,其它一切,甭管你是谁,皇帝老子、自己的亲儿子,谁也不好使

    看看他的“战绩”就知道,这位干过多少牛逼事儿。

    光运转使以上的朝廷大员,就被他干掉了六七个;搅黄了张尧佐的宣微南院使;骂得宋庠、宋祁两兄弟见他就躲;好几次喷得赵祯一点脾气没有,连皇帝想给小舅子求个情,给叔丈人谋个官都不行。

    另外,大家都认为北宋换得最勤的是宰相,其实不然,大宋换得最勤的,是开封府尹这个位子。

    放眼北宋百年,一共换了一百八十几个开封府尹,平均每半年换一任。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官儿不好当。

    做为当世第一城的执政官,引领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不单单要有能力,还得要压得住场子。开封城里除了皇亲贵胄,就是重臣亲眷,没点实力,没点威望,根本挑不起这个担子。

    所以,开封府尹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皇家亲王或是宰相重臣来兼任,一般人干不了。

    唯独一个包拯,区区监察御史,也只能算是中等官员,赵祯怎么敢把他放到那么重要的位置?

    无它,就因为这哥们谁的帐都不买,只认一个理。

    所以,整个大宋最难缠、最不好说话的,就是他。

    怎么今天。。。。。。突然就这么“乖”了?

    。。。。。。

    “臣不问,臣答应陛下”包拯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弄懵了。

    看着皇帝与范公,包括王拱辰都一脸见鬼似的看着自己,包拯不由凄然一笑。

    说实话,他自己都有点不适应,这还是他吗?。

    “微臣有几句话在心里憋了许久,想与陛下说说。。。。。。”

    “包卿家,但说无妨。”

    “其实。。。。。。”

    包拯整理了一下心绪,面容肃穆地坦然道:“其实年前,辽使萧思耶大闹朝堂、南平郡王饮鸠自尽的前一天,辽馆派人与臣下接触过,请陛下恕臣不报之罪”

    “。。。。。。”

    赵祯与范仲淹对视一眼,辽人把耶律重元的那件事泄露给大宋言官,这个赵祯是知道的,只是当做不知罢了。因为赵祯知道,让他们掺合进来没好处。此时他有些不明白,包拯这个时候提这件事做甚?

    包拯继续道:“微臣现在提起此事,是因那次之事过后,臣下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心中除了自责,就只剩下惭愧。。。。。。”

    “王爷之死,臣,有责任”

    赵祯一怔,“包卿家,何出此言?”

    包拯道:“那一日,臣明知辽臣别有用心,但是却没打算阻止,反而想当堂让陛下严查此事。”

    “只不过,萧思耶太心急,自己先跳了出来。而老王爷又抢在微臣出声之前,把所有的非议都拦了下来。不然,依臣的秉性,是一定会出来自领公道的。“

    赵祯叹了口气道:“皇叔是刻意为之的,确是不敢让众卿家掺合进来,否则只怕就更复杂了。”

    “所以。。。。。。臣有责任。”

    赵祯闻声,急忙劝阻,“卿家不必多想,皇叔之死,罪在辽人,与卿家没有半点关系。”

    “不,有关”包拯又开始犯倔。

    赵祯扭不过他,只得听他继续说下去。

    包拯又道:“其实,那一日朝上的情况,明眼人都看得出,王爷是在代人领罪,至于保的是谁,十之八九是唐子浩。”

    “包括王老将军与王爷连日列班;还有陛下在上朝前就召见了范公等一众重臣。”

    “种种迹象都说明,事情肯定不像辽人说的那么简单,陛下和王爷、范公、文相公都在不惜一些代价的掩饰着什么。”

    赵祯点头,不说他猜对了,也不说他没猜对。

    “爱卿知道就好。。。。。。”

    包拯继续道:“可是,尽管微臣看出了不妥,尽管知道这是辽人的诡计,但是,若不是王爷以死相抵,臣还是要出来说一句所谓的公道话。”

    “因为在臣看来,法度大于天,公理胜似一切。尽管再怎么事出有因,私通卖国的罪名都是要查一查的,至少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

    赵祯无言以对,正是因为没法给天下人交代,皇叔才会以命相抵。

    “可是,臣错了”包拯脸色凄然。“直到老王爷饮下毒酒,臣才猛然惊醒,正是臣的这种愚蠢的公道,被辽人所利用,也就是这种愚蠢的公道,逼死了王爷”

    “汉家儒道讲求君子之治、尚仁重礼,卖国通敌是错,这是礼;我们手段恶劣,辽人盛怒,要给人家一个公道,这也是理,所人有都觉得天经地义。因为从蒙童开始,我们就是这么学的,先生也是这么教的。”

    “可是,国与国之间,真的有善恶吗?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