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一声高唱,不但让范仲淹一顿,退朝众臣也为之吸引,缓缓停下脚步。

    范仲淹转身望去,只见陈执中大步出殿,在他面前站定。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陈执中缓缓。。。。

    整冠、抖袖、双掌合抱、上身直下,长揖不起。

    “范公此去,极为光耀!”

    陈执中几乎用尽全部的力气,高声大喊,显然用了真情。

    范仲淹一怔,不禁莞尔,他为官三十多年,这已经是第四次离朝之时被人冠以“光耀”之名了,可这也是最后一次。

    正要回礼,却不想殿前百官无不肃穆而定,躬身长揖,唱喝道:

    “范公此去,极为光耀!!”

    百官高唱远播,走在回文德殿路上的赵祯都隐有耳闻。

    李秉臣看向紫宸殿的方向,不无羡慕地道:“这是百官在给范公送行了。”

    赵祯一叹,“范卿之德,众服也。”

    。。。

    范仲淹此时只觉一股血气直冲顶冠,眼眸不自觉地有些发酸,为官半生鞠躬尽瘁,只落得残烛病体流落江湖,但此刻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得起——极为光耀!

    范仲淹郑重地面朝百官,回了一个大礼。

    “山河社稷,就拜托诸公了!”

    说完,在众人的目送之下,大步离去!

    一代名臣的谢幕表演,依旧耀眼!

    。。。。

    待范仲淹回到范宅,唐奕听说了朝堂的种种精彩,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半晌才咂巴着嘴道:“老师果然还是厉害,退个休都能这么大阵帐!”

    范仲淹正在伏案急书,听了唐奕的话,抬头看他一眼,“满意了?致仕这件事情上你比老夫还上心,这回官也辞了,拿来吧。”

    “拿什么?”唐奕一时没反应过来。

    尹洙从旁帮腔道:“某人不是夸下海口,给我等建一座书院吗?”

    呃。。。。唐奕脸子一红,耍起了无赖。

    “当初咱不是说好两年嘛,现在才半年。。。。。”

    “哼!”范仲淹揶揄f一哼,继续埋头急书。

    “明日让纯仁代老夫到国舅曹佾府上拜会一番,以谢捐地之情。”

    “捐地?捐什么地?”唐奕还不知道,范仲淹上了一次朝,不但把官辞了,还得了一块地,外加近万贯的助资。

    等尹洙说明原由,唐奕第一反应就是,这特么当官的是真有钱,随随便便就是一万贯!

    “那曹佾捐的地在哪儿?”

    范仲淹略微一滞,回忆道:“似是在城外三十里的汴河边上,一个叫回山村的地方。”

    “回山?”这个名字唐奕似有印象,好像来的时候路过来着。

    正说着,就有仆役来报,说是曹家有客过府。

    范仲淹一挑眉,“曹佾倒是痛快,八成是送地契来了。”连忙放下笔墨,出厅相迎。

    果然,来的正是曹府总管曹福,带着之前说好的田契地契来了。

    待范仲淹接过田契地契一看,却吓了一跳。

    本以为只是一张地田契,最多百十亩大的地方,够建书院即可。哪成想,曹福递过来一捋的文书。

    “回山共田一千三百七十四亩,佃户租农一百六十八户,杂铺、铁铺、粮埠、脚店各一间,瓷窑一座,回山半山处的宅子一座。”

    曹福一一道来,别说范仲淹,连唐奕在后面听得都直乍舌。

    这个曹佾也太特么大方了,这哪是送了一块地,这是送了整个回山!

    范仲淹拿着一捋的契约文书如同烫手的山芋,直往外推,“还请管事回禀国舅,如此重礼,老夫万万受不得。”

    曹福不接,恭敬笑道:“范公这就是为难小的了!主家有言,若范公不授,小年回去可是要吃罚的。”

    不待范仲淹再推,“范公安然受之就是,此事是官家授意,要不然,家主也不敢坏范公名节。”

    范仲淹一听是官家授意,也就释然了。

    上朝那一出戏,肯定是官家和曹佾、赵允弼商量好的。,如此一来,他也不算受之有愧。

    “那老夫就谢过国舅了!”

    曹福释然一笑,“如此甚好,其实回山后半山还有一处炭厂,但那是曹府主要的一项营收,不能赠于范公。但家主有言,将来书院建成,一应用度也是不小的开支,曹家会从炭厂每年盈余之中拿出半成,以助学资。”

    “让国舅费心了!”

    “范公哪里话,范公半生为公,是为大宋栋梁,官家一直觉得愧对范公,要家主多多照应,不能让范公寒了心。皇后娘娘还特意嘱咐,要替范公想得周全,不可让您老多费心神。”

    。。。

    唐奕在后面听得啧啧称奇,心说,这曹家号称东京首富果然不假,大宋朝怕是再找不出来比他更大方的了。而且传闻曹佾深谐安身之道,看来也非虚言。一个管家都这么高的素质,既显示了主家的慷慨体贴,又把头功让给了皇帝和皇后,真不是一般人啊。

    “家主有言,今日先把田契佣契给您送过来。等过几天,范公要亲去回山之时,可到府上知会一声,家主会派人与范公去回山交接。”

    曹福又念叨了几句其中细处,就告辞而去。

    范仲淹送走曹福,回身朝唐奕扬了扬手中的一捋文书,有些得意地道:“看到没?老夫想办学,还用你小子出资?”

    唐奕白了他一眼,提醒道:“师父,得意忘形可是不美,当戒!”

    范仲淹眼睛一立,“小子。,尊卑不分可是不孝,该打!”

    “师父,要注意形象。”

    “小子,要尊师重道。”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居然顶上了牛,却不想这欢乐了一幕全被人看了去。

    甄氏刚一进厅,就见这一老一少在那里耍宝,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你们两师徒这是在吵架吗?要吵,也吃过中饭再吵。”

    范仲淹尴尬地清了清嗓子,他可是少有失态之时。

    “咳咳。。。开饭!”

    说完,就僵着身子与甄氏并行出了正厅。

    甄氏一边慢行,一边欣然道:“夫君今日似是换了个人。”

    “哦?此话怎讲?”

    “以往夫君可是从来不苟言笑的,好像总有一口气压着,整天都是板着个脸。”

    范仲淹心头一软,“我非对你,更非对家人。”

    “妾身知道!”甄氏抿然笑着。“夫君是忧心国事,并不是疏离家人。”

    “但是今天不同了,妾身还是第一次看到夫君笑得这般轻,也第一次发现,夫君也会和常人一般与晚辈笑闹。”

    “。。。。”范仲淹一阵无言,似乎是。。。

    “这叫无官一身轻!”

    唐奕跟在二人后面,贱贱地接了一句。

    范仲淹脸子一红,这才想起夫妻之间的秘话儿,让这小子听了去。

    “午后抄十篇《孝经》,长长记性!”

    我。。。。。。噗!

    唐奕差点没吐血,十篇《孝经》?

    《孝经》全文两千多字,十遍!抄死个人啊?

    看来,老师还是不能轻易得罪地。

    范大神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

    。。。。。

第70章 倒霉的胡瑷() 
范仲淹致仕的消息没两日就风满京师,不出冬月便天下皆知。

    百姓无不为范公之辞而扼腕惋惜,皆言朝廷少了一位好相公。与之一同传出的,还有夏竦以辞胁帝,反遭帝怒的故事。

    这下百姓们可算找到了罪首,把范仲淹致仕的原由都归结到受夏竦排挤上面。一时间,民怨沸腾,天天有愤怒之民到夏竦家门前泼粪,弄得一条街都臭气熏天,影响极坏。

    事情传到赵祯耳中,为免民怨发酵酿成恶果,赵祯只得急忙下了一旨,令夏竦即刻离京,不得久留。

    可怜夏相公在朝四十余载,此次回京,入阁不足三日而走,比宋庠被儿子坑的时候走得还快,更是破了大宋朝罢相的最快记录,一天半!

    昨天刚报道,第二天就卷铺盖卷儿了。

    而且想体面的走都做不到,最后还落得个灰头土脸,人人喊打的地步。

    离京那日,回望长街古道竟无一人为之送行,本就老迈的夏竦受此重击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黯然登车,出城而去。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夏竦很清楚,此次离京,恐再无归期了。

    再说范仲淹致仕,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就是他的“好队友”欧阳修。

    欧阳永叔前一次跟风上表,被赵祯回旨臭骂了一顿,心中不免郁闷。心说,老范都能辞,你使劲的挽留,韩琦那小子也跟风了,为啥偏偏骂我啊?

    但不想,隔了几个月,京里传来消息,范希文已辞,醉翁立马来了精神。

    有戏!

    不过,这回他学聪明了,没直接上表,而是先给范仲淹写了封信,信中祝贺范仲淹“脱离苦海”,还说老哥你等着,我这就找你去!

    可把范仲淹吓了一跳,立马回信:老弟别闹!你老实呆着吧,够乱的了。。。。

    除了欧阳修,这段时间,范仲淹还接到不少友人的来信。

    韩琦的信紧随欧阳修而至,信中对范仲淹表示了慰问,还隐晦地问起还是否有再次起复的可能,并表达了拳拳爱国之心。

    之后是庞籍,这位多年旧友对范仲淹致仕办学倒没说什么,不过,却给自己的那个捣蛋儿子讨了个好老师。信里说,你若办学,我儿子就交给你了,教不好,我回去找你算账!

    。。。

    转眼冬月即过,适逢腊月年关将至,初七,赵祯下旨赐尹洙礼部尚书职,准其致仕休养。

    尹洙的辞奏几个月前是和范仲淹一起递上去的,但是当时风急浪涌,思量之下,二人一同请辞目标太大,怕受人非议,尹洙的折子就暂时压了下来。

    范仲淹已经致仕,尹洙也旧事重提,再次请辞。为此,赵祯专门派人问过范仲淹,得知尹洙之疾确实不适合继续为官之后才准的。

    而同时,赵祯还批准了另一个人的请辞——杜衍。

    庆历新政杜衍被罢相之后,就有致仕之心,赵祯多方考量之下一直没有同意。如今,既然范希文已经辞了,就没有必要再绑着杜衍了。

    要知道,这位老倌如今已是七十岁高龄了,也该回家养老了。

    哪知道,杜衍接到准辞旨意的当天就给范仲淹去了一封信:

    三月花开日,

    陈酿退封泥。

    请君城头立,

    一翁映日西。

    信里说的很明白,三月花开之时,让范仲淹备好美酒,城头相迎,老哥我映着西阳就找你去了。

    赵祯知道此事之后颇为郁闷地向李秉臣抱怨,怎么这帮人都不爱当官,反而一个个都往范卿身边聚拢呢?

    李秉臣抿然笑道:“官家怕是心里高兴得紧呢!”

    “我高兴什么?”

    “陛下您看啊,这些致仕老臣,虽不能再朝堂继续为国出力,却不忘追随范公脚步,发挥余热,继续为陛下选材。此等幸事,当圣心甚慰才是啊!”

    赵祯点点头,心说也对,有范仲淹、尹洙、杜衍这批大儒治学,说不定真能挑出几个栋梁之才。

    “听说范公已经去信山东孙复,益州王方。如今泰山先生已经回书,开春就要入京了。”

    “哦?”赵祯一声轻疑。“如此算下来,岂不是说,范希文的书院还没开讲,名儒底蕴就已不弱太学了吗?”

    李秉臣掩面一笑,“陛下这回可是有热闹看了,太学与范公所办书院同处京师,必有一番比较。”

    赵祯深以为意,一边想着有大儒胡瑷领衔的太学和范仲淹主讲的书院,到底哪个更胜一筹,一边继续翻开政事堂递上来的折子。不想只是刚看了一眼,就一把把折子甩了出去。

    “真是气煞我也!”

    李秉臣不知官家这是闹的哪一出,急忙把折子捡了起来,合上折页的同时,忍不住偷瞄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只一眼,李大官也被气乐了。

    心说,怎么这么赶点儿,刚还说到太学呢。

    折子上赫然写着:太学院直讲胡瑷,请求致仕。。。。

    “这个胡翼之,真是胡闹!”

    “让制诰院下旨,胡翼之之请不与准奏,罚奉一年,给朕好好反省反省。”

    李秉臣想笑又不敢笑,心说,胡瑷也够倒霉的。,领了旨就要下去。

    “回来。”赵祯叫住他。“一年太多了,还是半年吧!”

    。。。。

    范仲淹还不知道,胡瑷一时骚包,想炒了赵祯跟他干,却吃了瘪。

    此时范仲淹与尹洙,唐奕正坐在出京的船上,品着醉仙酿,吃着点心蜜饯,好不惬意。

    唐奕看着范仲淹与尹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