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介,这场中可有工匠?”

    盐场中自然有工匠,木匠、铁匠可谓是一应俱全,也正因如此,不过只用了一日的功夫,一个高达两丈的木制的塔楼,就耸立在海堤上,塔楼正好位于海堤下方抽取海水水河处,塔楼两侧分别连接着两个提取海水的龙骨水车。

    在那木制的塔楼上,几名工匠正在安装着布制的风板,塔下的朱明忠指着风帆,对郑侠如说道。

    “这海边一年四季素来风大,既然风能行船,自然也可以用风来汲水,以我的推算,一具这样的风车应该可带动两部水车至于这汲水的风车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记载,于江南太湖一带甚为流行”

    风力水车的结构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包括风车和水车两部分。风车将风能传递给水车,然后由水车将能量传给所汲水体,从而使水得到提升。

    不过尽管风力水车的结构很简单,而是在中国很早就已被发明出来,但是古代技术传播却限制了它的推广,甚至直到百年后,这风力水车仍然仅局恨于江南太湖一带,自然也没有人想到,可以应用于盐场汲取海水。

    不过,朱明忠设计的这个风车,与中国传统的风车仍然有一定的区别,除了八叶风帆组成的风车主体外,在风车转轴的另一方,还有一个尾舵,那是方向舵,这片方向舵可以让风车自动转向,其结构有点类似机械式的风速仪。

    “这,这风也能汲水?”

    面对郑侠如的诧异,朱明忠只是含笑不语的指导着工匠安装风车,在太阳将下山的时候,木塔上的最后一叶风帆已经按好。随着朱明忠的一声令下,那风车解脱铁制的卡栓后,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开始旋转起来,并在方向舵的带动下,风车转向另一个方向,在方向舵的推动下其迎着风时,那风车的转速越来越快,在风车的带动下,曾经需要至少四人才能踩动的水车跟着转动起来。

第42章 晒盐(第三更,求月票)() 
哗……

    在风车转动时,在木制齿轮的作用下带动竖置的木轴,木轴又通过齿轮带动龙骨水车,当海水被汲取上渠的时候,看着那不断被水车汲上来的水,那些灶丁无不是露出惊愕的表情。

    “水、水来了、水来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傻了眼,无不是愕然的看着那海水不断的被风汲取上来,甚至比过去人力还要快出好倍。

    别说是没见过世面的灶丁,便是自许见过不少世面的郑侠如,同样也惊呆了,好一会他才喃喃道。

    “这,这当真不用人力?”

    水车不用人力意味着什么?

    没有谁比郑侠如更清楚这一切,意味着盐场之中最繁重、最耗体力活就已成为过去,自此之后,这风力水车就可以日夜不断的将海水汲入卤池之中。

    “士介,别发呆了,你是巡盐使,这淮南盐场全都由你负责,这兵,肯定是要募的,毕竟现在时不待我,十万清虏南下,本官不得不千方百计阻挡清虏南下,所以,这盐务生产,一定要改进,这风车汲水,一定要立即推广到各个盐场,这风车皆是木铁制成,成本不过几十两,若是赶工的话,一个盐场一天可制至少五个风车,像这样的盐场,至多只需要五六十台风车,如此一来,可令让灶户从繁重的抽水劳动中抽开身来,如此一来即不会因为募兵影响盐务,甚至还能提升产量……”

    看着在风力的带动下,不断从海河中汲水的水车,看着周围的灶户那惊讶中的欢喜模样。朱明忠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必须要改进盐场的生产,不仅仅只是为了募兵,也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让盐场的灶户不至于像过去一般,承受了繁重的劳动。

    “至于盐田晒盐法,也要加以推广,这盐田晒盐,远比煎盐更为简单,只需要建几级高度不等的梯田就行,先用风力水车将海水引入最高的一级,也就是蒸发池,盐场晒田中,这一级蒸发池应占八成以上,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然后再打水开闸将卤水放入结晶池,也就是下一级晒田中,这一级晒田占两成,继续日晒,这时高浓度的卤水再晒就会逐渐析出盐来。第一级晒制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人工,只有在结晶田中,才需要人工推盐,将池中结出了盐块推成堆,装筐运走……”

    尽管对于盐田摊晒法并不算了解,但得益于曾参观过一次盐场,朱明忠倒也能说出一个大概来,在讲解着晒盐的步骤时,朱明忠甚至还用木棍在海堤上划出了一个简单的盐田结构图。

    在他的讲解中,郑侠如只是认真的听着的,如果说之前还有些怀疑,那么现在看着那风力水车源源不断的把水汲入池中,他便再也不敢对安抚使的构想有丝毫怀疑了。

    “如此一来,就再不需要炉前煎盐,这产盐自然不像过去耗费那么多人力,盐本也会相应下降,毕竟整个过程几乎全凭天力。晒盐不仅成本最为低廉的,甚至还可以估算出产量,如此一来,官厅又可以通过对盐田的控制,从而根本上控制私盐。”

    随后他又指着一直连通至海边用于引海水的海河说道。

    “士介,这海潮自有起伏,以后可以直接修水渠纳潮引水,借助海潮引水入池,如此,又可省掉风车的工费……”

    这会跟在朱明忠身边的郑侠如,整个人都变得唯唯诺诺起来,之前他还觉得自己对盐务极为了解,而不过只是一天的功夫,这风力水车、盐田晒盐以及纳潮引水,已经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自然也敢再言了解盐务。即便是后两者并无实证,但对盐务的了解,使他郑侠如很清楚,无论是盐田晒盐或者纳潮引水,都是可行的,而且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两淮盐场的生产。

    “安抚使所言极是,下官一定办好此事,若是盐田晒盐、纳潮引水办成了,非但两淮盐场灶户可悉数脱籍,且不会影响盐务,这盐价也会降低,如此,官府自然可获得更多的盐利……”

    作为盐运使的郑侠如,他所看重的自然是盐税,毕竟这才是他的职责,而盐税的根本就在于盐利。

    “盐利啊……”

    笑而不语的朱明忠只是感叹一声,然后点头说道。

    “这盐利当然是要取,不过要看怎么取,眼下,还不是取盐利的时候,毕竟,现在这不是最重要的,对了,士介,扬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相比于通过两淮盐场获得的盐利,朱明忠真正看重的是扬州的那些盐商,那几十家盐商的家业,又岂是一两年盐利所能相比?虽说那些盐商不过只是十几年的积累,但短短十几年间,就足以让他们积累下足够多的财富。

    其实,原本朱明忠并没有把眼睛盯在那些人的身上,如果不是因为郑侠如提及他们与所谓的“皇商”之间的关系,甚至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皇商”甚至满清勋贵的代理人,他又岂会盯上这些人。

    财帛最是动心!更何况是价值数千万两的家当。如果得到那些人的家业,至少未来几年内,都不需考虑财力的问题,足够他把这几年的时间撑过去,从而为将来打下基础!

    “回军门,那些人正像最初料想的那样,一心想拖延下去,以下官之见,不妨趁现在,快刀斩乱麻,直接抄其家,诛其族……”

    提及那些盐商时,郑侠如的目中寒光一闪,没有丝毫的客气,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将扬州的晋陕盐商赶尽杀绝,于公于私都是有益而无害,于公来说,官府可以通过抄家得到银子,于私嘛,这晋陕盐商被赶尽杀绝之后,那剩下的自然只有江南省本地的盐商了,而郑家正是其中之一。

    “时机未到……”

    对于郑侠如的私心,朱明忠自然很是清楚,他摇摇头笑道。

    “待到时机成熟时,自然会动手!”

    话声落下时,看着远外急急跑来的亲兵,心知定是那边有要事的朱明忠,便笑着对郑洁如说道。

    “原本打算去扬州的,看来这次怕是去不成了,这盐务之事,可全拜托士介了……”

第43章 何意(第四更,求月票)() 
自南京克复以来,随着江南诸城不战而克,天下形势大变,世人纷纷言道着“天不绝皇明,大明必将中兴”之时,来自江淮大地的遗民士子,便络绎不绝地涌进江宁城,给这座刚刚从清虏手中克复大明南都带来一股从未曾有过的生机。

    这些遗民士子之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不及弱冠的青年,有肥马轻裘、呼奴喝仆的富家子弟,也有独自一人挑着书箱、布衣旧衫的清贫寒士。与十五年前,清虏入关时,动辄以诛其九族作为威胁迫使明朝官员士子进京赴任不同,他们都是自发从各地齐聚于南都。

    这些在过去十几年间无不是以大明遗民自居,立志永不仕清的遗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希望能够为大明的中兴尽上一份力,毕竟满清的暴虐,早已经令他们无以忍受,当然,这其中未尝没有一些个人的期待,毕竟皇朝中兴之时,自然会有诸多官位实缺。

    这些遗民士子走在街上,出入逆旅酒肆,一个个曾剃发的头上扎着布,戴着方巾,满嘴里子曰诗云,令这南都的百姓们真有一种重睹汉官威仪之感!

    江南克复,为全天下所瞩目!甚至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天下的局势,地方伪官的的望风而降,更是让人们对于将来充满了信心。而作为一切的始作俑者,这几日,郑成功的心情着实不错。

    “老师,你看这南京,虽说繁华不比当年学生初来南京时,可却远胜我等初复南都之时”

    置身于聚宝门上,看着那城中热闹的街道,郑成功的语气很是轻松,这几日好消息不断传来,领五万精兵进攻浙江的甘辉一路攻城掠地,沿途伪吏无不是闻风而降,眼看就要兵临杭州城下。

    虽说杭州有数千清兵坚守,但在郑成功看来,打下杭州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至于西征的张煌言,同样也是进展顺利,尽管他只领万余新募的兵勇,可凭着他于江南的威名,江西各地伪吏也是纷纷投诚。

    天下民心在明,这大明焉能不复!

    钱谦益依旧是笑笑的模样,他习惯地用手缓缓地梳理着花白的长胡须。对于这个学生,他可以说是再满意不过。尤其是他已看清了清虏衰败、大明气势当旺的形势,一方面对自己当初的决策深感欣慰,另一方面又对这个气概不凡的学生寄予了厚望。

    “天下民心在我,我焉能不胜?”

    钱谦益的话只引得郑成功一阵赞同。

    “老师说的极是,民心在我,便看这天下士子纷纷来投,便可知其民心在我了!”郑成功的语气中尽是一副得意之状,这改变天下局势的北伐是他发动的,这南都也是由他克复的呃,朱明忠,也是他郑成功麾下部将!

    “正是如此!”

    钱谦益并不想谈论这个问题,他似有意似无意的说道。

    “大木,为师听说,成仁前几日,来函推荐前工部司务郑侠如为盐运使?”

    “郑侠如曾是我朝之官,且曾参加抗清义军,兵败后方才被擒。不过因他以往与清朝将领有旧交,方才留得一命。此人于成仁克复扬州、淮安两府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成仁推荐他为盐运使,也是人尽其才,不过成仁确实是好运气,刚一过江,便得郑侠如相助,若非如此,又岂能不费吹灰之力,便轻取江北两府之地”

    提及朱明忠于江北的顺利,郑成功倒是颇为感叹地说道。

    “行军打仗,运气自是重要,江阴、常州,常熟说来常熟能降,也是老师之功哩!”

    郑成功的称赞,听在钱谦益的耳中,只让他的心思微微一沉,但仍是不露声色的言道。

    “皆是你师母之功,与为师何干,不过,成仁的运气如此,也确属世间难得啊!”

    顺着郑成功的话,钱谦益长叹道。

    “其凭着大将军克复江南的威名,于江北得江北士民相助,轻取江北两府之地,且不说其它,便是淮安常盈仓中的百万石漕粮,便可令其再无需忧虑军粮,再加上扬州每年两百万之盐税,粮饷充足,便就是户部诸人也是羡慕的紧啊”

    看似有意无意的一句话,随后又从钱谦益口中道出。

    “哎,听说目下户部粮饷奇缺,有人寻思着,大将军是否可先从成仁那里借些粮饷过来,以应目下之急”

    钱谦益的话音刚落,郑成功的眉头便是一皱,他又岂不知道现在户部库中的银子几乎耗尽,可他从未曾想过从江北得银饷,毕竟在出身“海商”的他看来,那些东西即然是朱明忠打下来的,便应该是他的,可现在钱谦益的话,却让他心里极不舒服,闷哼一声他并没有说话。

    “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