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珪错就错在没有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进谏,这么执拗的脾气也是没谁了。
见邓太监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谢慎顿了顿道:“这封奏议都没有加入邸报中,足以见得陛下之愤怒。但既然旨意并未降下,或许可以试上一试。”
邓原听说妹夫还有救自然是心中大喜,连忙道:“谢修撰请讲。”
谢慎叹息一声道:“第一,谢某会写一封奏疏要求裁撤东厂,并要求翰林院的官员联名附议。”
邓原听得一愣。
“可是谢修撰刚刚不还说咱家那妹夫糊涂吗,怎么又要联名翰林院诸位大人上书皇爷要求裁撤东厂呢。”
谢慎沉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这话由谢某这样的翰林院官员来说肯定有些效果。”
开玩笑,翰林院里的都是清流词臣,岂是区区一刑部典吏能比的?
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其结果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天子可能会因为震怒免去徐珪的官,但绝不会因为震怒直接免去谢慎翰林院修撰之职。
这相当于跟整个文官阶层撕破脸皮。
况且谢慎还要拉一批翰林院同僚附奏,天子面对这等气势退让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朝廷要正常运转,天子要用人,总不能把所有官员都打发回家吧。
真要是那样,估计都察院的言官唾沫星子都会喷到天子脸上。
当然谢慎也不是就真的要让天子裁撤东厂。只要天子能够退一步做做样子,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作为一个穿越客,没有人比谢慎更明白东厂是天子钳制百官的重要棋子,天子是不可能裁撤它的。
邓原似乎明白了谢慎的意思,连连道:“这一步谢修撰走的真是妙哉。”
谢慎继续道:“光是如此恐怕还无法改变局势,还需要另行布局。”
邓原立刻拍着胸脯道:“谢修撰请讲。”
“听说这寿宁侯和杨鹏关系颇好,可有此事?”
邓原点头道:“确实如此,寿宁侯和杨鹏经常一起吃酒,这在宫中是人尽皆知的。”
“陛下恐怕不知吧?”
谢慎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继续道:“寿宁侯前些时日受到百官弹劾仍然安然无恙,归根到底是没有触碰到陛下心中的底线。但如果他主动结交东厂提督却是大罪!”
这个道理很简单,大明祖训外戚不得干政。
张皇后虽然独霸后宫却也不可能改变这一祖制。寿宁侯要是老老实实做他的闲散侯爷哪怕是跋扈一些天子也会乐呵呵的由他去。但若是寿宁侯主动结交东厂提督,那可解读的东西就太多了。
“这件事需要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出面。”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和东厂提督杨鹏互相看不顺眼,而之前牟斌和寿宁侯又眉来眼去。
这是二者选其一的游戏。
寿宁侯张鹤龄如今能够跟东厂提督杨鹏交好证明他已经一脚踢开了牟斌。
牟斌虽然忠厚,但也肯定忍受不了如此大辱。他可能奈何不了寿宁侯张鹤龄,但要让他出面对付死敌东厂提督杨鹏他肯定会是乐意的。
邓原却为难道:“别的事情都好说,可咱家与牟指挥使并不相熟,恐怕搭不上话啊。”
谢慎笑了笑道:“谁说要让邓公公出面了,这件事谢某自有计较。”
邓原心中虽然忐忑不已,但却是选择相信谢慎。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了。
“这两点只要做到,谢某保证徐典吏不但不会有性命之忧还可能会加官进爵。”
政治就是这么值得玩味。
不同的局势下同样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结果。
“谢修撰之恩,咱家无以为报。”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心道你这也太没有诚意了吧。好歹帮了你一个大忙,嘴上应一下许个诺也好嘛。
“此消彼长,邓公公未必没有机会。”
谢慎的这句话意味深长,听在邓原耳中自然也有了别样的意思。
邓原颤声道:“谢修撰的意思是。。。。。。”
“谢某的意思是邓公公未必没有机会入主司礼监。”
谢慎笑了笑道。
听到这句话,邓原先是一愣,旋即摆手道:“如今司礼监名额已满,恐怕不会再放人进去了。”
谢慎沉声道:“邓公公误会谢某的意思了。谢某是说邓公公可以借着机会挤掉杨鹏,取而代之。”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七章 振臂一呼()
“取而代之?”
邓原微微一怔,旋即连连摆手。
“谢修撰莫要说笑了,这怎么可能。”
谢慎又气又笑道:“邓公公没有试怎么知道不可能,莫不是怕了那杨鹏不成。”
在真实历史中,杨鹏在弘治朝地位一直十分稳固,不仅一直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还兼任东厂提督太监的职务。
这样一位大权阉,肯定不是邓原这一御马监太监能够撼动位置的。
但谢慎既然让邓原“取而代之”,自然有他的道理。
少年冷冷一笑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邓公公不会不知道吧。这杨鹏深受君恩,却结党营私与那李广之辈有何区别。吾辈同食皇粮,自当为君分忧,岂能见此辈窃居司礼监!”
谢慎说的义愤填膺,但邓原却是不为所动。
道理是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若是谢慎不能拿出干货来,邓原却是不敢陪着谢慎玩火的。
杨鹏那厮睚眦必报,若是让他知道邓原在背后搞小动作,那可是会把邓原往死里整的。
太监之间的争斗往往比文官之间更为恐怖,谁能胜出往往取决于天子。
而现在不论是圣眷还是职位,邓太监都处于完败的境地,如何能敢和杨鹏一战。
那杨鹏统领东厂多年,可谓根基深厚。仅凭翰林院一些清流词臣上书,以及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发力还是难以撼动的。
见邓太监默然不语,持观望状,谢慎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实不相瞒,此事谢某另有计划。”
邓原深吸了一口气道:“非是咱家不信任谢修撰,实在是兹事重大,还望谢修撰体量。”
这话的意思就是叫谢慎将计划和盘托出了。
谢慎本来确实没有打算将全部计划都告诉邓太监,但眼下若是他不继续说,恐怕邓太监就要打起退堂鼓了。
谢慎顿了顿道:“这件事恐怕还得设个局,请君入瓮。据我所知,徐典吏不仅请求裁撤东厂,还对寿宁侯进行攻讦。而杨鹏那厮虽然面上和寿宁侯张鹤龄有颇多交往,实则各怀心思。倒不如在这上面做文章。”
邓太监陷入了沉思,良久才叹息一声道:“谢修撰的意思咱家明白,只是那杨鹏老谋深算,想要叫他和寿宁侯翻脸不是那么容易啊。”
到底是在宫中当值许久的老人,谢慎稍稍一点他就明白了意思。
“谢某坚信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何况杨鹏和寿宁侯间并非铁板一块。”
他之所以敢如此肯定,自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开了全知全觉的视角。
事实上寿宁侯张鹤龄和东厂提督太监杨鹏间一直相互猜忌,只要布局得当,让二人狗咬狗并非没有可能。
这件事谢慎是存了私心的。毕竟他已经把寿宁侯张鹤龄得罪了,既然如此自然要得罪到底。
如果能借着搬倒杨鹏的机会再打压寿宁侯一番,对于谢慎来说获得的利益就是最多的。
“希望能够一举成事吧。”
邓原声音中颇是无奈。其实他本没有下定决心和杨鹏死磕到底,但自家妹夫上书请撤东厂,相当于和杨鹏撕破了脸。以杨鹏的个性,肯定会认为是邓原在背后捣鬼。即便是邓原主动退让恐怕也不会让杨鹏承情,倒不如狠下心来与杨太监拼个鱼死网破。
具体的方案谢慎还没有拿定,但只要定下策略,接下来的事情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又和邓太监敲定了一些细节,谢慎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邓太监的别业。
回到府中,谢慎便计划着写奏疏为徐珪助力。
以他翰林院修撰的清贵身份,要想忽悠几个涉世未深的热血青年一起壮声势上书还是很简单的。
不过事不宜迟,徐珪如今已是危若累卵,没有时间给谢慎去细细布局。
不管如何,还是应该先把联名的奏疏递上去。这样至少会分散天子的一些注意力,不至于让天子把怒火都发到徐珪身上。
眼下天子还没有下令命锦衣卫或者东厂拘捕徐珪,谢慎绝不能让事情继续恶化。
。。。。。。
。。。。。。
翌日谢慎照例前往翰林院坐班。
他前日已经将请撤东厂的奏疏写好,今天自然叫人代为送去了会极门。当然,谢慎“不经意”的在翰林院公署为徐珪打抱不平了一番,立刻迎来了不少同僚的附议。
“徐典吏官位虽卑,却言旁人所不敢言,薛某佩服。”
“东厂这些年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那杨鹏更是奸佞之辈。依我看,我们应当联名上书,请求陛下裁撤东厂!”
“对,一人是小,百人是大。吾辈既为人臣,就应当以致君尧舜上为己任,岂能任由宵小之辈蛊惑蒙蔽天子!”
“谢修撰,您说两句吧!”
众人齐刷刷的望向谢慎,少年心中暗爽不已。
剧本不错啊。
谢慎清了清嗓子道:“诸位且听谢某一言。前段时间王华老大人被寿宁侯事连累,谢某曾谏言陛下。此事尚且是王老大人一人之事矣。如今徐典吏上书直言弊政,谢某自当振臂高呼,仗义执言。实不相瞒,谢某已经将陈写的奏疏上呈天子,请求裁撤东厂!”
此话一出,公署内的众官员纷纷高呼道:“谢修撰高义。”
开玩笑,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是大明朝精英汇聚的地方。
这种地方的人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
莫说是东厂一权阉了,便是天子犯了一点小错,他们都能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把天子喷一通,美其名曰直言进谏。
翰林院的这些新晋官员还都是一帮没有怎么经过官场洗礼的雏鸟,严重的缺乏经验。人家都察院是靠谏言混饭吃的,且都察院的御史上的每一道奏疏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能够利益最大化。
翰林院和都察院的官员虽然都是“清流”,但却有很大不同。
一边是理想主义者,一边是现实主义者。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
想忽悠都察院的那帮官场老油条给谢慎做枪手壮声势是不可能了,但从翰林院中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还是不难的。
谢慎见气氛差不多了,便继续道:“谢某在为王老大人一事上书陛下时,曾作了两句诗,便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谢某以为吾辈不能以个人安危计,而应该以社稷苍生计!”
“好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好一个应以社稷苍生计。陈某佩服!”
说话的是翰林编修陈澜。
他年岁并不算太大,正是一腔热血无处挥洒的时候,听到这么有煽动性的诗句如何还能沉默,当即为谢慎摇旗呐喊起来。
就连一些侍书、五经博士都被谢慎的话感染,一时间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将附奏谢慎。
这是搬倒杨鹏的第一步,这一步踏出才能将计划继续进行。
不过联名上疏这种事情也有技巧,不能搞得吃相太难看了。
谢慎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便请陈澜和另外一个翰林院官员帮着负责联名上疏的事情。自己则是闪身出了翰林院公署直接穿过承天门街到了对面的锦衣卫衙署。
这计划的第二步便是要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站出来狠狠踩杨太监一脚。
如果这一步能够迈出,再利用寿宁侯和杨太监之间的猜忌作些文章,譬如以牟斌这个寿宁侯的‘旧相好’激上一激杨太监,则大事可成矣。
这是一个连环计,哪一步出了问题都会对后续产生影响,故而谢慎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在确认无误后才会迈出下一步。
对于武人,尤其是锦衣卫谢慎一直是十分好奇的。
这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组织一直处于和东厂斗争的过程中,虽然偶有胜出但更多时候是被东厂那些太监压了一头。
毕竟东厂名义上可以号令北镇抚司,只不过天子出于平衡权力的考虑没有真正授予这一权限罢了。
不过别管别朝如何,至少在弘治朝,牟斌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绝对不比东厂提督低一头。
来到锦衣卫衙署前,谢慎咳嗽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