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耻之徒!真是个无耻之徒!
谢迁再也忍不了,直接拂袖而去。
马文升冷冷注视着谢迁,似一个胜利者挺直了腰杆。
。。。。。。
。。。。。。
“陛下,老臣无能,劝阻不了哭谏的百官啊。”
谢迁并未返回文渊阁,而是直接去了文华殿。
此时天子正在督导太子读书,见谢迁进来了便挥手示意王岳给谢迁赐座。
“先生,马卿家他们还没走吗?”
天子显然也听说了百官在左顺门哭谏的事情,忧心忡忡的问道。
谢迁点了点头道:“回禀陛下,老臣无能劝阻不了马尚书,请陛下降罪。”
弘治皇帝连连摆手道:“先生为国尽忠,何罪之有。”
这便是谢迁的高明之处了。
虽然他不愿意去劝说马文升,但刘健把火炭丢给了他,他总不能直接扔掉。
去左顺门溜达了一圈,再跑到文华殿向天子陈情。这样不但显得他谢迁赤胆忠心,一心为君父着想,还可以反衬出首辅大学士刘健的无能。
一进一出间谢迁获得隐性收益许多。
“陛下,互市一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若真能引起朵颜三卫和鞑靼人争斗,朝廷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但马尚书这么一闹,臣担心舆情沸腾啊。”
“朕又何尝不知。”
弘治皇帝放下手中书卷,幽幽叹道。
。。。。。。
。。。。。。
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报信()
“可是个中缘由不能对众卿家说啊。”
弘治皇帝虽然富有四海,但却不能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
譬如互市这事,他心里虽然明白但却不能说出来。还得被一众臣子指着鼻子骂,其中苦闷外人是不知道的。
谢迁叹声道:“其实臣也明白,这大概是谨修升迁太快,遭人嫉恨了吧。”
弘治皇帝眼眸微微一动:“先生的意思是?”
谢迁本不想说这话,可事态紧急由不得他了。
“大明朝立国以来便没有十九岁的四品官啊。”
弘治皇帝恍然大悟。
是啊,谢慎的升迁速度实在太快了。
十九岁便是都察院佥都御史,这是要三十岁做首辅吗?
弘治皇帝又看了一眼谢迁,仿佛明白了他的深意。
谢迁同样也升迁很快,故而常遭到诟病,谢慎这是沿着谢迁的老路在走啊。
朝廷是一个讲究轮资排位的地方。不管是外朝还是内阁皆是如此。
谢慎虽然屡屡献策立下奇功,又有外放知府的经历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了。
这么年轻就做到了都察院三把手的位子,确实容易惹人嫉恨。
毕竟有许多四五十岁的官员还在为一个四品官而奋斗,谢慎却已经身着绯袍。其中差距刺激着这些官员联合起来找谢慎的麻烦。
换句话说这次弘治皇帝下旨和鞑靼人互市本身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但因为这个奏疏是谢慎上的,情况就大为不同。
“先生觉得,这件事是不是马卿家鼓动的?”
谢慎虽然对马文升羞辱与他十分记恨,却叹道:“马大人不是这样的人。”
马文升虽然黑脸了一些,但要说嫉恨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还不至于。
谢迁有一说一,并没有刻意往马尚书脸上抹黑。
“朕也觉得是。看来马卿家是被人利用了啊。”
弘治皇帝重瞳亲照,看朝廷这池水看的透彻。
在他看来左顺门哭谏这件事确实是因马文升而起,但马尚书的本意肯定不是和谢慎过不去。
但有心人却利用了这点,借马文升的大旗向内阁施压。
“这件事,压下来吧。”
弘治皇帝摇了摇头道:“他们愿意跪就让他们继续跪着吧。等到跪累了,他们自然就会散去了。”
谢迁等的就是这句话。这样一来便不是他谢迁不去管,而是天子不让管。便是刘健那个老匹夫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政治的艺术便是如此。
。。。。。。
。。。。。。
“谢御史,跪在左顺门前哭谏的大臣有不少都晕过去了。”
谷大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急切道。
他从左顺门出来时见哭谏官员齐刷刷的晕倒一片,直是骇了一跳。
这么多人要是出点什么事,还不得引起轩然大波。
可皇爷又没有劝说的意思,谷大用也不好多说什么。
他第一时间出宫就是为了给谢慎报信,希望谢慎能有对策,再不济也得早做准备以免手忙脚乱。
他先是去了都察院,发现谢慎并不在,这便又折而去了谢府。
原来谢慎告了病假,早早回府歇息了。
谢慎微微笑道:“多谢谷公公提醒,不过他们昏过去和本官有何关系?”
“哎呦喂,我的谢大人啊。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的?”
谷大用急得直拍大腿。
“请与鞑靼人互市的奏疏是不是你上的?如今群臣哭谏,陛下还不得给他们一个交待?”
言外之意就是天子会拿谢慎做挡箭牌。
谢慎却是笑道:“谷公公多虑了,陛下不会管这事的。”
“啊?”
谷大用惊的目瞪口呆。
连他这个内监都不敢说知道天子是怎么想的,谢慎一个外臣怎么会如此肯定。
“因为陛下知道这个计策可保大明宣大防线百年无忧。”
谢慎斩钉截铁的说道。
谷大用是侍奉太子的,不是弘治皇帝身边的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天子和谢慎,刘健的对答。
便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也未必就能知晓。
“若是这般那谢大人确实不必过于忧心了。”
谷大用面色稍缓,淡淡道。
“这么说来谢大人早有准备,倒是咱家多虑了。”
谢慎心道谷大用肯第一时间来向他通风报信看来真的是把他当做朋友,以后确实可以好好合作。
“谷公公,谢某以为这些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弹劾谢某的奏疏肯定会越来越多。”
哭谏闹不出名堂,这些文官却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们肯定会给谢慎炮制出许多罪名,再上奏向天子施压。
“这些贼子,个个当诛!”
对这些自命清高,沽名钓誉的老匹夫,谷大用自然恨得牙痒,现在这些老匹夫又把矛头对准谢慎,更是让谷大用忍无可忍。
“谷公公不用担心,他们伤不到我。谢某坚信一句话,‘天道好轮回’。即便谢某不去收他们,也有老天爷去收。”
谷大用被逗乐了,笑着道:“咱家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不过确实很有道理。”
见谢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谷大用稍稍放下心来。
这次换成谢慎忧心了。
“最近谷公公还是不要多往谢某府中来了。毕竟内廷外朝有别,谢某担心会被有心人揪住不放。”
谢慎的担心不无道理。
此刻是非常时期,还是小心一点好。
“谢大人放心好了。咱家来见你绝不会让人看见。再说了,谢大人可还兼着右庶子呢,咱家又是侍奉小皇爷的,即便见了谢大人也没有什么。”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还是少节外生枝的好。”
“嗯。咱家此来也给谢大人带句话,小皇爷希望殿下能多去文华殿走动走动。”
“多谢谷公公提点。”
谢慎心中一暖,和声道。
看来小太子还是对他有感情的啊。
谢慎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赢得了太子的青睐,便是值得的。
弘治皇帝总共也就是五六年的阳寿,这天下终归还是正德的。
谢慎现在开始铺路,时机最是合适。
“小皇爷对谢大人那可真是另眼相看啊,咱家还从没见过哪个臣子能享如此大恩。”
。。。。。。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势多变()
谷大用的态度很明确,这已经不仅仅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抱着谢慎的大腿说,谢大人啊太子殿下很看好你,你可得对他尽心尽力啊。
谢慎的政治天赋并不差,加上在朝中历练了几年,对于人心更是看的通透。
谷大用被派去侍奉东宫,自然是尽心竭力的,但他肯定觉得有些事情使不上气力,仿佛什么东西禁锢着他。
渐渐的他发现禁锢着他的东西叫身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
诸如天子,太子,首辅大学士,乡绅,恶痞,歌姬。。。。。。
而他谷大用的身份是宦官。
宦官不能做很多事情,做了就是奸佞魅君。
这些事情只能文官来做,虽然谷大用不知道为什么,但既然世间的规则如此,唯有遵从。
这个时候他便想起了对他态度极为友善的谢慎谢御史。
文官们都是一群老匹夫,看见宦官就跟看到了瘟神一般。唯有这个谢御史能够真心实意的与他交往。
这让谷大用很感动。虽然谷大用没有什么道德准绳,但也懂得士为知己者死。
谢慎真心待他,他自然会投桃报李。
“谢大人,咱家把话都带到了。便不打搅你了。”
谷大用也知道对谢慎来说这是多事之秋,低调一些总是好的。
“谷公公所言,谢某谨记在心,还请放心。”
谢慎拱了拱手,沉声道。
。。。。。。
。。。。。。
哭谏是个技术活,尤其是要组织近百人一起哭。
不仅节奏是个问题,还要会分配体力。
比如在内阁大学士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劝阻时一定要使出吃奶的劲。仿佛不如此,就无法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当然,旁的时候还是要省一些气力的,不然都是一群五六十的老头子,还不哭晕了过去。
马尚书显然有些耿直,他竟然真的哭晕了过去。
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叫小太监把马尚书抬到文华殿偏殿时,这位当朝兵部尚书仍然不省人事。
天子从太医院招来了御医为马尚书看诊,御医们使出浑身解数才将马尚书弄醒。
马尚书醒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继续哭,这可叫弘治皇帝头大如斗。
对这样的功勋老臣除了好言相劝还能怎么办?
可是劝归劝,弘治皇帝还是有底线的,这次与鞑靼人互市是无论如何要进行的,即便马尚书再哭晕一次,也无法改变。
最终,左顺门哭谏的群臣只能意气而来,败兴而归。
弘治帝并没有用什么过激的举动就将危机轻松化解。
归结成一句话就是拖字诀。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面对天子的冷处理,群臣只能选择接受。
从圣旨下达到宣府开市,一共用了一个月时间。
这已经是十分高效了。
让朝臣们难以置信的是就在鞑靼人表示接受互市时,朵颜三卫跳了出来表达了抗议。
还没等朝廷表态,鞑靼人和朵颜三卫竟然打了起来。
若是追根溯源起来,朵颜三卫也属于蒙古人,如今竟然和族人同室操戈,倒也是一桩奇谈。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竟然断言这是陛下的计谋,叫鞑靼人自相内斗。
细细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从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鞑靼人和朵颜三卫杀得难解难分,不但鞑靼人最终不能在宣府互市。就连原先互市的朵颜三卫也被迫退出。
大明不但没有损失,还削弱了强敌。
大明的肱骨众臣们相信至少在几十年内,鞑靼人再不敢动劫掠袭扰大明边镇的心思。
而此计的提出者,此前被众朝臣口诛笔伐的谢慎则一下成了计定胡虏的大英雄。
甚至有人提出为了表彰谢慎的功绩,应该升其为副都御使,巡抚福建。
理由是原先的福建巡抚张可望需要丁忧三年,职位出了空缺。
弘治皇帝并没有允准这一奏请。
这三年来谢慎实在是升迁的太快了。
让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三品巡抚,不是在赏识他而是在害他。
官场是一个混资历的地方。资历未到而强行擢升只会引起朝臣的一致反对。
不过有功必赏是弘治皇帝的一贯做法,这次自然也不能破例。
天子降下旨意,赐予谢慎一份御书墨宝,上有辅弼贤臣四字。
虽然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品级提升,却表明了天子对这位年轻四品大员的态度。
谢慎的年纪和资历是无论如何当不得辅弼二字的。
而天子却用了。这代表什么?代表了天子是把谢慎留给太子用的。
以谢慎的年龄和官职看,太子一旦践祚,谢慎必定入阁。
那时谢慎不就是辅弼贤臣了吗?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