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他赵弘润亲自登门问罪来了吧?砸了府邸吧?啊?……他一直在等机会,就是你们三个蠢货,白白将把柄交到对方手中!”

    “父亲息怒。”三子赵文衢满脸讪讪,小声说道:“我们原以为那招挺靠谱的,谁能料到,赵弘润那小子有这一手……”

    “谁能料到?”赵来峪气地心口一阵紧缩。

    自古以来,威胁朝廷是一把双刃剑,倘若朝廷自忖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他们自然会妥协,就像当初朝廷对以宗府为首的国内王公贵族势力妥协一样;但反过来说,倘若朝廷一方有能力稳住局势,那么抱歉了,谁蹦地最欢,就拿谁先开刀。

    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年代,从不犯禁的大贵族几乎是不存在的,种种原因下,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违法犯禁的事,比如占取国家的利益。

    而如何判断朝廷的底线,抓住朝廷的软肋,在不真正触怒朝廷与天子的前提下,为自己家族取得最大化的利益,这是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以王氏一门这种态度,也幸亏他们不在大梁,否则早就被朝廷整死了。

    至于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兄弟三人,在赵来峪眼里简直就是十足的蠢材!

    因为双方有联姻之亲,因此义务帮忙?

    赵来峪恨得咬牙切齿。

    自古以来,被联姻之亲牵连导致家破人亡的世家有多少?

    远的不说,就说当年南燕大将军萧博远因谋反通敌等数十桩罪名被诛,当时魏天子在铲除萧家时,遭受牵连的贵族世家,何止数十上百?

    那些世家有罪么?

    当然!

    他们最大的罪状就在于,没有及时与萧家划清界限!

    似这种事,赵来峪这辈子看得太多太多。

    “父亲,事到如今,您再指责我们也没用,不如想想如何解决这燃眉之急吧?”赵来峪的大儿子赵文蔺,此刻亦是满脸悔恨地说道。

    “蠢材!”

    赵来峪恨恨地骂了三个儿子一句,随即捋着眉头深思起来。

    还别说,姜还是老的辣,不消片刻,赵来峪便想到了一条毒计,只不过是否使用这条毒计,他还是有些犹豫。

    因为他看得出来,赵弘润一开始登门闹事时,气焰何等嚣张跋扈,但在察觉到这件事并非他赵来峪指使后,此子的神色便流露出几许兴意阑珊之色。

    赵来峪自然能体会这种感觉。

    好比说,有个曾被一头猛虎袭击的猎户,筹备了许久,自认为能杀死那头猛虎,于是他上山去狩猎那头猛虎,报复当初的仇恨。没想到双方还未开打,那头猛虎就自己不慎摔落悬崖摔死了。

    虽说大仇得报,但这个结果会让那名猎户感到痛快么?

    当然不会!

    想来那名猎户自然是希望凭借武力,手刃那头猛虎。

    如今,赵弘润好比就是那名猎户,赵来峪便是那只猛虎,只不过,他并非是自己不慎摔落悬崖,他是被三个不成器的儿子给气死的。

    『但……或许能因祸得福?与赵弘润化解那段恩怨?』

    赵来峪捋着胡须思忖着。

    他是真的不想再与赵弘润斗下去了,一来他已经失去了在宗府的权利,而赵弘润的权势则日益加重;二来,正如当初赵弘润在宗府时所夸口的豪言,他今年才十六岁,而赵来峪却年过六旬,别说他赵来峪如今已压不下赵弘润,就算能压下,待他死后,他的后辈儿孙,只会遭到赵弘润更凶猛的报复罢了。

    倘若儿孙成器倒还无妨,可此刻跪在赵来峪面前的三个儿子,赵来峪怎么看都不觉得这些蠢货能斗得过赵弘润。

    想到这里,赵来峪轻叹一声,拄着拐杖徐徐走出了屋子。

    “父亲?”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三人惊愕地回头望向赵来峪,但后者却不理会儿子,拄着拐杖,也不带什么家仆家兵,一个人上了街,前往县衙。

    赵来峪的异常动向,当即被监视在赵氏一门府外的青鸦众察觉,随即派人通知了此时已回到县衙的赵弘润。

    不得不说,在得知这件事后,赵弘润真的很失望,比他在赵氏一门的府邸内得知『联合王氏一门来威胁他』其实并非赵来峪所主使还要失望。

    想想也知道,赵来峪此番孤身前来,准是来妥协的。

    似这般轻易就妥协,这让赵弘润丝毫没有成就感,毕竟在未来到安陵的前一阵子,他可是好几次幻想着与这位三叔公再次交锋,斗得天昏地暗,最后才由他一手将对方按倒在地,按到泥里边去。

    “殿下,要见他么?”青鸦众的段沛问道。

    “若不见他,显得本王没有容人之量。”赵弘润怏怏地说道。

    片刻之后,赵来峪在青鸦众的放行下,来到了县衙的书房,见到了满脸似欲求不满般的赵弘润。

    在见到赵弘润后,赵来峪很干脆,深鞠一躬拱手道明来意:“老夫愿倾尽家财,只请肃王高抬贵手,放过我赵氏一门。”

    『果然……』

    赵弘润表情更加怏怏。

    不过话说回来,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赵来峪如今这般低眉顺目,倒也不失是一件有趣的事。

    “有没有发现,咱俩的位置整个换过来了?”

    赵来峪闻言面色一僵,他当然明白赵弘润这是在暗讽他当初在宗府时高高在上。

    想了想,他正色说道:“老夫当初在宗府时威逼于肃王,肃王将老夫排挤出大梁;此后,老夫派人放出对肃王不利的谣言,而今日,肃王又在老夫面前砸了我赵氏一门的府邸,并教训了老夫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怎么看,你与老夫的恩怨,就此也可以两清了。”

    『……』

    赵弘润默默地看着赵来峪,旋即晒笑说道:“话虽如此,可若是本王仍然说『不』呢?……你会求本王么?”

    “会!只要恳求有用。”赵来峪在看着赵弘润半响后,正色说道,仿佛是已然将老脸豁出去了。

    听闻此言,赵弘润不禁沉默起来,权衡着是否要趁此机会整垮赵氏一门的利弊。

    而就在这时,赵来峪微微一笑,自顾自地说道:“诚然,以肃王如今的权势,再加上老夫那三个蠢儿子将把柄主动交予你手,你确实可以整垮我赵氏一门。不过,须知,兔逼急了亦会咬人……”

    “你在威胁本王?”赵弘润似笑非笑地问道。

    “不。”赵来峪摇了摇头,忽然展颜笑道:“肃王,王氏小辈的低劣伎俩,自然难入肃王的眼界。而老夫这边,亦有一条计策,可使肃王你身陷其中,数月乃至数年,都无法抽身。当然,老夫是不会用这条计策的,哪怕我赵氏一门被肃王整垮。老夫只是想知道,不知肃王你是否对这条计策感兴趣?”

    “哦?信心满满嘛!”赵弘润闻言双眉一挑,似笑非笑地说道:“将你心中的妙计说来听听。”

    赵来峪捋了捋胡须,平声静气地说道:“无他,只是叫人毁了城外的春田罢了。”

    “……”

    赵弘润闻言一愣,数息后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随即,在经过仔细思忖之后,他脸上的表情变得愈来愈凝重。

    『这老家伙……果然有点能耐!』(未完待续。)

第583章:赵来峪的毒计() 
『叫人毁了城外的春田』,这看似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但经仔细分析后,意义就大为不同了。

    要知道,安陵是典型的农耕城县,该城大半的收益,来自于农田的耕种,而最主要的,则是种植谷物与棉花。

    『注:真实历史中,棉花据说是南北朝时期在边疆种植,宋代前后传入内地,并于明代推广至南方。但本书是架空,是的,再对某些指责本书年代混乱的书友说一句,本书,是架空,架空架空架空(略一万字)。』

    在魏国,谷物的种植在三月下旬至四月,而棉花则在四月初左右,因此算算时间,眼下这时节,安陵差不多该是播种的时候。

    这个时候若派人毁了城外的春田,那可真是要了安陵县的老命了,因为一旦延误了播种期,就意味着该年安陵县将没有任何收成。

    没有任何收成,就意味着安陵城内,无论是贵族还是县民,将没有丝毫收益。

    若果真发生这种事,贵族尚且可以依靠家财活下去,可是那些县民呢?要知道魏国的平民虽然生活条件远比楚国的平民要好得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家中藏着足够吃用一年的铜钱与银两,没有收入,就意味着要饿肚子。

    而一般当平民开始挨饿,那就离暴乱不远了。

    暂且不论暴乱不暴乱,先来分析赵来峪的这条毒计。

    首先,当得知城外的春田被毁后,安陵县内的平民会有怎样的情绪?

    答案是惊恐,随即,这份惊恐便会化作愤怒。

    而这份愤怒会施加给谁呢?

    更直白地说,安陵县内的县民,他们会怀疑谁呢?

    似王氏一门等城内的贵族,会被第一时间排除在嫌疑者之外,因为似王氏、赵氏等城内的贵族,他们在城外也有大量的田地,他们的损失只会比一般平民家庭大,因此,他们不会受到怀疑。

    其次,就是赵弘润这位肃王的势力。

    但赵弘润贵为肃王,又是他们魏人的皇子,且以往的风评极佳,更曾被魏民誉为挽救国家的英雄,因此,他也不会被怀疑。

    那么,还有谁?安陵,还有谁可以怀疑呢?

    对的!

    还有安陵城外的五万余难民!

    别以为当初阻挡城外五万余难民进入安陵,这只是王郴、赵成恂等贵族子弟迫使安陵县县令严庸所为,事实上,安陵城内的平民亦不情愿那些难民涌入城内。

    理由很简单,因为安陵虽说是大县,但县内人口总共也就三四万左右而已,倘若一下子涌入五万左右的难民,那么城内的资源自然要被难民夺走一大半。

    人心,都是存在自私的。

    只有像召陵县,像这种经历过楚国侵略、屠杀的县城,当地的民众才会抛弃私念、同仇敌忾,宁可城内人人每日只喝粥,也会将城外投奔而来的难民迎入城中,分给他们食物。

    因为那些魏民很清楚,在当遭到楚国进犯的情况下,唯有一国的同胞才会与他们并肩作战。

    越是经常遭到外族进犯的县城,当地的县民就越团结。

    当然,也越排外。

    但安陵不同,当年的楚魏之战,由于赵弘润及时率领浚水军赶到鄢陵战场,以至于当时平舆君熊琥以及后来暘城君熊拓的楚军,皆被攻到安陵就被赵弘润与浚水军打败。

    可以说,安陵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场危机。

    因此,安陵县不像召陵县那样切身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在城内贵族的教唆下,县内的魏人显得很冷漠。

    他们会想:鄢陵人受难,那是楚人造成的,为何你们要跑到我安陵,来分我安陵的资源?

    倘若安陵的资源无穷无尽,那倒是无所谓,可问题是,安陵无论是住宿还是粮食,它有是有限的,既然人多了,那么自然而然每个人分到的东西也就少了。

    因此,在当初城内贵族指使县令严庸将那些以鄢陵人为首的难民挡在安陵城外时,安陵城内的平民,大部分都当做没瞧见。

    正因为如此,城外的难民对安陵人的态度普遍亦带有敌意。

    而倘若城外的春田遭到毁坏,那么理所当然,城外的难民,就会成为安陵人怀疑的对象。

    毕竟前者有着明显的动机:难民痛恨安陵人的冷漠,痛恨后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拒绝帮助他们。

    毋庸置疑,倘若城外的春田被毁,那么,安陵县的人十有八九会与城外的难民爆发冲突。

    如此一来,赵弘润哪里还顾得上惩治城内的贵族?

    然而,这并不是赵来峪这条毒计最狠的地方。

    最狠的地方,在于赵来峪还给赵弘润下一个饵:若果真发生那样的冲突,你肃王到底出面不出面?若出面,你肃王又会站在哪边?

    前一个问题不必多说,赵弘润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安陵人与城外的难民发生冲突,毕竟双方皆是魏国的子民,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哪方出现牺牲者,赵弘润心中都不会好受。

    可问题是,他如何制止这股暴乱呢?

    要知道,在当安陵人普遍认定『城外难民便是毁坏了城外春田的犯人』的前提下,就算赵弘润站在中立,双方各打八十大板,相信安陵城内县民对赵弘润的评价与态度亦会大幅度跌落。

    为何?

    因为安陵人是切身受害者,他们遭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倘若不能将这股愤怒发泄在他们认定为是犯人的难民身上,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转嫁到赵弘润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