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大抗战-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联队两个大队及第56师团一个大队等部组成,总兵力约3,250人,战力较强。

    12月14日,日军集中26门火炮向第90团第3营阵地猛轰,一日内发射三千多发炮弹,其步兵一昼夜发动15次冲锋;虽营长王礼宏在激战中阵亡,但阵地仍在第3营手中。

    这时孙立人、李鸿又采取“正面牵制,两翼迂回,包围歼敌”战术,仍以第3营所守高地牵制日军,以第89团向日军左翼迂回,以第112团为左侧支队,向南坎方面深远迂回,分别切断日军后路,再以第88团从日军右翼向其背后迂回。

    19日,攻占了卡的克和卡龙敌后两据点,完全切断了日军后路。第112团也在年底占领了垒允机场和中国飞机厂旧址,南坎已经在望。

    日军山崎支队在南于及5338高地惨败,抛下1,263具尸体(日军统计战死150人,伤300人),残部退守南坎。

    新30师即以第114团和第89团居右、第112团和第88团在左、第90团居中,以三面围攻态势向南坎突击,于1945年1月15日攻克南坎,日军大部被歼,残部退向腊戍。

    新1军即令新30师超越新38师正面,向老龙山攻击,而以新38师主力向芒友攻击前进。

    1945年1月21日,新38师连克滇缅路上日军残余据点,并与滇西远征军第53军第116师第348团取得联系。至23日,新38师已连克芒友西南外围各据点,迫近城郊;滇西远征军也已推进至芒友东南地区。

    24日,新38师主力开始攻城,激战两昼夜,于27日完全占领芒友,并与远征军会师。至此中印公路全部打通。

第352章 新维腊戍战斗() 
由于中英两国对缅甸作战始终存在分歧,所以中国政府在打通中印公路后,不愿再令中**队深入缅甸作战。

    早在1944年12月31日,军委会就准备在中国驻印军与远征军会师后,令驻印军继续推进至马宾、新维之线停止整训,改为守势;令远征军以第11集团军留驻国境线内,实施补训,并构筑坚固防线,掩护中印公路,其余调回。理由是:

    (1)远征军、驻印军会师后,中印公路打通,已达到****在缅北作战之目的。

    (2)缅敌总兵力共11个师团之多,其目的在坚守战略要地,对盟军实施持久消耗战。在盟军对缅实施全面攻势前,****单独深入,将适中敌消耗战略之阴谋,故适可而止。

    (3)****深入缅境作战,英方疑忌甚多,勉强行之,在政略和战略上均属害多利少等。

    后经与美英有关方面反复协商,最终决定:协力英军进攻曼德勒,中国驻印军继续南进,在攻占腊戍、昔卜后回国。

    驻印军攻占芒友与远征军会师之日,新30师攻占老龙山,击歼日军山崎支队。与此同时,新38师第114团也将日军第56师团残部包围于康梭附近。

    1945年1月28日,日军第2师团第4联队来援,与被围日军夹击第114团。激战至29日,新38师主力从芒友南进,协同第114团猛攻日军,战至2月2日,日军第56师团残部被歼,师团长松山祐三带少数人员逃脱。

    2月8日,新30师攻占南帕卡,日军退守贵街、新维。新1军以新30师第89团及新38师第112团分别沿公路两侧南下,而以新30师主力沿公路攻击前进,于2月14日攻占贵街。18日迫近新维。

    新维位于南渡河北岸,是滇缅公路上缅甸境内一个军事要地、腊戍北面屏障,东至滚弄88公里,南至腊戍52公里,东北距畹町136公里,西北距南坎176公里。四周高山林立,公路从中穿过,形成一条狭长隘路。

    日军阵地构筑在崇山峻岭中。日军第33军参谋长山本清卫指挥第56师团由畹町退下来的残部,及由南帕卡退下来的第2师团第4联队、第49师团第168联队、第18师团第55联队三支部队的残部共六千余人,分别据守新维及沿南渡河谷北岸高地。

    新30师于19日开始攻击,当天突破日军主阵地,激战至20日,完全占领新维及其南面的孟班和东面的色玉等外围据点。

    日军退守腊戍,新维到芒友间的112公里滇缅公路全被打通。

    新1军攻占新维后,即以新38师附新30师第88团和战车营向腊戍进攻;另派第114团为左侧支队先取孟祥,然后向腊戍以南迂回,夺取南泡、曼平、南窑,遮断日军向南和向西的退路。主力则以第112团沿公路南下,直攻腊戍,以第113团和第88团自西侧山地向腊戍突进,以收分进合击之效。

    腊戍是缅甸铁路终点、滇缅公路运转中心,南姚河流经城北。有新老两城区。老腊戍在南姚河南岸;新腊戍在老腊戍之南山坡上,可俯瞰全区。腊戍四周高山环抱,形势险峻,是缅北重要战略基地,故日军“缅甸方面军”命令第33军必须固守。但此时在腊戍的日军全是各部队战败之残部。

    2月24日,新1军以新38师超越新30师分三路南下,于3月2日进抵南姚河北岸。

    3月5日,正面第112团偷渡南姚河秘密西进,6日晨攻占老腊戍。

    此时公路两侧部队也已渡过南姚河,占领了腊戍南面和西面各要点,完成了包围。

    3月7日攻占火车站。

    3月8日,第112团突破日军第146联队阵地冲入市区。当日完全占领新腊戍。

    新1军占领腊戍后,新38师沿滇缅公路向西攻击前进。此时日军已成瓦解之势,稍一交战即行撤逃。新38师于23日攻占康沙,与第50师会师。

    第50师原在瑞古,是新6军回国后于1944年12月28日进至西口、西于间地区,1945年1月1日超越美军第5332混成旅向南进攻的。该师于14日攻占万好,肃清瑞丽河北岸日军后分两路南下,沿途排除日军轻微抵抗,于3月5日进占南渡,尔后直趋印爱,再右旋西进,于3月16日攻占昔卜。

    此时,在左翼南进的英印军已于3月20日攻占曼德勒。第50师遂以两路向东西分进,23日,在康沙与新38师会合,30日,在皎梅与英军第36师一个旅会师。

    至此,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的任务胜利完成。

    新1军暂驻缅北各要点,等候英军接访,后于1945年6、7月间先后回国。

第353章 ******决定出兵() 
1943年11月23日开罗会议,中英美三国首脑议定缅甸作战,中国部队反攻缅北;英军从因帕尔进攻缅中,同时,英海军从孟加拉湾登陆两栖作战。

    但在12月7日,丘吉尔却致电******:取消孟加拉湾两栖作战计划。

    ******十分恼火。中英军协同作战有了障碍。

    1944年4月上旬,中国驻印军突破坚布山隘,正向孟拱及密支那进攻时,日军第15军突然包围了驻守因帕尔的英军,并占领了科希马。丘吉尔惊慌失措,罗斯福也忧心忡忡。他们认为挽救危局惟一办法,就是中国滇西部队立刻渡过怒江,反攻缅北,把进攻因帕尔的日军吸引过来。

    丘吉尔想求助于中国却有口难言,只好请求罗斯福出面向中国施加压力。

    十天之内,罗斯福连续六次致电******。对前五封电报,******委婉地回绝,电文说:

    “每念及罗大总统之取消在华不平等条约,提高我国地位,以及援助我抗战之肯挚情谊,无论大总统欲余作何事,凡余力所能及者,自当竭诚以赴。故开罗会议之际,余曾向大总统阁下言及,一俟英国在缅甸沿海展开大规模登陆作战,我主力当立即对缅采取攻势。此一约定,现今仍当有效。”

    言下之意,英国海军不在孟加拉湾登陆,中国滇西部队便不过怒江。

    罗斯福再三催促,******不为所动。

    罗斯福接连来了第六次电报,用要挟的口气说:

    “罗斯福致******委员长:目前日军对因帕尔发动进攻,目的在于切断印中联系。倘若攻势得手,日军下一个目标,无疑为缅北之X部队,继而阁下之云南Y部队。对阁下美式装备之Y部队,不能进击已被消弱之敌第56师团,余实难想象。纵令一个薄弱师团的炮弹能在怒江江畔干扰贵军,但也无力阻止贵军之进击。我过去装备训练阁下之Y部队,即为此种时机使用。假如Y部队不用于协同作战之目的,则空运装备、提供训练教官等,我方呕心沥血之广泛支援,将毫无意义。”

    ******看完罗斯福的电报,气冲冲地说:“国际间从来就没有无偿的援助,美援也不例外。眼下这场战争,美国提供武器,中国投入兵员;他们花的是美元,我们付出的是鲜血。中国人的鲜血,难道不比美元更珍贵吗?中国并不欠谁什么,谁也别想敲诈我们!日军进攻因帕尔与我何干?逼我出兵,岂有此理!”

    因帕尔被围的英军弹尽粮绝,面临绝境。丘吉尔心急如焚。

    罗斯福主持召开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三天之内,倘若中国Y部队仍按兵不动,支援Y部队的空运物资,将转交驻华美国第14航空队,并收回根据租借法案,贷给中国的所有飞机。

    为了给******回心转意留下最后机会,美国没把上述决定直接通知他,而是授权驻华美军参谋长赫恩少将,把此决定非正式地透露给蒋夫人,同时转达罗斯福的重要口信,罗斯福提醒******:“朋友之间不要把事情做绝了。”

    宋美龄送走了赫恩少将,立即离开曾家岩德安里103号自己办公室,驱车来到黄山******官邸,将赫恩转达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及罗斯福口信告诉******,并说:“罗总统把话说到这份上,不能再迟疑了;拖下去,委员长会闯祸的。必须立刻出兵!”

    ******听了宋美龄所言,不以为然地说:“近来,我已经听够罗斯福的恐吓。夫人,我已经想好了,他们一旦切断援助,我就下令,关闭他们在华全部机场。归根结底,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总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达令,你说的很对。”宋美龄赞成******不肯屈服的决心,却又转而用平和的语气说,“不过,眼下不是说这话的时候。美国的事情,实际上比想象的要复杂。罗斯福总统想必也有很多难处。据我的一些美国朋友说,美**方有不少人,最近正与英国遥相呼应,不断吹嘘撇开中国,从海上进攻日本本土。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还有那位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都在拼命贬低中国战场的地位。在关键时刻,我们的Y部队要老是不动窝,正好授人以口实。如果再关闭驻华机场,那更中某些人之下怀。你好好想想,是不是?”

    对美国政界军界的情况,******确实不如夫人了解。宋美龄提到美**方对中国战场地位的议论,正好打中******的心窝。他想:中国为了抗日已经打了七年苦仗,要是被人从海上摘走胜利果实,中国被撇在一边,那就什么也捞不着了。******起身踱着步,默然地沉思着。

    宋美龄接着说:“我们与美国的友谊,是在抗战最困难的年头建立起来的。这么多年都走过来了。眼看胜利了,为了支Y部队的使用,反而与他们分道扬镳,很不合算。战后重建世界政治格局时,要美国朋友说话的地方多着呢!比如对战败国的惩治,满洲的地位等,还有共党问题,……”

    ******权衡利弊,深思良久,最后停住脚步说:“亲爱的,还是你说的对!我传令军委会:马上出兵,命Y部队迅速强渡怒江,投入作战。”

    宋美龄满意地笑了。

第354章 强渡怒江战斗() 
军委会根据******指令,决定先以远征军一部第20集团军攻击腾冲,尔后再以远征军主力投入,协同英军围歼缅北日军。

    4月13日电令远征军,以第53军为第一线,第54军第36师、第198师为第二线,4月底以前做好渡怒江进攻固东街、江苴街及腾冲之准备;令第8军于6月5日集结于祥云附近,归远征军序列,并令远征军制订渡江进攻计划。

    4月19日,军委会拟订了《远征军策应驻印军作战指导方案》。

    作战方针是:远征军以策应驻印军攻击密支那之目的,拟以53军(116师、130师)为第一线,54军(36师、198师)为第二线,于栗柴坝至双虹桥间地区超越防守部队,渡河攻击当面之敌,向固东街、江苴街之线进出,相机攻占腾冲。各部队作战准备,限4月底以前完成,待命开始攻击。

    兵力部署是:(1)第20集团军辖53军、54军两个军,由霍总司令揆彰负责指挥,担任攻击,而以第53军为第一线攻击部队,第54军为第二线攻击部队。(2)第11集团军辖第2军、第6军、第71军三个军,由宋总司令希濂负责指挥,担任怒江第一线防务。(3)第8军开滇西后,归远征军直辖,控置于祥云地区附近,为总预备队。

    渡江进攻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