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蛎裰谠诮刑沸藿ā
东方远洋贸易公司,三艘三千料蒸汽动力运输船,再加六艘一千料蒸汽动力海船从上海港出发,满载各种工业品,如纺织品,日用品如肥皂,各种玻璃制品,此外还有瓷器、茶叶等。
这是一次试探之旅,因为现在的朝鲜不再是明朝的番属国,而是在满清的控制之下,为了稳妥起见,大家装备了大量的滑膛燧发火枪,六艘一千料海船上更是有七十毫米火炮,以及随行的数百水兵。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的说一说这个时期的朝鲜。
朝鲜王朝,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这个时期的朝鲜,正是李氏王朝统治时期。
1627年,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带领3万女真部队征伐朝鲜,史称“丁卯胡乱”。双方最后议和订立“兄弟国的盟约”。朝鲜停止使用明天启年号并遣王子李觉赴后金为人质。后金、朝鲜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土。
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朝鲜大臣认为明助朝鲜击退倭寇,朝鲜理当与明交好抗击后金。这最终导致1636年皇太极攻打朝鲜,迫使朝鲜成为清的藩属国,史称“丙子胡乱”。
也就是说,现在的朝鲜是李氏王朝统治,且是清的藩属国。
徐良益亲自带队,亲自前往朝鲜,目的是打开朝鲜的市场,这是试探之旅,为了十拿九稳,张丰将亲自带领海军作为第二梯队。
在上海港送走徐良益的船队,几天之后,张丰到了舟山军港,集合海军,大家也准备出发,目的地也是朝鲜。
汽笛长鸣,舟山军港旌旗飘飘,偌大的军港码头,水兵们穿着洁白的海军军服,正在整齐列队登船。
最显眼的是“上海号”铁甲舰,张丰站在“上海号”甲板上,看着众水兵们登船,张丰的思绪飞得很远,思考着这次朝鲜之旅。
“总兵大人,徐良益他们应该快要到仁川了吧?”赵卫斌推算道。
按照航程和航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徐良益他们应该快要抵达仁川,只是因为缺乏通讯手段,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了。
张丰缓缓的道:“他们应该快到仁川,我们也要出发了。”
除了上海铁甲舰,还有十艘两千料海船,六艘三千料运输船,可谓队伍庞大,非常的壮观。
除了各船的水兵,还有两千海军陆战队的队员们随行,张丰做了完全的准备,如果贸易受阻,那就武力解决,使用武力敲开朝鲜的大门,让朝鲜成为自己的番属国。
朝鲜,仁川。
经过几天的航行,徐良益带领的船队已经抵达仁川港,现在的仁川港远没有后世那样的庞大的,现在仅仅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渔港,港口码头停靠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渔船。
站在三千料运输船的甲板上,徐良益看着远处的仁川港,心中道,终于到了,前面就是仁川。
仁川距离汉城不远,只有数十公里,张丰将船队的目的地选在这里自然有深意,看中的就是仁川的地理位置。
这里不但有建立优良大港的条件,最最重要的是距离汉城不远,如果要使用武力的话,直接可以兵临对方城下,直接剑指汉城。
港口的渔民哪里见过什么蒸汽动力海船,看到这些庞大的奇怪的船只过来,马上一阵鸡飞狗跳,有些渔民甚至划着自己的渔船跑得飞快。
徐良益才不会去管那些渔民,徐良益在打量码头的情况,码头不大,估计只能停靠三、五艘船,其他的船只只能下锚停在附近海域。
三艘三千料船,六艘一千料船,动静有一点大,一阵鸡飞狗跳之后,随着徐良益等人的到来,码头渐渐热闹起来。
徐良益乘坐的这艘三千料运输船,另外两艘一千料海船停靠在码头,其余船只则在不远处下锚停靠。
船只停稳,徐良益带着一大帮人走下运输船,踏上码头,感受脚下传来的坚实的感觉,徐良益道,终于顺利抵达仁川。
“小六,你过来一下。”
小六是徐良益的一名属下,属于管事,为人机灵,办事利落,不少事情徐良益交给小六去办理,这样放心。
“老板,您找我。”小六马上就过来了。
徐良益点一点头,“小六,你带几个人去一趟仁川城里,找到这里管事的,将我们的拜帖送上去,可以的话,我想和这里管事之人好好的谈一谈。”
初来乍到,先礼后兵。
小六马上道:“老板,没有问题,我这就去。”
说完,小六就带了好几人,其中有一人懂朝鲜语,充分翻译角色。
仁川府府衙。
朝鲜参照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全国分为八道,道以下设府,各府的“一把手”为留守。
“什么,来了一支明朝的大船队。”
听到汇报,仁川府留守李义光大惊失色,继续问道:“是战船还是商船?”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是战船,那是大事,因为朝鲜已经不再是明朝番属国,而是在满清的控制之下,如果是商船,那问题远没有这么严重。
汇报之人道:“大人,这支船队很奇怪,说是商船吧,又不像,因为有一些船上明显有大炮,说是战船吧,又不像,因为看起来有一点像商船,另外,这些船很奇怪,没有风帆,还冒着黑烟。”
还有这么奇怪的船,李义光也是一阵好奇,走来走去,想了良久才道:“快,派人去汉城汇报此事,另外,再派人去了解具体详细情况。”
这名属下正准备按李义光的要求去做,另外一人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汇报道:“大人,那只明朝船队派人来了,一共来了七人,我暂时安排他们在府衙大堂。”
李义光想要了解情况,摸清这只船队的底细,听说船队方面派了人过来,正合李义光的意思,于是,李义光道:“走,随我去会一会这些人。”
府衙大堂。
小六他们刚坐下没有多久,也就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李义光就带着数人进了府衙大堂。
李义光因为摸不清楚这支船队的底细,故表面上还算热情,双方通过翻译双方做了简单介绍之后,李义光就开门见山问了起来。
“这么说来,贵方是来做生意的?”
小六道:“对,我们的目的就是做生意,这是拜帖,我们老板准备过来拜访李大人,一切事宜,我们老板将和李大人详谈。”
李义光一挥手,示意自己一名手下收了拜帖,然后道:“贵方太客气了,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去码头,我去见一见你们老板。”
李义光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亲自去码头看一看虚实,故说要亲自去码头。小六稍稍一想,马上就到:“李大人,那我等一下回去告诉我们老板,我们在码头等你们。”
双方谈好,李义光面带微笑,亲自送小六等人出了府衙,看着小六等人渐渐远去,本来还一脸热情的李义光面色一下子冷了下来。
旁边一名下属见状不解的问道:“大人,你这是”
李义光缓缓的道:“这支船队肯怕不简单,不仅仅是过来做生意这么简单。”说完之后,李义光安排人向汉城方面汇报,自己则带着一众属下和随从,或骑马,或坐轿,也朝码头而去。
徐良益刚听完小六的汇报之后没有多久,马上就有伙计过来汇报,“老板,他们过来了,已经在码头上。”
徐良益道:“你去接一下,让他们上船舱,我在这里等他们。”
李义光等人过来了,在码头上,看到这三千料的大运输船,李义光暗暗心惊,心中想道,这就是明朝的船只吗,好大,且还真没有风帆,这样的船真奇怪。
接着,又看到停靠在旁边的两艘一千料海船,看到船上的七十毫米火炮,以及背着燧发火枪的水兵,李义光心中道,果然,果然不简单啊。
登上三千料运输船,在宽敞的甲板上,徐良益接见了李义光等人,通过翻译,双方一个介绍之后,徐良益道:“李大人,我们这次远道而来,目的就是和贵国开展贸易。”
李义光有一点不信。
第一百五十四章 说一套,做一套()
徐良益见李义光有一点不信,于是,带着李义光进了船舱,看了船舱之中的货物,看了这些东西之后,李义光才渐渐的信了。
接着,徐良益开始和李义光谈起来合作,生意上的事情,徐良益很是拿手,不用半个时辰就谈好一切贸易上的事情。
以物换物,或是金银交易都可以,另外,徐良益提出,货物较多,码头太小,是否可以在仁川港租一块地,一方面是为了存放货物方便贸易,另外一方面是方便船只停靠以及人员休整的等。
李义光满口答应,很是爽快,这让徐良益大为高兴,没有想道,事情这么顺利。
就在码头不远,靠近仁川港,双方约定租下一块地,这是一块大荒地,没有几户人家,面积倒是很大,修建一个大码头都足够。
一切事宜,双方口头约定,只差详谈具体细节,因为李义光说了,具体细节需要回去思考一下,等几天的时间。
既然已经口头约定,李义光走了之后,徐良益就指挥大家在那里平整土地,搭建房屋或帐篷,大家稍作休整。
似乎一切都非常顺利,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仁川府,府衙大堂。
李义光从码头回来了,正在大堂端坐,喝着茶,旁边有几名属下,其中一人道:“大人,我们就这么答应他们了吗?”
另外一人也道:“大人,我们不能答应他,说是租,谁知道他们租多久,万一他们不走了,我们怎么办?”
李义光缓缓的道:“你们以为我会真的答应吗,我只是应付他们一下而已,我已经派人去向陛下汇报,一切由陛下定夺。”
原来是只是表面应付,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旁边那几名属下恍然大悟,其中有一人道:“还是大人高明。”
李义光笑了起来,“这是我们的地盘,先麻痹一下他们,等着吧,他们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徐良益等人自然不知道这充满阴谋,还以为事情非常顺利,码头一带一片热闹,大家在忙碌,在码头一侧的这开阔荒地搭建帐篷,修建房屋等等。
汉城。
朝鲜国王李倧已经接到汇报,正在召集一众大臣议事,仁川距离汉城只有几十公里,消息传递很快。
明朝来了一支大船队,这让已经投靠满清的朝鲜当权者认为这是大事情,这不,文武大臣正在商议此事。
“陛下,我朝和明朝素来友好,他们只是过来开展贸易,臣以为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将那块荒地租给他们,同他们生意往来也可以。”
这是一名老臣,看样子是文臣,不过,职位似乎不高,此话一出,马上就遭到一名武将的反驳。
该武将马上道:“这不可,我们已经是大清的番属国,万一让大清方面知道我们和明朝来往,只怕大清又会派雄兵过来,到时,我们危矣!”
“臣也认为不宜和明朝来往,即使贸易往来也不可。”
“对,不能贸易往来。”
端坐在宝座上的朝鲜国王李倧缓缓的道:“既然大家都认为不宜和他们贸易往来,那就请他们回去吧,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有一名大臣咬一咬牙,然后道:“陛下,只怕事情没这么简单,这次他们来了战船,目的很明显,如果我们不答应贸易,可能会使用武力。”
马上就有武将笑了起来,“哈哈,就凭借他们那么一点人,不是我吹牛,就那么一点人,我挥手就能灭了他们。”
有人提醒道:“灭了他们可能简单,但这样一来将明朝得罪死了,如果他们派出大军,我们只怕很难抵抗。”
刚才这名武将又笑了,冷笑着道:“现在的明朝已经今非昔比,国力日况愈下,国内烽烟四起,千疮百孔,关外有大清步步紧逼,我看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哪里还有国力派出大军讨伐我们。”
“对,对,臣也赞成这一点,明朝已经自身难保,根本不可怕,我看不如来狠的,直接灭了这支船队,抢了他们的东西,如果大清方面知道了,一高兴可能还会免除我们部分岁贡呢。”
听了下面一众大臣的意见,朝鲜国王心中就有了决断,眼神之中厉色一闪,缓缓的道:“那我们就杀光他们的人,烧沉他们的船,抢光他们的东西。”
“陛下英明!”
一众大臣齐声高喊,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开始着手准备,准备使用武力对付徐良益他们。
徐良益站在码头上,若有所思,似乎感到了一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