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息怒,魏大人这不是没直接给您上折子嘛,您看,若是按照魏大人以往的脾性,肯定是在朝堂上跟您顶起来,这次他越过您把折子递到臣妾这里,这不是也保全了面子嘛。”长孙皇后劝解。

    “这事儿也算他识相。”李二陛下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又想了想魏征那觉倔脾气,这事儿他做的确实已经很给自己留面子了。

    “折子都已经递到臣妾这里了,陛下打算如何处理?”长孙皇后问道。

    李二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弄这件事情,难不成还把李渊接到宫里不成?住哪儿啊,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太极殿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难不成还让李渊住到掖庭宫不成,思前想后也不知该如何答复长孙皇后,便说道:“观音婢你平日里不总是说你不喜干政嘛,今天对于魏征的折子的事儿怎么如此上心。”

    长孙皇后笑了笑,知道李二肯定是在为这事儿犯愁,便说道:“陛下,这可不是政事,这是陛下的家事啊。”

    “对啊,这是朕的家事。。。。。。这是朕的家事!”李二陛下猛然提高了声音:“观音婢你说的对啊,这是朕的家事,那魏征可就管不着了。”

第八十三章:含元殿中() 
“那魏大人可能会说,陛下的家事亦是国事。”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

    “那观音婢你的想法呢?父皇在想什么你是知道的,到现在为止他还在联络他的那些旧部,近年来大唐境内灾祸不断,更是不少人在说要朕退位还政于太上皇。”李二嗤笑:“简直天方夜谭。”

    “此事说来还真是陛下的疏忽,自从太上皇住到含元殿之后,陛下可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太上皇。”长孙皇后说道:“魏大人也是为了陛下的名声着想,毕竟陛下和太上皇关系这么僵着,对陛下的名誉始终是不好的。”

    李二陛下闻言苦笑一声:“就算朕肯去,父皇也不一定想看到朕,朕去含元殿,怕的就是自取其辱。”

    “只要陛下想化解与太上皇之间僵硬的关系,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怎么。二哥也有怕的时候?”长孙皇后打趣的说道,对李二陛下的称呼,回到了曾经李二还未当上皇帝的时候。

    听到长孙皇后的打趣,李二哈哈一笑:“观音婢休要用激将法来激朕,朕去含元殿走一趟便是。”

    “虽然被陛下看破,但这激将法还是很好用的不是吗。”长孙皇后微笑着回应。

    从太极宫到李渊居住的大明宫含元殿距离也不说近些,出了玄武门隔条路就是西内苑,西内苑也属于皇家园林,从西内苑东边穿过兴安门,这才进了大明宫,大明宫是前朝修建起来的,是在长安城北面单独修建的一所宫殿,李渊居住的含元殿则位于大明宫的正中央,四周山水相映,当然山是人工堆砌起来的假山,水也是人工开凿的湖泊然后引的城外的河水。

    就着居住环境来讲,大明宫可谓是最为舒适的宫殿,虽然地处宫城之外,当初李二将李渊安排住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环境舒适,而且不在宫城之内,那时候的二人可谓是相见两生厌,李渊恨李二夺了自己的位子,李二怨李渊偏爱李建成而苛待自己,皇家那点亲情,早在那大位之上磨灭了个干净。

    魏征猛然上折子提及此事,长孙皇后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试着化解李二和李渊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也是李二心中的一个梗。

    含元殿,给人的感觉便只有金碧辉煌来形容,殿中三人合抱粗的柱子上面描龙画凤,用的都是真金,丝质的稠账被束拢起来,通往内殿的门帘都是圆润的珍珠串制而成。说起来,李二陛下对于李渊心中还是有愧疚的,这份愧疚使得他不断的往含元殿送各种宝物,将含元殿打造的要多奢侈有多奢侈。

    只不过对于李渊来说,这含元殿装饰的再豪华奢侈又有什么用呢?毕竟这是含元殿,不是太极宫。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带着宫女侍卫到了含元殿门口,将侍卫留在殿前,二人则并肩步入殿中。

    “陛下。。。。。。”随行的小黄门刚要扯开嗓子喊,被长孙皇后一个手势止住了,这里住的是太上皇,这一嗓子喊出去,不是给太上皇找不痛快嘛。

    只是这一半声音已经传出去,想必殿中的李渊也听到了。

    李二陛下环顾了一下四周,便向店内走去,内殿中,李渊正在饮宴,一张桌案上,李渊与另一年轻人正在对饮。

    那年轻人见李二陛下走进来,神色之间有些慌乱,手一抖,杯中的酒水便洒落在桌子上一大半。

    李二陛下见李渊与这年轻人对饮,笑了笑:“六弟何时回的长安?怎么回来也不跟朕打声招呼。”

    坐在李渊对面的人,便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渊的第六个儿子,赵王李元景。

    李元景连忙放下酒杯起身行礼:“臣弟见过皇兄、皇嫂。”

    “自家人,在父皇这边,就无须这些繁文缛节了。”李二上前将李元景扶起:“六弟何时到的长安?”李二复问道。

    藩王自正月之后回封地,没有天子诏书,是不能随意返回长安的,李元景这次回长安,李二陛下却一点消息都没收到,而现在,李元景更是在含元殿跟李渊坐在了一起。

    “是朕想念元景,所以才派人将他召回,怎么,这点事朕都做不了主了吗?”李渊阴沉着脸,看也不看李世民。

    看到李渊的表情,本来心情还算不错的李二,情绪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开口说道:“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那就不要打扰朕跟元景了,这些日子难得清净,朕好不容易才见一面自己的儿子。”李渊冷声说道,却是把心中对李二的不满表现了出来,含元殿再奢靡,对于李渊,只不过是个豪华的监狱,一个困守住他的金丝笼。

    听闻此言,李二心中的怒气犹如波浪滔天,他李元景是你的儿子,李世民就不是你的儿子了吗?李二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缓缓的呼了出来,平了平心中的不忿,淡然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儿臣就不打扰父皇与六弟叙旧了。”说完,转身便走了出去。

    一旁的长孙皇后向李元景颔首示意之后,对着李渊福了福身子,说道:“父皇,那儿媳也先退下了。”

    对于长孙皇后,李渊还是很有好感的,自从住进这含元殿之后,长孙皇后除却病重不能下床之外,每日都有来这边给他请安,四时八节的也会专门差人来给他送东西。

    面对着长孙皇后,李渊的面色缓和了下来,轻轻地点了点头:“嗯,退下吧。”

    “父皇,你这么对待二哥,想必会惹恼他吧。”李元景重新落座,看向李渊。

    这时候的李渊看上去身材有些瘦弱,只不过那犀利如鹰隼的眼眸却是令李元景不敢直视。

    “即便如此,那又怎样,他还能杀了朕不成,看看他登基的三年里面,整个大唐一片乌烟瘴气,今天这儿旱灾,明天哪儿涝灾,九州蝗灾,老天都在惩罚他,惩罚他这个逼供篡位,弑兄杀弟的罪人!”李渊越说越激动,手中的酒杯往地上一掷:“朕恨呐!”

    “父皇息怒。”李元景连忙劝解:“父皇不是一直在笼络朝中旧部吗?”

第八十四章:见胡商() 
提起他的那些旧部,李渊嗤笑一声:“一帮见风使舵的家伙,如今的他们早就没了当年的气魄,这几年来,李世民早就找机会将他们从要职上调离,你以为我暗中联络他们,他会不知道?”

    “现在天下已定,去年北方草原上的劼利可汗被李靖一击而破,连人带财货都被运回了长安,皇兄在民间的声望也是与日俱增,父皇重登大位的机会已经是渺茫了。”李元景拿起酒壶,重新拿过一个杯子,给李渊倒上酒水。

    李渊叹了口气:“你说的朕都明白,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说说你吧,元景,你瞒着他回了长安,想做什么?”

    “我府上的人在长安出了点情况,我不放心,就回来看看,在长安小住几日,便回封地,本来没想惊动皇兄,前来探望一番父皇,谁承想正好赶上了。”李元景笑道:“等明日我还是进宫一趟,毕竟藩王无诏不得返京,可别因为一时之失惹得皇兄猜忌。”

    “你倒是谨慎,府上出了什么事儿,都能惊动身在蜀中的你啊。”李渊漫不经心的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我回来一趟,说不定人家还能卖我这个赵王一点面子。”李元景并没有直说是什么事,只是绕了个圈子,将这问题略过去了。

    见李元景不愿多说,想必也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李渊也就不再多问。

    李二陛下回到太极殿,一进门便将大门旁放着的熏香炉踹倒在一边,看的一旁的德义心惊胆战,陛下这又是怎么了。

    随之不久,长孙皇后也走进了太极宫。

    “陛下在恼怒什么?”长孙皇后走到李二陛下身边,温柔的出声问道。

    “你看看父皇对我的态度,朕就说,去含元殿不过是朕自取其辱罢了,六弟是父皇的儿子,难道朕就不是了吗?”李二陛下愤然道:“还有元景回长安,朕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思索一番过后,李二陛下接着开口说道:“元景回长安定然不是父皇的意思,朕刚走入殿中的时候,元景看到朕,神色可是慌张的很。”

    “虽然不知赵王突然之间返回长安有什么事情,但是陛下也不好太过猜忌,毕竟赵王也是您的兄弟不是。”长孙皇后说道。

    “朕知道,只是朕心中疑惑罢了,不过,赵王回京一事还是有必要派人去查探一番的。”李二陛下皱了皱眉头,心中的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反正他与李渊之间这个样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次数多了,也就释然了,只不过李元景就这么悄么声的回了长安,这却是让人好奇的很。

    很快,一人一骑自朱雀门而出,没入在长安的人流之中。

    玄武搂二楼的包间,钱堆坐在梨花木雕的椅子上,品着茶,身后放着几只大箱子,而他的面前,则坐着几个褐发蓝眸的胡商。

    “钱掌柜,不知道您把我们都召集起来,有什么事情,如果有事,请您明说,你们唐人谈生意不痛快,总喜欢拐弯抹角。”

    钱堆慢悠悠的将茶杯放下,笑道:“今天召集大家来呢,是有好生意啊,不知各位钱财是否带足了。”

    “只要钱掌柜的货物好,钱自然不是问题。”一名胡商说道:“不知今天钱掌柜带来的是什么货物。”

    还真是财大气粗,钱堆心中冷笑,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我知道在坐的诸位都有收集珍贵器物摆件的喜好,不知这些东西在你们西域,销路如何啊?”

    “大唐的器具精美无比,在西域,能用的起的都是贵族,而且这些东西能运到西域数量有限,所以还是很有赚头的。”那胡商如实回道:“我们西域的贵族,最不缺的就钱。”

    这若是玄世璟在场,定会感叹,中东多土豪啊。在大唐,西域十六国那里可谓是无法地带,谁的势力大,谁的兵将强,谁就能够称王,说是西域十六国,只是有名的,那些无名的势力游荡在西域的各个地方,他们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之中烧杀抢掠,长年累月下来,累积的财富很是惊人,十六国也曾经派人围剿过这些流寇,可是茫茫西域,怎么可能灭的干净。

    听到胡商的话,钱堆心里有了底,嘴角微微上扬。

    “这就好办了,今儿个我带来的可都是精品,请各位掌柜的鉴赏一番。”钱堆说着,回头看向自己带来的两个护卫:“将箱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那两个护卫闻言,走到箱子旁边,将箱子打开,将里面的物件都搬到桌子上,放在了桌子的中间。

    这次钱堆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只有四五件,毕竟物以稀为贵,若是一下子拿出太多,只会让这些胡商感觉这些器物不值钱而已。

    见东西被摆在桌子上,坐在周围的胡商纷纷上前观看。

    “好精美的物件。”

    钱堆笑着说道:“这可都是皇宫里的东西,看看这这些物件上,有的还有皇家专用的标志,这可是一般市面上买不到的。”

    “钱掌柜,你说这些都是皇宫里面的东西?你是怎么弄到手的。”一个胡商问道,虽然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很诱人,一般若是来路不清楚也可以勉强手下,可若是这些东西都是皇宫里的,而且看钱堆这样子,手里可能还有不少,这样的话,就得问清楚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了。

    “虽然货路对于商人来说属于机密问题,但是为了让诸位放心,我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些东西都是宣威侯府里出来的,是陛下赏给宣威侯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