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寸。如今怀胎已有三个多月,胎已结稳,也该走动走动的。”

    “王妃娘娘竟与名动天下的陈圆圆是结拜姐妹?”朱存棋和李贞妍都十分好奇,死缠着包玉怜,定要让她讲清原委。

    包玉怜倒也毫不隐瞒,将自己如何沦落风尘、又如何被朱由检搭救,以及后来如何与陈圆圆相识并结拜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几人听罢皆是一阵感叹,又同时对朱由检行侧目礼。那眼神中既有敬佩又有捉弄,似乎还略带着点妒意,把朱由检看得浑身发毛,直想赶紧溜之大吉。

    还是戚美凤性情耿直,主动岔开话题,为朱由检解围道:“从请柬上看,这位圆圆姑娘是不知道殿下的身份的。听说她居于金陵,怎么会突然来到西安,又怎么会这么凑巧,给殿下送这份请柬?”

    李贞妍微笑着接话道:“听说这次陈圆圆来西安,是应了三边总督杨大人的公子杨嗣昌之请,准备参加七月十五在清凉寺举行的盂兰盆****。她刚到西安,便引起全城轰动。晋中商帮的帮主乔北岳就出资在天外天举行‘清芳会’,邀请她出席献艺,同时遍请西安名流参加。”

    朱由检听罢也不觉莞尔道:“南京又不是没有寺庙,要礼佛何必这么不远千里地赶到西安来呢?再说七月十五不是中元鬼节么,怎么又是什么盂兰盆节了。”

    平时少言寡语的梅剑却道:“王爷有所不知,奴婢听圆圆妹说,这盂法。上元为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七月十五,是地官赦罪日;下元为十月十五,是水官解厄日。

    “沦落风尘之人,自觉罪孽深重,将来难免身堕阿鼻地狱,因此每到中元盂兰盆节,便要至寺庙礼佛,以求佛祖宽恕。其中又以西安清凉寺的盂兰盆会最为有名,就因为这‘清凉’二字最能涤尽俗尘。”

    众人听罢不禁黯然。尤其是朱由检,想到历史上的陈圆圆身世如浮萍一般,先在金陵为妓多年,后又被国丈田畹买入府中做小妾。

    田畹已经六十多岁,虽赶不上杨振宁,那老灵魂也肮脏得可以。为稳固女儿田贵妃的地位,他又将陈圆圆送入宫中献给崇祯。可惜那时的崇祯正为帝国的大厦将倾而苦恼,根本无心亲近女色。陈圆圆在宫中盘桓数月,也未能得到崇祯的垂青,只得又返回田府。

    之后,陈圆圆的命运就更加悲惨。他先是被吴三桂强索为妾,又被攻破京师的李自成霸占,也有一说是被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抢走。及至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这位芳华绝代却身处历史漩涡中的弱女子,竟又无辜地背上个“红颜祸水”的骂名!

    至于后来随吴三桂辗转到云南昆明,在青灯古佛下了却残生,就更是让人徒余慨叹。朱由检之前还想让她尽量别遇到吴三桂,以便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哪知她又来了西安,无形中离李自成可是又近了一些。

    见朱由检呆呆地出神,李贞妍轻声提醒他道:“殿下不要忘了,今晚天外天的‘清芳会’,请柬虽是陈圆圆所书,但真正要见您的是西安知府丁启睿,以及晋中和虎啸两大商帮的帮主。”

    朱由检这才收敛心神,沉吟半晌道:“差点忘了,丁启睿是见过我的。这样吧,就说帮主出远门了,贞妍以黄海商帮副帮主的身份赴会,看看他们意欲何为!”

第326章 易容赴会() 
华灯初上之时,西安最大的酒楼“天外天”已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但凡是有些身份的男人,谁不想亲眼目睹“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的芳姿?因此除了收到“清芳会”请柬的人之外,还有大量没有请柬的也来凑热闹,把酒楼外的整条街都挤得水泄不通。

    不多时,二十多名精壮的汉子护持着几乘软轿,费力地分开人群,来到酒楼门前。轿落帘起,数名身材婀娜的少女从轿内鱼贯而出。她们虽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却别具一种天然的清新之美,把赶来看美女的众馋得目瞪口呆,口水长流。

    从最后一乘轿子上下来的,却是两名男子。为首者年纪也就在十**岁,他一身文士打扮,五官清秀,齿白唇红,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手中还轻摇着一支湘妃折扇,端的是风流儒雅,潇洒俊逸。

    来参加清芳会的也有不少达官贵人府中的女眷,她们见这位公子如此风度翩翩,无不向他投来倾慕的目光。就连有些龌龊的男人,也忍不住春心大动,心想若与这位比女人还俊俏的公子来上一段断袖之谊,岂非人间一大快事。

    可再往后看,众人却无不泄气。原来跟在这位公子身后的,却是个相貌异常丑陋的男子。他虽然年龄也不大,却是生得歪瓜裂枣:两道扫帚眉,一对三角眼,鼻梁生得还算挺拔,可那血盆大口中却突出两颗硕大的门牙,让人望之生厌。

    更为可气的是,这家伙还不住地翻着三角眼,偷眼打量附近的女眷们。看罢多时又摇摇头,似乎还没有一个能瞧得上。

    众人见他如此猥琐无礼,真恨不得冲上去将他暴揍一顿。可看到那二十多名凶神恶煞般的壮汉,只好放弃了这种油然而生的想法,眼睁睁看着几人逶迤登楼。

    直到进了四楼的雅间,将房门谨慎地关好,几名美女才忍俊不禁地道:“都劝您不要扮得如此之丑,您就是不听!还是贞妍翁主的扮相合适,一出轿子就搏了个头彩!”

    那丑鬼却哈哈一笑道:“这不是工作需要嘛!一会儿贞妍就要以黄海商帮副帮主的身份会见贵客了,当然这身‘韩真’的装扮是最合适不过。至于我嘛,目的就是不要被认出来,扮得越丑,效果就越好!”

    原来他们正是朱由检、李贞妍,以及包玉怜、朱存棋、戚美凤、四姐妹等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朱由检和李贞妍都易容赴会,与众女早早躲入雅间之中。

    其实他们下午就进了城,之所以现在才来,一是想趁着人流噪杂,降低曝光的机率;二是朱由检一直忙着视察黄海商帮的运作情况,也实在无法提前赴席。

    在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里,朱由检先是大略翻看了黄海商帮的账目,又重点研究了自全国各地发回的第一批情报。

    如今这些账目和情报全是由朱存棋经手。她既心思缜密,又对这项工作兴趣盎然,因此将各种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朱由检看到哪一页,朱存棋马上能为他详细讲解。

    朱由检不禁感动地道:“累郡主管理这么多俗务,我实在心中有愧!”

    朱存棋却笑嗔道:“帮主大人又来了!不是说好了不能再叫郡主,要叫齐先生的嘛。而且人家觉得这些工作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越做越高兴,又怎么会累呢!”

    朱由检见她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当然也暗自得意。如此一来,不但自己多了个好帮手,而且朱存棋也能暂时摆脱郡主的身份,好好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了。

    看完账簿和情报之后,朱由检对黄海商帮近期的运作非常满意。在主营业务方面,李贞妍已经与藏商次仁旺杰见过面,顺利地签下了第二批藏货的收购契约。只等货物运到西安,马上就可转运至登州出海。

    而且这次由于绕过了经销商,直接与大批发商成交,采购量又非常之大,所以进货价格也大幅下降,平均只有上次的一半左右。开始次仁旺杰没想降那么多,可李贞妍在商业谈判方面却是顶尖高手,一会儿摆出货物存在以次充好现象的事实,一会儿又拿其他藏商的供货价做比较,甚至还抄起算盘,很快算出几种货物的成本费用。

    饶是次仁旺杰经商多年,对这位精通业务的“韩副帮主”也感到招架不住,只得乖乖降价。当然算总账他还是赚了不少,而且李贞妍讲明不论次仁旺杰有多少货,黄海商帮一律吃进。

    销路通畅如此,次仁旺杰也就肯多降些价了,因为只要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一年哪怕只多跑一趟,利润也比过去多得多。

    而在各地开店的工作,也进展得非常顺利。短短半个月时间,离西安较近的洛阳、开封、太原、成都等地,已经设立了数家黄海商帮的分号。其他重要城市因为路途遥远,派去开店的掌柜和伙计还没走到,但也带了充足的启动资金。只要一到,不出三天就能开张营业。

    在经营范围上,这些店铺也是五花八门,像盐店、米店、布店、瓷器店等等不一而足。当然朱由检没指着这些店马上赢利,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搜集当地的各种情报。

    第一批送回来的情报以经济类为主,包括各地的物价、商品丰缺情况等等。虽然不是很全,但朱由检已经感到很有帮助。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健全情报网络,并且加强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情报搜集。

    把这些事都处理完了以后,李贞妍就扮做韩真的模样,陪朱由检去了一趟陕西商帮,与李鹤年、李自诚父子见面。他们今晚也在受邀之列,对知府丁启睿和乔北岳等人为何要见自己,也都有各自的猜测。于是众人又计议一番,大致是碰到什么情况,就如何应对,总之两家要配合默契才行。

    最后,朱由检才躲在车中,让李贞妍为自己施展易容术,扮做韩真的一个心腹手下。一会儿赴席之时,却是要韩真出面,朱由检则在一旁静听。

    此时陈圆圆还没到,朱由检正在回忆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之时,忽听雅间外噪杂起来,还有人乱哄哄地嚷道:“杨嗣昌杨公子来了!”

第327章 杨嗣昌() 
“咣,咣,咣,咣,咣!”

    随着五道震耳欲聋的锣声,一大帮随从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几个人,大摇大摆地进了酒楼,直奔四楼的最大雅间而去。当这几个人进来的时候,全楼宾客都起立致敬,也从侧面衬托出来客的显赫地位。

    朱由检也抻着脖子看了两眼,别人不认识,其中一个身材肥胖、满脸堆笑的矮子,他却看着十分眼熟,便小声问一旁的李贞妍:“那个矮胖子是谁?”

    李贞妍忙悄声答道:“他就是西安知府丁启睿。”

    朱由检这才恍然。他和丁启睿也有过数面之缘,还曾同席吃过酒,当然有些模糊的印象。今晚这家伙明明穿着便服,是以私人身份前来赴会,却又故意铜锣开道,抖起知府的威风。朱由检心中便有几分不喜,情知他也不过是无数庸庸碌碌的官员之中的一位罢了。

    但他仔细观察,却发现丁启睿在来人中并不是身份最高的。居中昂首上楼的那人,年纪约在四十岁左右,身材适中,鼻直面阔,三绺长髯飘洒于前胸,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地带出一种儒雅却又果决的气度。丁启睿贵为五品知府,对此人却是点头哈腰,谄笑连连;那人也只是淡淡一笑,似乎习以为常。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此人既能在知府面前摆这么的大架子,身份理应更高。朱由检认识不少陕西的地方官员,并且也觉得此人稍稍有些眼熟,当即开动大脑细细回想。可想了半天,却发现记忆中并没有这么一号人物。

    李贞妍见朱由检凝神观看,便为他解释道:“这位就是杨嗣昌杨公子了。”

    “哦!”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道,“我说怎么觉得他眼熟,原来他就是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你们都说杨公子杨公子的,我还以为是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原来也是个大叔啊。”

    朱存棋被他逗得忍俊不禁,促狭地笑道:“帮主大人就会以貌取人!您可能不知道,这位杨嗣昌号称当世四大才子之一,可比他父亲杨鹤更加有名呢!”

    “四大才子?”朱由检讶道,“那不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么?”

    “您说的这四位当然也是才子,却均非当世之人。”朱存棋解释道,“如今说起四大才子,指的却是钱谦益、杨嗣昌、冒襄、侯方域。”

    “冒襄?不就是那个冒屁…冒辟疆么?”朱由检一听到冒襄这个名字,就不由得想起在通州梦红楼的那段往事,差点笑喷,赶忙捂住嘴巴。

    “您认识冒襄冒公子?”朱存棋奇道。

    “说不上认识,算是有一面之缘吧。”朱由检嘿嘿奸笑道。

    朱存棋当然不知道他给人家起外号这段公案,接口说道:“若论起名气,钱谦益和杨嗣昌二人,尤在冒襄、侯方域之上。因为后面这两人虽然才气传遍天下,却一直没有功名。而钱谦益和杨嗣昌则同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钱谦益长于诗文,杨嗣昌却颇重经世致用之学。如今他正在南京做国子监博士,据说很快就要升到京师的六部任职呢!”

    有了“冒屁泡”的先入为主,朱由检对这个时代的“才子”印象极差,心想这些人也不过是会写几首歪诗的沽名钓誉之徒,吟风弄月、品酒狎妓尚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