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着“慎刑”的原则,也请皇帝能宽恕的尽量宽恕,实在不可恕的秋后处决,以彰显皇帝是个“仁君”。

    “仁君?”朱由检冷笑一声道,“朕当然愿意做个仁君,不过这个‘仁’是对百姓,可不是对这些作奸犯科者。对这些人的放纵,就是对百姓的犯罪,那才是‘不仁’!”

第860章 人头滚滚() 
“杀伤人命者,杀!行凶盗抢财物者,杀!*妇女者,杀!受贿超过六十两者,杀!欺行霸市、诈索百姓超过五起者,杀!一干人犯,只要罪证确凿,不问首从,明日与田尔耕、许显纯等逆党一齐斩决,家产全部充公!”

    朱由检这道杀气腾腾的圣旨一下,立即震动了整个京师。 '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因为锦衣卫逮捕的这一千五百多名人犯中,至少有一半是符合以上标准的。再加上几十名逆党分子,明天要有近千人一同被斩首,这可是京师建城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事”!

    人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很多官员都认为皇帝此举太过分了,按照以前的判例,很多人是罪不至死的。如今一下杀这么多人,戾气太重,实在有违天和。

    但另一部分官员,以刑部尚书乔允升为代表,却支持皇帝的决定。他们搬出《大明律》来说事,讲明皇帝要杀的这些人确实是犯了死罪,只是自太祖朝至今,执法逐渐松懈,大罪化小、小罪从无之事数不胜数,还真有放纵之嫌。

    像贪污六十两以上论死,这可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明确规定的。但后世官员越贪越多,照这么杀就剩不下几个人了,于是执法标准就不断降低。到了后来,即使是真贪污了几万两东窗事发,只要打典到位,顶多也就问个充军。

    可是现在朱由检就要根据太祖的规定严判,众官员还真无法反驳,你总不能连“祖训”都敢反对吧?

    而且按照乔允升等人的意思,像田尔耕、许显纯等逆党,以及“菜刀刘”这样的首恶,本来是该凌迟处死的。现在皇帝废除了凌迟这种刑罚,改为斩决,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

    且不提有些贪官被这次极其严厉的判决震慑得惶惶不可终日,其余漏网流氓地痞也猫在家中,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招摇过市,普通百姓对此却是拍手称快。甚至有人高兴得一下子花掉好几天的工钱,买来整挂整挂的鞭炮,挂在大树上噼里啪啦地放起来。若不是太医院的人以污染环境为由及时制止,恐怕京师这一整天都得沉浸在鞭炮声之中。

    老百姓拥护圣旨的理由很简单朴素:这些地痞流氓太可恨了!如果说贪官污吏高高在上,老百姓平常接触不到,还没有直观印象的话,那么这些地痞流氓,则每天都在欺负他们,让他们本已清贫的生活更加暗无天日。

    但是老百姓挨了欺负也不敢反抗,因为这些恶霸往往和官府勾结,你打官司也打不赢,反而会遭到报复。在这种风气下,老实本分的人只能任人欺凌,耍无赖欺负人反而能活得很好,也催生了更多的人蜕变成地痞流氓。

    可如今天子震怒,突然把这些坏蛋,连同他们在衙门里的保护伞,统统判了斩刑reads;!老百姓们真是久旱逢甘霖,纷纷奔走相告:“老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今万岁圣明,这就到了天亮的时候了!”

    这一夜很多人都无法入眠,大部分老百姓是过于兴奋,一小部分死刑犯的家属却是愁云惨淡、哀号不止。锦衣卫奉旨雷厉风行,仅用一个白天的时间,就把那些判了斩刑的地痞流氓、捕快衙役的家全抄了。虽然没再抓人,但除了房子和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之外,所有的值钱东西全部充公。这些家属平常沾了男人的光,活得颇为潇洒;现在可好,一夜回到解放前,连明天吃什么都没有着落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无数百姓也顾不上一天的活计了,纷纷涌至京师最热闹的西市,围观今日的“红差”。

    所谓“红差”,就是官府处决死囚的一种委婉说法。为了起到警示众人的作用,刑场都选在最繁华的闹市,这西市就是京师的固定刑场。

    还没到辰时,西市的各家店铺都被看客挤满了,一个临窗的好位子甚至要出十两银子才能抢到。当然,大多数老百姓是出不起这个钱,他们只是沿街围观,人挨人人挤人,把西市挤了个水泄不通。

    至辰时二刻,才有五城兵马司的官军前来清场,将人群挡在警戒线之外。到了巳时,一辆接一辆的囚车载着死囚,从刑部大牢和锦衣卫诏狱赶往西市,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头。

    那些平时飞扬跋扈、肆意欺负人的地痞流氓们,此时可全成了稀包软蛋。有的一路痛哭,有的屎尿齐流,有的则干脆吓昏了过去。老百姓们也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发泄对这些坏蛋的怒火了,一时间臭鸡蛋、烂白菜梆子满天飞舞,劈头盖脸地砸向死囚的脑袋。

    辰时午门缓缓开启,崇祯皇帝的銮驾亲临法场,并且要京师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到法场观刑,登时又引发沿途百姓一浪高过一浪的山呼万岁之声。

    銮驾抵达法场后,所有囚犯都从囚车中拖了出来,沿着西市的街道跪了长长的两大列,并依次验明正身。朱由检示意监斩官、刑部尚书乔允升宣读死囚罪状,围观百姓听罢,更是对这些祸害国家和百姓的恶贼切齿痛恨。那些曾经被阉党迫害至死的人的家属则是放声痛哭,望空遥告先人:终于等到了沉冤昭雪、大仇得报的这一天!

    须臾午时三刻已到,朱由检对乔允升轻轻颔首,乔允升便声如洪钟地道:“此次行刑,共计处决田尔耕以下人犯八百三十六名。现已验明正身,时辰已到,放追魂炮,行刑!”

    伴随着三声沉闷的追魂炮响,锦衣卫军士两人架一个,将死囚双肩反背死死地按住。刽子手则缓缓举起雪亮的鬼头大刀,端起大海碗将里面的烈酒一饮而尽,摔碗、运劲、落刀一气呵成。顷刻之间西市上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八百多颗罪恶的脑袋一齐搬家!

    观刑的很多官员都被这血腥的场面吓得闭紧了眼睛,可那浓重的血腥味还是一直往鼻子里钻,有十几位连吓带熏,竟然晕了过去。

    朱由检却长身而起,抚掌大笑道:“恶人授首,何等痛快之事,你们怎么还不敢看?男人要是没点血性,拿什么抵抗鞑子?”

第861章 科举开考() 


第862章 奇特考试() 
三十万人在同一个考场露天开考,史无前例,难度可想而知。 ( ’)为了办好这次考试,朱由检也做了精心的准备。

    首先,关于场地问题,除了原野之外,京师也实在找不出第二块合适的地方了。搭那些“考棚”倒并不费劲,竹竿和草席都是筑城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考完了拆掉再用到筑城中,一点也不会浪费。

    不过这种考棚可没有防作弊的功能,只能遮挡阳光。至于桌椅,朱由检实在是没办法凑齐几十万套,只好采用席地而坐、以建筑用的木板为桌的方法凑合。

    虽然在硬件上过于简陋,但在人员配备上,考场的准备却是异常充分。整个考场被绳子拦成一块块方形的区域,每个区域约有一千个考棚。数百个区域之间,一队队全副武装的五城兵马司士兵来回巡视,若有人胆敢扰乱考场,立刻就会被拘捕离场。

    每个具体的区域内,除了礼部的官员外,还有锦衣卫武官担任监考。当然,每个区域的监考只有几人,若真想作弊,还是大有机会的,不过朱由检另有防止作弊的妙招。

    除监考外,朱由检还让负责给建城工人烧水做饭的妇女们,今天同样负起给考生送饭的职责。这项工作可并不轻松,因为工人的总数虽然每天都在增加,但也没到三万人,而今天的考生是三十万人!尽管只需要管一顿中饭,这些妇女们从昨天半夜就开始忙碌了。

    不到辰时,考生们已经陆续从城中赶到考场。那些平时就住在简易窝棚中的考生倒沾了光,他们的住处几乎就挨着考场。也不用对号入座,每个区域的监考官只需记下入场人数,进满了即封闭入口。奇怪的是,例行的搜身也免了,让不少有心作弊却不敢夹带的考生后悔不迭。

    过了小半个时辰,所有考生已经各自进入考棚候考。不过大多数人都有些头大,因为这考场连个桌椅也没有,只能坐到地上,用木板垫着写字,书法肯定会受到影响。

    辰时三刻,考场全部封闭,巡逻的五城兵马司士兵把住外围,人员一律不得进出。反正整个考场就在原野上,倒也一览无余。

    巳时正,考试正式开始。本来过去在贡院考试,还要有拜孔子等一系列仪式,如今在野外啥也没有,这些仪式也就全免了。

    主考官、礼部尚书来宗道郑重其事地拆开密封的信封,取出皇帝亲自出的考题,不由得就是一怔。因为过去的考题就是“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少则几个字,最多也就二三十个字。

    可这次的考题却是密密麻麻写满了一页纸,来宗道定睛看罢,不禁气得连连摇头,将考题递给徐光启道:“徐大人,自有科考以来,可曾有这么出题的?这种卷子我可不会判reads;!”

    徐光启接过略略一看便笑道:“圣上非寻常之君,今年亦非寻常之年。既然有了考题,尚书大人只管分发便是。万事自有圣断,我等各尽其职也就是了。”

    来宗道既生气又无奈,索性往椅子上一坐,开始闭目养神了。徐光启便吩咐各分考场的考官将考题念给众举子听。

    三十万举子一听,也全都傻了眼。原来今年的考题分为正题和副题,正题只有一道,仍旧是考八股文,题目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一句出自《论语?述而》,但是含义太过简单,一般初学八股文者,才会拿这种题目练手。而实际考试时,多会出些艰深、偏僻的语句,如此才能拉开档次,显示考生的博学程度。

    可这道题目连**岁的孩童都会做,又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三十万人同考,文章岂不大部分雷同?

    而更让他们吃惊的,则是后面的副题。朱由检出的考卷上首先言明,科考取士以正题为主,副题只做为参考。只要正题答得好,副题不答,一样可以考中,让考生们不要有心理负担。

    接下来就是宣读副题,题目居然有二三十道之多。这些题目可就不是考八股文了,而是一个个实际问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回答。其中既有历史、地理这种常识性的问题,也有涉及到军事、农桑、刑讼、商业等不同领域的具体案例,简直包罗万象。

    而最为特别的则是最后两题,分别是“方今内忧外患不绝,你认为该如何处置”,以及“你最想议论或是向朝廷建言的是什么”。

    考官连续宣读考题三四遍,考生们才总算把题目记了下来,接着就进入答题阶段。虽然主题出得太过简单,但没办法,皇帝出的就是这道题,你总不能嫌简单就不答吧!

    于是各举子纷纷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这篇文章做得花团锦簇,既不离题,还能写出新意,吸引考官的注意。

    至于后面的副题,很多举子直接选择了放弃。一来考卷有言在先,副题可以不答,这些人认为不如把有限的时间全放到做好主题上。二来,相当大一部分人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四书五经滚瓜烂熟,其他事情真是一窍不通,想答也答不上来。

    但也有不少举子认为皇帝既然出了这么多副题,肯定大有用处,答上来得越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对每一题都认真作答。尤其是最后两题,别说举子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多考生做主题只用了一个时辰,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倒是放在了最后两题上,个个笔走龙蛇直抒胸臆,有的甚至洋洋万言,越写越刹不住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是红日西垂,到了交卷的时间。这时考生们才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产生作弊的念头reads;。主题太简单,没必要作弊;副题又太陌生,根本不属于“四书五经”的范围,想作弊也无从作起。

    最后的交卷环节,同样是蔚为壮观。几十万份答卷,每份都有数页乃至数十页,一个分考场的答卷就重达好几十斤。幸亏朱由检早有准备,让锦衣卫临时化身为扁担队,把这些答卷挑回了礼部。

    举子们至此是考完一身轻,都找地方饮酒放松去了。可对朱由检来说,艰苦的劳动才刚刚开始!

第863章 亲自阅卷() 
这场史无前例的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