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就接到通话信号。

    徐冲还以为褚艾云请求通话,于是握住通话,等对方说话。

    “哎呀哎呀这他妈还有个灯亮了。”

    “队长,这什么玩意儿做的?”

    “赛璐璐的吧?不过挺结实的。”

    徐冲脑子里嗡的一声,他知道褚艾云出事情了。

    现在所有的坏事都赶在一会儿了,必须立即与419联络,要求起飞无人机。只有无人机可以持续跟踪这部电台,确认其位置。

    419正伸出一根电子桅杆在海面打转,程大洋坐在指挥舱值班,突然接到徐冲的通讯,告知褚艾云出事了。他也是半响的的晕眩,这次被抓的不再是特别小组的某人,而是419的副艇长。他赶紧询问舒平修理进度,一架75%一架90%。问及有没有办法迅速起飞,舒平迟疑了一下,告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30分钟内先起飞一架,但是激光指示器来不完成,意味着无法投弹。

216魔高一尺() 
那边,褚艾云和欧阳寿被韩惠山亲自带着二十几名便衣队押送,一路向杭州湾南门港进发。在出云被击沉之后,驻上海第三舰队高度怀疑附近藏着某国潜艇,并且不止一艘。它们一路跟踪,通过通讯互通有无,并最终击沉了出云。舰队司令部决定在东海之滨,新建一个水上飞机起飞基地,由于尚未完工,仅仅部署了2架大型4架小型水上飞机。

    韩惠山是本地人,他当然知道,这是距离自己最近的日本人,当然他分太不清日本海军陆军的区别,以及赏格是陆军下的,所以他直奔这里而来。

    四方凉二交给的搜索任务,他也顾不上了,直接丢给了手下去完成。

    国军飞机连月轰炸日本人,端掉了闹市内陆军司令部,炸了日本飞机场,这些事,连消息闭塞的浦东也都已经传的街知巷闻。想必日本人正在气头上,现在交人,赏钱是小事,说不定还可以飞黄腾达。作为识字不多,却又满怀着一腔抱负的基层汉奸,韩惠山也期望有一天能摆脱寄人篱下的命运,直接听命于日本人。

    徐冲和马强无法得到组长那边的指示,只能自行决定改变方案,迅速穿越荒原,向大致地区追赶。组长那里,只能交给他自己处理了,只要无人机一升空,相信就能联络到他,告诉他敌人正在对奉城附近展开一次扫荡。由于这里地方颇大,敌人兵力势必分散,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借助无人机的侦察优势,找到包围圈的缝隙脱身。现在最要紧的是将那两位没受过战斗训练的大爷给救回来。这期间,褚艾云的电台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显然拿着电台的某个汉奸并不知道如何操作,这样十分有利于无人机测量到位置,如果无人机能起飞的话。

    舒平最讨厌两件事,其一是在限定时间内赶工;其二是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他一直认为一个无序的开端,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内在稳定被破坏,最终导致失控。但是最近碰到的事情,无一不是如此紧张。他原本决定同时检修两架无人机,就是为了将整个修理工程优化,集中人力进行流水化作业。不过眼下看来,这种做法的唯一优点在于,倒是很方便拆装、

    30分钟后,一架完整的无人机从武器装载口推上前甲班,展开机翼,迅速划过海面起飞。

    无人机的第一项任务是获得与林秀轩的联络,告知目前的状态,第二项紧迫任务是完成夜间侦察。如果林秀轩或者还有本地游击队需要撤离,这项侦察将十分必要。

    林秀轩和吕青山与保二大队的指导员诸亚民以及几名队长,刚见了面,位置为兴隆村,这里靠海,显然药物将通过海路转运出去。对方只是对押运药物一事表示了感谢,也来不及摸底了。由于判断打伤老金的敌人为敌人特工小组。敌情已经十分严重,加上白天发现了几个可疑的货郎和算命先生进村,大队部的院墙上,不知道被谁用白粉刷了几个白道。这些情况都预示着会有一次偷袭。

    诸亚民同志出于谨慎,立即通知附近村落的几个小队集中。以往遭遇附近几股伪军人马纠集起来挑事儿,只要民兵一集中,那些家伙就会退缩。但是这次,集中力量或许正是敌人期待的,由于二大队并没有得到各路维持会内应的情报,所以判断至少不会有鬼子出动。可能只是附近伪军为了一些私仇来的。

    眼下,二大队干部和附近的区小队头头脑脑们,正在进行紧急会议,林秀轩作为底细不明的外人,没有被邀请列席会议。他只能在2名民兵的陪同下,在漆黑一片的村子里游荡,这使得他无法架起鞭状天线,进行远距离联络,只能焦躁地等待着通讯恢复。

    吕青山拖在后面,低着头,手插在兜里,防止别人看到他的耳麦。

    通讯突然恢复,让他狂喜不已,但是紧接着他就听到了最坏的消息:褚艾云和欧阳寿已经被俘了,并且可以确认,褚艾云的电台被一伙儿不知道底细的敌人给缴获了。

    马强被捕时,没带着任何技术设备,唯一被敌人掌握的只不过是他自己的指纹,但是这次褚艾云连人带电台丢了,这可是要了命的事情。他冷静地分析了局面,必须在事态可能扩大前,将其解决。无人机随即报告了第二个坏消息,让事情雪上加霜。

    马强和徐冲在40分钟前就在东面不远处,发现了一支规模很大的扫荡部队正在部署,总人数大约有1000人,其中至少有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协同作战。这意味着两件事,其一敌人掌握了二大队总部位置,其二,敌人相当重视这次行动。吕青山提醒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头脑的冷静,于是在分析了整个局面后,他判断副艇长和欧阳寿被俘,仍然可以判断为孤立事件。他立即赶上几步,将恢复联络后的各种新情况以及自己的判断告诉了林秀轩。黑灯瞎火也看不清林的面部表情,只见他背着手快步向村口走去,似乎想亲自去侦察一下。

    林走到村头,林爬上草垛向四周眺望,大约两百名民兵已经集中到祠堂前面,随时准备战斗,林无法使用夜视仪,只能站到空旷处,让无人机先看到他。

    它耳力不错,渐渐听到南面有嗡嗡的响声,第一时间,他疑心是己方无人机飞的太低,但是随即意识到这是一架多发动机的大型飞机。村里的民兵们也都停止了走动,侧耳倾听起来。那架飞机飞的非常慢,似乎围绕着村子飞行。林知道情况不妙,跳下草垛,向大队指挥部跑,他知道进攻就要展开了。走到院落门口,腰里插着毛瑟手枪的几名队长,正走出了大院,抬头观察起来,显然在屋子里也能听到头上有飞机了。

    “林先生,没想到敌人还会出动飞机。”

    诸亚民看到林秀轩,走过来说道。从吃惊语气看,他对敌人会出动飞机感到十分的意外。

    “别急,听动静一直在四周飞,像是找不到我们。”

    “林先生,你有对付飞机的经验吗?”

    指导员请教道。

    “有一些,飞机在夜里就是睁眼瞎,你得赶紧派人去四周盯着,防止潜伏特务在四周点起篝火给飞机发信号。”

    “好我这就去办。”

    吕青山正蹲在树后,躲在一片漆黑中,继续记下电台新发来的无人机看到的敌人队形。目前敌人大队已经完成了一个松散的包围,队形最整齐,带着钢盔的,大约一个中队鬼子在北面已经建立了阵地,其余部队分三面包抄,如果通讯早个半个小时恢复,应该就来得及跳出去(当然这也取决于林用何种方式才能说服这里的抗日部队)。

    不过无人机提醒,在南方,敌人部署较为稀松,仍然有一个缺口,没有合拢,他赶紧站起来,跑到林耳边耳语几句。

    林正思忖如何将关键情报,透露给诸亚民同志,南北两个角上,几乎同时点起了篝火。

    一架四发的川西h8k水上飞机,隆隆转向村落,开始投下耀眼的照明弹。

    现在日本飞行员找到了村庄,并看清了下面的情况。这架飞机,并不准备扔下炸弹,实际上它也没有带炸弹。他的任务就是投掷照明弹,利用高空优势,为地面部队指示目标。

    这是四方大佐自创的新战术,在他发现夜间讨伐更容易接近游击队驻地之后,也发现了新问题,就是游击队也很善于借助夜幕逃走。为的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他需要一架长航时的飞机不断侦察,在发现敌人突围时,通过电台联络地面部队敌人堵住敌人的逃跑方向。他在太湖扫荡时,第一次使用这种战术,至少对忠救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正是由于对俘虏审讯的结果表明,忠救军与上海的爆炸事件似乎没有关系,他的注意力才转向浦东的共产党游击队。四方大佐的直线型思维,倒是有一个优点,他很容从一次挫折后,立即得到与之前相反的新判断,虽然看上去如同一只无头苍蝇,但是今天,他围住了林秀轩。

    很快四周响起枪声,民兵迅速将在村头点燃篝火的特务打散,并熄灭了火堆,但是对于头上那架飞机已经不起作用了。房顶上有一挺轻机枪偶尔打几个点射,但是根本够不到那架飞机。

    此时,四周枪声渐渐密集起来,敌人从三个方向的进攻已经展开。林秀轩意识到,即使自己掌握情报也未必有用,因为自己没有指挥权,当务之急是说服诸亚民同志,他已经看出来,虽然是指导员,但是他才是最后拍板的那个人。

    从枪声上听,三个方向敌人的进攻并不积极,而且枪声中只有少数的三八枪和歪把子,显然只是伪军部队,最近的一股也只挺进到200米开外,就不动弹了,佯攻的意味很浓厚。

    此刻,几名干部已经重新回到指挥部的大院里,没有地图,诸亚民直接用树枝在泥地上画起了道道,借着天上落下的照明弹,倒是看的清清楚楚。没有人请林秀轩参加,他也不谦让直接挤进了人群。

    “东南西,三个方向都发现了敌人。”大队长手那木棍在地上划了几条线,然后抬起头来,严肃扫视周围人。照明弹落下时,照耀的他脸色通红。

    “显然敌人有备而来,从枪声判断,人数很多,至少有三百不,四百人,已经占据了三个方向的有利地势,敌人这次是有备而来,我们不能硬拼,只能利用黑夜从北面突出去。”

    “指导员,我看成。出去了再杀一个回马枪,夺他几条机枪。”

    “对,就从北面,怎么打?”

    “大不了和小鬼子拼了。我们有200号人2挺歪把子,未必怕他们。”

    区小队的干部们七嘴八舌起来。

    “不,决不能从北面突围。那样会落入敌人圈套。”

    林林秀轩突然高声断喝,嗓门压过所有人。

    “林先生?你有什么看法?”

    蹲在地上的诸亚民好奇地抬起头看林秀轩,他并不是那种主观武断的军事主官,此刻倒是也很想听一听这位神奇的林先生有什么看法。

    “以我以往的经验,北面应该有埋伏,而且那里的敌人应该比现在投入进攻的还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队长好奇起来。旁边其他的人也是一脸的迷惑。听林的口气,就如同他清楚知道敌人部署似的,这个送药的林先生就真敢这么铁口直断?

    “你们想想,敌人为什么会留一个缺口?”林知道自己必须循循善诱,总不能说,自己也有一架飞机在更高的高空看到了全盘的敌情。

217江河水() 
“林先生,这是为什么?”

    果然诸亚民有些不解。

    “这叫围三阙一。故意让我们脱离村落工事,在野外落进他们口袋,你们想,他们连飞机都出动了,怎么会漏掉一个角?正是因为北面地形开阔,不利于我们突围。尤其你想,我们还带着伤员和药品。如果陷在空旷处,被敌人咬住,怎么办?”

    “对啊,林先生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嗯,好像是这个理。”

    几名队长开始有些动摇,但是诸亚民仍然有些迟疑,他本人经历了无数次的军事斗争,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经验告诉他,林先生的这个判断,来的有些蹊跷。

    “你们听这枪声,都是些汉阳造、辽十三、捷克式。这会是日军主力吗?我只听到一门迫击炮打了两发,偏的没谱就不提了,为什么没有掷弹筒?”林继续进行分析。他说的倒也没错,对方有确实有一门迫击炮,打了两发就坏了,这会儿正在修,这是无人机看到的。

    “是啊,飞机都来了,不可能不出动正经鬼子。为什么没有歪把子和九二重机的动静?”

    “也许真的是三面佯攻?”

    这些战士毕竟单纯,很快被林秀轩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从错误的判断上扭转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