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斯大林同志,我想……我可以住回我的那间别墅。”杨明志试探性的问。

    “哦?难道您不喜欢克里姆林宫?好吧,的确很多人并不喜欢住在这里。”

    “毕竟这是人民的财富,我想我不该长期占有,今天就住一晚,我想也足够了。”

    “好吧,既然您坚持。”斯大林和善的说,“但是您的那间住房受损严重,我可以批给你另一间别墅,距离您的久别墅较近,就在列宁大街一侧。如果觉得不好,我可以为您安排豪华酒店。”

    “啊,真是太感谢了。”

    “您不必感谢我,您在莫斯科拥有一套体面的住房,这是您的权力。您只有使用权,换一个新房子合情合理。”

    终于,见面会结束了。

    斯大林和贝利亚正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身为苏联的最高级人员,只有在卧榻之上,才有一丝的安宁。

    这一宿,斯大林兴奋的辗转反侧。缘何?还是那些新枪给闹得。

    临睡之前,贝利亚突击给斯大林的别墅打了一个关键电话,电话中不仅有贝利亚的兴冲冲说话声,背景里还有噼噼啪啪的枪声。

    那枪声好似机关枪,贝利亚直白的说,他的部下在卢比扬卡地下室已经在实验枪械了,内务部的卫兵无师自通,一番疯狂扫射后,得到了好评如潮。

    如此一来,斯大林对杨明志的最后一点担忧已经荡然无存,甚至手痒痒,待到明日晚上,就给听取乌斯季诺夫枪械审评一切合格的胜利之捷报。

    “啊!靶场实验,就放在十月二日好了,我要亲自尝试!”

    斯大林终于入睡,杨明志则是不然。

    年轻的多布洛夫在斯大林面前光忙活着发抖了,的确什么话都没说。现在,失去了任何监管,和局长同处一室的他活泼得就像一个孩子。

    的确,多布洛夫还是太年轻了。一切如梦如幻,自己居然住在昔日沙皇的宫殿里,一切都变了,农奴的子孙有朝一日站在了沙皇的宫殿中,甚至还能舒服的休息。

    松软的床铺给予多布洛夫神奇的感受,就仿佛他是个十岁孩子。

    “嘿!多布洛夫,安心睡觉吧!”杨明志苛责道。

    “但是局长,我……我太兴奋了。这里就是克里姆林宫,我现在……”

    “闭嘴吧蠢货,你不要再放纵自己。听着,房间里估计有窃听器,你癫狂举动发出的声音会让内务部紧张起来,他们会冲进来,看看你是否在破坏人民的财物。”

    “啊?”被杨明志这么一说,多布洛夫马上怂了,温顺躺着如同一只小狗。

    “笨蛋,给我安心睡觉。听着,明天等待你我的还有关键工作,明日必须养精蓄锐。现在,睡觉!如果再发出奇怪声音,你的那点梦想就是妄想。”

    至此,多布洛夫不敢再造次,虽说心里的亢奋依旧存在着。

    

第1800章 蘑菇种植事业(二)() 
多布洛夫只能竭尽所能保持着安定,脑子里想着的就是在斯大林的办公室目睹的那一幕幕。

    局长到底不是普通人,面对领袖不但镇定自若,更是语出惊人。

    那番言论着实有趣,通过研发威力夸张的武器,以最大的能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从而迫使其他敌人放下武器,战争就结束了。这种思想乍一看,就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主要思想之一,尔后拿破仑也是该思想的推动者。

    但是这套思想明显有误,苏联蒙受了巨大的兵力、人口损失,但是国家并没有崩溃,反抗力度反而越来越强。

    如果局长的话只说到这一层面,所说的言论也没有什么精妙的。

    关键就在于局长的另一番解释。

    科研工作者发明一种武器,它能轻易的毁灭敌人一座城市,谁先掌握这种武器,谁就能率先获得霸权。似乎真的存在这种武器,在物理学的设想中,它不但存在,局长有意表示敌人和盟友已经开始尝试。

    苏联该怎么办呢?苏联必须应该拥有它,作为打击敌人的武器,或是迫使潜在的敌人不敢出手。

    如果各个大国都拥有这种武器,进攻他国之前肯定要掂量一下后果。

    这就是真的危机平衡!

    这一刻,多布洛夫彻底想明白了,他猛地问到尚未入眠的杨明志:“局长,您今天地讨的那个武器,可能吗?”

    “什么武器?!笨蛋,赶紧睡觉。”

    “就是那种,一次毁灭一座城市的武器。”

    “存在,怎能不存在呢?多布洛夫,你还是大学毕业生呢?难道你的大学没有原子物理专业。”

    “我……局长,我不知道这些。”

    “好吧。也许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记得,苏联科学院里有一些接近神的凡人,他们在探索宇宙的真理,能把新的科学发现化作造福生活的技术,也能变成毁灭一切的工具。现在我也不清楚,斯大林本人能否听懂我说的话。”

    “这……我不清楚。”

    杨明志依旧侧卧着身子,意味深长的说:“亲爱的,寄希望于呼吁和退让以换取和平,现在看来是愚蠢且错误的。只有各大国手里都握着瞬间毁灭他国的武器,才能让所有大国保持理智,才能坐下来针对纷争谈判,而非集结千万军队武力解决问题。这是获得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的唯一可行手段,亦是一个国家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现在的问题是,当其他大国都在奋力研究,而苏联没有相关计划,这样的结果是,即便苏联赢得了这次战争,她面临的战争威胁只会更严重。”

    “啊!我懂了。局长,也许您应该当众对领袖说清楚您所知道的一切……”

    “不必了。这种事他应该有所耳闻,我想了想,今天我已经非常狂妄。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提这件事。”

    “什么?!有什么不妥吗?”多布洛夫有些焦急。

    “当然不妥!我知道的太多了,我必将再一次引起他们的注意与担心。听着,多布洛夫。”

    “到。”

    “我在斯大林办公室说的那些话,我禁止你对外传播,对任何人都不得说及,否则,内务部将对你不利。”

    “是……是!”

    “好了,现在睡觉。保持放松,什么都不要想。”杨明志再度嘱咐,结果自己的脑袋却在浮想联翩。

    老毛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不是盖的,奥本海默的身边就有一群贝利亚派去的间谍,苏联亦是策反了一些美国科学工作者,或是通过“盟友义务”的感召,使得一些美国人主动提供资料。

    再者,苏联在朗道的领导下,也成为核物理的先驱。当然,有了这些先决条件,并不能迅速搞出蘑菇。

    这里面有着大量的计算,尤其是“临界值”的数值计算,在这其中,碰撞的两个半球体积如何,互相碰撞的速度又是多少。复杂的计算迫使美国倾国之力参与其中,苏联又如何?这种事,不投入巨资,不投入巨量人力物力,是搞不出来的。

    而且仅就质量和碰撞速度的两大临界值,美国的科学家们为之疯狂计算,为了应对庞大计算量,客观上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

    把关键的物质提取出来,比起数据计算量,该操作反而是相对简单。

    美国在做这件事,德国人也没有闲着。

    杨明志知道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德国确实有完成它的能力,然而在理论层面上,他们从一开始就错了!质量的临界值被德国人算得很大,要凑齐如此多的材料理论上可行,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实际呢,反应的临界质量远比人们想的要小很多。所以基于这一事实,后世的几个大国都纷纷搞出了威力较小却即为灵活的“战术蘑菇”,毕竟临界质量不比一枚155毫米炮弹更重。

    “那么,我能提供一些什么帮助吗?撞击速度我可是知道的。但是,如何合理的把数据交给可靠的人,有如何让对方相信这就是临界值速度?怎么想都是艰难的吧?那些专家都是极端严谨的,我就是说一个数字给他们,肯定被当做信口雌黄。难道我还要为之写个论文?呸!我可没有这个能耐,我又不是搞蘑菇的……”

    “凡是都有例外,万一那几个科学家被斯大林下达了死命令后不能第一时间搞出名堂,可不得拜托内务部,进一步去美国那边偷资料?这种情况,他们说不定就重视起我提供的数据。他们可以进行逆向计算,一旦和最初的式子相吻合,就等于是一种验证。”

    “这件事充满变数,我应该冷静下来,既然那个位面,他们就是以常规武器完成决定性胜利。种蘑菇?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就是我只字不提,战后他们肯定迅速搞出来。”

    杨明志想要安静入睡,整个身体也竭力放松,头脑却在高速运转。

    他有理由相信,一旦老毛子早早掌握了“种蘑菇”的技术,不拿来使用是不可能的。斯拉夫人和美国人在这一点非常一致,大就是好,威力就是妙,有了就拿出来用。

    耗费巨量国帑造出的新式武器瞄准敌人城市狂轰滥炸,以报复敌人对自己城市的屠戮,这种事以俄国人的民族性格绝对干得出来。

    例如柯尼斯堡这一注定被德军修筑成堡垒的城市,混凝土堡垒防御群需要su152平射一点点的敲掉,但是用了蘑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他们会疯狂的使用,在这个疯狂的时代疯狂使用,就是奥本海默也从未重视过使用的后果。这不是一瞬间能歼敌十几万的问题,还在于未来的几十年,又有多少万人被毒害的问题。

    没人在乎这些,就像现在,德军还在占领区疯狂屠戮平民,他们也没有重视过这样的后果。

    对于杨明志,他见识过了德军针对白俄罗斯平民的大规模屠戮,见到了那些乱葬坑的惨况,还有自己的数万部下悲愤的表情。

    国家级的同态报复是苏联禁止的,军队也铭文规定禁止杀俘,但是落实到基层,监管的力度是有限的。

    至少,苏联的意识形态决定了这个国家不会效仿小胡子的三德子,但是面临需要攻克的城市或集结点,城里的非战斗人员非“勇敢”的赖着不走,死亡就是咎由自取。

    平民在高温高压下化作等离子体,某种意义上,这种死亡反而是非常仁慈的,因为“痛苦”的信号尚未由神经传入头脑,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座座城市被瞬间夷为平地,不同于日本多山地的境况,德国多平原丘陵的地理,更便于“蘑菇”施展威力,其破坏力也就更为严重。

    城市毁灭,毁灭的不仅仅是多少人,还有德国的文化。

    本来嘛,苏联早在1918年就策动支援德国的布尔什维克来一个釜底抽薪,德共坚持了六个月就失势了。流亡到苏联的德共一直想着推翻小胡子暴政,建立一个红色德意志,这一想法亦是被苏联大力支持的。

    然而杀红了眼的苏联能够控制自己的拳头?如果德国被炸成一种史无前例的焦土,对于德国,对于苏联,都是灾难性的。

    老毛子能否预见到动用了“蘑菇”后的灾难性?杨明志估摸着,就是素以谨慎著称的斯大林,也是不能预见的。

    此事何以见得呢?苏联的科学家明显给他详细说明过,然而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已经没有闲心去学习什么“科学前沿”。他挖空心思的希望苏联有着大量新式武器,趁早打赢敌人,只要能迫使敌人投降,就是炸飞一千万敌国人,对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死的不是苏联公民。

    杨明志艰难的入睡,经过了深夜两个小时的深思,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就不该显摆自己有大能耐提出这件事。既然木已成舟,斯大林不问我,我就只字不提。问到我了,我现在闪烁言辞尽量糊弄。如果他把科学家都请来了,我……我先装糊涂,见机行事。”

    ……

    见面会结束了,斯大林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克里姆林宫。

    贝利亚一度使了几个眼色,这就是在告诉斯大林,一会儿有要事密谈。

    时至今日,贝利亚已经不再担任“秘密警察”的头子,他作为内务人民委员,权力变的更大,工作量却降低了不少。

    例如军事装备的研发与生产,还有敌后游击队的行动问题,贝利亚都有着指挥权。但他知道自己的能耐,不会对着乌斯季诺夫指手画脚,也不会干涉波诺马连科。

    他起到了很好的监督者的职责,例如某个兵工厂的任务指标完成出现问题,他就派遣当地的内务部人员前去督促,必要时以“逮捕厂长”为手段,很好的打击了怠惰者。

    另一个办公室内,仅有斯大林于贝利亚两人。

    “现在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