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帝-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力不小,韩孺子得一重重突破。

    孺君公主出生三个月后,夏花繁茂,慈宁太后在寝宫里庆祝寿诞,只邀请了数名王家女眷进宫,禁止外臣恭贺,韩孺子上朝之后,匆匆赶回宫内,去为母亲拜寿。

    慈宁太后怀抱着孙儿庆子——这是她起的小名,与“孺君”一样,都不是宗正府记录的正式名字——与众多嫔妃、女眷闲聊,皇帝一到,欢声笑语停止。

    慈宁太后接受皇帝的拜贺,催道:“陛下忙去吧,你在这里,我们反而不自在。庆子,叫父皇、叫父皇。”

    一岁的庆子已经会说简单的话,“父皇”两字却困难了些,他手里抓着一块甜糕,将头埋进祖母的怀中,不肯看向父亲。

    慈宁太后大笑,挥手撵皇帝快些离开。

    韩孺子笑着告退,在他的印象中,母亲对小时候的自己十分严厉,虽然独处小院之中,很早就教他识字,给他讲各种道理,到了庆子这里,却溺爱得没边,不让孙子吃一点苦。

    韩孺子前往秋信宫,皇后在太后那边参加寿宴,三个月的小公主留在宫中,由孟娥照顾。

    孟娥虽然从小习武,对待婴儿却温柔至极,目光几乎从不离开,皇帝进来,她也只是匆匆一瞥,立刻又盯向小床里熟睡的公主。

    韩孺子走过去,也看了一会,心中喜悦,怕打扰女儿睡觉,什么也没说,向孟娥点下头,退出房间。

    张有才迎上来,脸上笑呵呵的。

    “你笑什么?”韩孺子边走边问。

    “自从宫里有了孩子,气氛真的不一样了。”

    “嗯。”韩孺子深有同感,一直以来,他都视皇宫为樊篱,自从儿子、女儿先后诞生以来,樊篱渐渐消失,这里更像是他的家了。

    张有才跟在皇帝身边,呵呵笑了两声,忍不住道:“陛下是不是有点嫉妒?”

    韩孺子惊讶地说:“嫉妒什么?”

    “嫉妒皇子和公主啊,我看到了,太后啊、皇后啊、嫔妃啊……总之宫里的所有女人,如今关注的都是孩子,陛下可有点受冷落了。”

    韩孺子笑了,“所有女人?没你说得那么夸张。”

    两人边走边说,直接前往凌云阁,身后的一群随从太监倒是真嫉妒张有才,可是没办法,谁让他曾经跟着皇帝出生入死呢?

    韩孺子无处可去才来到凌云阁,众多侍从都不在,他也没什么事情要处理,只是看看奏章、翻翻杂书。

    张有才替皇帝准备笔墨,趁着皇帝心情不错,说:“陛下有没有想过多要几个皇子和公主?”

    “当然想过,越多越好。”韩孺子拿起奏章,都是小事,他扫一眼批复“阅”。

    “多要皇子、公主,首先得多选嫔妃。”张有才提醒道。

    韩孺子放下奏章,看向张有才,“谁让你说这些的?”

    张有才急忙摆手,“没有没有,对天发誓,绝对没有,我是真的希望看到陛下多子多孙。”

    韩孺子笑道:“那是朕多心了,朕早就在洛阳说过,三年之内不再选秀,如今还差一年,朕不着急,你也不用着急。”

    “是,陛下。”张有才再不敢多说。

    奏章里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是看得多了,却能对天下各地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一旦读进去,韩孺子就忘了别的事情,不知不觉已到傍晚。

    韩孺子匆匆赶回后宫,他得在入夜之前再次为母亲贺寿。

    张有才刚刚接到慈宁太后派人送来的消息,请皇帝直接去慈宁宫。

    韩孺子通常去慈顺宫给两位太后一块请安,今天是个例外。

    慈宁宫里的客人大都已经离去,屋子打扫干净,隐约还有酒味,只有新来者才能嗅到。

    慈宁太后仍然抱着庆子,佟青娥站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没机会伸手。

    “朕再祝太后寿比南山。”

    “活那么久干嘛?陛下不如祝我儿孙满堂。”

    韩孺子笑道:“朕祝太后儿孙满堂、重孙满堂、玄孙满堂。”

    慈宁太后笑逐颜开,将庆子交给佟青娥,叮嘱道:“庆子今天吃得够多了,贵妃小心,一个时辰之内不要再喂了,最近天热,多给他翻身……”

    佟青娥一一应是,向皇帝行礼,抱着儿子告退。

    韩孺子还真有一点嫉妒,儿子受到的宠爱太多了一些。

    慈宁太后松了口气,“养个孩子多难啊,我真担心自己承受不住。”

    韩孺子笑而不语。

    慈宁太后正色道:“陛下又想离开京城吧?”

    “太后……”韩孺子的这个心事还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自以为掩藏得很好,母亲一心扑在庆子身上,竟然还能看破,实在令他有些惊讶。

    “陛下好几次在我面前欲言又止,想必是要等我庆生之后再提此事。”

    韩孺子只得点头,“朕才只有一个皇子,没到最初的承诺之数,可是……”

    “我同意。”

    韩孺子更惊讶了,他原以为宫里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母亲,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通过了。

    “但我有几个条件。”

    “太后请说,只要朕能做到……”

    “陛下都能做到。”慈宁太后打断儿子的话,“首先,陛下不能单独出京巡狩,总得带一名嫔妃,如果她能在路上怀孕,也算没耽误正事。”

    韩孺子哭笑不得,让嫔妃怀孕居然成了皇帝的“正事”,“太后,巡狩之途颇为艰辛,嫔妃怕是受不了长途颠簸。”

    “陛下当初带着金贵妃可是走了很长一段路,我替陛下选好了,淑妃邓芸出身武将之家,身体好,也会骑马,她陪在陛下身边总可以吧?”

    这不算过分的条件,韩孺子道:“太后决定就好。”

    “嗯,第二个条件,我不放心陛下一个人出京,更不放心陛下身边的那些人,我从王家给陛下挑一名随从,让他追随陛下,我也稍稍安心些。”

    皇帝出行总是要带很多人,不在乎增加一个,“好啊,是哪位亲戚?要不要先封官?”

    “不必,等我挑好了再说,王家人都太老实,我得挑一个机灵些的。”

    韩孺子应承下来,觉得事情很顺利。

    “第三个条件,陛下颁一道选秀圣旨吧。”

    张有才、慈宁太后接连提起此事,韩孺子略感不悦,“太后,君无戏言,三年还没过去呢。”

    “这个我知道,还有一年嘛。陛下颁旨也不是立刻选秀,还是明年,只是给天下一个准信,让各方也好早做准备。”慈宁太后顿了顿,“当初的选秀是我同意的,陛下以为国家多难,不宜多事,中止了选秀,道理是对的,可天下人都说陛下的好,却以为我是昏庸的太后。”

    韩孺子马上道:“当时是朕考虑不周,朕会颁旨,仍由太后主持选秀,只是规模不要太大,持续得也不要太久,耗费民力不说,还耽误了许多人家嫁女。”

    慈宁太后笑道:“我也是穷人家出生的女儿,还不明白这个道理?陛下放心,这一年内我先挑选,明年日期一到,几天内就有结果,顶多十人,不会再多,可以吧?”

    韩孺子同意了,母亲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他也很难对母亲采取强硬态度。

    第二关是皇后,这一关并不难,韩孺子相信皇后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听说皇帝的决定之后,崔小君只说一句话,“陛下想着早些回来。”

    第三关才是最难的,韩孺子得让大臣们同意。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君臣相处得颇为融洽,皇帝给予宰相充分的信任,这就是最大的权力,卓如鹤得以尽情施展拳脚,文武百官也都很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愿意看到变动,在京城,皇帝看到的信息由大臣提供,出了京城,皇帝看到什么就不好控制了。

    皇帝第一次巡狩打掉了洛阳侯韩稠,谁知道还会不会再有类似的倒霉蛋儿?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宣布要去巡狩,云梦泽初定、东海战事未平、北方尚有隐患,都是他要去的地方。

    大臣们无一例外地提出反对,理由多种多样,耗费国力、惊动天下、扰乱朝廷、令太后悬心等等都被提出来。

    韩孺子一一反驳,大臣们则又提出新的理由,整整一个上午,也没争出结果。

    反对的声音比韩孺子预料得更多,接连三天,奏章雪片般飞来,反对理由五花八门,几位大臣联名,一本正经地指出,最近天上星象不稳,皇帝不宜贸然出京。

    韩孺子不急不躁,将每一份奏章都看了,能公开说的就写成批复,不适合笔录的内容,就以咨询的方式说给赵若素。

    韩孺子将自己的决心表露给赵若素,声称巡狩势在必行,若是得不到大臣的赞同,就将直接带兵出城。

    然后他默默地观察,默默地等待风向转变。

    大臣们在皇帝身边安排了一名观察者,这是欺君,却也可以被拿来利用。

    半个月之后,大臣的态度终于开始软化,争执不下的问题只剩一个:皇帝应该去哪?(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 
辽东,离边塞最远的一座城池里,将军房大业做好了进攻扶余国的准备,比他最初的预计足足晚了一年,没办法,大楚当时的主要精力不能用来报复一个小国,而是要平定云梦泽和东海之患,塞外军队的主要职责也是防范北方,辽东得不到足够的兵马粮草。

    房大业耐心等待,尽可能修复城池,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与此同时,远派斥候,甚至亲自出马,前往数百里以外勘察地势、抓捕俘虏。

    十天前,他终于得到一支兵马,数量不多,加上辽东原有的驻军,也不过八千人。

    房大业觉得够了,他得到准确信息,扶余国内已然大乱,分成数派,争斗不休,此国原本就是由众多部落集合而成,如今又将恢复四分五裂的故态。

    八千兵马足以将扶余国几派势力各个击破。

    房大业急于发起进攻还有一个原因,他太老了,多年在外为囚、为将,快要将体力耗尽,皇帝至少十次召他回京,房大业都以种种理由拒绝,他怕散了这最后一口气,再也不能回辽东。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如何在战场上保住性命,搬师回朝领功受赏,在家人面前风光一时,在外面待得久了,却已分不清何处是家。”老将军平时少言寡语,今天难得地发了几句感慨。

    校尉马大来自京南渔村,追随当时的倦侯加入宿卫军,多次喝酒闹事,被送到边疆,他自己也愿意,可以说是很高兴,觉得京城太过无聊。

    马大有着倔强的驴脾气,对房大业却极为敬重,以校尉的身份给老将军当亲随小兵,这时眨眨眼睛,说:“有老婆孩子的地方才是家吧?我没有老婆孩子,所以我没有家,房将军肯定有。”

    “嗯,我快要记不得他们的样子了。”房大业站起身,身材高大,却显臃肿,穿上全套盔甲之后,立刻变得威风凛凛,只是肚子很难下去,仍然鼓起。

    “走。”

    房大业当先带路,马大抱着两张弓、一张弩、三壶箭,紧随其后。

    兵马已经集结完毕,房大业只留五百人守城,其他将士全都随他进攻扶余国。

    扶余国背靠浩瀚的森林,那里比海上还要难行,房大业早制定详细的计划,没有直逼其都城,而是斜插国土,急行军十余日,绕到后方,截断扶余国退入森林的要道,紧接着虚张声势,不到八千人,却有数万人的旗鼓营房。

    一切如他所料,楚军还在行进途中,扶余国就已分裂,主战一方组成军队,仓促迎战,结果三战皆败。

    战场上的房大业与平时的老将军判若两人,亲自上阵,箭无虚发,马大一个人来不及供应箭矢,还要再安排一个人。

    跟随这样的将军作战,人人奋武,对敌人来说却是一个噩耗。

    扶余国一败涂地,楚军距离都城还有数十里时,国王选择投降。

    自从追随匈奴人进攻大楚失败,扶余国就一直上表请降,但是每次都提出许多条件,大楚一律回绝。

    这回是真正的无条件投降,反击不成,期盼中的匈奴人援军连个影子都没有,平民百姓能走小路躲进森林,国王带着太多的妻妾与珍宝,只能坐待大军临城。

    房大业扣押求降使者,率军一路杀到城下,向守城者出示求降书,命令他们立刻打开城门。

    扶余国早已乱成一团,命令不畅,守门贵族一看到求降书和使者,立刻下令开门。

    楚军进城包围了王宫。

    扶余王率领全体族人出宫跪降,献上数十名主战者,声称自己当初就是受他们蛊惑,才鬼迷心窍成为匈奴人的附庸。

    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