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而言之,周惠终究是要离开南军的,否则他为什么会要求这一军士卒,并且努力的培养和掌控他们?要知道,这些士卒都是河南、荥阳两郡人氏,可以护卫周惠返回河南,却断不会随他前往江东。

    那么,如今有了合适的脱离契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周惠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令护卫前去请周忠过来,把城中的军务托付给他。

    听周惠说只带少数护卫入城,周忠急忙谏阻:“二郎君,发生了这样的事,还是谨慎些为好,免得为小人所害!”

    “阿忠放心,城内有将军压着,没有谁敢乱来,”周惠摇了摇头,“带上太多士卒的话,反而显得不尊重将军。”

    “虽然这么说,小人还是放心不下!若二郎君执意不带太多士卒,便请务必带上小人!”周忠上前两步,半跪在周惠面前,“小人得二郎君如此倚重,家主也曾吩咐小人照顾好二郎君,万一二郎君有什么不测,小人如何还能独活!”

    “哎,阿忠你这是何必?”周惠走到周忠面前,一把拉起了他,“也罢!咱们就一块进城,看那个宋景休敢不敢动我……说真的,没有你在跟前,由别的人担当护卫,我还真有些底气不足。”

    “是!小人遵命。”周忠拱手应道,满脸都是毅然的神情。

    周惠知道,他是真的认为这趟非常危险,也做好了同生共死的打算。想到这一点,周惠心里的感动自不必说,同时也非常庆幸,来到这个时代四个月后,终于有了第一个舍命追随的人啊!

    他动情的拍了拍周忠的肩膀:“阿忠,你现在是军副,也是我最信任和倚重的人,以后就不要自称什么小人了。如今在这个家中,我也能够做大半个主,就赐你表字为‘允恭’如何?”

    赐予表字,这就是当作一门亲族看待,因为下仆是没有表字的。非但没有表字,连姓和名都不能够自主,要随着主家的心意而更换。

    周忠虽然不太明白这一点,心里却隐约觉得,取个和两位郎君一样格式的表字,似乎不合自己的身份。他抬头看着周惠,言语间颇为迟疑:“这个……小人可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周惠微微一笑,“你父亲随我父亲没于南荆州,家主为你改名为‘忠’,一则褒扬你父亲的忠诚,二来也已经把你当作义子来看待……你看我和大郎君,还有长姊周慈、小妹周念的名字,和你不是差不多吗?所以,今后你就是咱们家中的亲族,彼此以表字相称即可。”

    看着周忠大感愕然,似乎又要跪下去,周惠连忙拉住了他:“允恭,你不用再推辞。就跟你说的那样,咱们这一去很可能会有危险,何苦还在身份的问题上纠结?”

    说完,他舍了周忠,叫来衙外的护兵,令他前往河桥工地,请李苗返回河阳中城一趟。

    李苗是xìng情中人,得周惠的救援之恩和倾心接纳,已经将他当作了知交。听闻周惠相请,他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带着少数护卫赶了过来。周惠叫上周忠,一起把李苗迎进城内,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以及整件事的由头都告诉了他。

    “所以,在下必须回北中城一趟,在陈车骑面前把这件事情了结。城内的防御,以及看管夏州郡兵的事情,只好先委托给子宣兄。”周惠最后说道。

    “这南军军将,真是太跋扈、太不讲道理了!”李苗虽然是南人,却与梁帝萧衍有仇(其叔父兼嗣父梁州刺史李畎,先为萧衍所负,继为萧衍所杀),对南军自然没有什么好感,“允宣,依我说,你干脆就离了南军,别再与他们搅在一块!以你的能力,以及前rì立下的大功,只要归了朝廷,肯定能够受到重用的。如果允宣你愿意的话,待这南段河桥修好,我立刻前去觐见陛下,请陛下给你安排一个好职司!”

    。。。

第四二章:渐入风云(五)() 
“子宣兄的好意,在下心领,”周惠点了点头,“不过,陈车骑于在下有知遇之恩,同乡之情,在下就算要辞去属官,也必须先作个交代。之后的事情,就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此,我就不拦允宣了,”李苗并未听出周惠的言外之音,“辞别南军之后,可仍旧来这河阳中城驻扎,率部帮我看住夏州郡兵,待河桥修好后再请陛下另行安置。”

    “在下理会得。”周惠拱手向李苗谢道,带着周惠等人前往北中城,

    一行人刚走到河桥中间,又有十余骑出北中城南门而来,周忠以为是宋景休,连忙令众人戒备。周惠却摇了摇头,止住了众人的动作,因为他已经看清楚,为首之人穿着青衣官服,乃是他自军中提拔的车骑府中兵行参军张慕唐。

    张慕唐也发现了前方的周惠,连忙跳下战马,把缰绳交给身后的士卒,上前向周惠拜揖道:“周参军,宋军主寻你为难之事,将军已经知道了,因此特地派下官前来知会,说已经重重斥责了宋军主,请参军安心在河阳中城驻防。”

    “将军让我先留在河阳中城?”周惠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不对,“这么说,军中还是有人附从宋军主,准备和我为难,连将军也担心无法禁止他们,只好让我暂避风头是么?”

    “这个嘛……”张慕唐迟疑了片刻,知道瞒不住这位jīng明的上官,不得不点头承认,“将军的确有些担心,因为宋军主在军中颇有人望,深得士卒敬服……例如这一回,敌军派人拉拢周参军,本来是城北发生的事,将军已经严令不得外传,可由于此事涉及到宋军主胞弟身死的内情,便有人触犯将军的禁令,私下将此事捅到了城东。”

    “原来还有这样一番折腾。”周惠微微一叹。陈庆之待他,还真是非同一般的爱护。不过,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周惠也只能辜负他了:“将军的意思,我已经完全明白,只是这样躲着避着,终究不是解决之道,所以烦请你和我一同进城,有些话我要和将军面谈。”

    “可是,周参军现在方便进城吗?”张慕唐担心的说。

    “没关系的,他们不敢太过造次,更何况还有你在身边陪同。”周惠安慰他道。由于已经决定离开,他的态度十分轻松,甚至和张慕唐开起了玩笑:“就算我真的是待罪之身,也要见过将军后才能明正典刑嘛!”

    张慕唐见这位上司如此镇定,心里倒是颇为佩服,同时也慨然应允了周惠的要求:“既然周参军这么说,下官自当遵命。”

    ……,……

    尽管南段河桥还没有修好,中渚的战报还未能传递到南岸,南岸的元颢却也知道了平叛主将的身份。原因很简单,跟随陈庆之在北中城驻守的魏朝官吏,只有员外散骑侍郎周惠一人,既然河北军都能通过之前的邸报得出判断,元颢自然更加容易查出来。

    立下这样的功绩,奖赏那是少不了的。按照魏朝叙阶的惯例,元颢决定擢升周惠为通直散骑侍郎,晋爵巩县子,另加伏波将军,而周惠的官阶,也相应的由从六品晋升到了从五品。

    六品到五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自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来便是如此。士庶之别,也即是以五品为界限(俸禄为两千石,两千石以上及以下,礼制中便是殿上人和殿外人的区别),五品以上为高品,可以荫封子弟,晋惠帝时设立的国子学,就是专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而设;五品以下则为卑品,一般的寒门子弟,很难突破这个界限,尤其是在南朝,因为有计资定品的中正规则,寒门子弟最高只能定为第六品,终生也就只能升到六品官阶。

    相对而言,北朝突破五品界限要容易许多,孝文帝在初建士族门阀制度时就说了,“(寒人)必有高明卓然、出类拔萃者,朕亦不拘此制”。因此,魏朝各代都有以才学、吏干或军功起家的寒门子弟,因能力或功劳特别出众而晋升到高品,他们一旦突破的话,只要三代连续得官,也就自动转为士籍,拥有士族的各种特权。

    三代连续得官,这个条件其实非常容易。因为所谓的“得官”,是连追封和荫封也算在内的,而晋升为高品官阶的寒门子弟,很多都立有不小的功劳,追封父辈和荫封子弟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在决定晋升周惠为从五品的同时,元颢也下令追封其父为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巩县开国男爵,荫其子侄一人为从九品员外司马督,然后令尚书祠部曹查录其父及其子侄的姓名,令司州大中正将义兴周氏转为本州士籍。

    说来也实在是巧合,现任的司州大中正,刚好就是出身司州恒农杨氏的中书令杨昱。杨昱和周惠有过交往,很乐意的执行了元颢的命令,并且还建议元颢为周惠另行安排职司,将他调离陈庆之的身边。

    这是杨昱一直就有的想法。他很欣赏周惠的见识,也很承他在巩县的那番劝谏之情,唯一不满的是,周惠在德行上颇有所亏,居然背弃家国,出任南军主将的属官……如果说之前,周惠只是他欣赏的寒门子弟,可以给予规劝,却不必费力去帮忙的话,现在周惠已经列名士籍,就有了让他扶持的资格。因为凭着此番救援中渚的战绩和名声,周惠的前途即便不乏磨难,也终究能够自荐于朝堂,成为恒农杨氏的得力臂助。

    “杨卿说要拉拢周惠?”元颢颇为怀疑,“朕听说,陈车骑对这周惠十分倚重,周惠也是倾力报之。半个月前陈车骑患病,颇思江南风土,周惠亲手拉着步挽(一种很舒适的人力车,供老弱之人代步),把陈车骑迁到城南金陵馆安置下来,不久陈车骑便霍然而愈……主从既然如此相得,朕即便诏令周惠别任,他恐怕也不会轻易奉诏。”

    。。。

第四二章:渐入风云(六)() 
“陛下,臣惠毕竟是我大魏之人,家族也在河南府境内,怎么会一直追随陈庆之呢?”杨昱显得胸有成竹,“当rì在巩县行宫,微臣请旨给复河南府、荥阳郡两地租赋,陛下可知是出于谁的建议?”

    “难不成……是这周惠建议的么?”元颢沉吟着说。

    “正是如此,”杨昱躬身应道,“以微臣的浅见,臣惠既然心系桑梓,就绝对不会弃家国,也不会自绝于朝廷,特别是在如今陛下施以厚恩,将其家族转为士籍之后……另外,如果微臣所料不错的话,臣惠赖以平定中渚之乱的那支军队,应该是以他驻守荥阳时所带的那两幢旧部为主体,也都是河南府、荥阳郡之人。所以,他既然从臣苗手中接过了旧部,和朝廷之间就更加多了一重羁绊。”

    “唔,杨卿所言甚有道理。”元颢点了点头。之前发现平定中渚叛乱的乃是魏人时,他就起过招揽之心,因为他手中的亲信得力将领实在太少,在南朝看见一个状貌瑰伟的北人杨忠,便立刻委以护卫重任,把他从白身提拔到了从四品直阁将军的高位。

    以周惠当rì的表现,显然要胜过这个寄予厚望的杨忠,若真如杨昱所言,能够将其招揽过来的话,无疑会成为他手中的得力之臣。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如果将周惠和他的那一军拉拢过来,会不会削弱北中城的防御?陈庆之本人是否会心生不满?如今五六十万河北军止步北中城下,rìrì空耗钱粮,这个大好局面实在难得,也完全依赖于陈庆之那支南军之力。元颢虽然看重周惠,却也不想因为拉拢他的事情,影响到如今的整个战局。

    “虽然有这个可能,但朝廷并不清楚最新的情况。拉拢周惠的事,还是等修好河桥、重新和北中城联系上了再讨论吧!”元颢最后说道。

    ……,……

    北中城的城守衙门内,陈庆之手捧茶盅,在正堂上来来回回的踱着。他现在很是烦恼,由于宋景休的擅自寻衅,他身边最得力的属臣周惠,这次很可能不得不离开。

    发生这种事情,陈庆之自然对宋景休非常恼怒,可惜却不好贸然加以处置。因为陈庆之心里明白,周惠身为北人,突然成为他的属臣之首,凌驾于麾下所有将士之上,军中对此早就颇有微词。和周惠比起来,宋景休勇武过人,每战必身先士卒,在军中大受众人的衷心敬佩,人望和口碑完全占据优势。而且宋景休的胞弟死在周惠的手中,是受害的一方,更加能够得到众人的同情,所以两人之间的这场矛盾,几乎所有人都支持他。在这个时候,陈庆之如果坚持维护周惠,恐怕不利于军心的团结,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麾下的战力,影响到北中城的防御大计。

    更何况,严格按照梁朝制度的话,宋景休并非是陈庆之的下属。他们那三军,是配在梁帝所封的魏王元颢麾下(晋朝及南朝制度,大国置三军五千人),陈庆之只是以直阁将军、文德殿帅的身份,领文德宿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