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德看得出来,这里就是真正的香料之国,这里拥有的香料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是巨大无比的,拿下这里,仅是香料往地中海的贸易,每年就是几十上百万罗马金币。

    “战术上的事情你们商量,谁打先锋这个要公平一些。”柳木提出了战略,回避了具体的战术安排。

    柳木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明的统帅。

    伍德带的山地步兵前来,给扶桑兵的压力不小,也让苏定方与候君集在战术安排上有了更大的空间。

    更何况,还有五万唐军精锐可以调动。

    柳木把伍德留下,自己则去视察占领区的粮田。

    柳木的政策很简单,打下的地盘只要让普通人生活的比之前更好,无论是在中南半岛,还是在非洲,或是在地中海,这种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一定会得到人心。

    再加上不断渗透的大唐文化,以及大唐的教育体系。

    未来,是可喜的。

    话说两边,独孤兰若可没有留在中南半岛,而是命令一路不停的往长安去了。

    独孤兰若要拿到一份手令,大唐皇帝的手令。

    灭六诏。

    很显然,柳木小看了美玉对大唐贵族的吸引力。

    独孤兰若还没有回到长安,长安城中李世民发起了一段很惊人的议论。

    依旧是长安东市前那块巨大的告示牌。

    这一次的议案为国议,只要是唐人都可以进言,各州府县雇足够的书吏对各种进言进行抄录,并且整理。

    仅这一项进言收集,大唐国库给出的预算就是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放在十几年前,大唐灭王世充的军费都远远不到一百万贯钱币。

    第一条,将所有深山区、生存环境穷苦地区百姓迁出,由户部给予十倍的土地或是一个相当于相倍土地收益作工的机会。

    第二条,大唐减少对小块区域耕种,不符合大农场机制的田地,若不能成为合格的菜田,经济农田,那么种树,变成果树或是各种树都可以。

    第三条是空白,然后第四一直到第十条都是空白。

    有些高智的名士纷纷表示,这第二条才是根本,第二条得以实施,其余的才有被讨论的可能。

    大唐皇帝李世民坐在茶室,只有长孙无垢在一旁陪着他。

    “二郎,此事也不必过度关心,大势所趋。”

    长孙无垢的劝慰并没有减少李世民内心的担忧,李世民说道:“自古以来,土地都是在皇家与贵族手中,贵族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户,然后一家一户的生产,久而久之成了一种常态,这就是柳木所说的小农经济。”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却没接话。

    她知道李世民的内心之中有一个非常宏伟的蓝图,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蓝图有多大。

    李世民缓缓的说道:“我这是在断大贵族们的根。”

    “怕是由不得他们。”长孙无垢虽身为女流,说这话的时候也是杀气十足:“佃非奴,佃只是无田无产无业的人,若是离开自己原先的地方,另有一个大农场可以参与其中,收入数倍,怕是留不住。”

    “恩。”李世民点了点头。

    长孙无垢又说道:“以皇家在背后,大唐所有的百姓只要支持,大贵族又能如何?”

    “我不是怕,而是担心会有些乱子。”

    李世民的话事实上此时已经得到了应验。

    就在长安周边,杜家、韦、柳三家正在开会讨论,而且不仅是三族的族长,族老,而且还把他们家族中的各村宿老们也叫上了。

    柳氏族老先说话。

    “这里有一封,我家三原房三娘的信,她在信中提了一个法子。将家中的田地无论是那一房那一支,只要是连成一片的地全部变成一块粮田,用铁牛耕种,减少人力可达九成,其余的人族中可采买土地。”

    韦氏有人问及:“这如何采买。”

    杜家一位族长起身,向众人一拱手,原来才开口说道:

    “长安周边没有,那么大唐这么大总会有,纵然大唐之内没有,中南半岛那里数以亿万亩稻米良田,难道不能买?老夫也是刚刚知道,天下之大,大到鲲鹏尚不能一日到达,良田无数,果树无数,香草无数。”

    杜家替柳家说话,在场的人没什么好意外的,能坐在这一屋议事的都不算是外人。

    这是杜家在讲公道话,不是在替谁讲话。

第0937节 小农、大农() 
    柳氏刚才开口的族老继续说道:

    “还有,三娘信中提及,有一块叫摩加迪沙的地方,似乎远到了天边。我家三原房大郎十万亩良田,三十五户唐民,十五户扶桑族唐民,然后却有两千奴隶。小小扶桑人也坐在了主人位上,各位以为我们三族的佃户呢?”

    另外的两族族老都微微点头。

    在他们心目中,大贵族、小贵族,有田之民,无田之民。这就是等级差。

    区区小倭子那怕是贵族,也没有资格与大唐无田之民相比,更何况大族的佃户之中,识字率超过三成,这些人有资格成为大贵族家中的分支。

    “高明。”

    有人想明白了这一层道理。

    三原房大郎,自然指的就是柳木。

    “有人怕是会不高兴。”韦氏的一位族老笑着说道:“平日里对佃户好的在此时有些眼光的都应该明白,族中多一人就是强一分势,少一人就是弱一分势。有些族中齐心协力,有些则反之。”

    “是,沣东那几家听闻佃户借机离开,宁可借债也要还上年租,田里的收成都宁可不要,想必是厌恶的很呢。”

    又有人问了:“不知道朝堂之上可为此事有什么规矩?”

    “怕是还没有,没见圣人让天下人议十件事,只写到第二件,这事说来容易也容易,说到麻烦先看五姓如何处理此事,我等既然是一条心,那么不如合股买地。听闻中南半岛战事大好,那里有上上等稻米良田数之不清。”

    天下人!

    事实上真正在议这件事情的没有多少人。

    普通的百姓更愿意用自己家里的十亩薄田并入某个大户的田里,拿到钱币之后可以在其余地方买到五倍以上的土地。

    有的,更愿意入股,大农场的收益至少是自家几亩薄田的两倍以上。

    大唐皇帝李世民派出了足有上千人,不断的去暗中收集民间对打破原有规则的看法。

    已经连续数日,李世民都无心去看各地的上表,他在等着派出去的人收集到的长安各阶层的反应。

    视反应,他才会放出第三条、第四条天下大议的条款来。

    房玄龄求见,李世民等待好一会才点头同意见。

    房玄龄入内施礼,坐下之后说道:“圣人,臣不明白您为何要执意打破祖制。”

    “祖制,谁家的祖?”李世民没好气的反问了一句。

    “臣失言,臣是想说百姓千百年来就是如此生活。”

    李世民侧头看向房玄龄:“朕问你,曾经的作法就是家里用一根线纺纱,然后白天在田里作活,晚上回去踩织机。这就是你所谓的祖制。”

    李世民没再说下去,房玄龄的智慧不可能不明白后面的意思。

    房玄龄确实是听懂了。

    眼下,靠着水力一日夜可以纺五百石的麻,靠蒸汽机可以纺五千石的麻。织机更是如此,就这么短短几年,可以说每一个都会有新改进的织机出现,甚至与有一年之内,织机被改进三次的融合。

    别小小的飞梭,小小的轴头。那一点点的改变就让速度提高许多,让布的质量更高。

    房玄龄依旧是怕,怕引起了世家门阀、名门贵族的联合反对。

    大唐的天下,说是天下人的天下,但事实上,还是大唐贵族的天下。只不过眼下大唐森严的等级有了些细微的变化。

    以前是五姓、名门、大贵族、小贵族、乡绅、平民、佃役婢。

    眼下却是,大唐人、大唐少数民族、大唐依附民族(比如扶桑族)、外族。然后才这个基础上再分五姓、名门、大小贵族之列。

    最直白的说法就是,华亭县,崔一叶就数次很隐晦的告诉身边的官员,他夫人的婢女虽然是婢,但也绝对比投靠的交人大贵族的女儿身份高贵。

    因为自己夫人的婢女是土生土长,受中原教育的女子。

    在崔一叶夫人的婢女见到阿史那杜尔的小妾时,崔一叶却认为自己夫人的婢女必须要给阿史那杜尔的小妾施礼,理由很简单,阿史那杜尔是大唐突厥族的大贵族。

    房玄龄坐在李世民的书房,原本就是想来劝说几句,可坐在这里却也不知道如何劝。

    正好,崔君肃到了。

    崔君肃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唐俭。

    两人入内施礼,由崔君肃递上了一份表:“圣人,最近朝野有些议论,在定氏族志之时,都认为应该首先先确定五大族,以顺天意。”

    五大族?

    李世民初听这话以为五姓难道要内乱,当下不是五姓七族加皇家,八大族吗?

    拿到表一看,李世民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唐承汉志,那么唐人一词代表的是大唐子民,唐属汉族为天下第一族,而后是唐属突厥族、唐属岭南僮族。接下来就空白了,然后换了一页却写了十多个族。

    比如,唐属黑水靺鞨族、唐属铁勒回纥族、唐属西突骑施族(西突厥泥孰一族)、唐属室韦族等等。

    再翻一页,上书唐属少数民族。

    扶桑族、新罗族、交人族等等……

    唐俭上前一步:“圣人,依最初的议事,大族以人口论,贡献论,学术论、技术论、功勋论等等。扶桑族人口巨大,仅两年时间就从五百五十万人提升到了六百七十万人,也就是说,仅两年就有一百二十万新生儿出生。五大族没有扶桑一族,此事恐怕会有异议。”

    崔君肃立即站出来反对:“怕什么,室韦一族与靺鞨一族都表示,族内多生多养,自七个月前室韦、靺鞨推行生育奖励律之后,现记录在案的已经有半数妇人有身孕。”

    唐俭笑着摇了摇头:“崔兄,室韦再努力生,他们总人数也就是七十多万人,怎么和拥有五百多万人的扶桑族去比。”

    李世民这时问道:“崔卿,朝野有何看法?”

    崔君肃重重一抱拳:“圣人,朝野都不希望扶桑入五大族。但眼下确实有难度,强行修改不利于扶桑族的规则会让引起乱子,而且规则是早就定下的,此事怕很困难,但臣心中不甘。”

第0938节 变革中的大唐() 
    别说崔君肃不甘心,就是人口基数最少的契丹都不甘心。

    因为契丹是属于融入民族,扶桑是属于被征服民族,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差距。

    可被征服这几个字却绝对不能说出来,那怕就是扶桑族自己心中都明白,也不能讲出来。眼下最让各族心中烦的就是,扶桑族人口基数实在太大了,若是把东西突厥铁勒等各族合为一族,人口肯定是汉族之后第二。

    眼下,事实上却是,扶桑族的人口是唐人第二多的民族。

    李世民淡然一笑:“此事朕在之前听柳驸马提及过,你们可以依柳驸马的思路再议一议。柳驸马说过,不能光比人口数,这个还有识字率、知史。所以五大族之事推迟几年再定,眼下除了三大族之外,其余备选,给每个族一个备选的机会。”

    房玄龄、崔君肃、唐俭瞬间就明白了。

    不仅仅是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更是听出来大唐皇帝的滑头,很显然李世民也不想让扶桑一族成为五大族之一,所以这才提出了识字率与知史。

    知史,就是要懂本民族的历史,以及中原大史。

    从上古、夏、商、周开始的历史。

    而且李世民还不承认这是自己的意见,只说是柳木的。毕竟身为皇帝不能明显的表现对某个民族的轻视,皇帝要一碗水端平的。

    大唐五大族的事情不是秘密,只是李世民没有留意罢了。

    早在七个月前就开始有各族有身份的人参与议事。

    扶桑族内部却有两种看法,有一种是想把自己的身份牌换成汉族,还有一种是希望提升扶桑族的民族地位。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也都在扶桑族内部划定了等级差。

    筑紫岛第一批识字,第一批桑民,第一批参加唐军的倭兵,这些才是第一序列的。相当于大唐的贵族等级之中的名门。

    特别是在许多扶桑族大桑林村又有了奴隶与桑役之后,这种分化就已经深入人心。

    李世民的头疼不在这块,无论怎么算五大族他都是皇帝。

    所以李世民问道:“两位爱卿,就朕提出的天下大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