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情报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是为了百姓能够拥有田地,减少钱荒给百姓造成的恐慌;是为了从民间多征召兵丁,增强防御和进攻力量;是为了加强公众教育,使更多有识之士有才之人能够被政府发现和自荐;是为了繁荣这江南之地。

    但是也只有战争,才能开拓更广袤的天地,也只有战争才能得到想要的和平。

    没有武力,空谈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你不犯人,也有人来犯你。

    南唐,虽然在七个政权中,算是有实力逐鹿中原的一个,但是毕竟只剩下这小小的江南之地。真正想要以南方之力抗衡中原赵匡胤,这点地方和兵力是万万不够的。

    纵观历史,千百年来的政权交替中,没有一个政权是从南方打败北方而完成统一的,凡是完成统一大业的都是从北往南打,但是李煜不相信这是一条定律!

    南方也完全有能力打到北方的。

    只要占据荆楚之地,免除后方祸乱,攻占扬州,屯兵于南阳、庐江、寿春等地,便是进可攻退可守之势,完全可以与强大的北方相抗衡!只要大将谨守城池,便是北方数十万大军也断断不能打到长江以南来。

    所以扬州很重要。想与赵匡胤形成南北相距之势,必须拿下扬州。

    但是目前,李煜不敢动扬州。

    历史上,赵匡胤完成统一,是对南唐形成的合围之势,即先打南唐周围的较小政权,逐一攻破之后才打势力较强的南唐。

    所以赵氏政权不能碰,起码现在不能碰,历史上后主是以软弱表现让老赵对他放松警惕的,软弱不适合对外进攻,却也让后主有了几年的无忧时光。

    南唐国都金陵,依山傍水,虎踞龙盘。长江对岸是广阔的平原,因而自南往北渡江易,自北往南渡江难,形势易守难攻。

    守住金陵,即可保据江南。所以李煜也是考虑到了金陵城的重要程度,是以事先任命了林仁肇为金陵尹,负责金陵防卫。

    长江中下游沿岸,最为繁荣昌盛的城市是扬州,但是扬州的繁荣是建立在商业发达的基础上,生命力脆弱。

    一旦战争来临,商路断绝,城市的活力也就随之褪色。

    唐末之时,杨行密围扬州城,城中人饿死大半,其后孙儒又焚城使得扬州再次遭难,所以如今的扬州远不如三国时期重要。

    但是俗话说的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扬州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了,如果以后为南唐所得,再疏通大运河,扬州繁华指日可待。

    所以,扬州在李煜心中的位置很重要。只是他现在不能也不敢动扬州。

    现在李煜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金陵是东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全国政局中有很重要的影响。三国时期,孙权就看中这一宝地,建石头城于此,孙吴并在此建都。

    而后又分别有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等在此建都经营,虽然以后的政权中也抑制金陵发展,但是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却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李煜倒是很庆幸自己拥有这么一座坚城。

    这是他的资本。

    (本章完)

第16章 筹备水军龙翔() 
“假道荆南这一历史事件决不能再度发生。如若不然,赵氏政权便将势力伸展到了南唐左近,威胁南唐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老赵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湖南,吴越再趁势望风而降的话,南唐就又如历史一般陷入包围之中。这样的历史绝对不能重现。所以一定不能让宋军占领南平。”

    李煜独自躺在书房之中的龙塌上,脑海之中飞速的考虑着。

    要想攻占扬州,与北方赵匡胤的宋军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必须在南方先发展壮大自己的基础之上。

    而要发展要壮大,就必须吞掉周围的小政权!因为这些政权中,没有一个是可以用来结交的。

    幸好,他们也只是想要保存自己而已,没有什么强烈的争霸之心,否则想灭掉南方的这些小政权也是不易,何况还有个与南唐有大仇且力量相差无几的吴越在旁。

    如果战争,第一个当从留从效下手。

    他霸占的泉南二州本就属于南唐,对其下手,不会引起赵宋的戒备,相反,赵宋会乐于见到窝里斗。

    然后呢,当鲸吞南平,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吃掉湖南,不能多给赵宋思考南方局势的时间。

    防止赵宋对南唐进攻才是最最重要的。现在的实力,尚不足以与北方抗衡。

    而,北方赵匡胤也要先统一了北方再说。

    “倒是还有着一些时间。”李煜忽然坐起,望着窗外的天空征然。

    若战,军队至先。

    乱世,强硬的军队是开拓天下的利器;治世,强硬的军队是维护天下太平的厚盾。

    没有军队,就算是在超和平的年代,也会起风波,生****。

    没有军队,国家只能灭亡。

    历史上那么多的政权,每个都拥有强大的军队,也在所难免的要亡国,又何况没有军队呢?

    “看来,需要从军队抓起啊!”李煜深知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日中,李煜命欧阳狼暗地里又是处决了几个类似皇甫继勋在改革期间捣乱的官员。

    这些官员的死亡,也是对文武百官敲了一个警钟,使得人人警醒,那些罪不至死的官员暂时没有遭到惩处,他们惶恐的同时也不敢在为非作歹。

    本来李煜还怕这样急速的清理朝政,会引起****,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南唐虽然一度没落,但是官员大多都还是忠心的,因为他们毕竟大多都是南方人,生生世世根植在南方的土地上。所以尽管有点动荡,在欧阳狼和林仁肇的协作下,一些的动荡立即便被压灭,这些人的家产也同皇甫继勋府邸一般被没收处置。

    李煜雷厉风行的改革手段在民间迅速流传,遍及南唐各地,这也使韩熙载和李平的改革行动变得相对简单,加速了新法的施行。

    那些本还打算拒不接受新法的士族就算势力大,实力大,但是又怎么能敌得过军队?

    而其中一些人自然也要与那过皇甫继勋比较,试问自己的势力是否强过皇甫继勋?因为连皇甫继勋都免不了一死,他们又怎么敢顽固抵抗?

    当然,这也有隋唐的功劳,士族在几百年前那是根深蒂固,牵连甚广,但是经过隋唐的整顿打击,士族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庶族渐渐也能参与到中央政权,这就更让士族力量大大降低,总之,这数百年间,士族的力量处在打压中,类似于三国时期的刘表手下的两大士族那样的根本没有。

    所以,这也是李煜雷厉风行手段凑效的原因之一。

    何况,南唐朝中,有文臣像廖居素这样名垂史册的三朝老臣,为人刚正不阿。有武将如何敬洙这样的老将,赤胆忠心。这也是南唐朝政稳定的原因所在。

    “传朱令斌明日辰时来书房见我!”坐在周后对面的李煜对侍从命令道,“你们也都退下吧。”

    侍女侍从恭谨的退出后,房里只剩下李煜跟娥皇二人。

    午膳时间,李煜不喜欢吃着被人看,也不习惯侍女们连吃都来服侍,所以用膳的时候都让侍女侍从退下,只剩下他们二人。

    尽管有时候娥皇也带着她跟后主的孩子过来吃饭,但是李煜还是较为喜欢二人这般用膳。

    对于这一点,娥皇似是也有所察觉,是以她也仅仅带过那一次孩子。

    李煜心里知道,娥皇极其关心她的孩子。

    虽然,李煜也把仲寓、仲宣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可是他毕竟不是当初的那个后主…

    史料记载,后主与娥皇的小儿子仲宣,聪明伶俐,机智过人,三岁便能吟诗。

    尽管如今仲宣刚刚一岁多,但是李煜也能看出仲宣的超凡之处。也难怪于后主与娥皇都对其溺爱有加,只是天不作美,仲宣三岁夭折,继而让病重的娥皇雪上加霜,也与世长辞。

    虽然大多史料说仲宣乃是因病去世,但是李煜知道仲宣的身体健康的很,是以也猜测他的死可能是人为作怪。

    “为了娥皇也不能让这小子出事啊!”李煜心里想着,“看来得暗中照看着此子。”

    次日,书房。

    “倒也是个猛将的料子啊!”李煜在书房之中接见了受命而来朱令斌。

    “史书说此人乃南唐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水军将才,倒是不虚啊!”李煜见到此人肩宽体阔,英武非常,一股磅礴之气扑面,不禁暗赞。

    朱令斌拜过之后,李煜便是直接开门见山道:“你可知道我为何传你来此。”

    近几日,李煜的所为,传遍国内,朱令斌当然也听说了,皇上剑杀刺客,一剑诛皇甫继勋,大张旗鼓变法改革,暗杀朝中奸臣…

    朱令斌等这一天其实也等了很久,他总算等到了,于是从容答道:“陛下励精图治,意在天下。”

    “靠,比我还直接啊!”李煜不禁暗叹,此人不但勇猛,而且聪明机智,当是智将啊!

    李煜不禁点头笑道:“我命你为护江中郎将,重组水军,名曰龙翔!尔当不负我望,勤练水军,如若北方来攻,当不让一兵一将渡过长江!如何!”

    (本章完)

第17章 展望天下第一水军() 
朱令斌不觉一震,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李煜,这个昔日不似君王的君王,如今竟有了一股真正的王者威势。

    一时之间竟让朱令斌都是有些目眩神迷。

    朱令斌感觉自己用武的时候到了,这是作为武将的他期待许久的。他甚至是都已经感觉到体内的热血在沸腾,竟是毫不犹豫的应道:“只要末将尚在,那赵宋敢用兵,必让他有来无回!”

    “放心大胆的去整兵,操练!”李煜拿出特意命人特制的令牌递给朱令斌,继续道,“持此令命左近大小官员听命于你,秘密布置江边防守,如若有人不从,或是不称职者,尽可先斩后奏!我不要无能之人。”

    李煜在书房中踱步两圈,忽然停步郑重的看着朱令斌道:“让这支龙翔军成为天下第一的水军!有没有信心!”

    朱令斌看着李煜坚定又充满信任的眼睛,豪情道:“定如陛下所愿!”

    “好!”李煜大喝一声,倒有着一丝的霸气外露。

    朱令斌直到走出皇宫,心中的热血激情仍没有丝毫退减,他握着手中那块金牌,就彷佛握着一支天下第一的军队一样,心情无比的复杂激动。

    朱令斌刚走没多久,周宗便来到了李煜的书房。

    李煜看着这个朝中老臣,位高权重又是自己岳丈的人,心里也是无比的复杂,因为饶是他至今也看不透琢磨不透这个人。

    “陛下!”周宗正要行礼,李煜上前一把拦住,“岳丈勿要多礼。”

    点到即止,看重或者表现对一个人看重的时候,只需要在一点细节处表现即可,多了反而不美。

    对于李煜这忽然的举动,周宗也是心里一暖,只是面上却无丝毫表现。

    “禀陛下,臣嘱告属下遍访国内名匠,特召来铁匠一百八十人,木匠二百二十人,船匠九十三人,械匠一百零八人。”

    “好!”

    李煜听过数目之后,发现只有船匠未达到自己的预期数目之外,其他的都超过预期,尤其是木匠人数。

    “岳丈大人辛苦了!”

    “臣分属应当。”

    “先去好好安置他们,等下带我去见见他们。”李煜道。

    周宗应声而去。

    待其走后,李煜方才坐下,而后韩熙载、徐铉、萧俨、潘佑则是一起到来。

    “见过陛下!”四人一起行礼。

    “免礼!坐!”李煜等的就是这四人,“事情可办妥?”

    韩熙载道:“臣等已从军中挑选出精壮之人八百,并操兵三天。这些人本就是军中佼佼者,所以适应能力很强,虽然起初有点混乱但是很快就已步入正轨。”

    “好!”这是李煜今天第三次喊好。一切事情进展顺利,是有理由高兴的。

    “带我去见见他们。”

    欧阳狼一直都站在书房外,李煜出来之后,他基本寸步不离。

    到达校场,看到八百人的小军队正在八个校慰的带领下操练长矛,李煜笑了,欧阳狼也吃惊了。

    这八百人个个高大精壮,虽才成军三天,但是看那气势绝能配得上精兵二字。

    “怕是个个都能以一当三!不愧是军中选优的苗子。”李煜心中也是颇为吃惊。

    不管南唐的综合军队是不堪还是强悍,但是眼前的这八百人只要悉心调教,强加训练,绝对是一等一的强兵!

    李煜又怎能不笑?

    有什么比看见自己的兵强悍更开心呢?强兵就是直插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