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晁盖一听,更是怦然心动。

    要说晁盖这人,也不是特别痴迷当官,他还是喜欢过江湖富豪的日子。不过,这个年代,能够有机会进入体制内,当官掌权,又是那个有点本事的人所不想的?晁盖自然心动。

    吴用对付晁盖每次就是这两招:一招说明形势险恶,一招说明哪里有利可图,晁盖就只有听从了。这次也是如此,既然劫取生辰纲的事情已经败露,形势险恶,而跟随武松加入新禁军则有利可图,晁盖当然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何况,他是真心感激武松敢于得罪蔡京和梁中书,收留他和吴用一伙。

    晁盖答应加入新禁军,刘唐、公孙胜等自然没有不从。

    武松很是高兴。实在是晁盖一伙,确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吴用固然智谋多端,那公孙胜也是有大智慧的人,而且比吴用更懂得一些天文地理知识,对于今后新禁军行军打仗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前,武松想方设法征服芒砀山,要让那樊瑞归顺,很大程度山上就是看中了樊瑞能够预测天气,具备一定的气候地理知识。而这方面,公孙胜更可以做樊瑞的师父!

    在这个年代,拥有一个能够敏锐观察分析气候地理变化等因素的人,那对于行军打仗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所以,公孙胜这样的人才,更加不可多得,而现在武松很顺利地就获得了。

    那能不高兴吗?

    还有高兴的事,就是晁盖等人虽然爱财,却并不是财迷。既然劫取生辰纲的事情已经败露,而且现在又都和杨志一起,归顺到了武松的麾下,晁盖带头,把他们分得的那部分生辰纲财宝,也全都自觉地拿出来了。

    武松的处理方式是:从财宝中仍然拿出不菲的一部分,分给晁盖、吴用、刘唐、公孙胜等人,连杨志自己都分了一份,给他们作为安身之资。武松也要分一份给扈三娘,但扈三娘却觉得自己无功不受禄,没有接受。

    对于阮氏三兄弟和白胜分走的那部分财宝,武松也将如此处理。

    剩下的大部分财宝,武松言明,将来会作为新禁军的军资。归还给梁中书和蔡京?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晁盖等人自然大喜,更加安心跟随武松了。

    晁盖当即表示,要派人去把阮氏三兄弟和白胜都叫来,一起投奔武松麾下,加入新禁军。

    武松要晁盖赶快派人去找白胜。如果前世记忆不错,那么,正是这个白胜,因为好赌露出马脚,导致官府发现了晁盖一伙劫取生辰纲的线索。所以,必须赶快把白胜找回来。

    白胜这人的本事不大,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到了第一百零六位。不过,这个人其实会唱歌、会演戏,加入梁山后也南征北战,还是颇有用处的。因此,武松还是愿意也把他纳入新禁军,将来可以做个小将官。

    对于阮氏三兄弟,武松打算亲自上门去找。

    晁盖和吴用都说不必,只要吴用派人去喊一声,三兄弟必定会来。但是,武松坚持要去,因为那里靠近梁山泊水浒寨,武松正好借此机会去外围看看。

    当下,武松仍然要晁盖把剩下的金银财宝都好好藏了,等夺回新禁军后再来取作军资。然后,就率领众人,往阮氏三兄弟所住的石碣村而来。

    他们坐两条小船,往石碣村进发。前方渐渐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水港纵横,宛如迷宫。远方,梁山隐隐在望,果然十分雄伟险要。

    武松兴致不错,一边望着梁山,一边毫不掩饰地向晁盖、吴用、公孙胜和扈三娘等人说起自己的打算:夺回新禁军后,就要荡平梁山泊。不过,他不会放弃梁山泊,而是要以防止盗匪复发为由,把梁山泊和芒砀山一样,派人驻守,作为为新禁军训练和积蓄军队的根据地。

    “将来,这个梁山暂时就由晁盖晁天王驻守!”

    晁盖闻言大喜。他本来就感激武松敢于得罪蔡京、梁中书等权奸而把他纳入新禁军,现在,武松又如此信任他,自然更让他对武松感恩戴德,算是彻底信服了。

    众人正在讨论将来要如何剿灭梁山王伦一伙土匪,占领梁山,突然,那船剧烈地颠簸起来,就要侧翻。

    晁盖、杨志、刘唐、扈三娘等人皆不是很熟悉水性,顿时吃惊。吴用和公孙胜两人却似乎已经料到是怎么回事,并不慌乱。

    吴用正待要出声说话,却见武松已经纵身一跃,跳入水中,沉入水下。

    很快,那船就重新稳定下来。

    然后,水面上一阵波滚浪涌,仿佛有巨大的鳄鱼在水面下搏斗。好一阵,却不见有人冒出来。

    足足过去了一刻时光,只见前方水面上突然冒出一个人头来,显然是在水底憋得太久,终于憋不住了,大口大口地想要换气,但还没来得及呼吸新鲜空气,便又被后方冒出来的人轻轻把头按进水里。

    那后方冒出来的人,自然就是武松。

    武松把那人的头按进水里,那人一番挣扎,终于在水下作出认输投降的姿势。武松略微放松一下,让他把头露出水面,那人连忙一边大口换气,一边大喊道:“好汉!我服了,服了!”

    吴用和晁盖等人一见那人,也立即喊道:“小七!你真是大胆,怎么敢冒犯武将军!”

    原来,这个试图在水下把船搞翻、却被武松制服的人,正是阮氏三兄弟中的阮小七。

    阮小七远远地看到武松等人乘船而来。他见船上不但有晁盖、吴用等人,还有杨志在内,又不认识武松,只道是劫取生辰纲事情败露,晁盖等人被杨志抓获,领路前来抓他们三兄弟了。

    所以,便潜入水下,想要先把船弄翻、把杨志和武松制服再说。

    却不料,在水下,他逢到了生平最强的对手,居然彻底被制服。

    毕竟,武松和扈三娘被困天坑,为了寻找出路,经常下阴河中探寻,加上有《达摩心经》作为底子。

    阮氏三兄弟的水下功夫,自然不用怀疑。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水军将领。但是,现在的武松,在水下功夫方面其实也已经可以碾压他们!

第三百七十八章 再联师师() 
在阮氏三兄弟中,阮小七年龄最小,也最调皮,同时也最直率,最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反抗精神,号称“活阎罗”。

    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能够在水下功夫上让他吃大亏。甚至他的两个哥哥,在水下功夫方面其实也不如他。

    而现在,武松却让他彻底被制服。待吴用说明情况,阮小七更是又惊又喜,对武松更加是心服口服了。

    他带着武松一行在芦苇荡中穿行,先后找到“立地太岁”阮小二和“短命二郎阮小五。这两人,都在家中。实际上,阮氏三兄弟都是身怀本事而不安分的角色,平时也喜欢赌博、喝酒,但这回劫取了生辰纲,三兄弟都分得不少财帛,为了防止泄露,却反而变得安分起来,老老实实呆在家中,阮小七都装出安心打渔的样子不去赌博了,可见这三兄弟不仅有本事,而且能克制。

    这让武松感到很喜欢,暗中又点了点头。他本来就对阮氏三兄弟印象不错,现在更加觉得,这三兄弟将来也可以在新禁军中担当大任。

    武松是晁盖和吴用、公孙胜、刘唐等陪同而来,连阮小七都已经心服口服,阮小二、阮小五自然没有不服之理。三兄弟就此也都决定投靠武松。

    阮小五和阮小七还舍不得把之前分得的财物都交出来,但晁盖说明情况,吴用更是道:“各位兄弟,我们承蒙宋江哥哥举荐、武松将军这么看得起,今后跟随武将军,还怕不能当官发财、光宗耀祖么?这点钱,值得什么!”这样一说,三兄弟也就把之前分到的财物都拿出来,交还给杨志,杨志按照武松定下的规矩,仍然分给他们一笔不小的安家费,剩下的,便集中起来,将来作为新禁军的军费。

    阮氏三兄弟投靠后,武松本来想就近冒一次险。

    那就是,去梁山泊看看。

    这里离梁山泊已经很近。武松身边现在有扈三娘和晁盖、吴用、公孙胜、杨志、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人,可以说个个都本事不凡,要智谋有智谋,要武艺有武艺,更何况现在的武松也今非昔比,已经是一流高手。

    真要去梁山泊看看,虽说是冒险,但也不会是太危险,哪怕那梁山王伦再厉害,现在的兵马再多,武松他们要全身而退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看看梁山泊,一来是前世就久仰此地大名,二来也是就近刺探一下情况。毕竟,武松是迟早要率新禁军回来,剿灭梁山土匪,占领这方宝地的。

    不过,武松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小冒险。

    因为,此时的他,其实特别想念潘金莲。终于有了潘金莲的消息,而且知道潘金莲就在到处找自己,他当然也想早点见到潘金莲。

    除了挂念潘金莲,武松当然也想着新禁军现在的情况,毕竟,那是他的军队,军队中还有梁红玉、张真娘等人。他不想节外生枝,还是打算早点夺回新禁军,然后利用新禁军众多的斥候兵丁,顺利找到潘金莲。

    。

    从石碣村出来,那白胜也已经被找回来了。白胜本事低微,虽然很舍不得那些到手的财物,不过,晁盖等人既然已经投奔了武松,他自然没有再抵制的余地,也只有把财务交出来,投靠了武松。

    晁盖一伙,原本未来都会是梁山土匪的重要骨干力量。但现在,武松提前把他们都招揽到麾下,避免他们被逼上梁山为匪,既壮大了新禁军,也削弱了梁山。这样,剿灭梁山土匪自然就更加有把握。

    交待晁盖庄上留守的庄丁和石碣村的一些信得过的邻居,若是“天仙女侠”、也就是潘金莲找来,就告诉她武松一行已经去找新禁军。潘金莲自然可以循着线索,一路找来。

    武松一行,便往芒砀山方向出发,去夺回被陆谦窃据霸占的新禁军。

    出发之前,武松做了两个部署。

    首先,他对“入云龙”公孙胜道:“公孙先生,你可听说过李师师的大名?”问出口,武松就觉得可能有些不妥当。毕竟,公孙胜算是个出家人,怎么可能知道李师师?

    不料,公孙胜点头道:“那女子号称大宋第一名妓,也有人说是大宋的妖孽,把当今的天子迷得不理朝政。将军问这等女子作甚?”

    晁盖等人也都很好奇地看着武松,有些人眼中的神情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揶揄的意味,显然是认为武松原来很好色。

    武松也不跟他们详尽解释,只是平淡如常地道:“这师师姑娘,其实是我的好朋友。我能不能顺利夺回新禁军,还得她从旁协助。我想麻烦公孙先生去汴京一趟,拜访一下李师师姑娘,我这里写一封信给她!”

    然后,武松就在晁盖家中,写下一封信,交给公孙胜。公孙胜见武松说得严肃,暗道自己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会了武松。同时又暗暗感动,觉得武松招揽自己等人进入新禁军,却就如此信任,自己投靠对了人。

    不再多说,公孙胜收好信,立即出发了。

    然后,武松又叫过阮小二和白胜,道:“另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两位兄弟也跑一趟。请你们先走一步,提前去芒砀山山寨,找到我那结义的好兄弟鲁智深,要他这段日子,尽量不和陆谦那厮派去的人硬拼,而是要作出丢弃山寨逃走的样子。待我们找到新禁军时,他就率领芒砀山的人准备突围而走!”

    这件事,之所以派阮小二去传递信息,是因为阮小七熟悉这一带山路水路,水陆两道都能去,而且相对而言,阮小二为人比较精心沉稳。至于派白胜一道,则是因为白胜虽然没有别的本事,但还算能说会道,手脚伶俐,可以给阮小二打个下手。

    阮小二和白胜也感受到了武松这人的豪爽,可以说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一旦决定招揽他们,就信任他们委以重任。他们当即去了。

    武松在作出这两个部署的时候,并没有征求吴用的意见,和吴用商量。但吴用却暗暗点头,心道:这武将军果然是文武双全,这等好智谋好韬略,看来,我吴用也只有甘拜下风了。

    吴用自然不知道,武松已经学过《司徒遗书》,不再是前世书中所写的那个虽然有打虎神勇、但性格过于刚直缺乏韬略智谋的武松了。

    吴用却还是那个吴用,虽然为人自私狠心了点,但还是不乏智谋,是“有用”的。武松暂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却并不意味着会放弃这个高级参谋人才。毕竟,武松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自己虽然已经练习《司徒遗书》,却并不会因此就忽视高级参谋人才的重要作用,不会真的什么都不向别人问计。

    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