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她是早就有了逃走的心。她做出想去张家堡的样子,又一个劲儿地劝王婶多喝茶,就是想利用王婶多喝了茶要上茅厕的机会。她和王婶在一起相处了这么久,自然知道王婶作为一个妇女,年纪大了,不能憋尿。

    听了王婶的招供,二管家也面如土色。说起来,这还是他太过大意。原以为潘金莲不过是个弱女子,早就答应去张家堡,自己又马上就会带人来接,由王婶看着她也就行了,谁知道她居然如此机灵,轻易地就逃走了。

    屋顶上,武松也很惊奇,潘金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逃去哪里。

    同时,他也再次刷新了潘金莲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

    在穿越前,因为《水浒传》的缘故,潘金莲在世人眼里,从来就是恶毒荡妇的代名词。要说声名狼藉,中国历史上和社会上没有超过潘金莲的了。

    不过,武松那时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总觉得按照《水浒传》中所写,潘金莲原来是张大户家的使女,因为不愿被张大户蹂躏,这才被逼嫁给自己根本不爱的武大郎,所以也有很不幸很可怜的地方。

    但是,武松也承认,潘金莲勾搭西门庆,毒杀亲夫,无论如何也都是个恶毒浪荡妇人。

    穿越后,碰巧地遇到了潘金莲,武松才发现,原来潘金莲的美丽,远胜过《水浒传》中的描写,而在没有落入张大户魔爪之前的潘金莲,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孝顺、朴实的好女孩!

    现在看来,这个好女孩,还有顽强、果敢的一面。她当初为了给父亲治病而答应去张家堡,但父亲一死,她就敢于设计逃跑,显得顽强、果敢。

    想想也是。《水浒传》的潘金莲,不也是敢说敢做吗?只是,那时的她已经性格扭曲,把敢说敢做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但潘金莲的性格,却无疑确实有顽强、果敢的一面。

    武松一面想着潘金莲的样子,关心她究竟去了哪里,能否真的逃得掉,一边继续关注着院落里的情形。

    只见那二管家听了王婶的招供,气不打一处来,又是一顿猛踢,直踢得老婆子在地上滚来滚去,叫起撞天价疼。

    武松看到这个女恶奴,就想起了前世《水浒传》中所些的那个恶毒奸巧的王婆,因此见她被二管家惩治,也不怎么特别同情。

    二管家对王婆出了一口气,略微冷静了一些。想了想,又喝问道:“你且说说,黄主簿今天有没有来过?”

    王婶一边吐着口里的血沫子,一边含含糊糊地回答:“没。。。。。。没有!”

    这就排除了潘金莲是被黄历暗中夺走的嫌疑。二管家又喝问:“那个姓武的小子来过没有?”

    武松一听,便知道二管家这说的是自己。只听王婶答道:“没。。。。。没有,他这。。。。。。这几天都没有来过!”

    二管家显然怀疑有可能又是武松偷偷带走了潘金莲。此时不容耽搁。作为张家堡的二管家,他毕竟是个厉害角色,情急关头并没有乱了方寸,接下来立即喝令跟自己来的张家奴才们,赶快分头去找,把整个清河县翻过来也要找到潘金莲。

    他很清楚,如果不找到潘金莲,张大户会剥了他的皮。

    张家奴才们分头去行动了。二管家带着那个忘恩负义之徒,又把潘家父女住过的这个小院落前前后后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不了什么线索,只好押着王婶,要她带着他们,亲自去潘金莲有可能去的地方找。

    武松想了想,打算悄悄跟着二管家等人。他也很想知道,潘金莲究竟去了哪里。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己对潘金莲的安危很是担心。

    毕竟,此时的潘金莲,是一个善良、孝顺、淳朴的好女孩。

    二管家等人离开了小院落,往无名小巷外边走去。武松正要悄悄跟上,但,突然发现,有一条黑影从小院落中过去潘金莲住的那间小房子里,飞掠而出。

    那黑影身轻如燕,飞上屋顶,便向与二管家相反的方向而去。

    武松看得真切,那是个蒙面人。而从那人的身形来看,几乎可以确定,他就是当日抢夺藏宝图的第二个蒙面人,也就是暗杀胡勤的凶手、潜伏在清河县衙门里的童贯密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家伙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也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他也在找潘金莲?

    不管怎么说,武松当然绝不会放过他。

    然而,武松此时刚刚突破《达摩心经》的吐纳之术,身手较之常人,自然已经超过很多,但论到轻功等,则还浅薄得很,根本不可能与高手相比。

    他没有办法像那个蒙面人一样,在屋顶上飞檐走壁如履平地,只能跳到地上,朝着蒙面人飞去的方向,穿街走巷地去追。

    如此一来,蒙面人很快就把他甩出了很远。照这样的情形,他最终必然会追赶不上。

    但武松不愿意放弃。毕竟,这个蒙面人,是他已经追查了很久的。况且,现在,这个蒙面人还很有可能和失踪的潘金莲有关。

    武松拼命追赶,眼看蒙面人就要失去踪影。也是凑巧,此时恰好有人牵着一匹马,从街头走过。那人愁眉苦脸,逢人便问:“要马么?便宜卖了!”

    看来,这是个最近经济上遇到了麻烦、只能把自己的马儿卖了的人。看到武松在飞跑,这人连忙上前拦住,问道:“差爷,要马么?”

    他的本意,是看到武松这么辛苦地奔跑,想劝武松不如买下自己的马。然而,在武松眼里,这却真是送上跟前来的便利,来得太及时了。他一把抢过缰绳,飞身上马。

    武松其实不怎么会骑马。穿越前,他根本就没有骑过马。这一世的武松,出身贫寒,也很少有机会骑马。

    然而,此时,他跃上马背,“驾”地一声,居然把马儿骑得飞跑。这是因为,此时的他急着追赶蒙面人,心无旁骛,特别勇敢。他不知不觉地模仿起了穿越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骑马动作,加上本身身手敏捷,居然无师自通,把马儿骑得飞快。

    这就好比一个从来没有骑过自行车的人,如果足够勇敢,也懂得车辆行使的原理,那就很容易会骑车。

    有了马,武松的速度便快多了。他打马飞驰,朝着蒙面人去的方向急追。那卖马人没有料到,武松会骑着马就跑,根本就不谈价钱的事,急忙撒开两腿追来,却哪里还能追得上。

第八十六章 一片荒冢() 
武松虽然骑马,但走街串巷,比起那蒙面人在屋顶上飞掠自如,还是要慢得多。

    他实在想象不到,小小的清河县衙门里,究竟还有谁,如此深藏不露,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却具备如此高深的轻身功夫。

    眼看那蒙面人如履平地,已经掠出清河县城墙,武松就要追丢。就在这时,却见那蒙面人居然在城墙之上,略微停顿了一下。

    利用这点停顿的时间,武松赶马追近。然而,蒙面人又像一只怪鸟,再次飞身而起,向城外掠去。

    追了这么久,武松哪里肯再放弃,打马冲出城门,继续向蒙面人前去的方向直追。这时候,那蒙面人似乎是因为已经脱离了清河县城,速度突然放慢了下来。他在田间树林里穿越如风,武松打马紧赶,还是能够跟上。

    武松突然心生警觉:蒙面人这并不是摆脱不了他的追赶,而是已经察觉到他在追赶,故意放慢速度,等他追上来。

    依武松现在的武功,《达摩心经》才刚刚突破吐纳之术,无论如何,都不是这个蒙面人的对手。

    如果追上去,蒙面人对他下手,武松只有挨打的份。

    但是,武松又怎么肯放弃对这个蒙面人的追踪?难道眼睁睁地看他离开不成?不要说胡勤被杀一案还有疑窦未解,现在看来,这个蒙面人居然也出现在潘金莲的住处,似乎与潘金莲突然不见了有某种联系,武松就更不能随意放他走了。

    这个蒙面人明显就是童贯埋伏在清河县的密探。这个大奸臣如此处心积虑在小小的清河县埋伏密探,究竟有什么图谋?武松也很想知道,必要时肯定会对大奸臣的图谋加以破坏。还有,那张藏宝图很可能就在这个蒙面人手中,武松也不愿意让《司徒遗书》落入大奸臣童贯之手。

    所有这些原因,都使得武松绝对不能轻易放弃揭穿这个蒙面人真相的机会。

    于是,他一方面继续追赶,一方面也适当地压了压马的速度,与蒙面人始终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蒙面人轻功再好,武功再高,也总有力竭的时候。武松骑着马,看谁耗得过谁!

    那蒙面人心思缜密,很快便看出了武松的心思,既因为打不过他而不愿立即靠近,又不愿意放弃对他的追赶,摆出了和他耗下去的姿态。

    蒙面人看起来并不愿意和武松这样继续纠缠。他仰头看了看天色,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突然一抖脚,又加快了速度,向一片小山坡后飞掠而去。

    这一次的速度,比起之前任何时候都快,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小山坡后,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摆脱武松。

    武松一惊,连忙双腿一夹,策马加速追过去。

    冲过小山坡,眼前便是一片坟冢。数以百计的坟冢在荒草杂木间摆得满满的。原来,这是一片城郊坟地。

    众多的坟冢之中,还有一座新坟,土还是崭新的。武松立即想到,这很有可能就是潘裁缝刚刚下葬的坟墓。

    蒙面人为何来到这里?难道,这与刚刚不见了人的潘金莲有关?

    然而,此时,蒙面人已经不见了踪影,仿佛是一进入这个坟地便消失了。作为穿越者,武松前世虽然处于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但内心对于神秘的东西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的。此时突然闯入这片坟地之中,神秘的蒙面人又突然失去踪影,饶是他艺高人胆大,血气方刚,不怕鬼邪,但也还是不免更加心生警惕。

    就在这时,他听到山坡下传来说话声。策马过去一看,却是几个张家堡的奴才们。

    他们显然是受二管家之命,前来寻找突然不见了的潘金莲。考虑到潘金莲有可能是舍不得父亲,独自回到父亲的新坟这边来拜祭,所以,这几个奴才们赶过来看看。

    “这潘家小娘子,我有幸见过一面。啧啧啧,那不要说是清河县,就是全天下,只怕也是数一流的大美人儿!”

    “哟!可不是嘛。她那眼睛儿,随便向你看一眼,只要看一眼,你他娘的就感到全身骨头都快化了!”

    “你个急色鬼,难道还敢打她的主意不成?”

    “打她的主意自然是不敢的,不过,心里想想还不成么?你敢说你晚上没有梦见抱着她睡觉?”

    “抱着潘金莲睡觉?啊哈哈,那真是死也开心哪!”

    “你他娘的就做梦去吧!小心春梦变恶梦,要是大户知道你小子敢对他的女人不敬,看他不剥了你的皮!”

    “哎呀呀呀,别别别,我怕!咱们今天说的这些话,千万别传到大户耳朵里。否则,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死字!”

    “大家嘴巴紧些,莫再污言秽语。要我说,这回大户也真是被这潘金莲小娘子的美色给迷住了,从来没见过他肯为一个女人,公然与夫人翻脸!”

    “不错。大户对这潘家小娘子,那是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还是赶紧仔细地去找人为好。找不到潘家小娘子,二管家只怕惨了,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正是。赶快回去报告二管家,坟地这边不见人,再到别处找去!”

    这三四个张家堡的奴才,一边说,一边往清河县城方向回走了。

    从他们的对话里,武松知道,他们确实是到坟地这边来找潘金莲的,看来是没有找到。那么,潘金莲究竟是去了哪里呢?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吧?

    武松此时心里挂念在潘金莲,又在追踪那个蒙面人,因此没有去惊动这几个张家堡的奴才。奴才们也匆匆忙忙往回赶,并没有发现在他们身后的武松,很快就去得远了。

    武松跳下马,来到那座新坟前,果然见坟前新竖的墓碑上,刻着死者的名讳姓潘,立碑人还有孝女潘金莲字样。这是潘裁缝的新坟无疑。

    潘裁缝生前,虽然担心武松对自己的女儿有所企图,对武松存在着严重的误解,但他毕竟是潘金莲的父亲。如果按照穿越前《水浒传》中的记载,潘金莲是武松的亲嫂子,那么,这潘裁缝也算得上是武松的长辈亲戚。

    何况,潘裁缝这一生确实也很可怜。死者为大,武松按照礼节,在潘裁缝的坟墓前端端正正地行了礼,以示敬重。然后,便要继续去追踪那个蒙面人。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背后情况不对。普通人或许无法察觉,但武松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