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祚下看台时,看到河湾子屯和冬云村附近点起了无数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喝酒吃肉,载歌载舞,热闹无比。

    其中不少都是相互不认识的人,因为比赛而结识,满人汉人搂在一切,蒙人汉人同饮一壶酒的比比皆是。

    鄂伦春人从林子里打来野味,朝鲜人帮忙剥皮取肉,洋人忙着抱柴生火,虽然言语不通,互相比划这也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夕阳逐渐落山,大雪岭子的阴影笼罩大地,风更大了,周围变的愈加严寒。

    唯独天地间的一处处篝火闪烁着暖暖的黄光。

    看着这一幕,周家麟道“若非亲眼所见,我是绝难相信,满汉蒙朝还有其他各个民族有端坐一起,其乐融融的一天的。”

    “也许,这便是王爷的用意吧,冰场之上激烈拼搏,确能让人生出些独特情感,淡化仇恨。”他身边的张廷玉感慨道。

    周家麟苦笑“说来,我当初还极力反对此事,现在想想真是鼠目寸光,惭愧的紧。”

    张廷玉笑道“周大人言重了。”说着,拱手道“既然冬运会事情已了了,下官就先回龙江县了。”

    周家麟拱手道“说来,府衙里应又有不少公文了,我就不送张县丞了,再会。”

第五百零八章 弹劾() 
此次回京,胤祚做了万全准备,随行的车马、侍卫无数,还特意将二丫请来随行。

    因胤祚的主张,关外各处修路,一路上道路平坦,都十分好走。

    倒是进了关内,更加难行了些,官道两旁看着也比齐齐哈尔萧索,行人百姓穿的也比齐齐哈尔破烂些。

    康熙上谕是一道急诏,自然是要胤祚在新年之前赶回,奈何车队太长,赶路不快,只能起早贪黑的打着火把赶路。

    一路顶风冒雪,好不容易才在年前三天赶到京城。

    胤祚车队自京城安定门而入。

    京城九门各有各的讲究,大军出征,要走正北德胜门,取旗开得胜之意。

    而武官回京往往走安定门,取战事已毕,天下安定之意。

    入城时正是正午,天空阴云低垂,没半点阳光,如若傍晚,凛冽朔风夹着大雪在城内外肆虐,寒意逼人。

    尽管新年将至,京城街上还是行人稀少,路边的摊位商铺也是寥寥。

    仅有的行人也衣服抓的紧紧地,快步跑回家里。

    街面上,几株梧桐叶子已经掉光,徒留横斜的直插,突兀的伸向天空,不时在朔风中折下一两根枝杈,落在地上个,无人打扫。

    一入京城,一股沉闷肃杀之感,顿扑面而来。

    ……

    紫禁城,乾清宫。

    康熙坐在矮榻上,暖阁内四处燃着炭火,将暖阁烘的温暖无比,他手中捧着一卷《周易》,正看得入神,不时拿一块马蹄糕放入口中。

    房内点着龙涎香,清新怡人,宫女太监们各司其职,小心事奉,唯有墙上一个镀金挂钟,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随着挂钟的时针指向二,挂钟发出“咚咚咚……”的报时响声。

    康熙放下书,揉了揉眉心,正准备躺下小憩片刻,门外弓着身子走进来个小太监道“皇上,都察院右都御史郭秀,都察院副都御使赵子凯,都察院副都御使钱静求见。”

    康熙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沉声道“宣。”

    “嗻。”小太监退下。

    康熙坐正了身子。

    片刻,三个文官进来,跪在康熙面前行礼。

    康熙让他们起身,然后问道“爱卿今日见朕,所为何事?”

    郭秀从袖子中摸出本奏折,双手递到身前“臣与赵大人、钱大人联名有本上奏。”

    太监接过奏折,递给康熙,康熙接过,打眼一看,奏折面上写着“参皇子疏”。

    康熙一乐“民间皆称你郭秀为‘郭三本’,今日看来,恐怕离‘郭四本’不远了吧。”

    郭秀顿时跪下“臣不敢,臣惶恐。”

    康熙挥挥手“起来吧。”

    郭秀是康熙朝的一个著名言官,最为人称道的事情,就是三本奏疏,参倒了康熙朝的三大名臣——靳辅、纳兰明珠、高士奇。

    纳兰明珠自不用多说,靳辅是康熙朝的河道总督,在治理黄河之事上立过大功,要不是被郭秀参倒了,治永定河就没于成龙什么事了。

    高士奇是康熙皇帝的老师,不仅为人极为博学,还极受康熙皇帝器重,就在最为煊赫之时,被郭秀一本奏疏送回老家赋闲养老,康熙想为老师开口求情都做不到。

    这三件事后,民间朝堂上,就有了‘郭三本’的名号,令人敬而远之。

    康熙翻开奏疏,越看眉头皱的越紧,最后干脆将奏疏放下道“一派胡言。”

    郭秀面不改色,淡淡道“臣每一句每一字,都有真凭实据,绝非杜撰编造,望皇上明察。”

    副都御使钱静开口道“皇上,六阿哥在齐齐哈尔已有五年余,确将一地治理上佳,但我朝多有调任传统,六阿哥也该调离齐齐哈尔了。”

    赵子凯道“皇上,六阿哥任居齐齐哈尔之时,专横跋扈,懈怠政务,拥兵自重又破坏祖制,理应革职回京。”

    康熙面色犹豫。

    郭秀道“皇上,六阿哥初任此职时还算勤勉,但到了现在已是疏漏百出了,从李朝回去之后,六阿哥便将政务统由下官处置,自己整日游山玩水,齐齐哈尔一地民政军政也未见进步。就在月初,六阿哥还办了一场盛会,邀请上万人共同玩乐,靡费甚巨,开奢侈之风,长此以往,不加惩戒,恐酿祸端。”

    康熙面色不愉。

    郭秀继续道“皇上,微臣折子中所列六皇子六项罪状,条条属实,皆为都察院仔细查证之后结果,确无污蔑构陷,望皇上明察。”

    康熙不语,暖阁内气氛极压抑,墙上挂钟的哒哒声,分外刺耳。

    这时,暖阁外,小太监进来“皇上,六阿哥求见。”

    康熙道“叫他进来。”

    御史们对视一眼,郭秀拱手道“那臣等告退。”

    “且慢。”康熙道,“既然胤祚来了,就看看他怎么说,你们三个也一旁听听。”

    片刻,胤祚走进暖阁,跪在康熙面前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笑道“你回来的倒快。”

    “儿臣接到皇阿玛上谕,不敢耽搁,连忙收拾行装,昼夜不停,赶来京城,势要为皇阿玛守岁,以全孝道。”这几句马屁,胤祚来的路上就练了五六遍,此时说出来,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康熙板着脸道“先别急着说这些,这个折子你看看吧,看完告诉朕,你怎么想的。”说着就将那个“参皇子疏”扔到胤祚面前。

    胤祚一看封面的四个大字,心里就一沉,再联想到一旁站着的三个御史,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

    打开折子,郭秀的印刷体一般的小楷映入眼帘,上来开篇便是“臣都御史郭秀,查皇六子胤祚六罪……”毫不拖泥带水。

    接下来就列举了胤祚的六条罪状。

    一,编练私军,意图不轨。这一条直指齐齐哈尔新军,自从李朝大胜之后,只有六千人的齐齐哈尔新军也越发的显眼了起来。

    二、鼓励商贾,本末倒置。这一条下,不仅有胤祚鼓励商贾的罪状,还有摒弃八旗,编练新军,设立无数小吏、同知,给洋人主事官职等等,统一算做了有违祖制。

    三、有碍风水,伤及龙脉。后面理由无非是胤祚在关外开挖煤矿,伤及大青龙兴之地云云,一堆迷信言论。

    四、欺凌属国,有违祖训。胤祚在李朝杀的人和做的事情也被郭秀挖了出来,大肆宣扬,胤祚在李朝是如何嚣张跋扈,如何不将李朝世子和王妃放在眼中,又是如何为了一己私欲敛财,如何不顾李朝百姓生死,不顾大清颜面,等等。

    五、大兴土木,崇尚奢靡。除运动会是作证之外,连齐齐哈尔的三圈城墙也被当做了不爱惜民力的典范。

    六、专横跋扈,懈怠政务。这一条是说胤祚上班的缺勤率太高,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周家麟等几个下属完成的,实在是不够爱岗敬业,这不仅关系到工作成果,更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则性问题。

    奏折是老手写的,里面不仅言之凿凿,而且有理有据,举得例子丝毫不差,甚至连此次运动会用了多少银子都统计在案。

    “胤祚,你作何感想?”康熙威严的道。

    “儿臣以为。”胤祚笑着举起折子说,“这是一派胡言。”

    。

第五百零九章 射殿做靶() 
康熙楞了一下。

    三个御史惊的眼睛都要掉下来了,过了好久,郭秀才道“六阿哥,皇上面前,岂敢无理?”

    胤祚对康熙道“皇阿玛,并非儿臣无礼,只是实事求是罢了。”

    郭秀气的满脸通红,脖子和额头上的血管都凸了出来,胡子一抖一抖,指着胤祚道“好!既然六阿哥说这折子是一派胡言,那老臣敢问六阿哥,胡言在何处?这上面可有半句虚言?”

    康熙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道“胤祚,站起来回话吧。”

    “谢皇阿玛。”胤祚说完,站起身来。

    接着朝郭秀一拱手道“郭大人,此折在我看来,谬误有六处。”

    郭秀冷笑拱手道“哦?那老臣倒要请教六阿哥高见。”

    “第一,编练私军不假,却非意图不轨。”胤祚朗声道,“第二,鼓励商贾,并非本末倒置。第三,齐齐哈尔所为,不仅不有碍风水,反而于风水有利。第四,本王非但没有欺凌属国,还对属国颇多相助。第五,大兴土木,却非崇尚奢靡。第六,本王少去府衙不假,但却非懈怠政务。”

    “哼。强辩!”郭秀冷哼。

    胤祚道“敢问郭大人,齐齐哈尔新军共有几人?”

    “约六千余人,算上两千八旗,齐齐哈尔一地,有八千人。”副都御使钱静道。

    “黑龙江将军有多少兵马?吉林将军多少兵马?盛京将军多少兵马?”胤祚又问。

    “额……这个……”钱静回答不上。

    “东北三将军加起来,兵马共在十余,郭大人凭什么觉得六千新军能在三将军手下图谋不轨?六千人变相图谋不轨,郭大人便如此看清我关外八旗铁骑不成?”

    郭秀瞠目,以新军在朝鲜战场的表现来看,只要扩军一倍,未必没有于关外八旗一战之力,毕竟八旗日渐糜烂是不争事实,但却涉及朝廷脸面,无人敢提及,更何况郭秀是汉臣,面对这个问题就更为尴尬,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胤祚微微一笑,又道“齐齐哈尔鼓励商贾,但农产却也是关外最多,朔白酒远销直隶,便是例证,鼓励商贾的好处,待一会再详细分说。至于,鹤岗煤矿,我在开采之前,便请风水大师看过,鹤岗一地群山环绕,兼有林木苍苍,流水潺潺,五行有三,唯缺金火二相,煤矿开采,便补全金相,就地炼铁便补全火相,正是五行相合,大吉大利,不仅于风水无碍,反而有利润养龙脉。”

    郭秀怒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敢问这是何人所做的风水论断?怎可不讲周易,不辨阴阳,信口胡言?”

    “本王虽在李朝跋扈,却也让两行入朝,鼓励百姓种棉纺纱,还帮李朝扫清叛逆,加深了两国友谊,有利邦交,欺凌之语有失偏颇了。”胤祚不理郭秀,抬高声音道。

    “齐齐哈尔大兴土木,非但没有损耗民力,还使得齐齐哈尔各个方面获极大发展,有利民生。至于说本王怠政,更是无稽之谈,齐齐哈尔现在发展正旺,便是一个佐证。”

    郭秀怒道“强辩!强辩!好!殿下左右不离齐齐哈尔飞速发展,老臣敢问殿下,为何自李朝平叛结束后,一年之内,齐齐哈尔仅增七百余户?尚不如江南一个市镇?又为何齐齐哈尔府衙多次向民间借贷?若是齐齐哈尔政务如常,又何须如此?”

    康熙眉头一皱,语气不善的道“胤祚,郭秀说的可属实?”

    胤祚无奈的拱手道“属实。”郭秀面上浮过一丝得以笑容。

    康熙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茶汤溅出来一大片,他指着胤祚道“你好大的胆子!”

    胤祚跪下道“皇阿玛息怒。”

    康熙站起身来,指着胤祚的脑袋道“政绩不佳,人丁不旺也就罢了,你怎么敢以府衙名义向民间借贷?说出去官府还有何脸面?”

    胤祚不出声,三个御史已经是满脸喜色。

    “就算府衙缺银子,也只有商人主动掏银子的份,事了给些补偿就是,你可倒好,直接让衙门与商人讨价还价去了!朕看你是生意做得昏了头了!”康熙怒气冲冲的道,接着他面色一冷道,“你犯了错,朕不可不罚,你在关外待得也已够久,朕就将你齐齐哈尔副都统之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